第一千零五章 誰做天子我決定

部署完這兩件大事後,郭雄回軍部召集參謀制定福建和雲貴用兵方略及糧草籌措事項,然後交由周士相審定。』葛義則被命令回到揚州,抽調機動兵力隨時待命,並和廬江的唐三水聯絡,要他密切觀注河南戰事。

倘若吳三桂一心撲在中原和北京,福臨有放棄北京的跡象,而鄭軍的水師還未能控制在手,周士相甚至計劃將江北軍的一兩個鎮僞裝爲清軍,以唐三水勤王的名義的牽制吳軍,無論如何也要將吳三桂拖住。實在不行,江北軍便進入河南直接和吳三桂交手。

爲了不給將來留後患,爲了將禍害大明近五十年的滿州連根拔起,讓他們連死灰餘燼都不存,周士相是不在乎背上挑起內戰的罵名的。廣州、南京、杭州三座滿城數萬八旗婦孺和數萬八旗兵的死,並沒有沖淡他的復仇之心。他在等,也在一步步朝心中最渴望的那個目標前進。爲了這個目標,他是不會在乎什麼名聲的。

郭雄、葛義走後,一直在外侯着的張安悄聲入內,將兩份供狀遞了上去。

周士相拿過那兩份供狀,瞄了一眼便放在桌上,問張安:“那個永興王朱琳瑋怎麼回事,此人真是朱聿鏼的兒子?”

“回大帥,我已令人問過甘輝將軍,他證實,金廈確是有個永興王,此人是唐愍王朱聿鏼的第三個兒子。朱聿鏼是崇禎十六年病死在南陽的,幾個月後清軍南下,幾個王府官員便保着朱琳瑋南下,後一直在江南各地躲藏。

隆武帝在福建登基稱帝后,那幾個王府官員便帶着朱琳瑋去投,豈料他們到福建的時候清軍已經佔領福京,隆武帝也在汀州殉國,幾個王府官員實在是無路可走便一轟而散,只一個老吏帶着八歲的朱琳到處流浪。過了兩年,那老吏聽說金廈仍有明軍活動,便帶着十歲的朱琳瑋一路乞討來到廈門,自報身份後被鄭軍收容。因隆武帝的原因,所以鄭森對這個隆武帝的侄子很是看重,讓他和自己兒子鄭經一塊讀書刻意培養。大帥手上一封供狀就是那老吏的,另外那些朱琳瑋帶來的侍衛,屬下也命人挨個審過,與甘輝將軍所言並無差錯。單從目前的證據來看,朱琳瑋的身份應當不會有假。”

聽張安簡短說了那個永興王的來歷後,周士相點了點頭,卻是有些不解,問張安:“如果朱琳瑋的身份是真的,那他爲何不早些來南都,皇帝說什麼都是他的叔父。他在金廈,鄭森待他再好,總是寄人籬下。再者,鄭森爲何不將朱琳瑋的事告訴我們,他瞞着此事意欲何爲?”

張安稟道:“據說鄭森在入江之前,曾有意將朱琳瑋過繼給隆武帝續嗣,然後擁他爲監國。”

聞言,周士相恍然大悟,冷笑一聲:“原來如此,我說當初鄭森怎麼就不肯表明立場與本帥一起擁立唐王,原來他是另有打算。倘使南都不是被我們光復,而是由他鄭軍光復,朱琳瑋倒是真能坐上他叔父的寶座。”

張安又道:“朱琳瑋是買通了金門鄭軍一個姓夏的將領,私自放他出港的。據那老吏說,鄭森雖待朱琳瑋不錯,但卻一直派人監視着他。”

周士相聽後,沒有說話,而是拿起桌上那老吏的供狀細細看了起來。看完之後,他用手輕輕捏着這供狀,眉頭微皺,似是在思索什麼。

見狀,張安身子往前靠了靠,道:“朱琳瑋一行在海上漂了十多天,其幼子染病而亡,若大帥懷疑此人,屬下可以做的神不知鬼不覺...”

“不,”周士相搖了搖頭,不滿的看了眼自作聰明的張安,道:“這事瞞不了的,金廈方面肯定知道朱琳瑋來投他的叔父,這好好的人,怎麼會說沒就沒呢。日後皇帝也肯定會知道此事,他要本帥交人,本帥如何解釋?”

張安一凜,不敢再自作聰明,小心翼翼的問道:“那大帥的意思是?”

“將他送到南京,認不認他這個侄兒是皇帝的事,我們不必管。”

張安遲疑片刻,提醒道:“大帥,天子無子嗣,若知有這侄兒在世,只怕會以他爲東宮。”

“誰當東宮,不是皇帝說了算。”

周士相擺了擺手,拿起桌上另一份供狀看了起來。和部下們的擔心不同,周士相根本不擔心那個朱琳瑋到了南京後會成爲太子,成爲日後的新君,因爲誰來做天子是由他決定。

張安站在那裡心中有些後悔,剛纔不應該魯莽,正悔着,忽的耳畔傳來一句輕飄飄的話。

“耿精忠的事,是你叫人做的吧?”

