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全面歇兵

肖天健是在十月初纔在鄧州收到了盧象升的那封給他的親筆信的,當打開盧象升的這封信看罷之後,他獨坐在大帳之中很長時間沒有說話,良久之後他才仔仔細細的收起了盧象升的這封信,然後傳令下去令麾下各部兵將暫停對周邊地區的攻伐行動。

而肖天健在收到盧象升這封信的當天,便將鄧州的鎮守之事移交給了劉耀本負責,令其坐鎮南陽,只需穩住時下他們實際控制區域,不得再擅自對襄陽用兵,而他自己則率領司徒亮的騎兵營立即便馬不停蹄、披星戴月的趕回了洛陽城。

待肖天健回到洛陽城的時候,提前接到他命令的羅汝才、李栓柱、劉寶、羅立以及謀臣之中的牛金星、李進德、李信等人也都已經趕回了洛陽城中,等候肖天健的回來。

這些人都不太明白肖天健爲何選擇這個時候下令暫停軍事行動,因爲在他們看來,眼下他們剛剛秋收過罷,無論是兵將的士氣還是糧秣的準備都處於相當良好的狀態,而且中原一帶的官軍卻實力大損,正是他們跑馬圈地擴大地盤的好時機。

而且他們眼下已經一致達成了一個意見,就是東南兩廂都開始發力,集中起兩個集團的兵力,向南攻打襄陽,尋找機會突入到湖廣境內,今後逐步將湖廣這個大糧倉先給拿下,今後便可以不怎麼再爲糧食供應的問題發愁了,而且湖廣相對來說人口要比河南稠密得多,在獲取一個穩定的糧食供應地的同時,還可以獲取更多的兵源。

另一方面朝東,以一路大軍攻入兩淮一帶,逐步控制住兩淮一帶,如此一來,除了獲取大批財源之外,也控制住了兩淮的鹽業,對於刑天軍的財政來說,便可以使得刑天軍獲取用之不竭的財源,更重要的是可以徹底掐斷大明南北之間的聯絡,斷掉大明北方京師一帶獲取南方錢糧的支持,如此一來,大明便會很快崩潰,以刑天軍取而代之便指日可待。

如果這兩方面用兵都取得成功的話,不管北方的明軍崩潰不崩潰,刑天軍的都可以掌握住戰略主動,向北可以攻入河北、山東取下山西,進而攻克北京城,抑或是向南也可以從兩個方向夾擊大明的留都南京,同樣也可以摧毀大明。

所以眼下在這種情況下,刑天軍可以說是有很大的成功可能的,可是沒想到肖天健卻突然之間叫停了下來,讓這班文武無不都有點想不通,不過對於牛金星、李信、李進德這些謀臣,卻多多少少的猜出了一點眉目。

待到肖天健回到洛陽城之後,他甚至於連回一趟內府見見範雨彤都沒有來得及,便立即在洛陽城的知府衙門召見了麾下的這些文臣武將們。

肖天健帶着一臉的風塵之色,滿臉都是冷峻的神色,坐在帥案之後的大椅上掃視了一下麾下的這班文武,微微停頓了一下之後,揮手讓衆人不必多禮,開口說道:“諸位可知前段時間建奴再次破關南下入寇的事情嗎?”

羅立這個大嘴巴大大咧咧的立即應聲道:“當然知道了!這段時間卑職在衛輝府一帶,已經發現大批北面的難民開始南下涌入到了咱們的轄地之中!可憐這些北方的老百姓們,一個個逃到這裡的時候,都餓的快不成人形了,據說還有很多人在南逃的路上,便活活的被餓死了!”

而李信也點頭道:“羅都統說的不錯,近期確有大批京師周邊的百姓甚至是一些富戶,都開始南下,涌入到了我們的控制區之中,沿途基本上接受不到所經之地的官府的賑濟,在途中餓死了不少人!

