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浩大的工程

民夫七八十萬!這什麼概念?馮雲山聽到魏源說的這個數字,他有些猶豫了!

幾萬十幾萬民夫,尚且容易組織和控制。但在這個時代組織七八十萬民夫,搞得不好,便是又一次民變,不但沒治理好黃河,反而辦了壞事,造成黃淮地區的更加動盪不安。而且,就算自己提前爲了預防民變,就要派出大批討虜軍兵力鎮守在那,以武力彈壓,同時對這些民夫提高待遇,但這樣一來,便會耗費巨大的錢糧,說不定還會被不明真相的百姓說自己像隋煬帝一樣,好大喜功地興師動衆修建運河。

但馮雲山轉眼一看堂下的白鬚和尚魏源,便決定下來,不管多大的壓力,也要迎難而上。他檢討自己,當上這個皇帝沒幾天,就跟後世的那些政客一樣,患得患失起來,有了功利心了!自己原本抱着的心思,不就是拯救萬民麼,既然這樣,還管什麼錢財和名聲?

於是,馮雲山朗聲道:“那便就近徵調一百萬民壯,帝國再派出五萬討虜軍將士負責監工和組織。朕決定了,立即開始黃河治理!魏老先生,朕命你爲黃淮水道總督,欽差大臣,專程負責此次黃河整治。劉愛卿,你負責配合魏總督,找彭玉麟的甲七師和汕東巡撫崇恩他們,派人將大清河沿岸以及支流等地百姓全部遷走,對了,還有相通的運河河道一帶,凡是地勢低窪之處的百姓,全部遷移,補貼他們一筆錢讓之投靠親戚,同時你安排在合適地方安設難民營帳,收留無處可投奔的百姓和流民。”

魏源大喜,跪謝道:“陛下仁義慈悲,天下之幸!臣願肝腦塗地,爲陛下效力!”

而一旁的劉長佑猶豫了一下,也跟着跪倒奏道:“陛下,微臣領旨!不過,徵調百萬民夫,又要將大清河極其支流區域的百姓全部遷移,涉及百姓不下數百萬之巨,只怕這些百姓在當地居住已久,不願離開,若強行逼迫離開,會引起民變。”

魏源點點頭,也跟着奏道:“子默大人說的有理,陛下,臣也覺得此事恐十分艱難。臣會親自帶人沿岸勸說百姓,再製造些流言,雖然會引起民間恐慌,但想必會讓百姓遷走。”

馮雲山眼睛一亮,對啊,自己怎麼忘記了流言的威力?他點點頭,讚道:“魏愛卿這個主意不錯。流言也不全是壞的,只要能達到拯救百姓的目的,不管什麼手段,都可以使出來,有什麼事情,朕給你們擔着。俗話說的好,不管黑貓白貓,只要能抓到老鼠,就是好貓!”

魏源和劉長佑面面相覷,這是俗話麼?他們怎麼從沒聽說過,可這話真的很有道理啊,他們都是崇尚經學致用,越想越覺得這話不簡單,簡直富含哲理。

馮雲山可沒理會他們想什麼,直接說出了自己的打算:“朕向兩位愛卿漏個底,此次二三個月後,黃河會在蘭陽縣改道,你們要做的,便是兩點:一,將黃河蘭陽段至大清河上游的這五十里挖通,留出最後百餘米,開挖一道喇叭口,確保黃河一旦真的決口,洪水必須通過這喇叭口進入開挖的人工運河,能將水引入大清河!並且,大清河主幹流的河道必須暢通,能讓洪水順利通過,直接流入大海。二,將大清河流域和連接大清河一帶的運河,包括河南、汕東甚至直隸一帶的百姓,都要想盡辦法遷走,朕不管你們用流言也好,動用武力也好,有需要,朕會讓討虜軍將士配合你們。兩位愛卿,將這兩件事情辦妥了,朕許你們大功一件!”

