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單刀赴會2

周遇吉奉旨一到居庸關,便立即開始調兵遣將在居庸關一帶佈防,他深知自己兵力有限,而且官軍訓練不足,根本不足以出關在關外和刑天軍的兵馬野戰取勝,於是便將主要精力都放在了關牆上的佈防,重新佈置了關上的各種火炮,使之形成了對關下的交叉火力,同時準備了大批的滾木礌石以及箭矢等物,可以說是做好了一切準備,只待刑天軍來攻,便在居庸關和刑天軍拼一個魚死網破。

而周遇吉更是乾脆便住在了居庸關南關城樓上面,吃喝拉撒睡全部就在城樓上解決,他這樣做,也調動了部下們的士氣,他麾下的兵將們很是佩服他們的這個頭,於是一個個也都抱定了死志,要跟着周遇吉和刑天賊決一死戰,這也是俗話說的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一旦主將敢於拼命,當兵的自然也就都不是孬種。

居庸關本來就是天下著名雄關之一,地勢十分險要,有着京西四大關之稱,可謂是易守難攻,雖然周遇吉麾下兵力並不多,但是一旦他們死守居庸關,哪怕是兵力和火器都處於劣勢,大中軍想要強取此關,進抵京城,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不付出慘重的代價,是不不可能的。

所以周遇吉認爲,只要他和手下兵將敢戰,定能爲大明守住這最後一道防線。

就在周遇吉在關城上枕戈待旦等待大中軍攻城的時候,卻遠遠的看到大中軍在關口外面停紮了下來,並未作出立即便要進攻的架勢,但是周遇吉不敢大意,披掛整齊之後,還是將兵將們調至了關牆上面,加上了火炮,做好了發炮的準備。

可是沒成想,等了一陣子之後,大中軍似乎並無攻擊的意思,而是有一個人單人獨騎策馬朝着關門行來,遠遠的看去,此人一身儒衫,似乎是一個文官打扮,手中也未持有任何武器,就這麼大搖大擺的行至了關下。

“來人止步!再敢靠近關門,就休怪我們不客氣了!”一個在關門上面值哨的把總厲聲對來到關下的這個人大喝道。

只見此人聞聲一拉馬繮,便停在了關門外面二三十步的距離上,全身很是放鬆的立馬於衆多弓箭瞄準之下,一臉的坦然。

“上面的軍將請了!在下盧象升,今日特來求見周遇吉周將軍!還望通稟一聲,放盧某入關和周將軍一見!”這個單人獨騎來到關門外的人在馬背上一抱拳,朗聲對關上的官兵們叫到。

聽到此人自稱是盧象升,關上的官兵們頓時都倒吸了一口涼氣,不由得頗爲震驚,盧象升的名號他們誰人不知誰人不曉?那可是當年皇上親自授命的天下援軍總督,大明兵部尚書,曾經還是大明五省總督、宣大總督,跺跺腳天下都可能會爲之一顫的人物。

他當年身爲五省總督的時候,在河南、湖廣、南直隸等地,不知擒斬多少流賊,後來以宣大總督身份在率兵入衛的時候,又以弱旅連連阻擊建奴大軍,最終在鉅鹿縣被建奴軍包圍,幾乎戰至全軍盡墨。

盧象升絕對算得上是大明朝的傳奇人物之一,在兩個月之前,大明軍將們可以說無不對其甚爲欽佩,但是現如今再聽到他的名字,卻讓官軍兵將們感到非常矛盾,甚至可以說是非常糾結。

其實很多人雖然明裡大罵盧象升是個叛臣,說他是逆臣賊子,對大明不忠,但是內心之中,許多人並不太相信,盧象升就真的叛投了刑天賊,反過來要跟大明作對,在許多人眼中,盧象升就應該是一個忠臣,哪怕死了,也只能做大明的忠鬼。

但是反過來,天下人也幾乎沒人不知道當初盧象升入衛之後遭受的朝廷和朝臣們種種不公和掣肘,又爲盧象升感到不平,對朝廷深感失望,皇上他們不敢罵,但是楊嗣昌和高起潛這兩個混帳還有那些京輔斷絕盧象升宣大兵馬糧草供應的大臣們,他們卻是敢罵的!爲此提及此事,有些人在罵盧象升不忠的同時,也忘不了捎帶上已經死了的楊嗣昌等人一起大罵一番。

現如今盧象升居然單人獨騎的來到了關下,讓守關的官兵們都很是驚訝,本來他們還咋咋呼呼的要放箭,可是這時候許多人不由自主的便放下了手中的弓箭。

那個把總撓撓頭,不知道該如何作答,想要抱拳施禮,可是想想不對,現如今盧象升和他們是敵對關係,他們不應該對他施禮,於是頓了頓足之後,他叫道:“盧……你等一下!我這便去啓稟我們將軍去!”說罷之後一溜小跑的去找周遇吉去了。

周遇吉其實也已經聽到了盧象升的喊聲,心中突突一跳,不等那個跑來找他回稟的把總說話,便吩咐道:“傳令下去,放吊籃下關,令叛臣盧象升乘吊籃入關!本將倒是要會會這個不忠不義的叛臣!”

