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3章,還是現在的世道好

弘治皇帝和劉晉在田間地頭討論着遼東的事情,這邊正在開着耕地機耕地的任老四也是覺得好奇了。

“這夥人到底是什麼人啊,在我家田地裡面討論什麼?”

任老四看看弘治皇帝和劉晉等人,兩人身邊跟着幾十個人,周圍很大一片區域還有規律的分佈着幾十個人,公路上面則是停着幾十輛汽車,這顯然是大人物啊。

只是這樣的大人物跑自己田地裡面來幹嘛?

想到這裡,任老四也是停下了拖拉機,朝着弘治皇帝和劉晉這邊走去,只是還沒有到就被人給攔下來了。

“沒事,讓他過來。”

弘治皇帝看着被攔下來的任老四,也是笑着說道,他正想和遼東的農人好好聊一聊呢。

有了弘治皇帝發話,任老四也是得以來到了弘治皇帝和劉晉的身邊,他仔細的打量了眼前的弘治皇帝和劉晉,兩人的一身打扮,毫無疑問是貴人了。

“任老四見過兩位貴人~”

任老四年紀已經有四十多歲了,移民來遼東也已經十幾年了。

“老鄉,不用怕,我們只是剛好路過,看到你在耕地,覺得很是好奇所以就停下來看看。”

“來,來,坐下來,喝杯茶。”

弘治皇帝滿臉笑容,也是很和藹,帶着任老四就來到路邊,自己先坐下,然後也是讓人端來椅子給任老四,還讓人給任老四斟茶。

“好,好~”

任老四也是有點受寵若驚,有些拘謹的坐下來,喝口茶,頓時就覺得這茶水不一般,比起自己家裡面喝的茶葉要好的多。

“這一大片的土地都是你家的嗎?”

弘治皇帝人很隨和,指了指眼前的土地問道。

“對,是我家的。”

“我因爲移民比較早,再加上也是最早買耕地機的,所以也是開墾了比較多的土地,眼前這片,土地,還有這邊的這些土地都是我的,大概有個幾千畝地吧。”

任老四一聽,頓時也是自豪的向弘治皇帝介紹起來。

他這輩子最自豪的事情就是擁有眼前的這幾千畝土地了,種了一輩子的地,這擁有屬於自己的幾千畝土地,這絕對是值得自豪的事情。

放在以前啊,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在自己沒有移民之前,別說是他這樣的普通農民了,即便是地主也不是每個地主都有幾千畝良田。

“好啊,耕者有其田,這是好事。”

“村裡面的人也都有自己的田地吧?”

弘治皇帝聽完,也是欣慰的點點頭說道。

“有,有~”

“這移民來遼東的,誰家都有個幾千畝土地,有些土地多的,甚至於有幾萬畝土地呢,不過地太大了、太多了,也是很累的,種個幾千畝就差不多了。”

任老四點點頭說道。

“老鄉啊,看你這耕地很輕鬆的樣子,這種幾千畝地的話,會不會很累啊?”

弘治皇帝聽完,心裡面也是有數了,想了想又繼續問道。

“現在種地哪能叫累啊。”

“就說這耕地吧,有這耕地機,幾千畝地也是可以輕輕鬆鬆就翻耕了,又快又好,泥土裡面的蟲子、蟲卵什麼都翻出來被鳥兒給吃了,或者是直接給凍死了。”

“這播種的時候也有播種機,坐在機器上面就可以了,收割的時候還有收割機,開着機器走來走去地就收割完畢了。”

“甚至於現在連磨麪粉都有專門的機器了,不需要用石磨去磨了,這機器磨出來的麪粉是又白又細,關鍵是還很快,很省力。”

任老四笑了笑搖搖頭,接着也是一下子就打開了話匣子,開始滔滔不絕的說起來。

“以前的時候,種地纔是真的累了。”

“我種了一輩子地,在前面三十歲的時候,那才叫真的苦嘞。”

“那個時候種地啊,都沒有自己的地,種的是地主家的地,種出來的糧食要交一半給地主,關鍵是啊,那個土地和這遼東的地不能比,產量很低。”

“我老家在陝西黃土高原,哪裡千溝萬壑,土地貧瘠,還非常的缺水。”

“種地的時候,也沒有牛,都是靠着鋤頭和人當牛去種地,一鋤頭、一鋤頭的去翻地,又或者是跟牛一樣靠着人去拉犁。”

“只能夠翻出怎麼厚一點點的土地,種莊稼的時候就長的特別差,關鍵是哪裡缺水,一旦旱季的時候,我們每天就是從早上到晚上走幾裡地的不斷的挑水去澆地,日復一日的勞作。”

“好不容易等到有收成了,一畝地打出的糧食連這遼東的一半都沒有,只有不到300斤,而且還要交一半給地主。”

“那日子啊,真的是苦。”

“一年到尾的累死累活,連一頓飽飯吃不上。”

“我在家排行老四,前面還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下面還有一個弟弟一個妹妹。”

“全家人吃飯,那是真的幾乎每天都是在飢餓之中度過。”

“不怕兩位貴人笑話,別人十幾歲就已經成親了,我到三十歲都是一個光棍漢,根本就沒人願意嫁到我家裡面來。”

“我兩個哥哥都是靠着換親才娶到媳婦的,也是將我家的大姐和小妹給換過去的。”

說到這裡的時候,任老四都覺得忍不住直搖頭。

以前的那種窮苦日子啊,那真心不是人過的,不說追求什麼,單單是吃飽飯都已經是奢侈了。

“換親啊!”