魏源和劉長佑連忙應允下來,這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按民間說法,是積累陰德的好事,別說馮雲山許給他們大功,就算沒有功勞,也要盡心盡力地辦好。

劉長佑掌管了農業部之後,對於鄉里百姓的情況很是熟悉,他想到一個嚴重的問題,連忙想馮雲山奏報:“陛下,微臣還有一事啓奏:不知帝國可考慮過黃河決口之後的問題。雖然將河岸百姓遷移,但洪水肆掠,低窪和平原處的農田將會全部被淹,而且不光是水災,一旦洪水退去,還會引發極重的蝗災和旱災。”

魏源也附議道:“不錯!陛下,黃河之洪水,洶涌澎湃,從歷次的決口來看,所經之處,往往形成大面積的河灘和窪地,極利於蝗蟲的繁殖和生長,由此造成來年的蝗災也極爲嚴重。而且,黃河一旦決口,形成事實上的改道,會對所經之地的河湖山川都產生嚴重影響,將天然水系和歷年修建的農田水利灌溉溝渠都加以破壞,造成了水系紊亂、河湖淤淺,嚴重削弱了河湖的容泄能力和灌溉能力,形成了‘非澇即旱’的惡性循環,常年受災下去。”

馮雲山點點頭,兩人說的有理。不但如此,洪災過後,還會有大規模的瘟疫,要準備大量的石灰和酸醋才行,而且必須告知百姓,不得飲用未經煮沸過的生水。這些事情,自己都要安排下去。於是,他對兩人道:“很好,你們能想到這些,說明你們是辦實事的人。洪災之後,朕擔心還會發生瘟疫,必須要提前防範。朕會派討虜軍將士和醫教部配合你們,釋放石灰和酸醋,殺滅瘟疫病源。”

馮雲山想到,自己可能想得有些簡單了。他回憶着歷史上的這次黃河改道,好像決口改道之後的幾個月內,也只是災難的開始,並沒有因爲洪水褪去便安定下來。

這黃河改道與一般的自然災害不同,一般的自然災害大多是一次性或間斷性的,受災的民衆在災害過後或兩次災害之間有喘息的機會,可以積累一些抵禦下一次災害的物力和財力。而黃河改道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它要經過若干年的沖刷或人爲的約束才能形成新的河道。從這次的決口到三十年後的整個黃河兩岸堤防修整完成,這30年間,了其中的三四年沒有發生黃河水患外,其餘卻是年年黃河氾濫成災。即便是日後黃河堤防修成後,仍是無歲不決。

要想整治黃河,還必須要大規模的工程,這樣臨時應急,只怕還是難以奏效啊!不過,自己卻是不得不這樣做,只能先拯救那些百姓,之後的事情,卻是要創造世界性的奇蹟,將開封府至徐州,再至淮安府進入運河和淮河河道,將這近千里的河道歷年淤積的泥沙全部疏通,這個工程將會是史無前例。但一旦實施完成,再將黃河河道改回來,便是功在千秋的千古偉業。

想到這裡,馮雲山拿定了主意!

直接喚來內閣副總理曾觀瀾和庶務部副部長王闓運,讓倆人一起草擬好聖旨,他硃批後直接蓋上趕製出來的中華帝國皇帝玉璽寶印,命魏源和劉長佑全權負責黃河的整治。

次日,六十多歲的魏源來不及歇息,也等不及等那個黃淮河道總督衙門成立,便和和劉長佑兩人,領着農業部的十餘名主事執事,離開聖京城,乘船前往淮安府清江浦,黃淮河道總督衙門便設在此處的原本滿清的南河總督衙門。

同時,馮雲山又接連發布命令,讓甲七師和原義一師等討虜軍將士出兵進入汕東地界,準備強行遷移大清河兩岸的百姓。

半個帝國都爲黃河之事行動了起來。

ps:感謝墨如夜色半盞稀大大的打賞!

