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出師馬尼拉

隨着一場場的軍事勝利,大中朝不斷的收穫各種戰爭紅利,這讓大中朝的官員們開始認識到戰爭其實不見得都是壞事,死人雖然難免,但是國家卻可以在戰爭之中獲取更多的紅利,於是漸漸的大中朝的官員們開始轉變了對戰爭的看法,一改當年的鴕鳥政策,使得整個大中朝上下,變得更具侵略性,同時也變得好戰了起來。

肖天健在天元七年的時候,還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以皇家的名義,在大中朝國內發行了中國人第一份公開性的報知,被稱之爲中華月報。

本來肖天健是想搞一個日報出來的,但是考慮到報紙的編制還有印刷及發行在這個時代還很不方便,搞出日報不太現實,於是便改爲了月報。

這份報紙以時事報到爲主,內容多爲闡述這一個月來朝廷的各種政策政令,發行不限定人羣,在各地都公開發售,只要花錢就可以購買。

於是許多讀書人抑或是有點錢的人,都意識到這份報紙對於他們的重要性,通過這份報紙,他們可以迅速瞭解到朝廷的風向,不管是對於今後他們從政還是經商,都很有用處,於是許多人馬上便開始踊躍購買。

在這份中華月報發行幾個月之後,許多人見面都形成了一個新的問候語,那就是今天你看報了嗎?

通過這份報紙,肖天健派人蒐集了不少有關西班牙人在菲律賓屠殺華人的消息,然後以大篇幅進行對西班牙人的暴、行進行長篇累牘的刊發,很快在國內便引起了一片討伐西班牙人的呼聲。

報紙這種東西,完全可以左右輿論導向,也可以爲發動戰爭找到更佳的理由和羣衆基礎,肖天健當然不會放過這麼好的宣傳平臺。

也許很多中國人不知道臺灣在什麼地方,也不知道呂宋在什麼地方,但是在中國人眼中,開疆拓土擊敗蠻夷總不是件壞事,這也正好彰顯了現在的皇帝是個能幹的皇帝,所以他們是不會關心跟誰打仗,該怎麼打的問題,他們要的只是大勝仗這個消息而已。

爲了鼓動人心,肖天健甚至於親自撰文(當然是要有老婆另外替他潤筆),稱海外華人也都是炎黃子孫,他作爲大中皇帝,這些華人也是大中朝的子民,是他的臣民,不管中國人走到什麼地方,他們都會受到祖國的關注和保護,決不允許有任何人任何國家侵害他們的利益!

肖天健這篇文章,在中華月報上已經刊登,便馬上在國內引起一片譁然,不管是誰,都感覺到心中暖洋洋的,中國歷史上還沒有哪個帝王,如此看重他的臣民,現任的皇上連海外的那些華人,都如此放在心上,難道還會對國內的老百姓苛刻嗎?

所以肖天健的文章一經刊出,便馬上在國內引起了轟動,特別是那些海外行商的親屬以及海商們,無不人人振奮,甚至於有人主動找到官府,要求捐資襄助朝廷發兵呂宋,征討屠殺華人的西夷。

趁着國內掀起的這個風潮,肖大皇帝當然不會錯失良機,於是立即召集內閣商議出兵馬尼拉驅逐西班牙人,恢復呂宋爲中華藩屬的地位。

內閣大臣經過商議之後,一致通過了對西班牙人討伐的決議,受命兵部制定作戰計劃,準備渡海遠征馬尼拉。

兵部立即便令海師和陸師方面聯合制定作戰計劃,通過參謀總部協調以及斟酌之後,僅僅半個月的時間,便拿出了一份詳盡的作戰計劃,擺在了內閣和肖天健的面前。

這一次的征討西班牙人的計劃制定的比起收復臺灣島的作戰計劃更要龐大許多,除了動用南方艦隊之外,還抽調了北方艦隊以及海貿集團的大型船隻參與這次的行動。

除了海軍之外,陸師方面自然也不會坐視不理,經過陸軍部的爭取,此次陸師方面也從南方軍區和西南軍區以及東南軍區抽調三個陸軍師參與這次的遠征行動。

對於軍方一下拿出這麼多兵力來投入到征討西班牙人的作戰之中,肖天健暗自有些偷笑,其實他很清楚西班牙人在菲律賓的軍力情況,海軍和陸軍拿出這麼多兵力,實在是有點小題大做了,這根本就不是什麼懲戒討伐行動了,他們這份作戰計劃壓根就是要將整個菲律賓給全部拿下來。

但是肖天健看透不說透,對於這樣的計劃,他沒有提出任何反對意見,因爲這是今後大中朝發展海外殖民地的第一戰,持重保守一點,兵部並沒有錯,而且呂宋地理上對中國來說其實並不算遠,如果連這麼近的地方,大中朝都拿不出足夠充足的人馬去進行佔領和征討的話,那麼今後何談繼續向全球擴張呢?

