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4章,生活習慣要改

“劉公,王大人~”

李安源急匆匆的來到劉晉和王守仁的身邊,這一次前來江南的醫療團隊就是他帶隊的,他在抗疫方面有着極其豐富的經驗,曾經還率團前往過黃金洲抗擊天花。

甚至於他爲了研究黃熱病,還親自前往過非洲這邊,對諸多傳染性疾病都有着極深的研究,算是大明在傳染疾病領域的權威。

“李教授,情況怎麼樣?”

看到李安源,王守仁也是連忙問道。

“情況還算樂觀,儘管揚州、蘇州兩府的情況特別嚴重,有大量的病人患病,但是這種血吸蟲病,它的傳染性不算太強,只要不接觸疫水就不會被傳染,倒也不需要封城、封路等緊急措施。”

“但血吸蟲病並不僅僅只是蘇州、揚州兩地有,在整個長江流域、乃至長江以南的大片地區都廣泛存在。”

“平時雖然沒有大規模的爆發,但也危害極大,每年都有大量的人口死在這種疾病之下。”

“而且目前,我們還沒找到能夠有效治療血吸蟲病的方法和藥物,換上此種疾病的病人,我們現在也只能夠祈求他們自己能夠挺過去了。”

李安源一邊說也是一邊直搖頭。

“真的就沒有辦法治好嗎?”

王守仁一聽,眉頭深深的皺起。

現在從揚州和蘇州上報上來的數據來看,兩地有幾十萬人感染了這種血吸蟲病,如果真的沒治的話,那意味着有大量的人會死於這種疾病之下。

“目前來說是沒有什麼好的辦法。”

“無論是《千金方》、《神農本草經》還是《肘後方》、《三因方》等古籍,還是現在編寫的諸多醫書,我們對這種血吸蟲病的研究都太少了。”

“主要是以前這種血吸蟲病沒有大規模的爆發,或者是即便是爆發了,也沒有受到重視,故而最後也是不了了之,對它的研究太少了。”

李安源無奈的搖搖頭說道。

“嗯,這樣吧,我讓大明日報這邊報告和刊登此消息,同時向天下羣醫求援,看看有沒有一些大夫知道好的方子和辦法來治療這些血吸蟲病。”

一旁的劉晉想了想也是說道。

整個南方好幾個省,血吸蟲病既然廣泛存在,說不定就有大夫對此有研究,摸索出了有效的方子和治療辦法。

“這倒是一個好辦法,現在又有電報,如果真有好的方子和辦法,我們也能夠很快就實行起來。”

李安源一聽,頓時眼睛都亮了。

現在的交通和信息都非常的通暢,前幾天他還在京城,但是現在人都已經到了江南這裡來了。

消息通過電報一傳到京城,命令就下達到了他這裡,他也是馬上馬不停蹄的就組建了醫療團隊前來了江南。

通過乘坐火車,短短兩天不到的時間,他就抵達江南這邊了,這效率和速度,那是以前根本想都不敢想的。

“除了控制住疫情之外,我們經過多地的走訪,也是發現了江南地區血吸蟲病大流行的一個重要原因。”

想了想,李安源又和王守仁、劉晉說起他們這邊的研究發現來。

“趕緊說說。”

王守仁頓時就來精神了,連忙問道。

“我們通過顯微鏡,對血吸蟲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我們發現有釘螺大量存在地區,血吸蟲病就爆發的特別厲害。”

“我們也在釘螺裡面發現了大量的血吸蟲,這釘螺是血吸蟲最主要的寄宿體,此外,在牛、豬、羊、馬、貓、狗、鼠等動物身上也是發現了血吸蟲,但數量並不多。”

“同時我們也是發現,江南地區這次之所以會大規模的爆發血吸蟲病,這跟江南地區人的生活習慣有很大的關係。”

“江南地區多水,是水鄉,河網密佈、四通八達,江南人的生活也是與水息息相關,人們習慣性的往江河裡面傾倒糞水、同時也習慣性的在江河裡面洗刷馬桶、夜壺,再加上隨地大小便等等。”

“甚至於在部分地區,還有人直接飲用江河裡面的水,而且還不燒開,喜歡喝生水。”

“同時江南地區富庶,人們一直以來都有飼養牛羊豬、雞鴨鵝等,人畜混雜,並且對牲畜的排泄物、糞便等等隨意的排泄到江河、田地之中。”

“這些都極大的促進了血吸蟲病的傳染和擴散,這也是水鄉地區血吸蟲病嚴重的重要原因!”

李安源不愧是大明傳染性疾病研究的權威,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對江南地區的血吸蟲病傳染情況大致的摸索清楚。

“可是我們江南地區自古以來都是這樣生活?”

