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碗中蛟龍

湖中那尾黃蛟破開水面,挺直身軀,俯瞰棧橋上的三名女子。這頭靈物無角有鱗,北方練氣士謂之地螻,相傳是龍鯤媾和,身軀似蛇卻有四足,兩縷深黃色龍鬚微微搖曳,兩顆龍眼中帶着與人相似的情緒,決不可等閒視之。這條大蛟已經浮出水面的身軀,長達六丈,兩隻爪子按在湖面上,它眯起眼珠,嘴中間歇吐出一股飄渺的淡青色氣息,似乎在嘲諷橋上練氣士的不自量力。蛟,龍之屬也,天地寵兒,傳說擁有無與倫比的威勢,尤其以所銜龍珠最爲珍貴,僅存在於神怪誌異小說之中,無人得見,即便是擅長望氣尋龍點穴的練氣士,往往一輩子都罕見蛟龍真容。觀音宗絕大多數仙師就在沉浸在驚豔悚然之中,這可是一條活生生的大蛟啊,練氣士的符器,只要是跟蛟龍沾邊,無一例外不是價值連城的珍品,不過棧橋上的賣炭妞毫不驚奇,她在地肺山已經親眼目睹過一條黑龍,這位黃蛟比起那條竊據道教第一福地的黑龍,實在是小巫見大巫,如今杳無音信的現任武當掌教李玉斧,就是在地肺山斬龍一役大放光彩,一舉成名天下知。

賣炭妞雙手結迅速印,躍入水中,在湖面上凌波微步,圍繞着那條黃蛟開始靈動奔跑,吐出九字真言“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輔以內外獅子印在內的九記手印,八十四柄飛劍留下三柄安靜不動,八十一柄以每九柄組小陣,九小陣成大劍陣,一柄柄符劍懸浮水面上空,高低不同,劍尖朝下,分別吐出罡氣,相互牽引下,湖面上彷彿有無數水蛇遊走,最終結成寶瓶印,將那條始終巋然不動的黃蛟圍困當場。賣炭妞結印之後,雖說劍陣順利完成,她也一臉輕鬆,嘴上唸叨着要本姑娘一定要抓住這條長蟲。但她事實上並不輕敵,在湖面上一個身姿曼妙的滑步,嬌軀傾斜的同時,一隻纖手在水面上看似鬼畫符般胡亂勾畫,然後輕念一聲“起”,竟然被她從水中握起一把如同大奉官員早朝所拿的“玉笏”。

被賣炭妞拎出的這團湖水,被當作了制符的材質,聞所未聞,隨後她繼續繞着那條黃蛟轉出一個半圓,神情異常寶相莊嚴,唸唸有詞:“天真皇人,落筆成書。”

那塊碧綠色的水笏頓時大放光明,有紫薇氣旋旋而生,賣炭妞繞到黃蛟身後,雙手手指捏住笏板,做出人臣朝奉天子狀,沉聲道:“兇穢退散,道氣長存!急急如律令!”

道教任何境界深遠的玄秘符籙,莫不是取法天地,賣炭妞先前的劍陣即符,取自蜀地山川的鎖龍形勢,隨後“笏符”更是獨具匠心,只見賣炭妞雙手猛然擡起,重重砸下,空中憑空出現一塊氣機濃郁的龐大笏板,朝黃蛟的背脊迅猛拍去。

那頭靜如塑像的黃蛟終於有所動作,提起一爪,再輕輕按在湖面上,懸停湖上的那座劍陣頓時搖搖欲墜,距離破陣只有一步之遙,但八十一柄劍靠着均攤黃蛟的一爪之力,總算一柄都沒有毀壞。背對賣炭妞的黃蛟似乎流露出些許詫異的神情,略作思索,轉過頭,咬住那塊凝氣而成的大笏,一口就將笏板撕咬得支離破碎,而賣炭妞手中所持的笏符本體,也出現一絲絲龜裂痕跡。黃蛟甩了甩頭顱,龍鬚飄搖,然後猛然間瞪大眼珠,露出大口,作天王張目狀,對着螻蟻一般渺小的女子猙獰嘶吼!

賣炭妞始終手持水笏,身軀在湖面上倒滑出去,被這一口恢弘龍息吹拂得滿頭青絲飛舞。賣炭妞一路退到離湖岸還有幾丈遠的地方,這才鬆開手中笏,那笏板卻也不墜地,賣炭妞嘀咕了一句敢吐我一身口水,非要你好看!她瞥了眼劍陣,再次開始在湖面上奔走,輕聲說道:“一念玄臺生紫蓋,一念令我通自然,一念助我升太清。念念不忘,普告九天!”