據這些南逃的難民所述,此次建奴入寇的兵力十分強大,兵分數路在破關之後進入了京師、山東、晉北到處燒殺擄掠,京師周邊機會被他們糟蹋的成了白地,建奴將老弱年幼之人殺掉,將青壯男女擄做他們的奴隸押回關外,充作他們的包衣奴,凡是能搶的便搶走,不能帶走的便一把火焚掉,已經連破北方數十州縣。

而難民們風傳這一次京師之中,以內閣大臣楊嗣昌爲首的一批高官,暗中似乎想要跟建奴妥協,似有意於建奴議和!而盧象升受命入衛之後,率部在京師周邊和建奴軍多次激戰,收復了一些州縣,可是因爲盧象升主戰,和楊嗣昌、總監高起潛不和,高起潛控制了大批官軍,留鎮於京城外面,始終不肯發兵和建奴交手,眼下僅有盧象升一人率領部分宣大兵馬在京師一帶奮戰!大帥此次回來召見我等,可否就是因爲此事呢?”

肖天健點點頭,但是沒有正面回答李信的問題,倒是羅立接着罵道:“說起來這大明當今的皇帝也真是個窩囊廢,他在北方有那麼多的官軍,卻愣是守不住關城,讓東虜韃子想怎麼進來就怎麼進來禍害咱們大明的老百姓,那些當官的更是一個個更是廢物,建奴來了不敢打,只想着割地賠款給建奴,要他們何用!倒是隻有這個姓盧的還算是個好官,肯爲了大明率兵跟建奴死戰,比起不少大明的武將都要強得多!俺姓羅的是沒機會,要是有機會的話,非要請他喝頓酒不可!”

羅汝才這段時間心情好了許多,他雖然舊部盡被肖天健所兼併,可是在歸入肖天健麾下之後,肖天健並沒有太薄待於他,也沒有將他當個泥菩薩供起來,而是授給他權利,讓他有機會領刑天軍的兵將出徵,並沒有過多的限制他的自由,所以這段時間他在豫東一帶乾的非常起勁,本來他以爲肖天健如果親自主持南下大軍的話,這一次東進兩淮就應該是由他來主兵了,如果他能率兵打入兩淮的話,便肯定是大功一件,今後肖天健坐天下,他便是首功之臣,少不了他的榮華富貴的。

所以羅汝才這段時間是摩拳擦掌,甚至於將以往的劣習也改了不少,一大羣老婆孩子都留在了洛陽,在軍中也不在壞刑天軍的規矩飲酒作樂,而是天天親自下去督促兵將練兵,並且殫精竭慮的琢磨下一步的行動方案。

可是突然之間肖天健令他立即放下手頭的事情趕回洛陽議事,這讓他頗爲不理解,甚至是有點不高興,覺得肖天健是不是這段時間在南面督軍作戰的時候頭讓驢給踢了,怎麼就放棄了這麼好的時機,下令暫時歇兵呢?

於是他對肖天健說道:“大帥!建奴入寇幹我等何事?眼下他們入寇,正好拖住了大批官軍不能南下對付咱們,以咱們的手段,南直隸那邊的官軍又豈是咱們的對手?正好是咱們趁機攻入兩淮的好時機,爲何要在這個時候突然下令歇兵呢?”

肖天健看了羅汝才一眼,羅汝才其實是個很聰明的人,也很有戰略眼光,這一次他和李栓柱率師攻略豫東,表現的也相當不錯,而且在他們控制了大片豫東之地之後,羅汝才甚至先於牛金星和李進德,提出了發兵兩淮的想法,這方面羅汝纔是相當有遠見的,所以肖天健也放心放手使用他,讓他帶兵。

不過在聽了羅汝才的話之後,肖天健頗爲不喜,搖頭道:“羅副帥稍安勿躁,等一下本帥會解釋爲何的!

牛先生,眼下我們手頭上的糧秣可還算是充足嗎?”

