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 章 派攪屎棍去攪亂阿三們起義

看着包令和布爾布隆灰溜溜地離開,馮雲山卻沒有一絲興奮。相反,他有些擔心起來。

雖然他對包令和布爾布隆兩人態度強硬,但心中卻還是企望能晚點與英法發生衝突最好。目前帝國最需要的便是發展的時間了。

憑藉中華這世界上第一人口數量的優勢,還有這遼闊的幅員,豐富的疆域資源,還有自己的謀劃與掌控帝國時代的走向,馮雲山有理由相信,只要不遇到滿清這樣的窩囊朝廷,有了足夠的時間,中華自然能發展成爲一個強大的國家。

但這最關鍵的便是這時間,英法等列強還會容忍多久?在馮雲山看來,原本佔領上嗨時候,擊敗幫助滿清的洋人,還攻打併佔領租界,便往死裡得罪了英法兩國,加上將其租界收回,雖然沒有將其房產和工廠收回,只是讓洋人不能設立軍隊,但即便是這樣,還是讓其嚴重丟了臉面,沒了保障。因此,馮雲山清楚,以洋人高傲自大的性子,必然要找回場子。只是時間問題。而這個時間,便取決於克里米亞戰爭的結束。

事實上,在原本的歷史中,英法兩國早就準備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但一直拖延到克里米亞戰爭結束後,有富餘的軍艦和兵力派往遠東,這才找個“亞羅號事件”以及以“馬神甫事件”製造戰爭藉口。馮雲山還記得,原本在克里米亞佔據結束之後,英軍便派出數千人試探性地進攻廣州,後因印度本土發生大規模的起義,英軍無法派出更多的兵力,只能在穩住印度形勢後,才攻克廣州。而後,因沒有後援兵力,在派出數千人攻打天津大沽口時遭遇慘敗,不得不等到將印度起義軍全部鎮壓之後,纔有兵力抽調出來,和法軍組成近二萬的聯軍,攻陷了大沽口,直至北京城。

也就是說,還有半年多時間,印度便會爆發大規模的起義,將在海外的英軍死死拖住!可惜的是,這阿三的起義,竟然沒有抓住好時間,馮雲山不由有些爲之惋惜。若是他們能在英軍從印度抽兵後,在克里米亞戰爭尚且打得最激烈的時候,便大規模起義,而且還能聯合起來一致對付英軍殖民者,那很有可能便能在部分地區成功獨立,至少不會在短短兩年時間便迅速失敗。

但可惜的是,他們並沒有選擇好合適的時機。歷史上,他們是在克里米亞戰爭徹底結束,英軍的兵力富餘,不再被戰爭拖住的情況下才發生的。因此,英國能迅速調集兵力前往印度鎮壓。

可如今不一樣了,不知道什麼原因,導致克里米亞戰爭還未結束,而印度起義雖然還沒爆發,但在無人干涉的情況下,按照歷史上的走向,即將爆發。若是自己能想辦法派人去攪和這件事情,讓它提前爆發就好了。至少,英國人疲於應付印度反抗,就無力對付自己了。

馮雲山隱約記得,印度爆發大規模起義的導火索,是因爲一個叫密拉特事件的子彈塗油問題,當時有流言聲稱,英國東印度公司新投用的子彈是用豬油和牛脂充當潤滑油,塗在火槍的子彈上。士兵們在填裝子彈之前,必須用牙齒咬破這些子彈的紙質彈殼,這樣一來,士兵們便會不可避免地“吃”到這些豬油或是牛油。偏偏英軍在印度本土招募的士兵,很多信奉印度教和伊斯蘭教,這些印度教徒和伊斯蘭教徒最爲忌諱用嘴接觸豬牛的脂肪,因此拒絕使用這些子彈。

不久,在印度北方邦西部城市密拉特發生了這起密拉特事件。

密拉特的85名土兵因爲拒絕使用這種含有豬牛油的新型子彈,英國駐印當局將他們處以七年徒刑。並且,英國軍官召集全體軍官集會,當衆剝去85名土兵的軍裝,戴上腳鐐押往監牢。印度土兵在忍無可忍之下,決定發動起義。他們趁英國軍官在教堂裡祈禱時,打開了牢房,釋放了被捕者,燒燬了英國殖民者的住宅、教堂、兵營和衙署,追殺英國人起義就此爆發。

而自己從這一過程中,要做的便是促使他們提前爆發起義。缺少導火索麼,便提供給他們。想到這裡,馮雲山臉上佈滿笑容。

對於後世歷史教科書上所說的這起“亞洲革命風暴中心”的說法,馮雲山是嗤之以鼻的。什麼時候,阿三也能引導亞洲了?被殖民者統治那麼多年,甚至連後來還以此與華夏爭執藏南領土問題,這樣的禍害,馮雲山早晚將之踩在腳下,根本就不讓他們有崛起的機會。