弘治皇帝聽完,頓時就沉默了,他在報紙上看過這個之後才知道原來大明底層的百姓是如此的艱難,娶媳婦都是靠換親,如果家裡面沒有姐姐妹妹什麼的,那就是一輩子光棍的事情了。

這對於出身皇家的弘治皇帝來說是很難理解的事情。

他弘治皇帝也就是自己不要女人,不然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什麼的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再看看朝廷上的這些大臣、王公貴族之類的,那個不是三妻四妾?

但到了底層的老百姓,竟然如此的艱辛了。

“是啊,換親。”

“到我家裡面就沒有女娃了,所以三十歲都是光棍。”

“原本我也以爲我的一輩子就這樣過了,一輩子打光棍了。”

“直到後來,朝廷鼓勵移民到遼東,我就想着在老家反正也是吃不飽穿不暖的就移民到遼東這裡來了。”

“沒想到到了遼東就完全不一樣了,這裡土地多,隨便去開墾,開出來就是自己的。”

“這裡土地肥沃無比,種什麼長什麼,而且產量都很高。”

“還有這裡也不缺水,不需要辛辛苦苦的去挑水,再加上後來還有了耕地機、收割機什麼的機器,這種地就更輕鬆了,輕輕鬆鬆就種了幾千畝地,短短一兩年的時間就迅速的富裕起來。”

“後來我也娶了一個朝鮮人爲妻,還買了一個歐洲女奴當小妾,孩子也是生了十幾個了。”

說到這裡的時候,任老四的臉上也是露出了自豪的神情。

三十歲的老光棍了,在遼東這邊生根發芽了,不僅僅娶上了媳婦,還納了小妾,有幾千畝土地,十幾個孩子,這日子,任老四以前是想都不敢的,但現在卻是過了。

“哈哈,那可真是不錯呢。”

劉晉聽完,也是笑着說道。

“可不是嘛,還是現在的世道好啊!”

“土地多,種地又輕鬆,糧食多到根本吃不完,這日子纔算是日子,以前的那不叫日子,那叫苦難,是來受苦受累的,不是來過日子的。”

任老四笑着直點頭,想想以前的日子,那真心不是人過的日子,吃不飽穿不暖,而且住的房子也是非常的破爛,髒的要死。

關鍵是這一年到尾還要辛辛苦苦的去勞作,累死累活的在田地之間忙碌,但悲哀的事情是連飯都吃不飽,老婆都娶不上。

那是人過的日子嗎?

那根本就不是人過的日子,而是地獄,人來到這個世上就是過來受罪、吃苦的。

只有現在的日子纔算是日子,過的舒服,有奔頭。

連種地都可以如此的輕鬆,一個人輕輕鬆鬆的耕種幾千畝土地,收穫的糧食有上百萬斤,吃都吃不完,隨便一賣都是幾百兩銀子。

幾百兩銀子,這絕對妥妥的高收入了。

任老四修建起了漂亮的房子,買了很多的機器,還建起了自己的養殖場,養了牛羊豬,養十幾個孩子也是很輕鬆的事情,而且比起以前自己小時候來,要好太多、太多了,不僅僅是吃得飽穿得暖,而且還要講究吃得好,要吃肉,吃好吃的、穿漂亮的衣服。