所以即便是權當這次是練兵,讓海陸軍配合發動一次海上遠征行動,取得一些出海異地作戰的經驗也沒有什麼錯的。

看罷了這份作戰計劃之後,肖天健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見,他對於如何打這一仗,並不關心,因爲兵部的這份作戰計劃已經制定的相當詳盡了,以兵部的計劃,如果這麼多人馬還修理不了西班牙人的話,那麼遠征軍主將便該自己找個地方跳海拉倒了。

他提出的修改意見主要集中在了後勤和醫療方面,上一次發動攻打臺灣作戰之中,軍方對於醫療保障的問題有所忽視,在抵達臺灣之後,對當地的疫病防治問題不太重視,在開戰之後,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非戰鬥減員,許多兵將因爲水土不服和感染瘧疾,白白的丟掉了性命。

而這一次大中軍要遠渡南洋到菲律賓這個更爲炎熱的地區進行作戰,防疫問題便會更加嚴重。

所以肖天健着令兵部,要對此給予高度重視,並且着令太醫院抽調大批醫官參與到這次行動之中,並且提前準備充足的藥品,特別是準備充足的成藥和一些防暑、止瀉、驅蟲的藥物做好隨軍保障,乾脆最好是準備一個大型野戰醫院,隨軍一起出徵,隨軍進行就地保障。

兵部當然馬上表示接受,立即對作戰計劃進行了修改,至於內閣方面,都沒有肖天健瞭解情況,所以只能同意了這次的作戰計劃。

於是在天元八年的二月,趁着菲律賓這個時候處於旱季,而且南海暴風雨比較少的時候,大中朝展開了對馬尼拉的遠征行動。

這一次遠征行動,出發地被選在了廣州,在七年底剛剛完成了收復臺灣之戰的南方艦隊,立即便開始着手準備遠征馬尼拉。

幾個月間,各地造船廠便又有幾十條大型夾板船也就是蓋倫船下水交付給了南方艦隊,另外還有幾十條商用大夾板船也交付給了海貿集團,作爲海上貿易船使用,像這樣的情況,在天元六年之後,非常普遍。

西方造船工匠們,在這幾年中,爲大中朝各個造船廠,培養出了一批會建造西式帆船的船匠,而中國工匠的智慧是永遠不能被小覷的,這些中國的工匠們,學習能力非常強,他們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卻善於記憶和總結,更善於將各種所學糅合在一起,所以這些學成的工匠們,很快便可以在各大船廠造出和西方人相媲美的大帆船,甚至於在糅合入了許多中式帆船的製造技術之後,所造出來的帆船,比起西式帆船更加好用一些。

所以這個時代,完全可以稱作是中國爆帆船的時代,沿海各地的船廠,幾乎每天都有新造出的船隻下水,交付給用戶使用。

所以海軍早年所造的一些舊式帆船,到了這個時候,已經開始大批淘汰,一些船隻因爲還可以用,便轉賣給了漁民充當大型漁船或者普通沿海貨船使用,到了這個時候,大中朝皇家海軍,基本上已經實現了戰船的西式化,海上作戰能力大爲提高,再加上大批海盜不斷的投順,在接受培訓之後,進入海軍服役,使得海軍方面水手也不再缺乏,戰鬥力空前的強大了起來。

此次行動不單單是南方艦隊的事情,北方艦隊方面此次也調派了五十餘條各式大型戰船和運兵船參戰,另外海貿集團方面,這一次也下了老本,集結了公司下屬的近百條武裝商船參戰。

戰爭對於海貿集團來說,是求之不得的事情,他們早已對馬尼拉這個良港垂涎三尺了,另外對於菲律賓所產的各種物資,都是海貿集團所需商品,特別是菲律賓的所產的銅礦、黃麻等物都是搶手貨。

發動海外戰爭的本質就是掠奪,海貿集團看似要白白付出船隻人力,來幫着朝廷打仗,但是對於戰爭勝利之後,朝廷肯定會授權海貿集團監管馬尼拉港,所以鄭芝龍這個海貿集團總督大人,對此興奮不已,將手頭能動用的武裝商船幾乎都派給了海軍調遣使用。

另外陸師方面派遣的三個陸軍師在天元七年底的時候,也開始了集結行動,他們通過陸路或者水路乃至是海路,紛紛抵達了廣州一帶屯駐,並且在海軍的配合之下,在沿海地帶選擇了幾個島嶼,開始了前期的準備訓練。