每訴“一念”,餘下的三柄劍就一次拔高,急速升入月空,而賣炭妞本身也滿身紫金顏色,在旁人眼簾中恍惚如神祗。那頭黃蛟凝視着那股熟悉氣息,似乎有些忌憚,繼而是滔天怒火,湖上雙爪猛擊湖面,隱藏在湖底的龍爪也開始翻江倒海,困獸猶鬥,何況是它這種幾近化龍之後可與天地同壽的半神長靈,一整座湖當即便熱鍋沸水,無數白霧升騰,天搖地動。雖然賣炭妞的三柄符劍陸續從高空刺入湖中,除了一柄被龍尾掃掉,兩柄都釘入了黃蛟背脊,可黃蛟仍是沒有身受重傷的頹敗模樣,反而助長了它的瘋魔氣焰,四爪反覆起落,龍頭擡起,龍尾砸水,嘶吼如雷鳴,湖水四溢,浸溼湖岸。觀音宗練氣士都早已後撤,唯獨棧橋上那位賣炭妞的師姐紋絲不動,不過也不再望向山頂,而是略帶憐憫看着湖中那頭龍氣可以推本溯源到高原的黃蛟,淡然命令道:“英毅,斂氣入寶瓶。”

棧橋上身形搖晃的女子仙師點了點頭,雙手結印,悠悠然一吸氣,將湖中瘋狂流溢的龍息龍氣吸入腹中。

原本頭顱朝向賣炭妞的黃蛟,很快感受到身後小蟊賊的偷竊行徑,緩緩轉過那顆碩大頭顱,死死盯住棧橋上的兩名練氣士。

宗主皺眉說道:“賣炭妞,別玩了。”

賣炭妞嘻笑一聲,嚷着知道啦知道啦,從袖中滑出一塊雕有雙龍銜尾的玉佩,露出一臉肉疼的委屈表情,唉聲嘆氣着捏碎玉佩。

她的師姐望向湖岸,平靜道:“孫啞,敕雷厭勝。”

一名年輕男子練氣士聞聲後,立即打開腳下那隻行囊,露出一塊青石雕刻的仰臥磐龍礅子,方方正正,不下百斤重,礅子六面各鑿有一孔,其中有赤色雷電流轉縈繞。年輕男子捧起礅子,怒喝一聲,拋向湖中。

棧橋上的宗主有條不紊發號施令,“齊隆中,結鏡!”

另外一位中年練氣士頂着差點讓他窒息的巨大壓力,一鼓作氣長掠到湖邊,蹲下後雙臂伸入湖水中,以他爲起始,湖面開始以肉眼可及的速度冰凍起來。

此時,湖中賣炭妞已經捏碎雙螭玉佩,湖上幻化出兩條體型遜色於黃蛟的小螭。橋上名叫英毅的女子練氣士則在瘋狂汲取黃蛟的龍氣。年輕練氣士孫啞拋出那隻磐龍礅子後,礅子在湖上空懸停,天上有一道天雷砸下,擊中礅子,金光四射,電閃雷鳴之際,一條條金線在湖上綿延看來,像一張象徵天道的黃金法網。而負責結鏡的練氣士已經把整個湖面都凍結住,湖上寒氣森森。

萬事大吉,只欠東風。

身上不知藏了多少上品符器的賣炭妞正要祭出一樣壓箱底的物件,就在她即將可以一舉降龍之際,橫生異象!

那條黃蛟無緣無故消失不見了。

觀音宗宗主也瞬間從棧橋上消失。

山巔之上,她望向那個低頭俯視身前白色大碗的中年書生,沉聲道:“姓謝的,你不要得寸進尺!”

這書生擡起頭微笑道:“澹臺平靜,別仗着年紀大就倚老賣老,女子這般作態,不可愛。”

宗主冷笑道:“你謝飛魚眼睜睜看着國破家亡,空有一身修爲,還是藏頭縮尾,到頭來連女兒也不敢認,就是大丈夫了?!”

