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五章 非定國負君,君負定國也!

晉王仔細問了南都光復詳情,白文選將慶陽王馮雙禮那封信取出讓晉王看。

晉王看後,久久沒有說話。

馮雙禮信中有言自天子棄國後,太平軍便在廣東擁立唐王朱聿鍔監國,爾後粵國公周士相揮師北伐,先下江西,後下南都,此刻正與清順治大軍隔江對峙。同時,廣西、湖南、湖北三省盡皆光復,清湖廣總督張長庚都開城投降了。

馮雙禮又稱南都既下,唐監國必會至南都祭孝陵,登大位。雖然馮雙禮信中沒有確切言語表明自己會擁唐,但他稱已和佔據湖廣的忠貞營取得聯絡,並向南都派出了使者。這個態度無疑表明了馮雙禮在唐、桂之間已是倒向了唐藩。

白文選對馮雙禮的選擇沒有任何反感,換作是他,亦會這麼做。畢竟唐藩現在已擁半壁,而天子卻棄國而逃,如今更成了清軍俘虜,換誰,都不會甘心再擁這皇帝。只是他知晉王向來對天子忠心,所以猜測晉王肯定不會拋棄永曆,轉而選擇響應擁唐率部前往廣西,故而不敢相詢。

吳三省猶豫了下,問晉王道:“眼下南都光復,天子卻落在了吳三桂手中,不知殿下有何打算?”

晉王沒有多想,將信放下後,看着白文選和吳三省二人道:“當務之急,須救天子。”

“如何救?”

白文選有些爲難,“我等兵馬合在一塊不過萬餘,軍士又多傷病,滇南幾處要道都被清軍佔據,恐難救出天子。”

白文選說的是實情,他手下只有四千多人,其中有官499名,兵只3800餘名、馬3260匹、象12只。晉王手下有官469人,兵4520餘名,馬2954匹,象32只。加上吳三省從孟定帶來的2630名官兵,明軍加在一塊兵也不過萬餘,其中還有近乎一半傷病,能戰之兵不足五千之數。而云貴的清軍,僅吳三桂手中就有十多萬兵馬,實力是明軍的十幾倍,又控制了滇南大小城池和要道,所以理論上明軍是根本無力打回雲南,更休提什麼救天子了。晉王執意要打去雲南的話,可謂無絲毫勝算,甚至會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晉王卻道馬上將南都光復的消息廣發檄文於各地土司,邀他們前來合兵攻打雲南。另外晉王又道,吳三桂手下兵馬雖多,但大半乃是明軍降兵,而那些明軍降兵又多是大西軍舊部,未必會和舊日同袍拼個你死我活。

“以前馬寶他們降清,是因爲局面崩潰,絕望之下才選個活路,如今韃子丟了南都,江南半壁只雲貴在清軍手中,川中又有慶陽王和文督師他們,這吳三桂和多尼就如籠中之鳥般。故我以爲吳三桂此刻的擔心應比我們還要大,若我們揮師北進,不說從者如雲,至不濟,也會讓吳三桂如茫在背...那些土司亦是如此,眼下局面利我,他們總會心動。總之,不管如何,天子蒙塵,我們這些做臣子的哪怕是舍了性命,也要將他救出來,否則,何以爲臣?”

晉王執意要救天子,白文選、吳三省他們雖不情願,但知也勸不住他,加上也不忍再看晉王傷心,故都應了。卻都勸晉王先養病,等身子徹底好了再北進。晉王也知道他的身體關係全軍命運,故答應下來。只待病體稍好,能夠騎兵便領軍北還。

過了幾日,卻有暹羅國(即泰國)派使者六十多人來聯絡,請晉王移軍景線暫時休整,然後由暹羅提供象、馬,幫助明軍收復雲南。暹羅使者除帶來豐厚禮物外,還取出神宗皇帝時所給敕書、勘合,表示對明朝眷戀之情。

暹羅使者告知晉王:“前者八十二人駕隨,流落在我國,王子厚待,每人每日米二升,銀三錢。”

晉王自是感動,對暹羅君臣的好意非常感激,盛情款待來使,派兵部主事張心和等十餘人同往暹羅聯絡。若暹羅能夠出兵相助,無疑復國聲勢更大。

晉王養病這半個月,各地土司紛紛收到了明朝南都光復的消息,果然不少土司以爲明朝恢復有望,不再採取觀望或敵視明軍態度,要不就是帶族人來和明軍會師,要麼就是提供糧草,這讓明軍的困境得到了緩和。