張安嚇得“撲通”跪倒在地,脊背竟是冷。

“以後做什麼事情,先問過我能不能做,不要再自做主張,這對你沒有好處。起來吧。”

“是,大帥!”

張安惶恐起身,周士相併沒有看他,而是繼續看手中的供狀。供狀是個叫王士元的餘姚教書先生所寫,據此人說乃烈皇三子永王朱慈煥。甲申那年,他剛剛十二歲,和兩個哥哥一起被李自成軍俘獲,後被李自成從北京挾裹南下。李自成兵敗後,朱慈煥開始了亂世飄零,後乞討到一戶王姓鄉紳家,那王鄉紳見他氣質特別,細詢根由,沒有城府的朱慈煥透露了自己的身份。王鄉紳曾做過明朝官員,見三皇子淪落到如此地步,不禁執手悲泣,冒着風險收留了他,給他改名王士元,與自己的兒子一起讀書。

五年之後,王鄉紳病故,王家不願意繼續收留朱慈煥,朱慈煥只好流浪到江南當了和尚。後來浙江餘姚一位胡鄉紳到廟裡遊玩,見二十出頭的朱慈煥容貌清秀,氣質不俗,又滿腹詩書,十分擅長圍棋。胡鄉紳極爲欣賞,勸他還俗,還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於是朱慈煥落戶浙江。成婚後,朱慈煥以教書爲業。岳父去世後,隨着生兒育女,家累日重,他不得不四處尋找教席,還經常向一些地方紳士打秋風,勉強維持生活。直到餘姚被太平軍光復後,他再三思量,才大着膽子到官府說出自己的真實身份。

“這個王士元說自己是朱三太子,可卻沒有證據可以證明他的身份,叫人難以相信。不過皇帝去年曾對本帥說過,朱三太子可能隱藏在江浙一帶,我曾讓你去暗查過,卻無三太子半點訊息。我便回奏皇帝說朱三太子可能已經不在人世,不想,這個時候他卻冒了出來。和朱琳瑋一前一後,倒是熱鬧。一個皇帝嫡侄,一個烈皇三皇子,論身份,都是貴不可言啊....張安,你覺得這個王士元是不是真的朱慈煥?”

張安搖頭道:“屬下不敢肯定,不過甲申年此人12歲,當有很多人見過他,大帥可以找些當年見過朱慈煥的人來辨認這個王士元的真假。”

周士相不置可否,又問張安:“此人性格如何?”

張安道:“屬下見他時,此人很是小心翼翼,對屬下似有畏懼之意。屬下問他什麼,都是簡短敘述,從不多言一句。根據屬下審人的經驗,這人要麼就是智計過人,要麼就是真的懦弱性子。”

周士相笑了笑:“若我是他,只怕也是小心做人。”說完吩咐張安,“將人秘密送到鎮江來,然後你馬上去找當年伺候過烈皇皇子的宮女太監,還有見過他們的官員,務必要給我認出這個朱三太子的真假來!”

