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錯綜複雜

明代自從朱棣遷都北上,定都北京之後,整體上大明的政治文化中心便開始北移,同時大批人口也隨之北移,如此一來,一方面使得北方人口增長很快,同時也大量的開發了北方的土地,另外一個好處就是使得防禦北方蒙古人南下入寇更方便了一些。

但是帶來的問題卻是北方每年都需要南方大批的朝北方轉運各種糧食,來滿足北方糧食產量不足的問題,所以大明自朱棣遷都之後,便對京杭大運河十分重視,專門設官來官吏漕運之事,並且過一段時間便要對運河進行疏浚,始終保持運河的運力。

雖說海運也可以替代漕運,但是長時間以來,大明自鄭和之後,便迴歸了封海的政策,海運始終沒有能像宋元時期那樣興盛起來,更何況漕運也牽扯了幾乎成百萬人的生計問題,和許多官吏以及靠着漕運發財的商賈的利益,故此大明始終對漕運都非常的重視,一旦要是漕運出了什麼問題的話,北方便很快會陷入缺糧的境地。

這種情況到了明末之後,更是顯得尤爲突出,隨着小冰川時期的到來,明末北方的糧食產量逐年下降,北方產糧根本無法滿足北方的需要,就更要依靠南方的朝北方輸送糧食,來滿足北方的需要,特別是遼東建奴興兵作亂之後,這種情況便變得更是嚴重,大明的防禦重心基本上十幾年來都在遼東一帶,在遼東不斷的陳布重兵防禦建奴,每年不但消耗掉了大批大明的財政收入,同時也需要更多的糧食從南方調運到北方,來滿足北方重兵對糧食的需求。

所以一旦運河出現問題,對於大明的打擊可能便是毀滅性的,整個北方不單單是京師要陷入糧荒,北方關外也要徹底陷入糧荒之中,故此在刑天軍年前一部開始朝着南直隸和山東進攻之後,朝廷上下便爲此揪心不已,崇禎多次下旨,令沿着運河的各個地方的官府,要加強守備,萬不可讓運河上的任何一段被刑天軍攻佔,他實在是知道運河眼下對於他的京師的重要性了。

這也是李信再一次提出攻打濟寧州的原因,而濟寧州恰恰就是京杭大運河上的一個重要的府城,一旦濟寧州被刑天軍攻佔,那就等於是刑天軍將整個北方的命脈給徹底斬斷了。

一旦運河被刑天軍掐斷,朝廷不是不能利用海船從海上運送糧食北上,但是這麼做,需要很長時間來重新調動,普通的漕船是無法走海路北上的。

也就在二月初的時候,朝廷尚未籌集足兵糧,便收到了濟寧州傳來的消息,一路兵力過萬的刑天軍,在經過年前的收縮之後,突然間朝着濟寧州方向發動了猛攻,並且兩天時間便打下了鉅野,兵鋒直指濟寧州。

消息一到京師之中,崇禎便立即坐不住了,於是他當即下旨,敕令山海關總兵馬科和遼東總兵吳三桂以及總兵百官恩,立即南下,不得有違,同時令他們聽命於總督孫傳庭的調遣,立即救援濟寧州。

而且崇禎又親自給孫傳庭下旨,不管他想什麼辦法,都要救下濟寧州,說什麼也都不能將濟寧州丟掉,使得京杭運河被刑天軍攔腰掐斷,同時次尚方寶劍一把給孫傳庭,讓他持這把尚方寶劍來督調麾下的兵將,如有人不聽令者,不管他官職多高,便可持此劍先斬後奏。

這樣的聖旨一到孫傳庭手中,孫傳庭便可以知道現在京師的皇帝已經是火燒屁股一般的着急了,也知道如果這一次他救不下汝寧府的話,那麼對於他來說,會有什麼結局,也許皇帝不會殺那些軍將們,但是鐵定會宰了他這個總督的!

雖說孫傳庭是保定總督,但是同時崇禎也授命他督管京輔和山東軍務,所以濟寧州自然也在他的管轄範圍之內,他連推脫都找不到理由。

故此正在順德府坐鎮的孫傳庭,在接到聖旨之後,也不敢怠慢,立即便先行下令,調山東登州兵馬立即南下濟寧州入援,同時着令劉澤清立即趕往濟寧州親自坐鎮濟寧州城,防備刑天軍的進攻,在給劉澤清的敕令之中,孫傳庭把話說的非常狠,告知劉澤清,一旦濟寧州被刑天軍所克的話,那麼他便罪責難逃,定要請出尚方寶劍斬了他不可!哪怕是他劉澤清麾下死的一個人都不剩,他也要留在濟寧州之中擋住刑天軍。

如此一來,劉澤清算是沒有退路了,孫傳庭的脾氣他知也多少了解一些,此人性格暴烈,在陝西的時候,那些陝西的兵將們便怕他,這個人是有點手腕,同時也算是心狠手辣之人,現在敕令他死守濟寧州,話說到這份上,其實就是已經告誡他,如果再敢脫逃的話,那麼就絕不會容他活命了。

