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西班牙人的擔憂

消息以八百里急報的形式被迅速的傳到了北京城之中,肖天健和內閣大臣們聞訊各個都喜形於色。

這一仗雖然比起對付建奴的遼東之戰,算不上什麼大仗,用兵規模上更是沒法相比,但是這一戰的意義卻非常重大,這是大中軍皇家海軍第一次以海軍爲主導,來完成的一場越海登陸作戰,而且對付的是西方近現代化的荷蘭軍隊,這也是對肖天健極力主導打造強大海軍的一次檢驗行動。

海軍沒有辜負肖天健的期望,不管是海戰還是登陸戰乃至是攻堅戰,都打的非常漂亮,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便將臺灣島拿下,攻克了荷蘭人在臺南的熱蘭遮城和赤嵌城,此戰堪稱完美,徹底打掉了荷蘭人的囂張氣焰。

另外大中軍的作戰不同於大明朝,在大中軍出戰的時候,朝廷並不委派狗屁的監軍隨軍指手畫腳,但是卻有隨軍專員,他們不會干涉任何指揮官的指揮行動,但是卻會專門負責詳細記錄作戰過程,絕不可能出現軍將誇大其詞表功的情況,每戰都會由專門人員記錄整個作戰過程,然後隨戰報一起呈送到兵部備案,以備戰後審查和檢討作戰的得失。

另外這些戰報在進行整理分析之後,還會被送到各大講武堂之中,供學員兵進行學習,從中汲取戰爭指揮經驗,也正是肖天健前期推行的這種制度,使得大中軍可以源源不斷的得到大批合格的初級中級指揮官,爲今後的戰爭積累更多的實戰經驗,使得大中軍可以立於不敗之地,戰爭技巧也越來越嫺熟。

最重要的是通過講武堂的軍校培訓方式,避免了舊式軍將形成世代相傳,把持軍務的情況,避免了大中軍形成世代軍閥集團。

這些年來大中軍許多大將的子嗣,也都逐步的開始成年,大中朝不推行世襲制,這些大將的子嗣,如果想要繼承他們父輩的衣鉢,那麼他們唯一可以走的路,便是進入講武堂進行系統的學習,之後按照他們的成績進行統一分配,絕不會讓他們到各自父輩的軍中服役,如此一來,也就不可能再像舊時那樣,形成軍閥集團。

這一戰之中,還有一件事非常值得一提,那就是在出戰的艦隊之中,有一名艦長,名叫鄭森!

鄭森也正是舊時空著名的鄭成功,在鄭家集團投降大中朝之後,鄭森沒有跟着鄭芝龍進入到海貿集團之中做事,而是在鄭氏集團投降大中朝的第二年,鄭森便聽從了錢謙益的建議,投到了皇家海軍之中,先是進入到了寧波皇家海軍講武堂進行了兩年時間的學習,之後因爲他的成績非常優秀,開始在一條巡邏船上擔任見習船長,前段時間正是轉爲了一條三等戰艦的船長,成爲了皇家海軍之中的一個耀眼的新秀。

此戰鄭森也以一條三等戰艦的艦長的身份參戰,在對荷蘭人艦隊的海戰之中,鄭森所率的這條戰艦作戰極爲勇猛,而且全船水兵在他的率領之下,操船靈活,炮擊猛烈而且準確,並且適時的堵住了兩條荷蘭戰船逃走的去路,雖然戰船在作戰之中受損嚴重,但是卻幫助其他戰船最終俘獲了這兩條荷蘭戰船。

海戰之後,鄭森還帶領水兵快速搶修了戰船,並且投入到了隨後的對岸邊荷蘭炮臺的炮擊行動,他的船隻在炮戰之中再次中炮不退,最終成功摧毀荷蘭人一個炮臺和幾門重炮。

在他的船隻嚴重受損,鄭森本人還受了輕傷的情況下,他指揮戰船衝灘擱淺,保住了戰船不沉,在攻打熱蘭遮城的時候,他帶領全船水兵,將船上的火炮卸下,又加入到了炮擊熱蘭遮城的炮陣之中,此戰立功非常大,被劉巖明專門提名,請兵部授予他一等海戰戰功勳章。

除了鄭森之外,此戰之中還涌現出了一批優秀海軍指揮官,其中還有一個人有必要也提及一下,這個人就是施琅,在鄭森投入皇家海軍的時候,施琅因爲族叔投順大中朝最早,有背叛鄭家的嫌疑,所以鄭氏集團投降大中朝之後,施福認爲他們不易再留在海貿集團做事,於是便帶着族人轉入到了海軍系統之中,施琅作爲他的侄子,也跟着一起進入到了皇家海軍服役,同樣也是經過了兩年時間海軍講武堂的培訓之後,成爲了一條戰船的見習艦長。

