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清翻不了天

西山碧雲寺大雄寶殿中,順治一臉虔誠的望着法相威嚴的如來佛祖。

“主子。”

吳良輔輕喚一聲,利索的呈上一束香,順治隨手接過,往前幾步,在佛前長明燈上將香點燃,然後小心翼翼的插在了香爐之中。

在佛前蒲團上跪下拜了幾拜後,順治並沒有馬上起身,而是定定的望着如來佛像,呼吸着線香傳來的沁人香味。耳邊迴盪着後寺傳來的僧人早課聲,佛音直如天籟般讓人陶醉不已。

殿門處,侍衛費揚古一臉緊張的看着拜佛的皇帝,他幾次想要上前,可都被吳良輔以目光阻住。這讓他很是狂,恨不得上前將那個漢人閹貨一拳打翻在地纔好。然而,他終是沒有這個膽量,倒不是他費揚古怕了吳良輔個太監,而是他怕皇帝。

焦急的等待中,費揚古終是看到皇帝的身子動了。從佛音的幻想中回過神來的順治長出了一口氣,又手再次合什拜了下去,這一刻,他不是什麼大清皇帝,只是一個虔誠的信徒,他祈禱佛祖能夠保佑他,保佑他的大清。

雙膝屈起緩緩起身,然後對着佛像正退了三步後,順治方轉過身子看向殿門處。

“皇上!”

費揚古幾步上前,就要奏稟,不想順治卻擡手示意他不要說話。這讓費揚古爲之一滯,猶如骨頭卡在喉嚨中一般難受。好在,皇帝並不是不關心宮中生的事。

“吳良輔,除了朕那幾位兄弟,還有哪些人?”順治看向吳良輔,後者忙恭聲道:“回皇上話,敏郡王、明安達禮、車克等俱參與其事。”

“就是說,除了朕的兩黃旗,那六旗都叛了朕麼?”順治冷笑一聲。

吳良輔和費揚古都不敢說話。

順治負手向殿門走去,邊走邊道:“朕知道有人對朕不滿,會藉故生事,可朕沒想到生事的卻是朕的親兄弟們。”說到這,他停了下來,忽而笑了起來,笑聲很得意。

費揚古被皇帝的笑聲弄得很是困惑,不明白宮裡都鬧成那樣子,皇上怎的還笑的出來,又怎麼還有心情呆在這西山。

吳良輔微微朝費揚古看了眼,輕搖了搖頭。費揚古見了,卻是更加的困惑。

笑聲過後,順治自顧自道:“不過也好,讓他們早點跳出來,總比一個個藏着噎着好。”

“皇上?”

費揚古真是越聽越糊塗,忍不住喚了聲。

“朕知道你費揚古在想什麼,不過你不用擔心,朕早就防着他們了。”

順治胸成有竹的樣子,並不和費揚古多說,只負手在殿門處靜立,似是在等什麼人。

外面,數十個穿着黃馬褂的侍衛們按刀散在各處,遠處,原本殘冬景象的西山已經漸漸有了綠色。

皇帝不說,費揚古不敢問。吳良輔可能知道什麼,但卻沒有告訴費揚古,他低眉順目,兩手輕合在身前,一幅入定老僧的模樣。

時間就這麼慢慢流逝,一綏綏線香在殿中飄浮。

山腳下,一隊騎士快馬馳至,然後迅翻身下馬,急步向山上奔來。

順治聽到了腳步聲,他看到了郎坦等人的身影,嘴角微微翹了翹,露出了淡淡的笑意。

“奴才參見皇上!”

一等侍衛郎坦利索的打了千,跪在了順治面前。

順治點了點頭,輕聲問郎坦:“可見着人了?”

“見着了!”郎坦的聲音有些激動。

“過山海關沒?”

