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獵頭令

因爲系統延遲卡頓原因,導致1169章竟然重複多發了一章,詢問後臺告知無法刪除。骨頭沒辦法,只能請讀者見諒,多花的這幾分錢我會在每章末尾多帶三四百字,這樣變相補償大家。

.........

崇明原隸上海縣,不過眼下卻直隸大都督府,成爲長江水師和東海水師共用的軍事基地。

島上原有百姓兩千餘已陸續搬遷上岸,一部分安置在江南的常熟,另一部分安置在江北的海門。現在島上的居民都是水師家眷,其中以原浙軍家眷居多。

崇明所轄的長沙、三沙、南沙三島也都建設了相應碼頭和營房,安排了駐軍,這三地主要用於囤積水師物資。得益於早前馬逢知在崇明的經營,使水師的投入相對較小,否則一切重頭修建,那可真是大興土木了。

江南暴亂平定後,大都督府將原囤積在金山港的大量物資往崇明轉運,與此同時,從長江上游湖南、江西、安徽以及江蘇等地也陸續將籌集到的軍糧物資往崇明轉運,這使得崇明島熱鬧非凡。

六月九日,北伐主力新二軍和新三軍一半人馬已經抵達崇明,兩萬餘官兵的到達,讓崇明顯得十分擁擠,但人氣亦是更足。

爲了分流官兵,第五戰區都督鐵毅親自到崇明坐鎮,將新三軍安置在南沙、三沙三島,新二軍安置在崇明本島,其餘兵馬則都於崇明本島安置。

現在,不管是江北還是江南,三十里之內都被劃爲禁區,禁區內的百姓一律不準外出,除軍隊以外,任何人也不得進入,哪怕地方官府都不行。

考慮到禁區設立之後對當地百姓生活會有很大困擾,周士相特意命第三戰區撥出一些錢糧補償這些百姓。並且儘量招募這些百姓從事簡單的工程營造,使得他們的生活不因封鎖陷於困境。原先打魚的漁民也都連人帶船被徵用,不過不是讓他們北上隨軍,而是負責在長江兩岸幫助軍隊運輸物資,按勞給予酬勞。

這項政策令得封鎖區內的百姓拍手叫好,因爲太平軍十分大度,工錢結算很是大方,加之需要用工的地方不少,只要肯踏踏實實幹,每日掙的不比打漁或者外出營生差。

突然增加的貨物運輸和大量軍隊的開進,讓封鎖區的百姓們也嗅到了大戰在即的氣息。

每日載着自家的小船,幫着將岸上的士兵送到崇明島的漁民們,看着那些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哼唱着他們從未聽過的小調,然後興奮的討論說要殺多少韃子時,漁民們心情總是很複雜。

打仗總要死人,卻不知這些年輕人將來有多少人能夠活着回來。

........

崇明南邊的長沙島上,三千多名太平軍在此駐紮了三天。海面上,不時有戰船駛過,每當戰船駛過時,島上正在訓練的太平軍將士們總會下意識的停下手中的動作,帶着渴望的神情望着那些戰船。

經過戰前層層動員的太平軍將士們,對於北上參與大帥所說的滅族之戰,有着難以想象的豪邁和迫切之情。

軍官們也渴望登上戰船,駛往北方,所以在這個時候,他們不會喝罵士兵,而是同樣盯着那些戰船,盼望着船隻能夠靠岸,然後將他們帶往北方。

“砰砰”的火銃聲響徹在崇明本島東端,那裡是大帥親衛整八鎮火槍旅的駐地。

旅校是年輕的浙國公於佑明,他剛剛從蘇州趕到,現在正抓緊最後的時間訓練部隊。

火槍旅官兵是清一色的燧發槍,射程、射速和威力都比其它的鎮的火銃部隊強得多。不過,自成立以來,這支火槍旅還未投入過任何一次戰鬥,哪怕江南平暴時,該旅都被要求留在鎮江。