二月份一到,三百多條大型戰船和武裝商船,以及大型運兵船,全部在廣州灣一帶完成了集結,隨着一聲令下,數萬人紛紛開始登船,各種物資也紛紛被裝載到了船上,在補充完畢之後,龐大的舟師立即鳴炮楊帆,開始駛出了廣州灣。

從廣州起航的艦隊,抵達馬尼拉港,整整用了半個月的時間,這還是在大批使用了西式快速帆船的之後的結果,如果用老式的中式帆船的話,即便是速度比較快的福船,起碼也要二十多天。

在途中,艦隊還遭遇了一次比較大的風暴,有三條船隻因爲相撞,造成了傾覆,損失了數百名水手和士兵,但是即便如此,作爲此戰的指揮官的劉巖明,還是沒有動搖繼續前進的決心,終於在半個月之後,率領着巨大的船隊出現在了馬尼拉灣。

西班牙人的巡邏船也很快發現了大中朝的艦隊,看着如同烏雲一般遮天蔽日的大中朝的艦隊,西班牙人頓時嚇得屁滾尿流。

這一戰幾乎沒有什麼好說的,在絕對優勢兵力面前,西班牙人的抵抗如同荷蘭人在臺灣時候一樣,顯得是蒼白而且虛弱,現在的西班牙早已不復當年的雄風,在他們的西班牙艦隊被英國人擊敗之後,西班牙人的海上力量便嚴重的削弱了下去,現在只是勉強維持在亞洲的殖民地而已,對付一下荷蘭人,他們還勉爲其難,但是面對着兵力數萬的大中軍,他們區區幾千人的兵將和僅僅裝備着一些粗陋的原始武器的由當地土著菲猴兒組成的殖民軍,根本就不夠大中軍看的。

所以這一仗僅僅持續了不到十多天的時間,西班牙人的馬尼拉總督便宣佈了投降,在交出了所有武器和他們的財物之後,殘存下來的幾百名西班牙人被大中軍趕上了兩條破船,由他們駕船而去,至於他們能不能回到西班牙或者是其他地方,那就看他們的運氣如何了!

大中朝隨即在馬尼拉附近,對試圖抵抗的當地土著進行了一場大規模的清剿,這種清剿也可以說成爲一種屠殺吧!凡是殖民者,對於當地的土著,都不會心存善念,特別是這些曾經參與過對當地華人屠殺的黑皮猴子們,大中軍將士早已受命,對其不要客氣,所以一個月下來,大中軍幾乎在馬尼拉附近近百里範圍內,將當地的黑皮猴子屠殺了數萬人。

這樣的暴力,頓時讓這些黑皮猴子們明白了一個道理,當中國人發怒的時候,他們要遠比西班牙人更爲殘酷,要麼他們便臣服於這些新來到的中國人的腳下,要麼他們便只能被屠殺乾淨。

也許暴力不是最佳的解決手段,但是無疑卻是一種非常有效的震懾,短短一個月的時間下來,當地土著的抵抗便全部消聲滅跡,倖存下來的這些黑皮猴子們,一個個變得非常的溫順,沿途只要看到中國人出現,他們便會馬上跪在路旁,表示他們的臣服,哪怕他們看到的只是之前生活在這裡的華僑,也同樣馬上表現的異常恭順。

當地的華人在大中軍來了之後,一個個都激動的放聲大哭,紛紛拿出了家中最好的東西,來款待這些不遠千里來“保護”他們的中國軍人,這一天他們期盼了太久了,甚至於他們已經絕望了,就連他們自己都認爲,他們被祖國早已拋棄,可是在這一天,他們突然發現,他們的祖國再一次想起了他們,並且派來了大軍來保護他們,爲他們出氣討回公道,所有生活在馬尼拉的華人,都激動了,都振奮了。

他們紛紛出來,爲大中軍充當嚮導,帶着大中軍的兵將,向着呂宋島的內陸進軍,接管了一個個西班牙人設立的堡壘,控制了一個個黑皮猴子的村莊,掌控了一個個礦點。

至此消息傳回北京之後,肖天健立即在北京宣佈,大中朝將接管所有西班牙人在呂宋島的利益,並且正式宣佈,呂宋將被併入大中朝,成爲大中朝的一個行省,包括整個菲律賓羣島,都被併到呂宋省之中,成爲大中朝的領地。

而就在舉國歡慶大中朝再一次開疆拓土的時候,所有人都奔走相告這個好消息的時候,肖天健卻很快便從這場勝利的喜悅之中恢復了冷靜。

他再一次召集內閣和軍方成員,在紫禁城的武英殿之中,開始將目光投向了更遠的地方。

(今天收藏終於破一萬九了!該慶祝一下,發個大章!另外要鳴謝宋開心、hong306兩位朋友的打賞!)