順治顯得很平靜,不知是這大雄寶殿的莊嚴肅穆定住了他的心,還是方纔的僧人早課聲讓他下意識的跟着收心靜氣。

郎坦道:“奴才回來時,敦拜他們已經過了錦州,這會當到山海關了。”

順治再次點頭,郎坦是在天津時奉命趕往關外,而他下旨讓敦拜領關外八旗進京是十三天前,算算時間也是差不多在錦州遇上。

“敦拜帶了多少兵來?”順治很關心這件事。

“駐防盛京、寧古塔等地披甲兵一萬三千餘,另有四千漢軍八旗,新附八旗六千餘。”

郎坦記得很清楚,因爲這是皇帝最關心的事。盛京將軍節制關外八旗,而關外除了盛京外有兵,就是寧古塔駐有八旗,餘下的就只遼南各地的漢人包衣。這一次敦拜領旨統兵入關,可是將遼南的漢人包衣也編了十幾個牛錄帶來,另外就是這幾年在關外極北之地抓的幾千“生女真”,滿州稱爲新附兵。新抓編成的牛錄,一般都要兩三年方能成爲熟女真,成爲真正的滿州八旗兵。

關外駐防八旗是下五旗的牛錄,人數並不多,十多年來一直替大清看着關外老家,還要防止北邊的羅剎人,因此敦拜能夠湊了兩萬多兵入關,順治已是心滿意足了。

“敦拜是如何說的?”

“敦拜要奴才給皇上帶一句話,有他在,大清翻不了天!”

“好敦拜,好奴才,不枉朕要他做盛京的總管!”

順治這一次是真的放下心來了,敦拜是滿州正黃旗出身,是他力排衆異點他出任盛京總管一職的。當初他可是沒想過有朝一日需要敦拜領軍入關替他這皇帝壓陣腳,只是單純的想讓敦拜去替他解決關外心向多爾袞的勢力。畢竟盛京任總管何洛會是多爾袞的親信,二任總管葉克書和多爾袞也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因此關外八旗多爾袞的餘孽有很多,不派一個心腹之人前去坐鎮,他總是不放心。只是不曾想,今日他這主子卻需要奴才來幫他的大忙。

“關外八旗進了京,朕看他們還能鬧出什麼來?”順治的臉色突然變得很是陰沉,“朕不回宮來西山,京裡很多人都以爲朕是在躲避什麼,可他們卻從未想過,朕是故意如此。朕就是要讓他們以爲朕是在害怕,是在躲避,這樣他們纔能有膽跳出來。”

“皇上聖明!”

郎坦大聲叫道,費揚古此時也是豁然開郎的感覺,原來皇上來西山真的不是頹廢,而是要做大文章的。敦拜兵馬一到,京城還有兩黃旗的兵在,費揚古相信就是借那些想要造反的人十個膽子,他們都不會動的,因爲他們沒有這個實力,最重要的是,皇帝不在他們的掌握之中。

“走,你們隨朕去聽玉林禪師說佛法,京裡的事,太后會替朕安排好的。”

..........

山海關,一隊隊從關外來的滿八旗兵正魚貫從城門下穿過,向着大清的都城進軍。

城樓上,盛京將軍(昂邦章京)敦拜和寧古塔副都統巴海,滿州鑲藍旗都統安珠瑚站在關城上,望着不遠處的一條綠色邊籬有說有笑。

那巴海是滿州鑲藍旗人,老姓瓜爾佳,父乃太祖時大將沙爾虎達。巴海其人,也是文武雙全,順治九年壬辰科麻勒吉榜進士第三人,殿賜滿洲榜探花,所以在敦拜的口中時有“探花郎”一稱冒出。安珠瑚是滿州正黃旗人,老姓也是瓜爾佳氏。

三人這會正在看的是一條從山海關延綿向西的“綠色長城”,這是一條用無數柳條紮成的邊籬,長度不可估量,高約三四米,一直向着西北方向延伸。放眼望去,近關那側的山嶺平地皆被此柳邊隔爲兩斷,最近的這段柳邊距他所在之官道不過一里多地,那柳邊兩側無有一棵樹木,所以視野之內毫無遮擋,人物皆能視清。有瞧得仔細的甚至還可以看見一些柳邊上還扎着些破碎的衣服,某些地段上更是用籠子裝着些不知是人頭還是什麼的嚇人東西,黑乎乎得被風早吹得幹了,看着也是嚇人得很。

敦拜很是感慨道:“此柳邊全長二千六百里,設邊門二十座,邊臺一百六十餘座,另有數百水口,橫經六省之地,堪稱我朝奇蹟!”