那個把總回到關門上面大叫道:“下面的盧……盧大人請了,咱們將軍有令,現在你我爲敵,你們大軍壓境,我等不易開關門請大人入關,還望大人見諒,請大人乘吊籃入關,怠慢之處請大人不要生氣!”

盧象升聽罷之後微微一笑,抱拳道:“周將軍如此做也是應該,盧某又如何會怪罪爾等!放吊籃下來吧!盧某聽從周將軍吩咐便是!”

說罷之後盧象升下馬,將馬繮丟在了馬鞍上,拍了拍他愛馬的馬頭,讓這匹深通人意的戰馬掉頭獨自跑回了本營,而他則轉身走至關門下面,城上放下了一個吊籃,盧象升踏入吊籃之中,被上面的官軍用力的拔上了關城上面,並且馬上便被押送到了周遇吉面前。

周遇吉大馬金刀的坐在城門樓之中的一張大椅之上,兩隻眼睛死死的盯住門口,當看到盧象升大搖大擺的走入屋子的時候,瞳孔猛的收縮了一下,周遇吉是見過盧象升的,當年盧象升入衛的時候,他也在京師外的大營之中,曾經跟着高起潛謁見過盧象升,可是當時周遇吉不過只是一個參將,身份不夠高,僅能站在那些總兵官的背後,並沒有能和盧象升搭上話,但是當時他對盧象升,卻還是相當的敬佩的,只苦於他們京營要歸在高起潛的手下聽令,不能跟着盧象升去跟建奴交手,後來當他聽聞盧象升“陣亡”的消息的時候,還爲此大爲感嘆了一番。

可是沒成想再次見到盧象升的時候,卻已經是物是人非,現如今盧象升卻成了刑天賊麾下的官吏,卻成了他的敵人。

當看到來者正是盧象升的時候,周遇吉咬了咬牙,本想站起來對盧象升施禮,但是卻猶豫了一下之後還是沒有站起來,也不讓人給盧象升賜座,而是冷笑了一聲道:“原來果真是盧督臣,請恕在下甲冑在身,不便於對盧督臣行禮了!”他的話音之中透露着一種嘲諷的意味。

盧象升不卑不亢的站在大廳之中,看了看上手坐着的周遇吉,只見周遇吉身材不高,但是卻顯得很是健壯,此時身披了一套大明軍將常用的山文甲,大馬金刀的坐在那裡,一臉的嘲諷的意味。

盧象升心中哀嘆了一聲,如果不是爲了天下蒼生的話,爲了肖天健對他的信任和知遇之恩的話,他又如何會來此受這個武夫之辱呢?但是他的臉色並沒有變,微笑道:“周將軍不必客氣,現如今你我是敵人的關係,周將軍對盧某如此不客氣,也是情理之中!”

周遇吉看盧象升並不爲所動,於是便不耐煩的問道:“盧象升,本將來問你,皇上帶你不薄,對你信任有加,使得你官至兵部尚書之位,而你爲何卻要背叛皇上?今日你前來,莫非就是要替刑天賊來勸降本將嗎?

如果是的話,本將勸你休要費力了!本將絕不會效仿爾等如此忘恩負義,背叛當今皇上的!今天既然你敢來此地見我,那麼我周遇吉豈能饒過你這個逆臣賊子,來人呀!把此忘恩負義的逆臣賊子給本將綁了,推出去砍了他的腦袋,將他的人頭送往京師,呈給皇上!”

這個周遇吉還真是性如烈火,根本不讓盧象升說明來意,便下令要將盧象升給推出去砍了,那些周遇吉的親兵們聽令之後,立即便如狼似虎的撲了上來,要拿繩子將盧象升綁了推出去。

可是盧象升是什麼人?別看他是文官出身,但是卻天賦異稟,有着一身巨力,而且擅使大刀,上陣殺敵比起武將們毫不含糊,幾個家丁撲到他的面前,只見他一抖肩膀,便甩脫了幾個家丁的手臂,冷笑一聲厲聲喝道:“都給本官退下!”

也許是盧象升名聲太大,也許是他久居上位,身上積累下來了一種威嚴感的緣故,抑或是本來這些家丁們便有點怕他,總之他這一聲斷喝,讓幾個家丁不由自主的便後退了幾步,盧象升也不給他們再撲上來的機會,突然間一把撕開了自己身上的衣服,露出了他的上半身,只見得盧象升的身體很是健壯,這樣的身材讓許多軍將們都不由自主有點慚愧,但是這並不是讓人吃驚的地方。

(今日鳴謝白雲過隙老朋友的打賞!多謝!)