王守仁一聽,想了想也是說道。

“對,江南地區確實是一直都這樣生活,但並不代表這樣的生活方式就是對的。”

“我這邊有查閱揚州、蘇州兩地的地方誌,也有和本地的大夫進行過相關方面的瞭解。”

“血吸蟲病在江南地區本身就很流行,平時就有大量的人患有這種疾病,在兩地的地方誌當中,我們也是有查到。”

“這種血吸蟲病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爆發一次,尤其是在漁民之中最爲嚴重,也最爲常見。”

李安源也是立即回道。

“那我們要如何去做?”

在李安源這個權威面前,王守仁也是沒有辦法,只能夠聽話了。

“我們現在能夠做的主要就是預防爲主,想要長期的控制血吸蟲病,這生活習慣還是要改一改的。”

“首先我們要控制釘螺,組織各地的村民去將田地之中的釘螺全部打撈集中掩埋,而且這個釘螺必須要每年定期的進行消滅,沒有了釘螺,血吸蟲就沒有了主要的傳染、寄宿體,就可以極大的控制血吸蟲病的爆發。”

“第二短時間內來說,不要讓老百姓在有血吸蟲的水裡面游泳、嬉戲、玩樂,血吸蟲病的幼蟲是可以直接通過皮膚進入人體寄宿的。”

“第三就是加強人畜糞水的管理,家家戶戶挖糞水池,所有的糞水都必須經過沉澱、發酵、殺死血吸蟲,防止成爲新的傳染源。”

“第四就是要加強飲用水管理,不飲用江河之水,井水要燒開之後再喝,多喝熱水,不僅僅是爲了預防血吸蟲,還可以預防絕大多數的疾病。”

“第五,在洪澇期間要特別的注意和進行大規模的消毒,大量的使用生石灰在有污染的溝渠、田間地頭進行消毒。”

“第六,人畜分離,儘可能的不要人畜混雜在一起,離的太近了,不僅僅是血吸蟲,還會有其它傳染性的疾病容易由牲畜傳播到人身上。”

李安源一條條的說了出來,針對的還是以預防血吸蟲病爲住,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愛乾淨、愛衛生。

“我立即讓人去辦。”

王守仁仔細的聽,也是讓身邊的官員給記住,立即着手去辦理,能夠做的事情,現在就趕緊去做,不能再繼續擴散和傳播下去。

“我這邊會讓大明日報向全大明的人專門報道此事,倡導健康的生活習慣。”

劉晉想了想,也是補充道。

這血吸蟲病可不僅僅只是江南有,整個長江流域都有,相關的經驗和教訓自然是要讓所有人都知道。

其實不單單是血吸蟲病,一直以來農村地區都存在諸多的疾病,像小孩子極容易得蛔蟲,這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爲生活習慣不健康、不乾淨引起的。

這個時期人們基本上都是喝生水,根本就沒有喝熱水、開水一說,主要是燒開水非常的不方便,需要耗費大量的柴火。

即便是到了後世,還有大量的農村地區依然保持着喝生水的習慣,對喝開水和熱水,很多人都覺得麻煩,冬天還好,夏天就更是如此。

шшш тt kan ¢ Ο 至於人畜混雜,隨意排放糞水、隨地大小便之類的,那就更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所有人對這方面的事情都不重視,也不在意,這也就導致了各種疾病非常的流行。

這也是古代爲什麼人均壽命低的緣故,有大量的小孩子夭折,這跟不健康、不乾淨的生活習慣有極大的關係,同時大人也往往會承受不住,容易病倒,甚至於直接病死。

“我們大明人一些不健康、不乾淨的生活習慣是必須要好好的改一改了。”

想到這些,劉晉也是微微感嘆一聲。

在這樣的一個時代,最難做的事情恐怕就是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和思想了,對於大明廣大的農村地區來說,那更是如此。

交通不便,消息閉塞,關鍵是人往往還愚昧而無知。

大明的大城市還好一些,隨着大明日報的傳播,大家多多少少的都能夠聽得進去,能夠慢慢潛移默化的進行一些改變。

像喝開水,隨着一個個大城市的熟水店越來越多,大家慢慢的也就會習慣了去喝開水,喝熱水,同時新式樓房的流行,也是讓糞便之類的排放得到了管理,城裡面的各種疾病反倒是更好控制,這農村地區,也只能夠慢慢來了。

