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西進

周士相從前鼓動人大多從兩點出發,一爲錢,二爲官。前者自然是讓一幫土匪們有奔頭,覺得自己跟着周士相干這一票絕對值,後者則是一頂頂高帽子了。諸如他對葛正、蔣和他們所言道的世上最來錢的就是當官,今日去拼命便是爲了做官,而做了官自然就有大筆的錢財進帳。

某種程度上,公庫制度的設立是迎合這幫土匪出身部下的心理的,並且也是最能激勵他們繼續拼命的制度。正因有了公庫存在,這幫土匪出身的部下才覺得公庫裡的錢都是自己賣命掙來的,所以不管於公於私都絕不能讓公庫被別人搶了,不想讓自己辛辛苦苦搶來的財貨叫別人搶去,自然就得去搶別人,嚇唬別人,讓他們不敢惦記太平軍的東西。並且爲了更好的保護自己搶掠所得,還得不斷的擴大隊伍,從公庫裡撥出很少一部分錢糧去叫別人替他們賣命。人多力量大,等到太平軍成了一隻無人可惹的老虎,那時公庫裡的財貨才真正歸自己所有,也不用害怕有人會來搶了。反之,若沒了公庫的存在,每次搶得的錢財都按人頭分下,那到時大夥個個腰包都塞得滿滿,打起仗來誰還願意往前衝,去拼死殺敵呢。

套用後世某部電影裡的臺詞,那自然就是韃子佔了我們的地盤,搶了我們的錢糧,玩弄我們的女人,爲了不讓自己的錢財和女人、土地被他們搶去,那就只有反清了。

解釋不同,含義卻同。

周士相從來沒有跟這幫部下說過什麼大道理,或飽含深情的向他們宣傳什麼民族大義,因爲他知道,這些話對這些個大字不識一個的土匪來說,絕對是屁話。

亂世也好,太平盛世也好,土匪就只爲更好的活着而存在。你跟他們講得再怎麼春秋大義,再怎麼天花亂墜。都是沒吊用,然並卵的。

因而當他的拳頭重重砸在桌上,紅着眼珠說要補這天漏時,廳中諸將均是有些發怔。除了齊豪有些熱血上頭,其餘人都沒反應過來呢。

宋襄公倒是反應過來了,可惜他沒有和往常一樣配合周士相說些繼續鼓動的話,而是很冷靜的開口道:“千戶分析得是不錯,但即便局面真如千戶所言。可以我太平軍這區區兩三千人又如何能補這天漏呢?千戶莫忘了,咱們眼下可是被上萬清軍困死在新會城呢。”

趙四海在沉默片刻開口道:“宋先生的話在理,咱們眼下不是不想把清妖拖住,可那也得咱們有力氣去拖啊,這他孃的全困在城中,吃飯喝水都成問題,兄弟們又不是神仙,連城都出不去,昨子去補那什麼天漏?”

李輔國在斟酌之後,道:“照千戶方纔所言想要補這天塌之漏。只能拖住廣東清軍不讓他們西進,那樣一來咱們太平軍勢必就得鬧出更大的動靜,不管是攔也好阻也好,總得想法設法拖住廣東清軍不讓他們西進,退一步講,廣東丟了不打緊,可廣西萬萬不能丟。只要廣西還在,李定國那邊總有補救的機會,廣西若丟了,只怕連補救的機會都沒有了。不過卑職原先在綠營時曾聽上官說起過。定南王孔有德兵敗桂林之後,李定國雖然趁勢佔了大半廣西,可定藩麾下卻仍有數千人在廣西盤踞,爲首的是廣西提督線國安。卑職擔心。要是尚可喜聯絡線國安一起發兵,局面便真如千戶所言,兩廣盡失,李定國坐困滇黔了。”

綠營出身的李輔國一時間還不習慣對李定國使用敬稱,倒是對曾經的東家多有客氣,不過此時也無人在意。只是都在思量他這番話中包含的信息。

線國安?