第23章 震懾第207章 奇襲安慶府第196章 惹不起躲得起第119章 官道口決死戰2第57章 禍害第124章 惡少第111章 難兄難弟第109章 勸降第200章 原來如此第143章 挽留第27章 合作第147章 翻臉無情第170章 屍山血海第38章 真相大白第116章 奉旨抄家第209章 老對頭的命運第150章 金銀開道各取所需第65章 下場第100章 賞功罰過第101章 大帥有請第207章 克復臺灣第207章 破釜沉舟第29章 再戰石橋第77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4章 檄文第101章 兵敗如山倒第161章 交鋒第22章 小試牛刀第117章 官道口決死戰1第213章 臨危受命第19章 艱難的抉擇第132章 時不我待冒雨強攻第115章 水軍譁變第183章 赴京聽封第11章 託大第114章 迎戰第62章 整頓礦點第207章 破釜沉舟第167章 游擊戰術第98章 夜襲1第103章 無奈的放棄1第54章 肉盾第107章 臥式鑽牀第154章 納妾第45章 下一個目標第2章 重編1第102章 大捷第6章 磨刀霍霍第62章 標槍逞威第56章 再次失利第180章 督師被俘第146章 有話要說第107章 屠城第144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31章 民心初穩第34章 閹臣高起潛第212章 最後對決第2章 畝產千斤第107章 屠城第65章 下場第11章 託大第11章 夜襲第81章 綁腿第75章 直逼襄陽第145章 明清和議第97章 緊鑼密鼓第175章 經濟圍堵第191章 虛實不定第50章 火器第77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2章 兵至韓城第77章 現身說法第84章 喪家之犬第91章 實證第141章 刺第192章 光復錦州第8章 勢如破竹第180章 李信第198章 比拼腳力第80章 順義城下第186章 屁股坐歪第208章 再打廬州第51章 攜美出巡第11章 夜襲第173章 困獸之地第129章 妖言惑衆第6章 靳夫子第183章 杞縣會戰1第182章 鄭家乞降第108章 白旗第117章 絕殺第118章 出發第104章 疑兵之計第207章 克復臺灣第91章 殺奴第30章 公審大會第51章 中路軍第88章 醫護隊第162章 不幸言中第158章 鬥智
第23章 震懾第207章 奇襲安慶府第196章 惹不起躲得起第119章 官道口決死戰2第57章 禍害第124章 惡少第111章 難兄難弟第109章 勸降第200章 原來如此第143章 挽留第27章 合作第147章 翻臉無情第170章 屍山血海第38章 真相大白第116章 奉旨抄家第209章 老對頭的命運第150章 金銀開道各取所需第65章 下場第100章 賞功罰過第101章 大帥有請第207章 克復臺灣第207章 破釜沉舟第29章 再戰石橋第77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4章 檄文第101章 兵敗如山倒第161章 交鋒第22章 小試牛刀第117章 官道口決死戰1第213章 臨危受命第19章 艱難的抉擇第132章 時不我待冒雨強攻第115章 水軍譁變第183章 赴京聽封第11章 託大第114章 迎戰第62章 整頓礦點第207章 破釜沉舟第167章 游擊戰術第98章 夜襲1第103章 無奈的放棄1第54章 肉盾第107章 臥式鑽牀第154章 納妾第45章 下一個目標第2章 重編1第102章 大捷第6章 磨刀霍霍第62章 標槍逞威第56章 再次失利第180章 督師被俘第146章 有話要說第107章 屠城第144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31章 民心初穩第34章 閹臣高起潛第212章 最後對決第2章 畝產千斤第107章 屠城第65章 下場第11章 託大第11章 夜襲第81章 綁腿第75章 直逼襄陽第145章 明清和議第97章 緊鑼密鼓第175章 經濟圍堵第191章 虛實不定第50章 火器第77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2章 兵至韓城第77章 現身說法第84章 喪家之犬第91章 實證第141章 刺第192章 光復錦州第8章 勢如破竹第180章 李信第198章 比拼腳力第80章 順義城下第186章 屁股坐歪第208章 再打廬州第51章 攜美出巡第11章 夜襲第173章 困獸之地第129章 妖言惑衆第6章 靳夫子第183章 杞縣會戰1第182章 鄭家乞降第108章 白旗第117章 絕殺第118章 出發第104章 疑兵之計第207章 克復臺灣第91章 殺奴第30章 公審大會第51章 中路軍第88章 醫護隊第162章 不幸言中第158章 鬥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