在徐應元的“幫助”和周士相的“施壓”下,以及於佑明爲了能夠參與北伐之戰豁出去的臉皮,軟磨硬泡近三個月,一心只想嫁個俏書生的柳小照終於被母親說服,收起心思當小國公夫人。

錢謙益依舊不滿這樁婚事,他倒不是不滿於佑明,對於忠良之後,錢謙益骨子裡是喜歡的。只是周士相在江南的種種作爲,和當初所說的相差千里,這讓他在江南士紳當中顏面喪盡,甚至連親外甥都被周士相明正典刑。這種情況下,錢謙益如何還有臉呆在南都做他的太傅,最後黯然請辭回到蘇州。

錢離開南都後,黃宗羲接替了他在江南文壇的領袖地位,並且組織了對顧炎武的大批判,一時風光無兩。只是花無百日開,一個月後,局面逆轉,周士相與公主成婚,朝廷改制,事先花盡心思鼓搗出“公僕論”的黃宗羲被周士相束之高閣,內閣六部和宮務院都無他的位子,現在整日呆在門人萬斯同家,對外說專心做學問,實則是什麼,無人可知了。

黃宗羲是錢謙益親自去信從浙江請來的,現在卻落得和自己一個下場,錢謙益心中氣憤可知。這節骨眼,周士相竟然打他女兒的主意,要將他女兒許給已故浙國公於世忠之子於佑明,錢謙益是怎麼也不願意的。

只是,河東君柳如是卻是看那於佑明好似丈母孃看女婿,越看越歡喜,執意要將女兒嫁給於佑明。錢謙益對河東君是真的疼愛,不忍拂她的意,只好裝聾作啞,由她去了。

河東君知道丈夫心裡有剌,一日便將心理話對他說了,她道:“甲申以來,拿刀的總比拿筆的讓人安心。女兒長大了,我這做母親的別的不想,只想她這一生平平安安的。若是尋個文弱書生嫁了,哪怕才華再高,萬一國家有事,他能護得了我們女兒?”

錢謙益聽後,也只能暗歎一聲。想他堂堂江南文壇領袖,清廷是說抓就抓,況他人呢。如今南都雖然光復,可天下依舊亂着,滿韃未平,吳三桂未定,誰知這天下還要亂到什麼時候。亂世之中,什麼最能保平安,無疑是刀劍。

江蘇巡撫蔣國柱親自出面替於佑明給錢家下了聘書,錢家收下並回禮,這婚事便算定了。

將心終於放下的於佑明來不及等蔣國柱給他送來錢家的回禮,就快馬加鞭的趕到崇明。他害怕大帥會食言,不讓他參加北伐。

周士相本無意讓於佑明北上,但其部火槍旅是自己的親衛部隊,不讓於佑明北上說不過去。加上於佑明報仇心切,他也想鍛鍊鍛鍊這個小公爺,便準了他的請戰,命其帶火槍旅到崇明侯命,隨時登船。

火槍旅訓練響起的火銃聲,讓熱鬧非凡的崇明島好像放煙火似。

海邊的沙灘上,一隊隊呼嘯而過的騎兵得意的賣弄着他們的馬術,惹得步兵們一陣眼紅。但看到幾十個老是控不住馬的騎兵被軍官們踢打時,他們不經又生出同病相憐的感覺來。

這支騎兵是第二軍整三鎮,整三鎮也是五大主力之中唯一的一支純騎兵鎮,全鎮滿編10200人,戰馬14500匹。光是將整三鎮連人帶馬運走,就得佔到東海水師和長江水師運力的三分之一。

島上的三個碼頭,現在都停滿了大大小小的船隻,江面上,海面上,還陸續有滿載物資的船隻等侯進港。輜重營的官兵連同島上民夫全在那裡忙着搬運糧食,一個個累得滿頭大汗。

“一、二、三!”