巴海笑道:“將軍看,這柳邊是不是如一條巨龍一般盤踞,讓人一看便覺壯觀非常呢。”

“壯觀,十分的壯觀!”安珠瑚也是不住點頭,只是還有不解之處,他道:“關內關外俱是我大清土地,卻不知朝廷用這柳邊將關內關外隔開做什麼,似無此必要吧?”

敦拜道:“關外是我大清的龍興之地,爲防關內漢人歹惡之輩私入關外行不法之事,朝廷這才興建此柳邊,畢竟我滿州人丁稀少,不防着漢人一些,用不了數十年,這關外就會如前明時一般,都是漢人了。”

“當年要不是太祖皇帝殺盡關外三百萬漢人,這關外又如何能成爲滿州龍興之地呢。”想到當年太祖皇帝盡殺關外漢人的豪舉,巴海一臉嚮往。

聽了將軍的解釋,安珠瑚深以爲然,道:“龍興之地,自能只有我滿州一族,容不得他族的。”

三人在城上又看了片刻,見軍馬都已過關,敦拜便要衆人都下城,準備前往京城。他此行干係重大,容不得半點耽擱。巴海和安珠瑚都已知此次入關目的所在,都不含糊,各領將佐下去。

過了山海關,便是永平,此地距京師已然極近,快馬加鞭,最近明日就能趕到北京城。

(未完待續。)