第380章 首次見傅善祥第102章 勢如破竹(上)第693 章 議策(四)770章征討朝鮮(五)第1305章 帝國民間財團的形成第649章 叛徒張大光813章 巴達維亞755章 整治軍中蛀蟲第三十四章 江華王氏兄弟(上)第487章 翼王得救744章 印度總督的恐慌第595章 桂良的交易第511章 善於投機倒把的胡雪巖第1043章 馬德拉斯登陸773章 日本風雲(一)第八章 童子營裡的四眼狗第1304章 興業銀行的股東大會959章 印度總督吐血第708章 佔領陝甘(下)1001章 林肯之死(PS林肯:不給月票不嚥氣)第315章 尤浪漓娶親(下)第640章 兵圍天京第497章 想招攬本王,做夢去第235章 春夢耶?酒後洞房918章 陷阱-伏擊第310章 報紙曝光李氏奇案(無理由加更一章)第482章 天京變亂王殺王(上)1009章 目標對準俄美公司和澳大利亞1244章 沙俄的恐慌第333章 第一機器廠和鋼鐵廠的投產(感謝諸神賞)1001章 林肯之死(PS林肯:不給月票不嚥氣)762章 謀略朝鮮第六十一章 攻陷郴州(下)765章 出兵朝鮮第223章 福鍵遇襲第385章 武昌大捷讓咸豐欣喜若狂第561章 咸豐怒吼朝堂漢官第1318章 世界要以東方爲中心(感謝無敵大燈泡老大打賞!)第566章 炮擊大沽口798章 暹羅王艱難的抉擇第1099章 英俄公使的失意第417章 大殺四方907章 工人領袖麥喀士第1085章 戴爾斯堡血戰(端午節)第681章 得天下民心第1047章 各懷鬼胎(感謝諸神大大的萬賞)第1245章 掌控奧斯曼帝國銀行第七十章 火藥和水泥(推薦票!)第527章 聖肥的熱銷和推廣第559章 秦日綱搶走努爾哈赤的屍骸第409 章 清兵出兵鎮壓第1114章 勝利初顯第286章 第一鋼鐵廠的建設第1182章 錫克軍隊VS高加索軍團第一章 成了太平天國的南王?第1058章 大不列顛王國在印度的統治宣告終結748章 英軍大敗第1275章 移民和發展問題第221章 擊潰南澳水師第543章 長達四十里的江北大營第581章 八里橋血戰(中)第441章 抗議?抗議無效!802章 佔領古晉第1159章 總算是知道貴國爲何能大敗英軍了第629 章 衍聖公孔繁灝的運作第241章 親自練兵(上)第686 章 天下名臣盡歸朕矣(大章)第1132章 慘敗造成內閣紛爭875章 攪動美國內戰的蝴蝶第321章 南記絲綢鋪第1219章 召見李鴻章980章 同一天赴任的兩個總統第529章 聖國的軍艦也不少了第139章 再見“周彗敏”第295章 楊秀清來借兵883章 學堂第1254章 大鍊鋼鐵(下)第八十八章 永州土改試點(一)882章 養子民之人格,擴子民之德量898章 印度的新消息802章 佔領古晉第263章 傅善祥進軍校第441章 抗議?抗議無效!第717章 出兵安南852章 濱海省駐軍司令卡爾薩科夫第211章 開科取士(上)第292章 兵工廠1238章 貪婪的本性第616章 潑臉墨汁才放心駕崩第265章 大興土木的天京第517章 俘虜都去修鐵路(感謝蔣夢林萬賞加更)第1087章 又一個遇刺的倒黴總統第700 章 繅絲廠開工(上)第610章 龍牀睡着太硬了第五十九章 礦洞密道第1210章 新的內閣總理人選938章?香港駐軍指揮官逃離第658章 封爵第1271章 馮雲山現在的目標853章 奕訢的末日