此戰之中,他所在的戰船艦長在海戰中身負重傷,施琅隨即接替了艦長的指揮,率領全船水兵繼續和荷蘭戰船進行炮戰,最終成功擊毀一條荷蘭戰船,也立下了不小的戰功。

這些人之所以能在海軍之中脫穎而出,跟他們的經歷分不開關係,他們這些年青一代早年都習慣於在海上作戰,早已積累了相當的經驗,轉入皇家海軍之後,想不出類拔萃都很難,所以在這一次海軍克復臺灣島的作戰之中,都紛紛有上佳的表現。

肖天健得知之後非常高興,親自以皇帝的名義,對這些有功之人進行了嘉獎,特令鄭森、施琅這些人赴京接受他的親自授勳。

至於此戰俘虜的一千多荷蘭人,肖天健下旨將其關押到福建泉州,統治荷蘭當局向大中朝繳納二百萬荷蘭盾作爲戰爭賠款,方可釋放這些俘虜。

荷蘭東印度公司本來得知大中朝攻打臺灣島的消息之後,想要派兵增援臺灣的,但是何奈他們手頭戰船有限,雖然荷蘭擁有相當多的戰船,但是在亞洲他們的戰船數量並不多,而且荷蘭人也得知大中朝海師力量現在已經非常厲害,他們即便是派船增援也不見得能救得了熱蘭遮城和赤嵌城。

就在他們剛剛在巴達維亞組織起來了一支船隊,想要出發救援臺灣的時候,便得知了大中朝已經攻克了熱蘭遮城和赤嵌城,將島上的荷蘭守軍全數殲滅俘虜,於是他們只能放棄了救援計劃,派人前往廣州和大中朝談判。

經過一番交涉之後,荷蘭人只得按照大中朝的要求,支付了二百萬荷蘭盾作爲戰爭賠款,纔將那一千多俘虜給接回了巴達維亞,至此荷蘭人在中國沿海的勢力被大中朝徹底逐離,大中朝也徹底控制住了日本的貿易航線。

大中朝克復了臺灣島之後,西班牙人也開始更加感受到了大中朝對他們的威脅。

西班牙人早已佔領了呂宋,在他們的經營之下馬尼拉已經成了現在西方在亞洲最大的商港,西班牙在亞洲的利益,完全需要馬尼拉來支撐。

而天元七年之後,中國海師的各種船隻還有一些不明漁船,便開始頻繁出現在了馬尼拉一帶的海面上,許多不明身份的中國人也開始出現在了馬尼拉港一帶。

近期連生活在馬尼拉的華僑商人,也開始變得腰桿硬氣了許多,不再像以前那樣聽話了,甚至於開始頻頻和當地的菲律賓土著猴子發生暴力衝突事件。

西班牙人在菲律賓是十分懼怕中國人的,他們生怕中國人太多,會影響到他們對菲律賓的殖民,所以他們便經常性的挑唆當地菲猴兒和華人過不去,欺壓華人,甚至於明裡暗裡的屠殺華人。

特別是西班牙人很清楚他們早年在菲律賓幹了什麼事情,萬曆年間也就是1603年,萬曆皇帝道聽途說,聽聞有人傳言菲律賓有很多金礦,便派人到菲律賓探查,結果引起了西班牙人的恐懼。

後來西班牙人因爲壓迫當地華人,導致華人起義,後來西班牙人強力鎮壓,最後演變成了一場針對華人的大屠殺,非但西班牙人蔘與了那場大屠殺,當地的菲猴兒甚至於日本人也參與了進來,幾個月之中,他們屠殺了近三萬華人。

後來西班牙人很擔心會招致大明朝的報復,但是沒成想萬曆皇帝聽說此事之後,卻沒有一點反應,反倒認爲出洋的那些華人,都是大明棄民,根本不管這件事。

於是西班牙人便放心下來,在崇禎十二年的時候,也就是1639年,西班牙人再一次在馬尼拉屠殺華人,這一次又是數不清的華人被西班牙人屠殺,他們的財產也被西班牙人給搶奪了過去。

本來鄭氏集團對此是十分憤怒,想要出手干預此事,報復西班牙人,可是後來因爲種種原因,鄭氏集團沒有能發動進攻馬尼拉的行動,而崇禎這個時候根本顧不上這種事情,所以西班牙人便以爲可以高枕無憂了。

但是西班牙人沒有想到的是大明王朝說垮就垮了,在中國一個全新的大中朝迅速的崛起,在前兩年的時候,肖天健還沒有力量找西班牙人討個說法,但是現在隨着海貿集團的發展和海軍實力的迅猛擴張,大中朝終於有了力氣來找西班牙人算賬了。

在天元六年的時候,肖天健便着令禮部對西班牙人發出照會,着令西班牙人對着兩次大規模屠殺華人事件給大中朝一個解釋,並且要求西班牙人給受害華人親屬進行賠償,爲此西班牙人非常擔憂,但是卻咬着牙不肯認錯。

現在當看到大中朝悍然將荷蘭人逐出臺灣島之後,西班牙人更是害怕了起來,於是天元七年末的時候,西班牙人開始朝着馬尼拉增派軍隊,並且開始武裝當地土著,準備應付可能到來的大中朝的興師問罪。

同時西班牙派出戰船開始驅逐出現在菲律賓沿海的大中朝海軍船隻,雙方在年底的時候,便逐步的開始發生摩擦。

(今日特別鳴謝linaciel朋友的打賞!)