第四百六十章 李定國兵退貴州第二百零三章 炸營第三十八章 大義第五百六十一章 獵頭令第四百二十一章 我家大帥要做親王第八百零七章 河東君第五百零三章 早知就不降了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樂郡主第一百二十二章 蚊蟲第五百六十九章 岌岌可危第三百三十一章 露布告捷 上第九十八章 代表第五百一十六章 虛無的希望第一千七十章 老闖將第五百八十八章 騎虎難下 不打也得打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法西斯的幽靈第一百五十五章 世子第五百三十五章 南寧城破第九百三十章 結硬寨 打呆仗第五百七十六章 你們還能不能幹第四百三十七章 攻城受挫第六百七十五章 幹票大的第一千五十八章 《告鄭經書》第三百四十一章 火德尚紅第一百四十一章 漢人第617章 壯丁對壯丁第七百三十八章 尚書大人乃餌也!第一千三十三章 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第五百八十五章 探馬開單章 求訂閱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學士自廣東來第四十四章 烙印第八百二十五章 宮裝女子第一千零四章 大明不能有兩個皇帝第三百三十章 唐王也可當皇帝第四百九十二章 順我者忠 逆我者奸第五百三十二章 說殺你全家就殺你全家第五百九十五章 老婆?齊王?安南?暴雨斷電第三百一十章 砍人不砍馬第七百八十章 妻、子俱付我食之第五百一十三章 擒賊先擒王 上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君主,爲天下公僕第300章 家鄉人也殺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清根基爲滿州第一千七十二章 大塊吃肉 大碗喝酒第四百六十五章 人口 遣散 備戰第二百零六章 娘,您吃飽第三百九十九章 唐三水倒戈?第二百三十九章 決戰 九第五百七十八章 赫赫戰果第九百七十七章 佈政大人第九十章 情報第一百零四章 奪城第四百九十一章 東勳英烈 可不訂第一千一十四章 賊秀才定會要朕的命第二百零七章 兄弟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渡孤去崇明第三百零八章 本帥向來英明第三百五十四章 要打就打最強的第一百章 活該第九百九十七章 朱三太子第六百五十二章 殿下放心,卑職明白第七十章 老弱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師第二百零六章 娘,您吃飽第七十章 老弱第一千六十七章 周王第一百五十七章 奴才第六百八十四章 留得狡兔,走狗自存第七百二十二章 拿出你們的威風來!第三百七十章 公子快走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假黃鉞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孤身勤王第六百二十五章 你們忘了隆武帝嗎!第一千二十七章 虛君?第二百六十六章 滅門第一千七十章 老闖將第一千一十章攻心爲上 攻城爲下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滿門抄斬 靖海侯第四百四十二章 血戰玄武山第九百九十七章 朱三太子第七百七十四章 紫氣東來第四百四十一章 先北後南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復仇之戰的號角第八百零三章 圖利而降者,殺爲了帝國第四百四十章 長毛賊第七十三章 正軌第一千六十三章 玄燁即位第五百六十四章 漢壯一家共赴國難第三百七十二章 公的不在抓母的第九十一章 忠良第六百二十二章 唐王做的,韓王也可做的第九十六章 王府第六百九十一章 明黎南定條約第三百六十九章 大事不妙第二百零一章 女人第九百七十章 平了德翠樓
第四百六十章 李定國兵退貴州第二百零三章 炸營第三十八章 大義第五百六十一章 獵頭令第四百二十一章 我家大帥要做親王第八百零七章 河東君第五百零三章 早知就不降了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樂郡主第一百二十二章 蚊蟲第五百六十九章 岌岌可危第三百三十一章 露布告捷 上第九十八章 代表第五百一十六章 虛無的希望第一千七十章 老闖將第五百八十八章 騎虎難下 不打也得打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法西斯的幽靈第一百五十五章 世子第五百三十五章 南寧城破第九百三十章 結硬寨 打呆仗第五百七十六章 你們還能不能幹第四百三十七章 攻城受挫第六百七十五章 幹票大的第一千五十八章 《告鄭經書》第三百四十一章 火德尚紅第一百四十一章 漢人第617章 壯丁對壯丁第七百三十八章 尚書大人乃餌也!第一千三十三章 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第五百八十五章 探馬開單章 求訂閱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學士自廣東來第四十四章 烙印第八百二十五章 宮裝女子第一千零四章 大明不能有兩個皇帝第三百三十章 唐王也可當皇帝第四百九十二章 順我者忠 逆我者奸第五百三十二章 說殺你全家就殺你全家第五百九十五章 老婆?齊王?安南?暴雨斷電第三百一十章 砍人不砍馬第七百八十章 妻、子俱付我食之第五百一十三章 擒賊先擒王 上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君主,爲天下公僕第300章 家鄉人也殺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清根基爲滿州第一千七十二章 大塊吃肉 大碗喝酒第四百六十五章 人口 遣散 備戰第二百零六章 娘,您吃飽第三百九十九章 唐三水倒戈?第二百三十九章 決戰 九第五百七十八章 赫赫戰果第九百七十七章 佈政大人第九十章 情報第一百零四章 奪城第四百九十一章 東勳英烈 可不訂第一千一十四章 賊秀才定會要朕的命第二百零七章 兄弟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渡孤去崇明第三百零八章 本帥向來英明第三百五十四章 要打就打最強的第一百章 活該第九百九十七章 朱三太子第六百五十二章 殿下放心,卑職明白第七十章 老弱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師第二百零六章 娘,您吃飽第七十章 老弱第一千六十七章 周王第一百五十七章 奴才第六百八十四章 留得狡兔,走狗自存第七百二十二章 拿出你們的威風來!第三百七十章 公子快走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假黃鉞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孤身勤王第六百二十五章 你們忘了隆武帝嗎!第一千二十七章 虛君?第二百六十六章 滅門第一千七十章 老闖將第一千一十章攻心爲上 攻城爲下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滿門抄斬 靖海侯第四百四十二章 血戰玄武山第九百九十七章 朱三太子第七百七十四章 紫氣東來第四百四十一章 先北後南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復仇之戰的號角第八百零三章 圖利而降者,殺爲了帝國第四百四十章 長毛賊第七十三章 正軌第一千六十三章 玄燁即位第五百六十四章 漢壯一家共赴國難第三百七十二章 公的不在抓母的第九十一章 忠良第六百二十二章 唐王做的,韓王也可做的第九十六章 王府第六百九十一章 明黎南定條約第三百六十九章 大事不妙第二百零一章 女人第九百七十章 平了德翠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