馮雲山收回遐想,如今最重要的問題,是派出一支攪屎棍前往印度。於是,馮雲山喚來左宗棠和範汝增,這等任務,也只有這兩人聯合起來才能執行。

當初,還是聖王時代,陳玉成他們在虎門炮臺戰役中,俘虜了六七百英軍,而這其中,便有119名印度士兵投降了討虜軍。這些印度士兵,幾經戰事,如今只剩下八十餘人,但其中有三十餘人已經通過考驗,成爲受討虜軍信任的戰士,他們早已通過南洋公司,將自己的家人從印度接到廣州安頓下來,死心塌地爲新的國家效力。

想到這裡,不由馮雲山不由對廣東巡撫兼商務部部長伍崇曜很是滿意。伍崇曜自被任命爲廣東巡撫後,便在廣州城外的珠江西岸新建了一處新城,名曰西關世界城。在這個西關世界城外,看起來與其他小鎮沒什麼區別,但實際上卻是戒備森嚴,外面的人不能隨意進出,而裡面的人,雖然可以出來,但卻有人暗中監視。

事實上,伍崇曜從去年開始,便託人將所有登記在冊的西洋工匠、技師的家眷接來廣州,安排到這世界城內居住。一時間,這些來華的洋技師們都很是感動,家人的衣食無憂,讓他們更加全心意地紮根華夏這個古老國度,提中華帝國效力。而對於伍崇曜來說,事實上卻是將這些洋人的家眷軟禁一般,作爲人質了,他們便沒辦法偷偷逃走或是反叛帝國,只能一心一意地將自己看成帝國的子民。

馮雲山讓左宗棠將在討虜軍服役中的三名印度籍軍官和在特務司中的十名印度士兵全部召集到一起,又派出二名特務司僞裝成印度人,作爲兩名負責人,混在這些印度特務之中。直接讓範汝增成立5個特務小組,每組3人,潛入印度,特別是印度北部和中部的密拉特、德里、章西、坎普爾、勒克瑙等地,四處散佈謠言,煽動本地印度士兵的不滿,積極準備引導印度教民叛亂。

同時,馮雲山又提點範汝增,讓他出面與尼泊爾、不丹等小國的反對勢力聯絡,相信他們很希望能得到強大的中華帝國的支持。特別是尼泊爾的廓爾喀王建立的沙阿王朝,幾年前被手下的拉納家族依靠英國人的支持奪取軍政大權,並獲世襲首相的地位,使沙阿國王成爲傀儡,若是能和沙阿王朝聯繫上,推翻英國人的代理勢力拉納家族,就能扶持中華帝國的代理人沙阿王朝。原本這沙阿王朝就是滿清的附屬國,如今接受滿清一切的中華帝國,本就有義務要幫助尼泊爾走上正道。

ps:感謝一葉知秋111、煙格式兩位大大的打賞!