第6章 陰溝翻船第204章 天不作美第128章 兩個小朝廷第198章 戰雲壓境第238章 大龍國旗第43章 殺牛第180章 大中天工全書第75章 是否君子第101章 不了了之第116章 血色江水第130章 遇阻第126章 無毒不丈夫第32章 脫離第66章 意外收穫第214章 罷兵第192章 講武堂第35章 鎖定目標第158章 小施懲戒第68章 風水炮手第8章 出迎第141章 刺第17章 長槍直刺第214章 罷兵第124章 惡少第3章 重編2第215章 遠航第87章 奪穴第98章 宿命第179章 重拾舊業第26章 倒貼女奴第87章 新作物第196章 惹不起躲得起第101章 兵敗如山倒第34章 隴州之戰1第47章 盧象升的判斷第1章 民政之議第35章 等第51章 兩強之戰7第221章 定淮門第15章 求援第75章 大出所料第175章 固守待援第177章 小常原之戰1第18章 老調重彈第15章 巡視第63章 局面轉換第22章 試探第49章 互通有無第91章 單挑第148章 分而化之第153章 首戰建功第62章 標槍逞威第3章 默認第154章 納妾第102章 王家禎的抉擇第18章 義無反顧第181章 兩路進逼第113章 烏龍第200章 四面楚歌第114章 旖旎風光第38章 隴州之戰5第63章 局面轉換第36章 跟蹤第125章 登門道謝第140章 紅石山2第5章 口水戰第185章 還師豫西第11章 莫名其妙第155章 崇禎那本難唸的經書第25章 鐵骨破軍第2章 畝產千斤第1章 烏龍之戰第147章 實兵對抗第45章 山西範家第187章 兵發洛陽第210章 絕地反擊第190章 坐等上門第120章 前朝舊臣第115章 交手第93章 潰逃第85章 美人計第82章 波濤洶涌第30章 殿後而行第163章 陽谷縣第80章 憶苦思甜第166章 示弱第91章 亂局之下第218章 美洲第19章 厲兵秣馬第95章 宿敵第5章 密道第37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76章 援軍無望唯有突圍第237章 大閱兵5第9章 戰略失誤第8章 僥倖成功第79章 依舊不休第95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78章 如何差遣第87章 新作物
第6章 陰溝翻船第204章 天不作美第128章 兩個小朝廷第198章 戰雲壓境第238章 大龍國旗第43章 殺牛第180章 大中天工全書第75章 是否君子第101章 不了了之第116章 血色江水第130章 遇阻第126章 無毒不丈夫第32章 脫離第66章 意外收穫第214章 罷兵第192章 講武堂第35章 鎖定目標第158章 小施懲戒第68章 風水炮手第8章 出迎第141章 刺第17章 長槍直刺第214章 罷兵第124章 惡少第3章 重編2第215章 遠航第87章 奪穴第98章 宿命第179章 重拾舊業第26章 倒貼女奴第87章 新作物第196章 惹不起躲得起第101章 兵敗如山倒第34章 隴州之戰1第47章 盧象升的判斷第1章 民政之議第35章 等第51章 兩強之戰7第221章 定淮門第15章 求援第75章 大出所料第175章 固守待援第177章 小常原之戰1第18章 老調重彈第15章 巡視第63章 局面轉換第22章 試探第49章 互通有無第91章 單挑第148章 分而化之第153章 首戰建功第62章 標槍逞威第3章 默認第154章 納妾第102章 王家禎的抉擇第18章 義無反顧第181章 兩路進逼第113章 烏龍第200章 四面楚歌第114章 旖旎風光第38章 隴州之戰5第63章 局面轉換第36章 跟蹤第125章 登門道謝第140章 紅石山2第5章 口水戰第185章 還師豫西第11章 莫名其妙第155章 崇禎那本難唸的經書第25章 鐵骨破軍第2章 畝產千斤第1章 烏龍之戰第147章 實兵對抗第45章 山西範家第187章 兵發洛陽第210章 絕地反擊第190章 坐等上門第120章 前朝舊臣第115章 交手第93章 潰逃第85章 美人計第82章 波濤洶涌第30章 殿後而行第163章 陽谷縣第80章 憶苦思甜第166章 示弱第91章 亂局之下第218章 美洲第19章 厲兵秣馬第95章 宿敵第5章 密道第37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76章 援軍無望唯有突圍第237章 大閱兵5第9章 戰略失誤第8章 僥倖成功第79章 依舊不休第95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78章 如何差遣第87章 新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