周士相第一次聽說這個人,也是第一次知道原來孔有德死後李定國並未能全部佔領廣西,清軍仍在廣西保存一部分力量。

宋襄公卻知道線國安,在旁說了幾句。原來這線國安也是遼東明軍出身,當年跟着孔有德一起降金,後來隨孔有德入關參與對李自成大順軍的作戰。李自成敗亡後又隨孔有德南下,孔有德被困桂林之時,他率部向梧州進軍。孔有德死後,又是線國安率部奪回桂林,其後李定國二攻桂林,因線國安守戰有方未能奏捷,使得清軍牢牢控制桂林一帶。不過雖佔着廣西首府桂林,但線國安部也無力再奪取廣西其餘府縣,與廣西李定國留下的兵馬呈相持態勢。

聽完宋襄公對線國安的一番介紹,周士相微一點頭,不去理會這個爲清廷在廣西賣命的走狗,轉而對衆人道:“正因形勢對清軍有利,所以咱們要做的就是不讓廣東清軍西進,使得廣西線國安部不敢動彈!只要兩廣清軍無法利用安西與孫可望內訌機會奪取兩廣,咱們頭上這大明的天就不會塌!”

“怎麼做?”

趙四海和站在身後的葛義不約而同的問道,齊豪目中精光也是一閃,宋襄公則在考慮周士相的補漏辦法到底是什麼,李輔國也在心中盤算,葛正、彭大柱等人則是一臉迷茫,不知是不願意去考慮問題還是壓根就不想考慮,只要秀才說什麼就是什麼。

周士相擡着掃視了一衆部下,緩緩說道:“我聽聞當年遼東戰場,關寧軍以寧遠、錦州爲防線,二城相互依持,互爲犄角,若清軍攻打錦州,則寧遠兵馬立時援應,若清軍棄錦州不打直取寧遠,則錦州在其後如剌在芒背。據說老奴哈赤便是棄錦州打寧遠,結果陷入前後失據的兩難境地,最終兵敗寧遠城下。而這新會城便等同當年的錦州城,廣州則是那寧遠城,原先新會叫清軍佔着,逼得安西不得不率大軍強攻,結果兵敗退軍。現時新會卻叫咱們佔了,便等若錦州叫咱們佔了,廣州的清軍不西進好,一旦西進則勢必要拔掉咱們這個釘子,不然留咱們在背後,他們能安心西進?一日不拔掉咱們這根釘子,他們便一日難以全力西進。”

諸將正準備附和時,李輔國卻搖頭道:“清軍未必就從咱們這過,他們同樣也可從肇慶西進。”

“不錯,清軍是可以繞開咱們從肇慶走,可是,”說到這,周士相的手指已經點在了代表肇慶的黑圈上,“可是大夥想過沒有,廣東清軍能有多少力量西進?”(未完待續。)