十月二十七日,晉王決定領軍北上解救天子,計有明軍6000餘,土司兵5000多,另有陸續從滇西輾轉來投的明軍散部,亦有2000多人。

國境傳來李定國大舉北返,要救回朱由榔的消息後,吳三桂頓覺棘手。

有關太平軍光復南都的消息,吳三桂知道肯定是封鎖不了多久的,不說李定國從其他途徑獲悉這個消息,就是自己手下的降軍之中也會有人將這一消息泄露出去。他覺得麻煩的是,李定國大張旗鼓來救朱由榔的消息會傳到貴陽的多尼耳中去。雖不怕多尼這個黃毛小兒,但總是個大麻煩,畢竟,他還沒決定反正歸明呢。

吳三桂思來想去,決定派二女婿郭壯圖和馬寶領軍兩萬前往抵抗李定國兵,不求將李定國擊敗,只求將他擋在國境外。至於多尼那邊,咬死是謠言就是。

明清雙方在孟養相遇。李定國部就山立營,保持戒備。次日交戰,雙方互有勝負。因爲馬寶不想和晉王交戰,所以見勝負未分,兩邊損失都不大,便勸說郭壯圖撤軍,請平西王另作打算。

郭壯圖知道丈人慾擁朱由榔易幟反正,所以也不想和李定國打,便領軍撤走,只留精兵鎮守要道,不讓明軍深入雲南。

吳三桂沒有責怪郭壯圖和馬寶退軍,因爲他也不想和李定國大打出手,這樣會損耗他的實力。但是李定國不退,最終還是要血戰一場,不管勝負,都會有損失。爲此,他向洪承疇討主意,洪承疇笑道:“前番聽聞李定國、白文選他們去緬甸救朱由榔,朱由榔卻下旨讓他們撤退,又對緬甸人說,但有來救他的明朝官兵,可以盡數斬殺消滅。你手中有這寶貝,爲何不利用?”

吳三桂一想也對,忙去逼朱由榔寫聖旨讓李定國投降。

朱由榔果然老實寫了,聖旨上不僅要李定國向吳三桂投降,更寫道:“朕在平西王處,一切安堵。今定國惟謀私名,不念朕危,是何忠臣也?!”

不但如此,朱由榔又給各地土司也發了一道旨意,上面說:“定國惟顧忠義名節,不念君上安危。今後有定國各營兵來,不可饋以糧餉,可力剿爲功也!”

李定國見到聖旨後,氣得吐血大哭:“非定國負君,是君負定國也!(未完待續。)