牛金星立即出列答道:“回稟大帥,眼下我們豫西剛剛秋收結束,收穫了大批的甘薯、麥、豆還有玉米,而豫中一帶前些時間奪佔的州縣,雖然沒趕上春播,但是夏天還是趕着播種了一大批蕎麥和黃豆,產量雖然不大,但是多少也緩解了豫中一帶的饑荒問題,至於豫東那邊,羅副帥打下歸德府的時候獲得了不少的糧秣,除去拿出了一部分賑濟饑民之外,也有相當的儲備,糧食問題眼下雖然稱不上充足,但是也夠維持大軍之用了!”

肖天健點點頭讓牛金星退下,接着對後面的蔣勤問道:“蔣勤!谷城的張獻忠,還有革左五營方面的情況如何了?”

蔣勤立即出列答道:“卑職近來多次派人前往谷城縣,聯絡八大王,勸其趁勢復起,配合我們南下行動,但是八大王似乎並無意投靠大帥,只想自立於谷城一帶,並無要配合抑或是投靠大帥的想法,根本沒有迴應我們的提議!

不過張獻忠也沒有真的就鐵了心投靠朝廷充當鷹犬,據說官府多次調他率部來對付大帥,但是都被他給斷然拒絕了,而且他回覆卑職,說他眼下兵缺糧乏,暫時無力復起也無意再與朝廷爲敵,更不願與我們爲敵,看來八大王還是想要再看看風頭再說!

至於革左五營那邊,近期局面不是很好,朝廷令朱大典和史可法等人對他們進行進剿,在南京以及江北調集了不少的官軍專門對付他們,眼下他們活動受限,和官軍交手敗多勝少,眼下他們以老回回爲首,派人來聯絡卑職,想要請大帥速速派兵入江北,來幫他們一把,他們也表示願意接受大帥的調遣!”

李栓柱聽罷之後立即也說道:“啓稟大帥,革左五營那邊也多次聯絡末將,想請末將揮師東進,於他們匯合,共同對付江北的官軍,而且他們已經明確表示,願意聽從咱們的調派,眼下汝寧府隨時都可以被卑職攻克,如果大帥此時下令東進的話,末將和副帥都可以抽出兵力東進,這時候正是我們進兵江北兩淮的好時機呀!”

就連李進德也連連點頭,顯然是很同意羅汝才和李栓柱的意見,不過只是沒有說出來罷了。

在肖天健這裡,因爲他歷來不喜歡太多的規矩,而且議事的時候也時常願意聽取下屬的意見,所以說話是很自由的,衆人在肖天健發話之後,紛紛表示了自己的意見,都覺得現在韃子入寇,正是牽制朝廷大量精力,使得朝廷無暇南顧的最佳時機,這個時候應該抓住這個機會,對兩線進行用兵,爭取利用這個機會來攥取更多的地盤和利益,壯大刑天軍。

肖天健一直不表態,就這麼聽着他們各抒己見,但是臉色卻變得越來越陰沉了許多,直至所有人都看出來肖天健心情今天十分不好,才紛紛閉上了嘴,大堂之中這才安靜了下來,最後衆人甚至連呼吸聲都放輕了許多,使得大堂上開始變得鴉雀無聲了起來,整個大堂之中的氣氛變得十分壓抑沉悶,就連在大堂門外的近衛也感覺到了大堂中的氣氛今天似乎有點很不對勁,於是也都更加努力的把腰桿挺直了起來。

肖天健強壓着怒火,閉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氣,緩緩的睜開眼睛,目光如電一般的掃過了下面所有人的臉龐,銳利的眼神似乎要盯入到他們心裡面一般,使得所有人都心中猛然一緊,不由自主的低頭避開了肖天健的目光。