第667章,封殺晉商第1149章,英奸第1805章,大明的春耕1第2033章,窮啊第1736章,人少了,環境好了第2208章,場場爆滿第901章,大明的反擊第1045章,哈布斯堡家族的友誼第2199章,起步艱難的藩國第1074章,恩情易忘,耳光纔會讓人牢記第319章,鹽山第1229章,成王敗寇?第1796章,結婚的一不動和兩轉第1968章,鐵路帶來的改變第1638章,這纔是城市該有的樣子第234章,拉劉晉入夥第151章,天津第965章,整治江南官場第794章,融合第654章,我們朝鮮大有可爲第670章,都是自己造的孽第194章,爲國爲民當開海禁第1738章,第一輛大貨車第1419章,密謀第437章,軍費開支從內帑出第1162章,賣餅的大媽都來買股票了第190章,海魚帶來的震撼第1821章,有人彈劾是好事第1630章,一團糟第1494章,西班牙的盟友第1111章,躁動的探險家們第1448章,海盜們的打算第617章,劉姥姥進大觀園第1584章,趁火打劫的強盜第89章,授課第636章,新年徵稅三千萬第534章,火爆的紡織業第1743章,飄了的坎蘇二世第1588章,求救的猶太人第2148章,大明歌星第711章,攻打麻六甲第15章,超低的物價第1078章,嚴師才能出高徒第49章,其心可誅第1943章,西洋聯合商行的瓶頸第257章,幾百人拖上岸第208章,坐不住了第1491章,就開始分地盤了?第560章,淘金生活第274章,海貨行第1164章,有必要駐軍第1999章,一面倒的屠殺第1934章,殘酷的科舉2第1761章,厚照城第682章,震驚的西班牙人第653章,徵召倭國武士第700章,一面倒的戰爭第201章,一箱箱白銀第732章,商人是不會做虧本買賣的第1591章,讓人大失所望第464章,新的潮流第1806章,大明的春耕2第1127章,處罰要重第265章,萬人空巷第1038章,憑本事吃的肉第1338章,哈薩克大汗的計劃第1326章,報應不爽第991章,比斯開海戰第1687章,建築工程學院的畢業生第1871章,兵庫之津第732章,商人是不會做虧本買賣的第929章,大奴隸商人寧王1第432章,強勢收回兵權第352章,機器的力量第2186章,春運時節第23章,狼吞虎嚥第257章,幾百人拖上岸第1434章,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第543章,出使乃蠻部第285章,喪心病狂的考題第896章,讓人覬覦的河中地區第749章,鬧事的波斯人和中東人第414章,魔神第2148章,大明歌星第2134章,低地戰爭第1059章,新知識的作用第1167章,全民炒股第828章,蚊子再小也是肉第452章,琉球糖第1888章,當官就是熬啊第477章,弘治皇帝安心第1489章,朝鮮國艦隊第627章,一下子就看的清清楚楚第1327章,發配北海牧羊、挖土豆第1796章,結婚的一不動和兩轉第1386章,新舊之間的衝突第1632章,兩河流域的戰爭第1263章,強悍的生產力第1658章,錢流通的重要性第961章,當場貶職
第667章,封殺晉商第1149章,英奸第1805章,大明的春耕1第2033章,窮啊第1736章,人少了,環境好了第2208章,場場爆滿第901章,大明的反擊第1045章,哈布斯堡家族的友誼第2199章,起步艱難的藩國第1074章,恩情易忘,耳光纔會讓人牢記第319章,鹽山第1229章,成王敗寇?第1796章,結婚的一不動和兩轉第1968章,鐵路帶來的改變第1638章,這纔是城市該有的樣子第234章,拉劉晉入夥第151章,天津第965章,整治江南官場第794章,融合第654章,我們朝鮮大有可爲第670章,都是自己造的孽第194章,爲國爲民當開海禁第1738章,第一輛大貨車第1419章,密謀第437章,軍費開支從內帑出第1162章,賣餅的大媽都來買股票了第190章,海魚帶來的震撼第1821章,有人彈劾是好事第1630章,一團糟第1494章,西班牙的盟友第1111章,躁動的探險家們第1448章,海盜們的打算第617章,劉姥姥進大觀園第1584章,趁火打劫的強盜第89章,授課第636章,新年徵稅三千萬第534章,火爆的紡織業第1743章,飄了的坎蘇二世第1588章,求救的猶太人第2148章,大明歌星第711章,攻打麻六甲第15章,超低的物價第1078章,嚴師才能出高徒第49章,其心可誅第1943章,西洋聯合商行的瓶頸第257章,幾百人拖上岸第208章,坐不住了第1491章,就開始分地盤了?第560章,淘金生活第274章,海貨行第1164章,有必要駐軍第1999章,一面倒的屠殺第1934章,殘酷的科舉2第1761章,厚照城第682章,震驚的西班牙人第653章,徵召倭國武士第700章,一面倒的戰爭第201章,一箱箱白銀第732章,商人是不會做虧本買賣的第1591章,讓人大失所望第464章,新的潮流第1806章,大明的春耕2第1127章,處罰要重第265章,萬人空巷第1038章,憑本事吃的肉第1338章,哈薩克大汗的計劃第1326章,報應不爽第991章,比斯開海戰第1687章,建築工程學院的畢業生第1871章,兵庫之津第732章,商人是不會做虧本買賣的第929章,大奴隸商人寧王1第432章,強勢收回兵權第352章,機器的力量第2186章,春運時節第23章,狼吞虎嚥第257章,幾百人拖上岸第1434章,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第543章,出使乃蠻部第285章,喪心病狂的考題第896章,讓人覬覦的河中地區第749章,鬧事的波斯人和中東人第414章,魔神第2148章,大明歌星第2134章,低地戰爭第1059章,新知識的作用第1167章,全民炒股第828章,蚊子再小也是肉第452章,琉球糖第1888章,當官就是熬啊第477章,弘治皇帝安心第1489章,朝鮮國艦隊第627章,一下子就看的清清楚楚第1327章,發配北海牧羊、挖土豆第1796章,結婚的一不動和兩轉第1386章,新舊之間的衝突第1632章,兩河流域的戰爭第1263章,強悍的生產力第1658章,錢流通的重要性第961章,當場貶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