第55章 改進意見第79章 進展神速第148章 分而化之第210章 大霧第48章 前途未卜第11章 莫名其妙第114章 婦孺肉盾第125章 覲見第31章 血戰小漳河畔第185章 還師豫西第183章 皇帝乞討第168章 中計現身第107章 敲詐勒索第84章 熬硝製藥第5章 傳教士第103章 南下南下第61章 退縮第119章 摟草打兔子第141章 血腥善後第156章 將錯就錯第175章 經濟圍堵第73章 要死要活第104章 兵圍承天府第114章 迎頭痛擊第221章 定淮門第193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206章 奇兵2第23章 韃子的震撼第29章 分道揚鑣第118章 出發第16章 屎尿事件第142章 爲何而戰第96章 石井村之困第171章 以走代戰第79章 新附軍第20章 絕地第145章 十年賭約第24章 洪流第74章 通州會戰1第78章 如何差遣第62章 整頓礦點第37章 劃分守地第146章 都是被逼的第93章 三順王第104章 襄外&安內第49章 兩強之戰4第143章 曹文耀的異常第177章 小常原之戰1第143章 糾結的鄭芝龍第164章 兵餉制第68章 強行敲詐第2章 全面歇兵第67章 不得不戰第219章 倒戈第167章 陸海之爭第188章 石冉第124章 李自成的老底第53章 初戰失利第101章 不了了之第194章 令人意外的戰況第70章 中套第64章 建奴破關第157章 錯綜複雜第104章 戰爭紅利第92章 炮襲第78章 如何差遣第86章 高闖駕到第146章 冊封朝鮮王第178章 盧氏之危第98章 夜襲1第108章 白降河畔第192章 光復錦州第80章 兵至盧氏第211章 暴起第60章 棄城第25章 李闖重振第88章 再下一城第1章 凱旋第17章 長槍直刺第136章 人選第114章 旖旎風光第167章 求援第134章 死士陷陣第93章 三順王第26章 勝利會師第166章 示弱第152章 漸改第112章 崇禎的宿命第49章 兩強之戰4第219章 終章第129章 妖言惑衆第71章 異議第132章 脅迫投誠第81章 驅降攻城第16章 合兵入關第9章 怒屠潰兵第13章 成功脫逃第91章 殺奴第19章 官兵如匪第13章 單刀赴會2
第55章 改進意見第79章 進展神速第148章 分而化之第210章 大霧第48章 前途未卜第11章 莫名其妙第114章 婦孺肉盾第125章 覲見第31章 血戰小漳河畔第185章 還師豫西第183章 皇帝乞討第168章 中計現身第107章 敲詐勒索第84章 熬硝製藥第5章 傳教士第103章 南下南下第61章 退縮第119章 摟草打兔子第141章 血腥善後第156章 將錯就錯第175章 經濟圍堵第73章 要死要活第104章 兵圍承天府第114章 迎頭痛擊第221章 定淮門第193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206章 奇兵2第23章 韃子的震撼第29章 分道揚鑣第118章 出發第16章 屎尿事件第142章 爲何而戰第96章 石井村之困第171章 以走代戰第79章 新附軍第20章 絕地第145章 十年賭約第24章 洪流第74章 通州會戰1第78章 如何差遣第62章 整頓礦點第37章 劃分守地第146章 都是被逼的第93章 三順王第104章 襄外&安內第49章 兩強之戰4第143章 曹文耀的異常第177章 小常原之戰1第143章 糾結的鄭芝龍第164章 兵餉制第68章 強行敲詐第2章 全面歇兵第67章 不得不戰第219章 倒戈第167章 陸海之爭第188章 石冉第124章 李自成的老底第53章 初戰失利第101章 不了了之第194章 令人意外的戰況第70章 中套第64章 建奴破關第157章 錯綜複雜第104章 戰爭紅利第92章 炮襲第78章 如何差遣第86章 高闖駕到第146章 冊封朝鮮王第178章 盧氏之危第98章 夜襲1第108章 白降河畔第192章 光復錦州第80章 兵至盧氏第211章 暴起第60章 棄城第25章 李闖重振第88章 再下一城第1章 凱旋第17章 長槍直刺第136章 人選第114章 旖旎風光第167章 求援第134章 死士陷陣第93章 三順王第26章 勝利會師第166章 示弱第152章 漸改第112章 崇禎的宿命第49章 兩強之戰4第219章 終章第129章 妖言惑衆第71章 異議第132章 脅迫投誠第81章 驅降攻城第16章 合兵入關第9章 怒屠潰兵第13章 成功脫逃第91章 殺奴第19章 官兵如匪第13章 單刀赴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