伴隨着號子聲,二百多打着赤膊的漢子正費力的將數門大炮一點點往船上搬,發號的漢子這會已是心急如焚,按照軍令,他們必須在天黑之前將這二十多門新式火炮拉到船上,要不然軍法處置。

碼頭南邊,幾百個年輕人圍着一口口正冒熱氣的大鍋坐在地上,每個人手裡都拿着一副碗筷。有的人手裡碗十分乾淨,有的卻是又髒又黑。他們穿着統一的白色衣服,卻不是太平軍的水師兵服,但卻也有一套指揮體系。

這些人都是金廈自願北上的水手,有漁民,也有商船上的水手,也有曾經的海上亡命徒,甚至還有扶桑浪人和紅毛鬼,總人數約在九千左右。

他們自願隨太平軍北上有很多目的,有人是期望自己能夠掙得一份軍功,從此成爲太平軍的一員。也有人只是想隨軍去撈一筆,搶也好,賞也好,只要命大膽子大,總會有收穫。

有人卻是衝着太平軍張貼榜文上的“封土”去的。他們想要在遼東有自己的土地,他們想要有自己的奴隸,想要爲自己的子孫後代謀取一份榮華富貴。

一個倭國的浪人將懷裡的一張已被他摸皺了的紙取出,問身邊的人:“鄭君,你說,太平軍的獵頭令說的是真的還是假的?像我這樣的海外之人,真的可以憑藉胡人的腦袋成爲大明的子民嗎?”