書生依舊是笑眯眯打趣道:“女子就是頭髮長見識短。”

真名澹臺平靜的高大女子臉色陰沉,顯然是破天荒真的大動肝火,雖說觀音宗向來不理俗世紛爭,興亡自有天定,可此人當年放出話來,只要他不出太安城一日,南方大練氣士就不可越過廣陵江一步,這本就是在多此一舉地刻意針對觀音宗。

看不出真實年紀的儒生不去看澹臺平靜的臉色,低頭望向水碗,碗中游曳有一尾寸餘長的黃色小蛟,除此之外,還有兩條小螭和一條赤蛟,長度都差不多。

蜀地已無蛟,盡在我碗中。

儒生笑了笑,輕聲說道:“咱們都是順勢而動的世外人,知道天地運轉,自有規矩。你想要用此蛟給北涼王徐鳳年補氣,可就壞了規矩。”

澹臺平靜譏諷道:“那你幫陳芝豹捕捉蜀地蛟螭,爲他鋪路,就沒有壞了規矩?”

姓謝的讀書人搖頭道:“體悟天道,你差了太遠,咱們雖是縫補天道的同行,可我勞心,你們練氣士不過是出力。”

澹臺平靜嘴角勾起,憐憫眼神宛如先前她看待那條黃蛟。

讀書人環顧四周,和顏悅色微笑道:“知道你留有後手,鄧太阿的飛劍嘛,我打架的確馬馬虎虎,可打不過總跑得過,是吧?”

山頂上僅留下高大女子一人,但是從山頂到蜀中地帶,出現了一串連綿不絕的雷鳴聲。

澹臺平靜身邊出現兩個男子,貌不驚人的中年人,獨臂老人。

鄧太阿和隋斜谷。

她投去一個詢問眼神。

悄無聲息遞出地仙一劍的鄧太阿揉了揉下巴,自嘲道:“這傢伙腳底抹了油?跑得可真快,我追不上。”

澹臺平靜嘆了口氣,有點惋惜,問道:“接下來你去哪裡?”

鄧太阿淡然道:“找我那徒弟去,反正北涼是絕對不去的,有隋老前輩陪你們就夠了。”

隋斜谷瞥了眼那高大女子,笑道:“小澹臺,自打當年第一眼看到你,我可是追了你八十幾年,真不給個機會?你要是答應,我就把一身所學都傳授給那賣炭妞兒。”

澹臺平靜完全就沒有理睬這個老不修的東西,下山去了。

隋斜谷呲牙咧嘴。

比起這兩位都要年輕上好幾個輩分的鄧太阿玩笑道:“老前輩,追女子可不是咱們練劍啊,哪能這麼直截了當的。”

隋斜谷瞪眼道:“你不一樣是個光棍,到了老夫這個歲數,也還是老光棍一條!”

鄧太阿哈哈大笑,“借老前輩吉言。”

笑過之後,鄧太阿感慨道:“吳老頭兒也不真是冥頑不化的老古董,總算做了件讓我覺得爽利的事情。”

隋斜谷點頭道:“出冢九十九劍,加上老夫這把破劍,剛好湊足了一百劍,怎麼都夠北蠻子吃一壺了。”

鄧太阿猶豫了一下,說道:“如果可能的話,也許要加上我這一劍。不過到了那一步,也許大局已定,雪中送炭和錦上添花都說不上了。”

隋斜谷豪氣沖天,大笑道:“不說其它!到時候那可就是整座中原的好劍,加上那三十萬北涼刀啊,這幅場景!”