第一百八十八章 水火第七十八章 司禮監第十三章 刁民第三十六章 裹挾第一百八十八章 水火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子者,兵強馬壯者爲之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布木布泰留給瞎子第四百九十六章 到底誰更狠第一千章 總動員第四百二十章 我說他是他便是第一千九十二章 再不回頭!第五十章 出征第六百五十章 張勇降 羅託死第三百五十三章 滿韃子就在這裡!第三百二十一章 朕不怕死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九百五十五章 從崇禎元年開始補第六百五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二百零七章 兄弟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假黃鉞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無頭公案 朱三太子第二百五十一章 俘虜第七百四十章 戴罪立功第二百零七章 兄弟第六百九十章 漕糧一斷,京師必亂第六百六十三章 內閣 六部 小九卿第九百五十六章 我兒是探花郎第三百八十四章 曾殺過漢人否?第八百七十七章 該咱漢人揚眉吐氣了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帥錯了第三百四十章 朝廷欽差第九百一十六章 洪承疇病逝第七百一十六章 迎大明天兵第七百一十五章 屠吉安第一千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第八十八章 轉進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朝人制朝第五百一十二章 趕着投胎啊!第八百六十八章 奇怪的東西第一百七十章 攻守 九第四百七十三章 挾天子第288章 賊秀才設伏第八百三十三章 砍馬腳第一百七十八章 攻守 十七第二百六十五章 前山寨第五章 辮子第九十七章 降了第一千五十二章 大勢已去第八百九十八章 馬鷂子衝營第五百四十四章 擁唐派第七百零一章 刻不容緩第290章 8旗爺們來了第一百八十七章 鹽貨第三百三十章 唐王也可當皇帝第三十三章 解憂第五百六十章 首級換肥豬第四百七十五章 馬鷂子第九百一十三章 閩王 順王 遼王第三百一十六章 將軍府做壽第四百九十章 獅子大開口的宗室第九百七十七章 佈政大人第五百七十九章 三戰三捷第五百二十章 天子逃了第一百五十章 破城第一千九十一章 矯枉過正第302章 銀子和糧食第六百零六章 趙自強的高升第299章 良將吳6奇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雲南易幟 洪首傳邊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少傅唐三水第一百三十九章 搶奪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守 十三第六百九十五章 得寸進尺第五百二十八章 董鄂發病第八百六十章 狗大帥,逼死咱了第二十七章 吏員第四百七十九章 是真是假?第一百一十二章 火銃第八十五章 出售第九百六十六章 怎麼,你不賣?第一千八十章 封土關外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無恥賊秀才第八百八十六章 砍首唱名第626章 恭請唐王監國!第四十八章 敗將第295章 洪承疇的公子第六百八十一章 平西王派人來了!第一千七十三章 天下本來是咱闖營的!第四百八十七章 欲加之病第四十七章 練兵第四百一十章 建鄉設村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伯父對不住她第三十三章 解憂第三百二十章 屠殺是爲百姓好第一千零六章 輔政大臣第六百九十四章 事情鬧大了第一千三十四章 吳三桂安敢害我太上皇!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趙良棟也反了第五百七十三章 酷令 北線 時間第一百五十七章 奴才
第一百八十八章 水火第七十八章 司禮監第十三章 刁民第三十六章 裹挾第一百八十八章 水火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子者,兵強馬壯者爲之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布木布泰留給瞎子第四百九十六章 到底誰更狠第一千章 總動員第四百二十章 我說他是他便是第一千九十二章 再不回頭!第五十章 出征第六百五十章 張勇降 羅託死第三百五十三章 滿韃子就在這裡!第三百二十一章 朕不怕死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九百五十五章 從崇禎元年開始補第六百五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二百零七章 兄弟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假黃鉞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無頭公案 朱三太子第二百五十一章 俘虜第七百四十章 戴罪立功第二百零七章 兄弟第六百九十章 漕糧一斷,京師必亂第六百六十三章 內閣 六部 小九卿第九百五十六章 我兒是探花郎第三百八十四章 曾殺過漢人否?第八百七十七章 該咱漢人揚眉吐氣了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帥錯了第三百四十章 朝廷欽差第九百一十六章 洪承疇病逝第七百一十六章 迎大明天兵第七百一十五章 屠吉安第一千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第八十八章 轉進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朝人制朝第五百一十二章 趕着投胎啊!第八百六十八章 奇怪的東西第一百七十章 攻守 九第四百七十三章 挾天子第288章 賊秀才設伏第八百三十三章 砍馬腳第一百七十八章 攻守 十七第二百六十五章 前山寨第五章 辮子第九十七章 降了第一千五十二章 大勢已去第八百九十八章 馬鷂子衝營第五百四十四章 擁唐派第七百零一章 刻不容緩第290章 8旗爺們來了第一百八十七章 鹽貨第三百三十章 唐王也可當皇帝第三十三章 解憂第五百六十章 首級換肥豬第四百七十五章 馬鷂子第九百一十三章 閩王 順王 遼王第三百一十六章 將軍府做壽第四百九十章 獅子大開口的宗室第九百七十七章 佈政大人第五百七十九章 三戰三捷第五百二十章 天子逃了第一百五十章 破城第一千九十一章 矯枉過正第302章 銀子和糧食第六百零六章 趙自強的高升第299章 良將吳6奇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雲南易幟 洪首傳邊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少傅唐三水第一百三十九章 搶奪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守 十三第六百九十五章 得寸進尺第五百二十八章 董鄂發病第八百六十章 狗大帥,逼死咱了第二十七章 吏員第四百七十九章 是真是假?第一百一十二章 火銃第八十五章 出售第九百六十六章 怎麼,你不賣?第一千八十章 封土關外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無恥賊秀才第八百八十六章 砍首唱名第626章 恭請唐王監國!第四十八章 敗將第295章 洪承疇的公子第六百八十一章 平西王派人來了!第一千七十三章 天下本來是咱闖營的!第四百八十七章 欲加之病第四十七章 練兵第四百一十章 建鄉設村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伯父對不住她第三十三章 解憂第三百二十章 屠殺是爲百姓好第一千零六章 輔政大臣第六百九十四章 事情鬧大了第一千三十四章 吳三桂安敢害我太上皇!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趙良棟也反了第五百七十三章 酷令 北線 時間第一百五十七章 奴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