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不了了之

第三更到,弟兄們查收!)

再說那個張焱張遊擊,被自己的親兵護着,一口氣逃出二十里,天不亮便跑到了絳縣縣城門外,這個時候才發現背後早已沒了追兵,於是總算是放心了一點。

到了這兒之後,張焱看了看背後跟着他的兵卒,除了三十幾個親兵之外,基本上兵將們跑了個精光,他這個時候也意識到如果他就這麼回去的話,說不定會立即被朝廷給斬了,頓時便哭天無淚了起來。

倒是他手下的親兵還有點鎮定,立即勸張焱趕緊收攏殘兵敗將,儘可能的挽回損失,只要兵還在,那麼朝廷便不會輕易殺他。

張焱這才從驚慌失措中恢復了過來,趕緊將手下親兵撒出去,朝着四面八方搜索,將潰兵們逐步收攏回來。

經過整整兩天的收攏,張焱總算是又將他麾下的潰兵給收攏了起來,不過清點之後,他還是欲哭無淚,他出太原的時候,帶來了兩千多的兵馬,現在倒好,馬幾乎沒有剩下,兵將只剩下了不到一半。

而且據回來的親兵說,這幫潰兵跑散之後,三五成羣的先是聚在一起,不知道該怎麼辦,聚集的多了之後,便開始在絳縣一帶四處行掠了起來,所過之處老百姓沒少受他們的禍害,他們還殺了不少的流民,把人頭砍下帶在身邊,如此一來,這幫潰兵對於絳縣一帶的禍害,遠比那些在這一帶打糧的杆子還要厲害幾倍。

不過張焱也總算是想到了一個辦法,讓手下把這些殺良得來的人頭收繳上來,草草的收拾了一下之後,撒了石灰存了起來,另外派人朝太原稟報,說他們在絳縣遭遇到一大股杆子,力戰之下,殺敵過千,但是自己也損失很大,要求返回太原休整。

另外他還帶人返回了石井村一帶,查看了一下那一晚的營地,營地中到處都是他麾下官兵的屍體,而且輜重之類的東西也都被一掃而空,石井村裡面的村民更是逃了個一乾二淨,接着他又派人查了一下那夥襲擊他大營的賊人的去向,夜不收回來之後告訴他說有一支賊兵,從石井村一帶朝着絳州方向逃去,具體跑到哪兒了他們也說不清楚。

張焱又仔細詢問了當晚發生襲營的時候,敵軍的數量,仔細的跟手下部將分析了一番,最終得出結論,襲營的賊人數量並不算多,最多也就是二三百人,其中有幾十個馬賊,而他們之所以損失這麼大,其實很多死的官兵是被自己人給殺掉的,這個結論得出之後,更是讓張焱心裡面堵的要死。

可是事已至此,賊人們早就跑沒影了,他手下也就剩下了一半不到的殘兵敗將,輜重大炮丟了個精光,剩下的官兵們甚至連刀槍都配不齊了,真格是被徹底被打殘了,這樣子要是去河南剿匪的話,純粹就是找死,以洪承疇的脾氣,看到他帶得兵這德行,保不準就先給他扣個出師不利的帽子,把他給拖出去剁了,所以他也只能想辦法先回太原府,把這件事儘可能的給平息下去,反正讓他接着去河南已經是不可能了,給他個膽子他也不敢去洪承疇哪兒報到了。

雖然張焱想辦法想要壓下這件事,不讓他太難看了,但是這次的事情絳縣的當官的還是給他捅了出去,畢竟張焱的手下潰兵在絳縣境內殺了許多人,搶了不少人家,幾天時間之內,告狀的苦主幾乎擊破了縣城的大門,當地官府也沒有辦法,只好把這裡的事情據實稟上報給了山西巡撫吳甡,吳甡聽罷之後,登時大怒,一邊下令平陽府一帶嚴查鬧事的亂賊,一邊立即派人將張焱給召回太原。

等張焱剛到太原府,吳甡便立即下令將張焱逮了起來,通過吳甡對張焱手下的審訊,吳甡得出了一個確切的結論,就是張焱控軍無能,僅僅是遇上了一支幾百人的賊軍,便被賊軍夜裡襲營,給打了個大敗,吳甡大怒之下,將其所做之事上奏到了朝廷,等候朝廷對張焱的處置。