所以劉澤清別看平時畏戰如虎,但是逼到這個份上之後,也算是被逼到絕路上了,不得不趕緊接令,率領了數千人馬從濟南府南下,趕往了濟寧州坐鎮。

但是孫傳庭也不是一個笨人,總覺得這次刑天軍兵發濟寧州有點不太正常,如果刑天軍真的是想要攻取濟寧州的話,那麼以刑天軍的實力,是很容易便糾集起來三五萬大軍,那樣的話,可以非常快的便打下濟寧州,甚至可以不給朝廷反應的機會。

而且這一次刑天軍兵發濟寧州,把聲勢造的很大,提前很多天便吵吵得盡人皆知了,但是真正朝着濟寧州發兵,卻晚了好幾天時間,以至於讓山東那邊提前就得知了消息,又是朝京師告急,又是朝他孫傳庭這裡告急,使得朝中大震,才命他立即前往濟寧州坐鎮。

同時孫傳庭在順德府這邊,也不斷的派出細作前往丟掉的彰德府、大名府、衛輝府等黃河北岸的刑天軍控制區探聽消息,這些細作們卻傳回來消息,說發現刑天軍有大批調動的跡象,但是不是調走,而是正在從黃河南岸調入到黃河以北,同時還不斷的有各種物資轉運到黃河以北。

如此一來,孫傳庭便有點懷疑起了刑天軍這一次攻打濟寧州的真實目的了!

孫傳庭並沒有一接到聖旨,便立即親自趕往濟寧州坐鎮,而是先在順德府等候關寧軍南下,匯合他們之後再說用兵的方向問題,從收集回來的消息上來看,刑天軍攻打濟寧州有幾種可能,一是刑天軍確實想要打下濟寧州,攔腰斬斷京杭運河,斷掉京師以及北方接收南方糧食物資以及銀餉的支援,而且這麼做,對刑天軍有很大的好處,可以給京師來個釜底抽薪,迫使北方徹底陷入糧食短缺和銀餉短缺的困境之中。

二就是刑天軍這一次真正的目的並不是要拿下濟寧州,掐斷京杭運河,而是意圖在謀取直接北上,配合山西那邊的刑天軍所部的攻勢,直接攻打京師,誘使他和南下的關寧軍到山東去,使得輔南一帶的兵力空虛,創造條件讓他們直逼京師城下。

三就是刑天軍可能前兩個目的都不是,而是要控制住主動權,暗中調動主力兵力,在謀個地方尋求和他還有這一次南下的關寧軍決戰,一舉將他們打垮。

這三種情況之中,前兩種可能性都不小,第三種的可能性稍微低一些,但是也不能不防,眼下輔南這邊官軍兵力並不足,如果他冒冒然調動兵力前往濟寧州的話,一不小心要是中了刑天軍調虎離山計的話,那麼京輔可能就沒有兵力來阻擋刑天軍北上了。

現在孫傳庭已經瞭解了刑天軍的厲害,刑天軍不但兇辣異常,極爲善戰,而且還狡猾多端,這段時間他可說是吃了刑天軍不少虧了,自從他當了這保定總督之後,不但沒有能克復半塊失地,反倒還將彰德府和大名府給丟掉了,所以孫傳庭早就對刑天軍收起了輕視之心,變得小心謹慎了起來,往往不敢只從表面上便判定刑天軍的想法,特別是這一次他也已經得知,賊酋肖天健已經暫緩對南直隸用兵,率領麾下的一批精銳返回了河南,現如今他對付的已經不是河南的刑天軍一部,而是要直面這個肖刑天了,故此他更是不敢大意。

於是他一邊加派細作潛入到刑天軍轄地之中去探查各種消息,查探刑天軍在黃河北的兵力部署情況,一邊將他的想法寫成陳條,派人急送入京師,陳給崇禎解釋他爲何暫時不前往濟寧州的原因,裡面也說出了他的許多擔心,所以告訴崇禎,他要小心謹慎行事。

崇禎在得到了孫傳庭的奏疏之後,也頓時有點麻爪,他是當皇帝的,不是親自督率兵馬的大將,所以對於這種事情他說不清楚,到底孫傳庭的話對不對,畢竟孫傳庭的擔心是有道理的,如果這次南下的官軍都被孫傳庭帶着前往濟寧州的話,一旦賊酋肖刑天是用的調虎離山之計,那樣的話京畿大門便會洞開,以刑天軍的犀利,一旦利用這個機會,一邊讓一支人馬把孫傳庭和大批官軍拖在山東,一邊調集主力從山西和輔南兩地同時對京師發動進攻的話,他還真就拿不出什麼兵力來阻擋他們了,這樣的話京師就會陷入危險之中。