第八百零五章 誰作孽,誰來受第一百零六章 逃跑第七百四十三章 秣陵關第三百零六章 靖南王府的二管事第三百三十六章 兩位大學士第六百八十四章 留得狡兔,走狗自存第九百九十一章 賈老賊第一千一十三章 天子安危事大第九百五十七章 牢房卻是許多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郝搖旗北上第七百三十九章 陰兵過道第七百八十七章 這天下是漢人的天下第一千四十三章 皇帝沒了,怎麼辦?第二百零九章 回去第七百七十一章 管效忠 樑化鳳第九百五十九章 親軍辦案第一百八十一章 爭奪第四百八十二章 錢不夠用了第一千三十六章 清政府的首相公函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女官 洞房第三百二十五章 是真是假第七百九十八章 強渡第六百八十九章 家祭無忘告乃翁第三百一十八章 南明出不了諸葛亮第六百七十一章 安南第一百七十六章 攻守 十五第八百七十八章 大營救不得了第八百九十四章 鰲拜等急了吧第四百一十七章 碉堡和崗樓第五百零六章 敵人兇惡就要退縮嗎!第九百二十五章 人爲財亡 請君入甕第六百八十八章 活人不及死人香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第三百二十五章 是真是假第三百九十六章 別想拉老子墊背第三百七十九章 李率泰爲何不死的?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目標青島第三百五十七章 驅趕第九百四十三章 世子禍事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誰是漢奸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法西斯的幽靈第四百六十二章 誰贊成 誰反對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大帥的牆角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清翻不了天第五百章 你曾說過,忠臣無後第一百九十三章 人市第285章 活捉朱由榔第二百三十二章決戰二第四百五十八章 愛新覺羅沒有孬種第四百七十八章 廣東又來報捷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絕望第279章 上3旗下5旗第三百零五章 好奴才第四十三章 太平第九百五十五章 從崇禎元年開始補第299章 良將吳6奇第五百一十三章 擒賊先擒王 上第七百七十九章 擡滿旗 賜滿名第一百三十五章 破營第十一章 朝廷第一百七十八章 攻守 十七第九百零一章 主子的舅舅也是主子第二百一十六章 三入長江 上第五百九十四章 陣營第七百七十九章 擡滿旗 賜滿名第四百二十章 我說他是他便是第一千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第八百三十三章 砍馬腳第七百二十六章 這世道,爲官不易第289章 秀才的擔心第六百七十一章 安南第五百八十三章 打埋伏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敗第九百一十七章 洪士銘通虜第四百七十三章 挾天子第四百七十八章 廣東又來報捷了!第七百二十九章 怎的連官兵也殺了!第八百二十二章 定武皇帝第四百四十七章 俺有一個夢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篡明自立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把的人質第二十五章 大人第七百零一章 刻不容緩第四百三十七章 攻城受挫第六百五十三章 擡旗 拜師 行癡 親征第二百一十二章 廣州第四百二十九章 堅壁清野第九百八十五章 內戰不可避免第一千四十四章 名不正言不順第一百六十四章 攻守 3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百戰精兵第一百九十章 遭遇第一百六十七章 攻守 六第三百七十章 公子快走第三百三十二章 露布告捷 下第三十四章 恐嚇第一百二十六章 提督第二百六十二章 議政王大臣會議 下第九十一章 忠良第七百八十章 妻、子俱付我食之
第八百零五章 誰作孽,誰來受第一百零六章 逃跑第七百四十三章 秣陵關第三百零六章 靖南王府的二管事第三百三十六章 兩位大學士第六百八十四章 留得狡兔,走狗自存第九百九十一章 賈老賊第一千一十三章 天子安危事大第九百五十七章 牢房卻是許多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郝搖旗北上第七百三十九章 陰兵過道第七百八十七章 這天下是漢人的天下第一千四十三章 皇帝沒了,怎麼辦?第二百零九章 回去第七百七十一章 管效忠 樑化鳳第九百五十九章 親軍辦案第一百八十一章 爭奪第四百八十二章 錢不夠用了第一千三十六章 清政府的首相公函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女官 洞房第三百二十五章 是真是假第七百九十八章 強渡第六百八十九章 家祭無忘告乃翁第三百一十八章 南明出不了諸葛亮第六百七十一章 安南第一百七十六章 攻守 十五第八百七十八章 大營救不得了第八百九十四章 鰲拜等急了吧第四百一十七章 碉堡和崗樓第五百零六章 敵人兇惡就要退縮嗎!第九百二十五章 人爲財亡 請君入甕第六百八十八章 活人不及死人香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第三百二十五章 是真是假第三百九十六章 別想拉老子墊背第三百七十九章 李率泰爲何不死的?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目標青島第三百五十七章 驅趕第九百四十三章 世子禍事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誰是漢奸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法西斯的幽靈第四百六十二章 誰贊成 誰反對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大帥的牆角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清翻不了天第五百章 你曾說過,忠臣無後第一百九十三章 人市第285章 活捉朱由榔第二百三十二章決戰二第四百五十八章 愛新覺羅沒有孬種第四百七十八章 廣東又來報捷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絕望第279章 上3旗下5旗第三百零五章 好奴才第四十三章 太平第九百五十五章 從崇禎元年開始補第299章 良將吳6奇第五百一十三章 擒賊先擒王 上第七百七十九章 擡滿旗 賜滿名第一百三十五章 破營第十一章 朝廷第一百七十八章 攻守 十七第九百零一章 主子的舅舅也是主子第二百一十六章 三入長江 上第五百九十四章 陣營第七百七十九章 擡滿旗 賜滿名第四百二十章 我說他是他便是第一千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第八百三十三章 砍馬腳第七百二十六章 這世道,爲官不易第289章 秀才的擔心第六百七十一章 安南第五百八十三章 打埋伏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敗第九百一十七章 洪士銘通虜第四百七十三章 挾天子第四百七十八章 廣東又來報捷了!第七百二十九章 怎的連官兵也殺了!第八百二十二章 定武皇帝第四百四十七章 俺有一個夢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篡明自立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把的人質第二十五章 大人第七百零一章 刻不容緩第四百三十七章 攻城受挫第六百五十三章 擡旗 拜師 行癡 親征第二百一十二章 廣州第四百二十九章 堅壁清野第九百八十五章 內戰不可避免第一千四十四章 名不正言不順第一百六十四章 攻守 3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百戰精兵第一百九十章 遭遇第一百六十七章 攻守 六第三百七十章 公子快走第三百三十二章 露布告捷 下第三十四章 恐嚇第一百二十六章 提督第二百六十二章 議政王大臣會議 下第九十一章 忠良第七百八十章 妻、子俱付我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