第100章 魔頭洛陽第197章 新人牽驢入城,舊人乘劍入海第146章 古謠第182章 兩國之戰,兩人之戰(上)第93章 江湖登高第285章 風雪鐵騎下江南(八)第25章 與南雁一起北歸第27章 茶與血第172章 參見世子殿下第145章 活水第111章 愁啊第162章 我以春秋斬春秋,死結以死解第386章 西楚雙璧(三)第122章 大秦皇帝鎮國符第185章 錦囊第180章 當歸第48章 送炭之後齊卸甲第32章 一肩挑道第140章 以北第151章 青衣殺白衣第18章 揮手和彎腰第98章 燈籠第216章 那些壯闊之下的(上)第371章 儒家有聖人第277章 北涼一聲聲不答應第54章 該死第154章 來世認酒窩第30章 來了和該死了第127章 吵聲佛聲第104章 好鳥好世道第91章 坐黿觀劍(中)第113章 釣起一湖第40章 何謂天下第十第358章 如今江湖亦有癡人第250章 一位位仙人在前第88章 少俠和魔頭第210章 說書人酌酒閉目而談第77章 兄弟二人,北涼袍澤第63章 借氣三千斬頭顱第75章 青城王低頭第67章 隱相第121章 彈劍如彈琴第147章 龜孫子老王八第61章 天師府上小天師(上)第45章 雪中第97章 到此一遊第294章 在不在第124章 她在笑第161章 兩敕第152章 大王小鬼齊登場第279章 鐵騎風雪下江南(二)第297章 大龍吐珠,天上人間第57章 雀騎鷹第49章 董胖子第198章 風起西北隴上(下)第119章 頭顱第176章 山上人上山第60章 笑話第348章 魚龍齊聚第172章 幾人不思徐第168章 娃娃親第34章 亂世小歌謠第70章 還是打劫的第93章 吳家九劍第171章 摘刀撕面第90章 山中相厭城外相歡第152章 上桌第243章 噤若寒蟬(六)第391章 祿球兒第93章 白龍魚服第126章 雷聲第221章 北涼四戰(三)第175章 能飲一杯無第187章 兩人之戰,兩國之戰(六)第256章 且放心第54章 白衣送行收官章一無他無中原第34章 十分之爭,將死之人第92章 女俠和錢囊第21章 道士下山挑山第120章 雙手合十,黃河逆行第418章 北莽陸地神仙何在第245章 噤若寒蟬(八)第110章 問答第290章 南渡北歸時第154章 來世認酒窩番外第六章第116章 離陽失其鹿(上)第198章 鄧太阿彈指有六第五六十章 西佛東魔白衣逐鹿第234章 百無一用是(中)第106章 他鄉遇故知第190章 兩人之戰,兩國之戰(九)第23章 桌上皇帝兩字第325章 不姓徐,名知報第97章 登船的跳船的都可惡第78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88章 天上大風第141章 女子剎那第208章 有朋遠方來,豈能無禮
第100章 魔頭洛陽第197章 新人牽驢入城,舊人乘劍入海第146章 古謠第182章 兩國之戰,兩人之戰(上)第93章 江湖登高第285章 風雪鐵騎下江南(八)第25章 與南雁一起北歸第27章 茶與血第172章 參見世子殿下第145章 活水第111章 愁啊第162章 我以春秋斬春秋,死結以死解第386章 西楚雙璧(三)第122章 大秦皇帝鎮國符第185章 錦囊第180章 當歸第48章 送炭之後齊卸甲第32章 一肩挑道第140章 以北第151章 青衣殺白衣第18章 揮手和彎腰第98章 燈籠第216章 那些壯闊之下的(上)第371章 儒家有聖人第277章 北涼一聲聲不答應第54章 該死第154章 來世認酒窩第30章 來了和該死了第127章 吵聲佛聲第104章 好鳥好世道第91章 坐黿觀劍(中)第113章 釣起一湖第40章 何謂天下第十第358章 如今江湖亦有癡人第250章 一位位仙人在前第88章 少俠和魔頭第210章 說書人酌酒閉目而談第77章 兄弟二人,北涼袍澤第63章 借氣三千斬頭顱第75章 青城王低頭第67章 隱相第121章 彈劍如彈琴第147章 龜孫子老王八第61章 天師府上小天師(上)第45章 雪中第97章 到此一遊第294章 在不在第124章 她在笑第161章 兩敕第152章 大王小鬼齊登場第279章 鐵騎風雪下江南(二)第297章 大龍吐珠,天上人間第57章 雀騎鷹第49章 董胖子第198章 風起西北隴上(下)第119章 頭顱第176章 山上人上山第60章 笑話第348章 魚龍齊聚第172章 幾人不思徐第168章 娃娃親第34章 亂世小歌謠第70章 還是打劫的第93章 吳家九劍第171章 摘刀撕面第90章 山中相厭城外相歡第152章 上桌第243章 噤若寒蟬(六)第391章 祿球兒第93章 白龍魚服第126章 雷聲第221章 北涼四戰(三)第175章 能飲一杯無第187章 兩人之戰,兩國之戰(六)第256章 且放心第54章 白衣送行收官章一無他無中原第34章 十分之爭,將死之人第92章 女俠和錢囊第21章 道士下山挑山第120章 雙手合十,黃河逆行第418章 北莽陸地神仙何在第245章 噤若寒蟬(八)第110章 問答第290章 南渡北歸時第154章 來世認酒窩番外第六章第116章 離陽失其鹿(上)第198章 鄧太阿彈指有六第五六十章 西佛東魔白衣逐鹿第234章 百無一用是(中)第106章 他鄉遇故知第190章 兩人之戰,兩國之戰(九)第23章 桌上皇帝兩字第325章 不姓徐,名知報第97章 登船的跳船的都可惡第78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88章 天上大風第141章 女子剎那第208章 有朋遠方來,豈能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