張焱的家人據說是散盡了家財,也沒有能保住張焱的性命,後來張焱還是被朝廷下旨,罷掉了他的遊擊之職,直接在太原就地棄市。

而平陽府爲此又是緊張了好一陣子,雞飛狗跳的查了好久,但是因爲刑天軍撤退的時候打掃戰場很是乾淨,沒有給官府留下太多蛛絲馬跡,最後當地官府也沒查出個所以然來,只是開始懷疑這夥擊敗張焱的杆子,很有可能是年前竄入山西一帶的那支陝西來的賊軍中的一支,具體這夥賊人在擊敗了張焱所部之後,跑到了哪兒去,各種消息都很混亂,按照他們撤離的路線看,他們是在石井村擊敗了官軍之後,朝西北方向撤退了,所以有人說是這夥賊人跑到了平陽府以西的鄉寧縣一帶的山中,但是也有人說這夥賊人應該在沁水縣山中,當然也有人指出可能跟陽城縣一帶新近崛起的那夥賊人有關。

但是具體到這夥賊人到底是那一支流賊,官府方面沒有充分的證據,所以最終也無法下斷言,畢竟因爲這時候到處的賊人都多如牛毛,誰也無法最終判定出到底是哪一路杆子做的,只是一定程度的懷疑到了陽城縣的刑天軍頭上。

不過這件事查着查着便立即被另外一件滔天的大事給掩蓋了下去,因爲在京城方面出了大事了,而這裡說的京城可不是北京城也不是南京城,而是大明的中都鳳陽府。

各地官府在正月末的時候,突然間收到了一件驚天動地的消息,那就是大明的中都突然間在正月十五那一天被大批流民軍給攻佔了,變民軍首領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部率領其麾下的流民軍先是在年前攻克了河南的滎陽,然後在滎陽大會各路變民軍,然後分兵出擊,長途奔襲,率領十數萬賊軍直入淮上突然之間進入南直隸,並且在上元節的時候,趁着鳳陽府的官軍不備,一舉便攻下明中都鳳陽。

鳳陽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故里,朱元璋的爹孃就葬在這裡,因爲怕壞了皇族的風水,所以並未像一般的城池那樣築起高高的城牆,雖說留守這裡的有六千官軍,但是變民軍實在是來的太快,他們根本來不及作出反應,便被蜂擁而來的流民軍一舉淹沒,打了個大敗而逃,鳳陽府隨即便告陷落。

這幫變民軍攻佔鳳陽以後,毀皇陵樓殿,焚龍興寺,殺宦官六十多人,斬明中都留守朱國相及官兵幾千人。據說變民軍八大王張獻忠乾脆就在鳳陽皇陵樹起了“古元真龍皇帝”的大旗,合樂大飲,慶賀自己的勝利。

消息傳開之後,一聽說當今皇上的老祖墳讓人給挖了,大明上下可以說是舉國震驚,據說當今聖上聽到了這個消息之後,當即便放聲大哭,還下了罪己詔,各地官府都被嚇壞了,心知這一次流民軍終於把事情給鬧大了,他們以前根本都萬萬沒有想到流民軍居然能打下中都鳳陽,鬧出這麼大的事情,幾乎差點把天都通了個窟窿。

這件事一出,朝廷那邊便不再有人關注山西這件事情了,畢竟張焱在絳州一敗,比起皇上祖墳被挖那件事,實在算不上什麼了,這一下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了中都鳳陽,畢竟那裡離南京城太近,中都都被流民軍給破了,萬一南京城再有失的話,這大明豈不就完蛋了嗎?所以這會兒誰還會再管絳縣這兒發生的這麼一次戰鬥呀!於是這件事也就此沒人繼續關注了,所有人的目光都投注到了河南、南直隸一帶。

,!