第147章 實兵對抗第118章 出發第145章 西北終決第89章 潰城而出第24章 油盡燈枯第186章 父女相見第14章 切磋第160章 神秘信使第36章 萬安王府第24章 洪流第178章 盧氏之危第135章 英烈祠第60章 決死一搏第79章 奴酋授首第23章 逼上梁山第2章 全面歇兵第197章 豬油蒙心第81章 得勝還師第217章 皇長子第53章 急促射第236章 大閱兵3第28章 永寧第36章 鎩羽第44章 轉送民衆第62章 整頓礦點第143章 建軍節大閱兵第142章 地球是圓的第63章 局面轉換第76章 需求、給予第241章 奴酋的鬼胎2第10章 不快第25章 李闖重振第62章 總結第27章 忠烈之臣第83章 夫人外交第98章 山海關之役4第17章 共同的敵人第166章 考量定策第113章 面和心不合第131章 守備之死第137章 陷落第127章 勸降不成第21章 服軟告饒第14章 落腳之地第13章 鉅鹿之戰1第167章 求援第33章 不相爲謀第36章 隴州之戰3第132章 脅迫投誠第126章 激將第75章 直逼襄陽第33章 危局第7章 潛入第195章 當頭棒喝第23章 迷情夜第63章 局面轉換第20章 禽獸不如第86章 激辯1第190章 追責第80章 圍城打援第138章 試炮第99章 決戰之地第150章 金銀開道各取所需第174章 圍點打援第136章 人選第80章 進展神速2第176章 誘敵追擊第48章 前途未卜第120章 當場揭穿第76章 僱傭關係第214章 罷兵第154章 攻其必救第15章 巡視第139章 徒呼奈何第52章 臨危不懼第60章 韃子避戰第211章 中轉站和橋頭堡第96章 道與不道第68章 強行敲詐第36章 跟蹤第234章 大閱兵第31章 舌頭第143章 僥倖第137章 連下兩城第161章 不識時務者第64章 城門3第86章 磨刀霍霍第118章 出發第115章 暴跳如雷第196章 火焚陽城第28章 永寧第89章 集兵山海關第50章 火器第71章 異議第115章 怎麼摟錢第46章 煩惱第104章 戰爭紅利第76章 需求、給予第26章 贈美第31章 民心初穩
第147章 實兵對抗第118章 出發第145章 西北終決第89章 潰城而出第24章 油盡燈枯第186章 父女相見第14章 切磋第160章 神秘信使第36章 萬安王府第24章 洪流第178章 盧氏之危第135章 英烈祠第60章 決死一搏第79章 奴酋授首第23章 逼上梁山第2章 全面歇兵第197章 豬油蒙心第81章 得勝還師第217章 皇長子第53章 急促射第236章 大閱兵3第28章 永寧第36章 鎩羽第44章 轉送民衆第62章 整頓礦點第143章 建軍節大閱兵第142章 地球是圓的第63章 局面轉換第76章 需求、給予第241章 奴酋的鬼胎2第10章 不快第25章 李闖重振第62章 總結第27章 忠烈之臣第83章 夫人外交第98章 山海關之役4第17章 共同的敵人第166章 考量定策第113章 面和心不合第131章 守備之死第137章 陷落第127章 勸降不成第21章 服軟告饒第14章 落腳之地第13章 鉅鹿之戰1第167章 求援第33章 不相爲謀第36章 隴州之戰3第132章 脅迫投誠第126章 激將第75章 直逼襄陽第33章 危局第7章 潛入第195章 當頭棒喝第23章 迷情夜第63章 局面轉換第20章 禽獸不如第86章 激辯1第190章 追責第80章 圍城打援第138章 試炮第99章 決戰之地第150章 金銀開道各取所需第174章 圍點打援第136章 人選第80章 進展神速2第176章 誘敵追擊第48章 前途未卜第120章 當場揭穿第76章 僱傭關係第214章 罷兵第154章 攻其必救第15章 巡視第139章 徒呼奈何第52章 臨危不懼第60章 韃子避戰第211章 中轉站和橋頭堡第96章 道與不道第68章 強行敲詐第36章 跟蹤第234章 大閱兵第31章 舌頭第143章 僥倖第137章 連下兩城第161章 不識時務者第64章 城門3第86章 磨刀霍霍第118章 出發第115章 暴跳如雷第196章 火焚陽城第28章 永寧第89章 集兵山海關第50章 火器第71章 異議第115章 怎麼摟錢第46章 煩惱第104章 戰爭紅利第76章 需求、給予第26章 贈美第31章 民心初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