估計着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夠讓大家慢慢豎立起健康、乾淨的生活習慣。

第579章,遼東的重要性第1790章,來自天子的關心第503章,牛人王守仁第847章,越演越烈第118章,怎麼辦?第1581章,當過俘虜的艾哈邁德王子第664章,首先要有法可依第306章,開爐第2048章,大旱2第873章,走上正軌的大明第648章,大明皇家海軍學院第1601章,老劉,老劉,我是老朱第619章,美食火鍋第1452章,憤怒的波斯人第1055章,朝鮮國太醫第959章,劉晉的後門不通第1305章,第一例剖腹產第1506章,慘敗第483章,真來了第1549章,買房第1080章,蒸汽機車的製造進度第462章,一天售罄第795章,第一批草原移民第414章,魔神第1247章,婆羅門的無奈第1487章,大明的冬天天竺篇第2158章,大明第一批院士第916章,手術進行時第438章,終於回來了第1385章,儒生的衝擊第1325章,我更不想當皇帝了第2184章,朕還想到處走走、看看呢第13章,慌的一筆的交易第1787章,愚公移山第737章,就回本了?第847章,越演越烈第666章,日不落帝國第1424章,江南非能人所不能治第1879章,冰城第153章,招工了第1379章,人會死三次第322章,張氏百貨第511章,兩種不同的聲音第1427章,運河進展第354章,顏色越亮麗越值錢第566章,炒作第2213章,迅猛發展的電影產業第2205章,電影上映,萬人空巷第832章,炮轟古裡第1428章,坎蘇二世的野心第963章,無爲而治的時代過去了(加餐)第1719章,奔馳汽車第786章,簡直神了第950章,五等級政策第1481章,大明的冬天1第1192章,國之重器第1836章,種植園經濟第1723章,汽車學院第639章,囂張抗稅第679章,思想控制第1344章,都是送菜的第1939章,當爺爺了第1764章,張懋的叮囑第1463章,炎黃是所有部族的始祖第1998章,大明人的墳墓第364章,考察鹽市第1539章,審判第133章,玻璃廠第2152章,電話第138章,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路線第1301章,思想觀念的束縛第700章,一面倒的戰爭第880章,日進斗金第1274章,蒸汽輪船下水第1443章,震怒的葡萄牙第139章,這一千兩花的值第977章,關於年貨第257章,幾百人拖上岸第2199章,起步艱難的藩國第72章,以工代賑第1040章,鬥牛士的怒火第2207章,持續火爆、經久不衰第2103章,弘治皇帝病重第658章,崑崙奴第695章,瓊州第1754章,最後的騎兵第1753章,摧枯拉朽第1547章,打工夫妻的小幸福第586章,開戰第1983章,房價高漲第1288章,要下放地方的朱厚照第741章,漁翁得利第1818章,子女教育第857章,編戶爲伍第121章,人手問題第1515章,天理何在?第1771章,山民第1255章,文化教育第1405章,新的時尚與潮流第763章,清掃黃金洲東海岸
第579章,遼東的重要性第1790章,來自天子的關心第503章,牛人王守仁第847章,越演越烈第118章,怎麼辦?第1581章,當過俘虜的艾哈邁德王子第664章,首先要有法可依第306章,開爐第2048章,大旱2第873章,走上正軌的大明第648章,大明皇家海軍學院第1601章,老劉,老劉,我是老朱第619章,美食火鍋第1452章,憤怒的波斯人第1055章,朝鮮國太醫第959章,劉晉的後門不通第1305章,第一例剖腹產第1506章,慘敗第483章,真來了第1549章,買房第1080章,蒸汽機車的製造進度第462章,一天售罄第795章,第一批草原移民第414章,魔神第1247章,婆羅門的無奈第1487章,大明的冬天天竺篇第2158章,大明第一批院士第916章,手術進行時第438章,終於回來了第1385章,儒生的衝擊第1325章,我更不想當皇帝了第2184章,朕還想到處走走、看看呢第13章,慌的一筆的交易第1787章,愚公移山第737章,就回本了?第847章,越演越烈第666章,日不落帝國第1424章,江南非能人所不能治第1879章,冰城第153章,招工了第1379章,人會死三次第322章,張氏百貨第511章,兩種不同的聲音第1427章,運河進展第354章,顏色越亮麗越值錢第566章,炒作第2213章,迅猛發展的電影產業第2205章,電影上映,萬人空巷第832章,炮轟古裡第1428章,坎蘇二世的野心第963章,無爲而治的時代過去了(加餐)第1719章,奔馳汽車第786章,簡直神了第950章,五等級政策第1481章,大明的冬天1第1192章,國之重器第1836章,種植園經濟第1723章,汽車學院第639章,囂張抗稅第679章,思想控制第1344章,都是送菜的第1939章,當爺爺了第1764章,張懋的叮囑第1463章,炎黃是所有部族的始祖第1998章,大明人的墳墓第364章,考察鹽市第1539章,審判第133章,玻璃廠第2152章,電話第138章,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路線第1301章,思想觀念的束縛第700章,一面倒的戰爭第880章,日進斗金第1274章,蒸汽輪船下水第1443章,震怒的葡萄牙第139章,這一千兩花的值第977章,關於年貨第257章,幾百人拖上岸第2199章,起步艱難的藩國第72章,以工代賑第1040章,鬥牛士的怒火第2207章,持續火爆、經久不衰第2103章,弘治皇帝病重第658章,崑崙奴第695章,瓊州第1754章,最後的騎兵第1753章,摧枯拉朽第1547章,打工夫妻的小幸福第586章,開戰第1983章,房價高漲第1288章,要下放地方的朱厚照第741章,漁翁得利第1818章,子女教育第857章,編戶爲伍第121章,人手問題第1515章,天理何在?第1771章,山民第1255章,文化教育第1405章,新的時尚與潮流第763章,清掃黃金洲東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