第98章 合縱第83章 無奈就範第49章 兩強之戰4第186章 屁股坐歪第123章 絕望反擊第11章 夜襲第159章 河西村前哨戰1第135章 取士第218章 美洲第15章 巡視第78章 李過之惑第97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90章 皇太極的恐懼第33章 忠臣之“死”第36章 意外的斬獲第39章 蒙古八旗第121章 崇禎遺孤第131章 天不作美第144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44章 頭疼之事第59章 還歸第186章 屁股坐歪第68章 兵不厭詐第37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35章 平西之戰第76章 革左五營第206章 叱令第239章 十字路口第181章 夜訪第71章 事有詭異第178章 雨夜第105章 奏凱入關第201章 虎大威之敗第132章 屋檐之下唯有低頭第135章 英烈祠第201章 虎大威之敗第93章 三順王第13章 僥倖退敵第240章 奴酋的鬼胎第114章 迎戰第153章 問題第66章 意外收穫第85章 趙靈兒的意外抉擇第114章 迎戰第38章 強盜遇上強盜第4章 打劫目標第38章 留髮不留頭第195章 堅壁清野第77章 戰雲密佈第56章 不分敵我第189章 輕取鳳陽第198章 扶植第95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213章 出乎意料的戰果第62章 總結第180章 大中天工全書第102章 虛情假意第91章 亂局之下第44章 標槍第19章 入甕第177章 小常原之戰1第49章 兩強之戰4第136章 國債第174章 大炮上刺刀第90章 皇太極的恐懼第220章 輕取外城第47章 爾虞我詐第15章 螳螂捕蟬第143章 挽留第8章 北上第54章 肉盾第22章 小試牛刀第207章 破釜沉舟第164章 強攻敵營2第81章 殊途同歸第35章 起贓第84章 城破第15章 螳螂捕蟬第71章 拋車第171章 驍將第146章 冊封朝鮮王第55章 僥倖第97章 絕非君子第129章 後手第13章 僥倖退敵第29章 轉變第155章 崇禎那本難唸的經書第162章 山西息兵第31章 好大綠帽第165章 完勝第207章 克復臺灣第6章 詐城第217章 龍幣發行第110章 深層考慮第155章 星夜回援第87章 新作物第62章 標槍逞威第81章 驅降攻城第103章 祖寬之憂第180章 督師被俘
第98章 合縱第83章 無奈就範第49章 兩強之戰4第186章 屁股坐歪第123章 絕望反擊第11章 夜襲第159章 河西村前哨戰1第135章 取士第218章 美洲第15章 巡視第78章 李過之惑第97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90章 皇太極的恐懼第33章 忠臣之“死”第36章 意外的斬獲第39章 蒙古八旗第121章 崇禎遺孤第131章 天不作美第144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44章 頭疼之事第59章 還歸第186章 屁股坐歪第68章 兵不厭詐第37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35章 平西之戰第76章 革左五營第206章 叱令第239章 十字路口第181章 夜訪第71章 事有詭異第178章 雨夜第105章 奏凱入關第201章 虎大威之敗第132章 屋檐之下唯有低頭第135章 英烈祠第201章 虎大威之敗第93章 三順王第13章 僥倖退敵第240章 奴酋的鬼胎第114章 迎戰第153章 問題第66章 意外收穫第85章 趙靈兒的意外抉擇第114章 迎戰第38章 強盜遇上強盜第4章 打劫目標第38章 留髮不留頭第195章 堅壁清野第77章 戰雲密佈第56章 不分敵我第189章 輕取鳳陽第198章 扶植第95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213章 出乎意料的戰果第62章 總結第180章 大中天工全書第102章 虛情假意第91章 亂局之下第44章 標槍第19章 入甕第177章 小常原之戰1第49章 兩強之戰4第136章 國債第174章 大炮上刺刀第90章 皇太極的恐懼第220章 輕取外城第47章 爾虞我詐第15章 螳螂捕蟬第143章 挽留第8章 北上第54章 肉盾第22章 小試牛刀第207章 破釜沉舟第164章 強攻敵營2第81章 殊途同歸第35章 起贓第84章 城破第15章 螳螂捕蟬第71章 拋車第171章 驍將第146章 冊封朝鮮王第55章 僥倖第97章 絕非君子第129章 後手第13章 僥倖退敵第29章 轉變第155章 崇禎那本難唸的經書第162章 山西息兵第31章 好大綠帽第165章 完勝第207章 克復臺灣第6章 詐城第217章 龍幣發行第110章 深層考慮第155章 星夜回援第87章 新作物第62章 標槍逞威第81章 驅降攻城第103章 祖寬之憂第180章 督師被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