想來想去他既不敢下決定讓孫傳庭趕往濟寧州,又不敢斷定這是刑天軍的陰謀,頓時便陷入到了兩難之中,於是便趕緊將陳新甲宣入宮中,讓陳新甲來商量一下這件事該如何辦。

第65章 兩害相遇第151章 千金寶貝第59章 石橋攻防戰、死神之鐮第98章 夜襲1第199章 樑家莊阻擊戰第172章 破局第44章 標槍第80章 兵至盧氏第136章 曹操來投第134章 熊文燦的困局第212章 最後對決第210章 殖民主義的發端第222章 忠臣勇將第38章 隴州之戰5第42章 各打五十大板第151章 巧匠第124章 報復第79章 依舊不休第126章 激將第137章 驗收第11章 宿命第53章 新式鳥銃第38章 隴州之戰5第135章 剿兵安民弔民伐罪第163章 平亂第106章 鎮反第35章 鎖定目標第141章 血腥善後第5章 傳教士第36章 鎩羽第65章 兩害相遇第105章 奏凱入關第4章 檄文第202章 奇怪聖旨第176章 貴客第205章 奇兵第207章 克復臺灣第101章 以身涉險第37章 劃分守地第20章 禽獸不如第31章 民心初穩第22章 奇襲隊第51章 殘酷的開始第239章 十字路口第148章 再探盧象升第10章 宿命?第95章 寨門之戰第70章 再生一計第127章 討逆軍第109章 勸降第140章 殺雞儆猴2第39章 勾結第158章 窮追敗寇第102章 王家禎的抉擇第139章 徒呼奈何第100章 突然襲擊第139章 殺雞儆猴第241章 奴酋的鬼胎2第129章 後手第48章 兵至大石橋第182章 鄭家乞降第196章 只有死韃子纔是好韃子第164章 兵餉制第46章 卑鄙之極第129章 填壕第136章 曹操來投第204章 趕盡殺絕第8章 出迎第220章 輕取外城第50章 勸降第207章 破釜沉舟第22章 直面交鋒第61章 君子一言第216章 天下第一城第55章 定心丸第129章 填壕第200章 四面楚歌第66章 以寡敵衆第81章 綁腿第80章 憶苦思甜第17章 寧遠陷落第134章 熊文燦的困局第186章 屁股坐歪第55章 改進意見第92章 不宣而走第14章 損失慘重第139章 紅石山第92章 鳳翔衛官軍第144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123章 北方戰區第80章 順義城下第111章 殺俘第110章 該來總會來第30章 公審大會第233 登基.雙喜臨門第125章 覲見第237章 大閱兵4第43章 叛徒第202章 奇怪聖旨第27章 劍指何處
第65章 兩害相遇第151章 千金寶貝第59章 石橋攻防戰、死神之鐮第98章 夜襲1第199章 樑家莊阻擊戰第172章 破局第44章 標槍第80章 兵至盧氏第136章 曹操來投第134章 熊文燦的困局第212章 最後對決第210章 殖民主義的發端第222章 忠臣勇將第38章 隴州之戰5第42章 各打五十大板第151章 巧匠第124章 報復第79章 依舊不休第126章 激將第137章 驗收第11章 宿命第53章 新式鳥銃第38章 隴州之戰5第135章 剿兵安民弔民伐罪第163章 平亂第106章 鎮反第35章 鎖定目標第141章 血腥善後第5章 傳教士第36章 鎩羽第65章 兩害相遇第105章 奏凱入關第4章 檄文第202章 奇怪聖旨第176章 貴客第205章 奇兵第207章 克復臺灣第101章 以身涉險第37章 劃分守地第20章 禽獸不如第31章 民心初穩第22章 奇襲隊第51章 殘酷的開始第239章 十字路口第148章 再探盧象升第10章 宿命?第95章 寨門之戰第70章 再生一計第127章 討逆軍第109章 勸降第140章 殺雞儆猴2第39章 勾結第158章 窮追敗寇第102章 王家禎的抉擇第139章 徒呼奈何第100章 突然襲擊第139章 殺雞儆猴第241章 奴酋的鬼胎2第129章 後手第48章 兵至大石橋第182章 鄭家乞降第196章 只有死韃子纔是好韃子第164章 兵餉制第46章 卑鄙之極第129章 填壕第136章 曹操來投第204章 趕盡殺絕第8章 出迎第220章 輕取外城第50章 勸降第207章 破釜沉舟第22章 直面交鋒第61章 君子一言第216章 天下第一城第55章 定心丸第129章 填壕第200章 四面楚歌第66章 以寡敵衆第81章 綁腿第80章 憶苦思甜第17章 寧遠陷落第134章 熊文燦的困局第186章 屁股坐歪第55章 改進意見第92章 不宣而走第14章 損失慘重第139章 紅石山第92章 鳳翔衛官軍第144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123章 北方戰區第80章 順義城下第111章 殺俘第110章 該來總會來第30章 公審大會第233 登基.雙喜臨門第125章 覲見第237章 大閱兵4第43章 叛徒第202章 奇怪聖旨第27章 劍指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