第639章 天下無人不識君第七十六章 遊擊第九百九十二章 皇帝不如狗第三百五十九章 絕地第五百三十章 朝廷還想卸磨殺驢麼第四百四十一章 先北後南第五百二十七章 可是公主殿下第六百四十一章 韃子說我是韃子第一千八十一章 鄭夫人第四百七十九章 是真是假?第七章 知縣第一百五十五章 世子第五百四十二章 我們去湖南第六百五十章 張勇降 羅託死第二十六章 鎮壓第一百八十六章 局面 下第七百七十章 江南無戰事第四百四十二章 血戰玄武山第四百五十三章 頭不戴清天,腳不踏清地第三百六十三章 哈哈木已死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千秋李晉王第九百零九章 北逃之路第一千六十二章 順治要死了,康熙要來了第五百三十八章 廣東蠻子進展太快了第十二章 憑證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篡明自立第五百一十四章 擒賊先擒王 下第三百五十八章 沒有退路第三百二十九章 還有個唐王沒死第七百五十八章 金陵 六第七十四章 火藥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鰲拜在外 三水在內第五百九十九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三百一十四章 陳公,我爲你報仇第三百九十九章 唐三水倒戈?第626章 恭請唐王監國!第一百七十七章 攻守 十六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四百四十三章 擅退者死第五十六章 瞑目第五百一十四章 擒賊先擒王 下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五軍都督第一百六十六章 攻守 5第二章 家恨第九百五十九章 親軍辦案第280章 先發制人第八百七十七章 該咱漢人揚眉吐氣了第一千九十五章 江南平亂第八百一十六章 做李自成還是左良玉?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守 十三第八百八十五章 滿兵如牛馬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許欺負我額娘第九百六十四章 瞎子李逛青樓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顧一切搶糧食第五百零六章 敵人兇惡就要退縮嗎!第二百二十四章 會場第二百三十二章決戰二第九百九十二章 皇帝不如狗第三百四十四章 搶劫澳門第五百七十七章 死便死吧第四百八十五章 一家不生 全村做牢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路反正第九百九十章 圍點打援第一千六十八章 師漢長技以制漢第三百一十章 砍人不砍馬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世用重典第一千七十四章 打進北京城,快活幹一場!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寒地凍第二十二章 混亂第五百五十七章 疑神疑鬼第一百四十九章 失色第一千六十五章 錢 女人 佩刀第七百三十六章 大清萬萬年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樂郡主第四百三十六章 陸豐城第九百六十章 鐵骨侯爺第一百二十五章 和尚第八百四十二章 陰森恐怖第三百六十六章 幹了這一票!第七百二十三章 大人,小人冤枉啊!第三百七十四章 靖南王福晉第二百三十三章 決戰 三第七百二十章 滿蒙特別行動隊第九百四十章 督師之苦第九百八十七章 倒黴的祖澤清第八百四十二章 陰森恐怖第五百六十三章 寧殺錯 不放過第八百三十三章 砍馬腳第三百二十章 屠殺是爲百姓好第八百四十八章 保真龍天子第一千八十章 封土關外第一百零八章 投降第一千五十五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七百六十三章 武昌水營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獵頭令第三百四十八章 帝國主義第一百九十六章 軍婚第六百七十二章 避戰保船第三百六十章 陷井第一千七十九章 匹夫血 不會冷
第639章 天下無人不識君第七十六章 遊擊第九百九十二章 皇帝不如狗第三百五十九章 絕地第五百三十章 朝廷還想卸磨殺驢麼第四百四十一章 先北後南第五百二十七章 可是公主殿下第六百四十一章 韃子說我是韃子第一千八十一章 鄭夫人第四百七十九章 是真是假?第七章 知縣第一百五十五章 世子第五百四十二章 我們去湖南第六百五十章 張勇降 羅託死第二十六章 鎮壓第一百八十六章 局面 下第七百七十章 江南無戰事第四百四十二章 血戰玄武山第四百五十三章 頭不戴清天,腳不踏清地第三百六十三章 哈哈木已死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千秋李晉王第九百零九章 北逃之路第一千六十二章 順治要死了,康熙要來了第五百三十八章 廣東蠻子進展太快了第十二章 憑證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篡明自立第五百一十四章 擒賊先擒王 下第三百五十八章 沒有退路第三百二十九章 還有個唐王沒死第七百五十八章 金陵 六第七十四章 火藥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鰲拜在外 三水在內第五百九十九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三百一十四章 陳公,我爲你報仇第三百九十九章 唐三水倒戈?第626章 恭請唐王監國!第一百七十七章 攻守 十六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四百四十三章 擅退者死第五十六章 瞑目第五百一十四章 擒賊先擒王 下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五軍都督第一百六十六章 攻守 5第二章 家恨第九百五十九章 親軍辦案第280章 先發制人第八百七十七章 該咱漢人揚眉吐氣了第一千九十五章 江南平亂第八百一十六章 做李自成還是左良玉?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守 十三第八百八十五章 滿兵如牛馬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許欺負我額娘第九百六十四章 瞎子李逛青樓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顧一切搶糧食第五百零六章 敵人兇惡就要退縮嗎!第二百二十四章 會場第二百三十二章決戰二第九百九十二章 皇帝不如狗第三百四十四章 搶劫澳門第五百七十七章 死便死吧第四百八十五章 一家不生 全村做牢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路反正第九百九十章 圍點打援第一千六十八章 師漢長技以制漢第三百一十章 砍人不砍馬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世用重典第一千七十四章 打進北京城,快活幹一場!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寒地凍第二十二章 混亂第五百五十七章 疑神疑鬼第一百四十九章 失色第一千六十五章 錢 女人 佩刀第七百三十六章 大清萬萬年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樂郡主第四百三十六章 陸豐城第九百六十章 鐵骨侯爺第一百二十五章 和尚第八百四十二章 陰森恐怖第三百六十六章 幹了這一票!第七百二十三章 大人,小人冤枉啊!第三百七十四章 靖南王福晉第二百三十三章 決戰 三第七百二十章 滿蒙特別行動隊第九百四十章 督師之苦第九百八十七章 倒黴的祖澤清第八百四十二章 陰森恐怖第五百六十三章 寧殺錯 不放過第八百三十三章 砍馬腳第三百二十章 屠殺是爲百姓好第八百四十八章 保真龍天子第一千八十章 封土關外第一百零八章 投降第一千五十五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七百六十三章 武昌水營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獵頭令第三百四十八章 帝國主義第一百九十六章 軍婚第六百七十二章 避戰保船第三百六十章 陷井第一千七十九章 匹夫血 不會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