第380章 首次見傅善祥第102章 勢如破竹(上)第693 章 議策(四)770章征討朝鮮(五)第1305章 帝國民間財團的形成第649章 叛徒張大光813章 巴達維亞755章 整治軍中蛀蟲第三十四章 江華王氏兄弟(上)第487章 翼王得救744章 印度總督的恐慌第595章 桂良的交易第511章 善於投機倒把的胡雪巖第1043章 馬德拉斯登陸773章 日本風雲(一)第八章 童子營裡的四眼狗第1304章 興業銀行的股東大會959章 印度總督吐血第708章 佔領陝甘(下)1001章 林肯之死(PS林肯:不給月票不嚥氣)第315章 尤浪漓娶親(下)第640章 兵圍天京第497章 想招攬本王,做夢去第235章 春夢耶?酒後洞房918章 陷阱-伏擊第310章 報紙曝光李氏奇案(無理由加更一章)第482章 天京變亂王殺王(上)1009章 目標對準俄美公司和澳大利亞1244章 沙俄的恐慌第333章 第一機器廠和鋼鐵廠的投產(感謝諸神賞)1001章 林肯之死(PS林肯:不給月票不嚥氣)762章 謀略朝鮮第六十一章 攻陷郴州(下)765章 出兵朝鮮第223章 福鍵遇襲第385章 武昌大捷讓咸豐欣喜若狂第561章 咸豐怒吼朝堂漢官第1318章 世界要以東方爲中心(感謝無敵大燈泡老大打賞!)第566章 炮擊大沽口798章 暹羅王艱難的抉擇第1099章 英俄公使的失意第417章 大殺四方907章 工人領袖麥喀士第1085章 戴爾斯堡血戰(端午節)第681章 得天下民心第1047章 各懷鬼胎(感謝諸神大大的萬賞)第1245章 掌控奧斯曼帝國銀行第七十章 火藥和水泥(推薦票!)第527章 聖肥的熱銷和推廣第559章 秦日綱搶走努爾哈赤的屍骸第409 章 清兵出兵鎮壓第1114章 勝利初顯第286章 第一鋼鐵廠的建設第1182章 錫克軍隊VS高加索軍團第一章 成了太平天國的南王?第1058章 大不列顛王國在印度的統治宣告終結748章 英軍大敗第1275章 移民和發展問題第221章 擊潰南澳水師第543章 長達四十里的江北大營第581章 八里橋血戰(中)第441章 抗議?抗議無效!802章 佔領古晉第1159章 總算是知道貴國爲何能大敗英軍了第629 章 衍聖公孔繁灝的運作第241章 親自練兵(上)第686 章 天下名臣盡歸朕矣(大章)第1132章 慘敗造成內閣紛爭875章 攪動美國內戰的蝴蝶第321章 南記絲綢鋪第1219章 召見李鴻章980章 同一天赴任的兩個總統第529章 聖國的軍艦也不少了第139章 再見“周彗敏”第295章 楊秀清來借兵883章 學堂第1254章 大鍊鋼鐵(下)第八十八章 永州土改試點(一)882章 養子民之人格,擴子民之德量898章 印度的新消息802章 佔領古晉第263章 傅善祥進軍校第441章 抗議?抗議無效!第717章 出兵安南852章 濱海省駐軍司令卡爾薩科夫第211章 開科取士(上)第292章 兵工廠1238章 貪婪的本性第616章 潑臉墨汁才放心駕崩第265章 大興土木的天京第517章 俘虜都去修鐵路(感謝蔣夢林萬賞加更)第1087章 又一個遇刺的倒黴總統第700 章 繅絲廠開工(上)第610章 龍牀睡着太硬了第五十九章 礦洞密道第1210章 新的內閣總理人選938章?香港駐軍指揮官逃離第658章 封爵第1271章 馮雲山現在的目標853章 奕訢的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