第472章 開採出石油第1066章 沙皇的決定第288章 和普魯士結盟第689 章 接見與授官第709章 對疆政策第1093章 四處肆虐掃蕩第656章 五大戰區的構想788章 廣州會館第263章 傅善祥進軍校第199章 分配洋槍,準備出兵第1110章 孟加拉海戰(中)第1055章 英軍大敗(上)第506章 石達開下常州第461章 被謠言煩惱的曾國藩第547章 吃敗仗的欽差和總督狗咬狗第564章 大沽口炮臺(雙倍最後一天求月票)第1037章 韋俊和楊載福第221章 南澳海戰打響889章 逆天改命的明治986章 林肯的應對第479章 天王的怒火第439章 軍艦?是被大風颳跑了(謝諸神賞)第448章 榮維善和席寶田參軍(上)810章 與荷蘭開戰第1247章 兩個沙俄政府爭相談判第596章 清軍入甕842章 上海的發展(上)第274章 《南方日報》的火熱第599章 北京城人心浮動第1345章 美洲的開發第300章 佔領南昌城第516章 攻打天京?馮雲山有顧慮第589章 千古一絕圓明園(祝大家520快樂,大章求支持)920章 設什麼局?第1312章 帝國雄厚的軍事工業第179章 圍困與反圍困(週五中午上架,泣血求支持!)第179章 圍困與反圍困(週五中午上架,泣血求支持!)第434章 俘虜佩裡944章 內閣垮臺第273章 趁火打劫準備攻芸南第342章 北伐軍突圍(感謝盛開的爆米花打賞!)第1139章 俾斯麥和郭嵩燾的談判第487章 翼王得救第648章 程學啓和丁汝昌924章 沙角炮臺海戰第488章 僅剩的楊氏兄弟第393 章 民營的興業銀行第1131章 痛哭的維多利亞女王第300章 佔領南昌城第161章 柳暗花明 (下)第506章 石達開下常州第539章 京杭大運河上第552章 咸豐罵天第297章 南昌混戰第634 章 讀書人的歸心838章 船政學堂和鐵甲艦第1212章 鋼材緊俏852章 濱海省駐軍司令卡爾薩科夫第483章 天京變亂(中)楊秀清的後手第488章 僅剩的楊氏兄弟第1089章 可怕的華人特種軍隊887章 京都城破(感謝諸神兄的打賞!祝大家新年快樂!)946章 德比伯爵的屈辱901章 猖狂的英國新公使第七十四章 入夥的禮物899章 馮雲山的奸笑第683章 盛京形勢第1028章 都柏林市政廣場對女王惡毒的羞辱第124章 攻奪廣州城(七)第371章 福州滿旗老幼的處置第607章 登基740章 起義爆發(中)第254章 攻佔衡陽城(上)第1216章 你去做印度國王第323章 進城買鋤頭941章? 印度轟動第421章 吉爾杭阿最後的悲壯第1079章 繳獲喜人第615章 悲催的杏貞成不了慈禧了963章 說服麥喀士972章 黑奴並不都是悲慘的?765章 出兵朝鮮837章 福州船政局第311章 咸豐感覺被下面欺騙了第1258章 羅李衝突第204章 煙土生意第391章 曲烏寶鐵路通車(下)第三十六章 收服鄉紳第1110章 孟加拉海戰(中)第614章 得知北京消息的咸豐最後一次噴血第174章 虎門炮臺激戰(四)778章 日本風雲(六)第1198章 如同兒戲的談判第212章 開科取士(中)第399 章 下次凡不容易,撈回本才行第267章 洋人送鍾給東王825章 新建華人城市的構想第616章 潑臉墨汁才放心駕崩第388章 沒銅就買洋人的第1274章 讓國人揚眉吐氣
第472章 開採出石油第1066章 沙皇的決定第288章 和普魯士結盟第689 章 接見與授官第709章 對疆政策第1093章 四處肆虐掃蕩第656章 五大戰區的構想788章 廣州會館第263章 傅善祥進軍校第199章 分配洋槍,準備出兵第1110章 孟加拉海戰(中)第1055章 英軍大敗(上)第506章 石達開下常州第461章 被謠言煩惱的曾國藩第547章 吃敗仗的欽差和總督狗咬狗第564章 大沽口炮臺(雙倍最後一天求月票)第1037章 韋俊和楊載福第221章 南澳海戰打響889章 逆天改命的明治986章 林肯的應對第479章 天王的怒火第439章 軍艦?是被大風颳跑了(謝諸神賞)第448章 榮維善和席寶田參軍(上)810章 與荷蘭開戰第1247章 兩個沙俄政府爭相談判第596章 清軍入甕842章 上海的發展(上)第274章 《南方日報》的火熱第599章 北京城人心浮動第1345章 美洲的開發第300章 佔領南昌城第516章 攻打天京?馮雲山有顧慮第589章 千古一絕圓明園(祝大家520快樂,大章求支持)920章 設什麼局?第1312章 帝國雄厚的軍事工業第179章 圍困與反圍困(週五中午上架,泣血求支持!)第179章 圍困與反圍困(週五中午上架,泣血求支持!)第434章 俘虜佩裡944章 內閣垮臺第273章 趁火打劫準備攻芸南第342章 北伐軍突圍(感謝盛開的爆米花打賞!)第1139章 俾斯麥和郭嵩燾的談判第487章 翼王得救第648章 程學啓和丁汝昌924章 沙角炮臺海戰第488章 僅剩的楊氏兄弟第393 章 民營的興業銀行第1131章 痛哭的維多利亞女王第300章 佔領南昌城第161章 柳暗花明 (下)第506章 石達開下常州第539章 京杭大運河上第552章 咸豐罵天第297章 南昌混戰第634 章 讀書人的歸心838章 船政學堂和鐵甲艦第1212章 鋼材緊俏852章 濱海省駐軍司令卡爾薩科夫第483章 天京變亂(中)楊秀清的後手第488章 僅剩的楊氏兄弟第1089章 可怕的華人特種軍隊887章 京都城破(感謝諸神兄的打賞!祝大家新年快樂!)946章 德比伯爵的屈辱901章 猖狂的英國新公使第七十四章 入夥的禮物899章 馮雲山的奸笑第683章 盛京形勢第1028章 都柏林市政廣場對女王惡毒的羞辱第124章 攻奪廣州城(七)第371章 福州滿旗老幼的處置第607章 登基740章 起義爆發(中)第254章 攻佔衡陽城(上)第1216章 你去做印度國王第323章 進城買鋤頭941章? 印度轟動第421章 吉爾杭阿最後的悲壯第1079章 繳獲喜人第615章 悲催的杏貞成不了慈禧了963章 說服麥喀士972章 黑奴並不都是悲慘的?765章 出兵朝鮮837章 福州船政局第311章 咸豐感覺被下面欺騙了第1258章 羅李衝突第204章 煙土生意第391章 曲烏寶鐵路通車(下)第三十六章 收服鄉紳第1110章 孟加拉海戰(中)第614章 得知北京消息的咸豐最後一次噴血第174章 虎門炮臺激戰(四)778章 日本風雲(六)第1198章 如同兒戲的談判第212章 開科取士(中)第399 章 下次凡不容易,撈回本才行第267章 洋人送鍾給東王825章 新建華人城市的構想第616章 潑臉墨汁才放心駕崩第388章 沒銅就買洋人的第1274章 讓國人揚眉吐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