第一百一十八章 授旗第三百九十章 易幟反正 下第七百一十四章 驅兵攻城第五百三十章 朝廷還想卸磨殺驢麼第二十一章 逃命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太后的孃家第三百三十九章 恃功要挾朝廷第二百一十八章 同袍第三百零七章 見好就收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獵頭令第九百五十二章 大儒遇上兵第七百七十八章 滿漢好兄弟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兩宮太后第九百五十八章 太后家也要清第七百一十二章 心腹大患第三百九十六章 別想拉老子墊背第五百二十一章 駙馬爲何不來救我們第九百零一章 主子的舅舅也是主子第290章 8旗爺們來了第296 漢軍8大家第七百零二章 黃袍加身第七百三十九章 陰兵過道第四百一十三章 孤不惜數莖頭毛第七百二十五章 蒙古韃子請我們做事?第一千二十一章 奉節督師府第八百六十一章 我的大明第二百四十四章 決戰 十四第七百章 鎮反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布木布泰留給瞎子第一百八十一章 爭奪第五百零四章 梧州大戰第五百八十七章 麒麟軍旗第一百五十九章 役使第八百七十三章 該死的多爾袞餘孽第五百八十六章 皇帝的奴才第一百一十九章 武器第三百二十九章 還有個唐王沒死第九百六十五章 媽媽走不得第七百三十章 總督大人要斬盡殺絕不成?第四百零六章 廣東怎麼辦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不跟我走,就跟福臨走第五百三十八章 廣東蠻子進展太快了第二百五十九章 俊傑第六百四十七章 腦袋也值錢永曆番外言 可不訂第九百八十五章 內戰不可避免第五百三十三章 負隅頑抗第四百三十七章 攻城受挫第一千零八章 賊秀才先動手第三百六十一章 靴子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公主,自己領悟第七百六十八章 先入北京第四十四章 烙印第六百四十一章 韃子說我是韃子第三百八十一章 清丁查戶第一百七十八章 攻守 十七第九百九十一章 賈老賊第279章 上3旗下5旗第一千四十四章 名不正言不順第一千五十章 不若去投齊王第一百九十六章 軍婚第七百九十三章 晉王,事還有大可爲!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吳三桂不過一個阿哈第九章 土匪第四百三十六章 陸豐城第二百零六章 娘,您吃飽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百戰精兵第四百四十三章 擅退者死第613章 天下何往第一千零三章 圖謀鄭家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北上建功立業第三百三十七章 錦衣親軍第一千六十七章 周王第七百四十六章 死亡之路第八百一十八章 先入城?先謁陵?第五十章 出征第一百零六章 逃跑第三百八十八章 一封家信第四百零四章 天下震動第四百九十二章 順我者忠 逆我者奸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監和文官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帥父!第二百七十二章 招兵買馬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制度 繼承者第四十六章 侍女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以敬效尤第二十八章 銀子第七百六十章 金陵 完第六百零九章 有士來投第九十一章 忠良第636章 鐵甲重裝步兵第八百七十一章 風吹麥浪第300章 家鄉人也殺第一千六十三章 玄燁即位第一千四十八章 兄終弟及第一百七十六章 攻守 十五第287章 揚眉吐氣第四百八十四章 六官 科舉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人各有志第六百八十章 帝落平陽
第一百一十八章 授旗第三百九十章 易幟反正 下第七百一十四章 驅兵攻城第五百三十章 朝廷還想卸磨殺驢麼第二十一章 逃命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太后的孃家第三百三十九章 恃功要挾朝廷第二百一十八章 同袍第三百零七章 見好就收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獵頭令第九百五十二章 大儒遇上兵第七百七十八章 滿漢好兄弟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兩宮太后第九百五十八章 太后家也要清第七百一十二章 心腹大患第三百九十六章 別想拉老子墊背第五百二十一章 駙馬爲何不來救我們第九百零一章 主子的舅舅也是主子第290章 8旗爺們來了第296 漢軍8大家第七百零二章 黃袍加身第七百三十九章 陰兵過道第四百一十三章 孤不惜數莖頭毛第七百二十五章 蒙古韃子請我們做事?第一千二十一章 奉節督師府第八百六十一章 我的大明第二百四十四章 決戰 十四第七百章 鎮反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布木布泰留給瞎子第一百八十一章 爭奪第五百零四章 梧州大戰第五百八十七章 麒麟軍旗第一百五十九章 役使第八百七十三章 該死的多爾袞餘孽第五百八十六章 皇帝的奴才第一百一十九章 武器第三百二十九章 還有個唐王沒死第九百六十五章 媽媽走不得第七百三十章 總督大人要斬盡殺絕不成?第四百零六章 廣東怎麼辦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不跟我走,就跟福臨走第五百三十八章 廣東蠻子進展太快了第二百五十九章 俊傑第六百四十七章 腦袋也值錢永曆番外言 可不訂第九百八十五章 內戰不可避免第五百三十三章 負隅頑抗第四百三十七章 攻城受挫第一千零八章 賊秀才先動手第三百六十一章 靴子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公主,自己領悟第七百六十八章 先入北京第四十四章 烙印第六百四十一章 韃子說我是韃子第三百八十一章 清丁查戶第一百七十八章 攻守 十七第九百九十一章 賈老賊第279章 上3旗下5旗第一千四十四章 名不正言不順第一千五十章 不若去投齊王第一百九十六章 軍婚第七百九十三章 晉王,事還有大可爲!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吳三桂不過一個阿哈第九章 土匪第四百三十六章 陸豐城第二百零六章 娘,您吃飽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百戰精兵第四百四十三章 擅退者死第613章 天下何往第一千零三章 圖謀鄭家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北上建功立業第三百三十七章 錦衣親軍第一千六十七章 周王第七百四十六章 死亡之路第八百一十八章 先入城?先謁陵?第五十章 出征第一百零六章 逃跑第三百八十八章 一封家信第四百零四章 天下震動第四百九十二章 順我者忠 逆我者奸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監和文官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帥父!第二百七十二章 招兵買馬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制度 繼承者第四十六章 侍女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以敬效尤第二十八章 銀子第七百六十章 金陵 完第六百零九章 有士來投第九十一章 忠良第636章 鐵甲重裝步兵第八百七十一章 風吹麥浪第300章 家鄉人也殺第一千六十三章 玄燁即位第一千四十八章 兄終弟及第一百七十六章 攻守 十五第287章 揚眉吐氣第四百八十四章 六官 科舉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人各有志第六百八十章 帝落平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