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父子並行

(下一章要在凌晨很晚,就不要等更了。)

北涼道涼陵兩州門戶大開,各地城池要隘幾乎同時寬鬆了門禁,不光是士子得以魚貫入涼,三教九流,魚龍混雜,都前往北涼富貴險中求。一支騎隊由毗鄰夔門劍閣的米倉嶺道,沿西北方向悄悄進入陵州,騎隊人數寥寥五六人,都是大老爺們,不見半點脂粉。馬政驛路都逐漸縮減凋敝,不復春秋戰火硝煙時盛況,不過位於蜀涼之間的米倉嶺道,哪怕山路崎嶇,驛道仍是每年耗費重金,修繕得極爲完善,比之春秋期間猶有過之,這對兩地商販而言不過是一樁無需深思的天大幸事,可在有心人看來,是北涼鐵騎長驅南下,還是蜀地精兵長驅北上,無非是一線之隔,騎隊在一座視野開闊的山頭駐足南望,爲首老人握着馬鞭往劍閣那邊指了指,笑道:“原本按照義山的謀劃,夔門雄關有數千輕騎爲汪家父子把持,加上青城山所藏六千精銳甲士,裡應外合,咱們北涼假如真有吞併中原的野心,或者說朝廷那邊逼得太狠了,別的不說,西蜀南詔這一條西線,三月之內,可盡在我手。可陳芝豹既然孤身赴蜀,雖說還沒有被封蜀王,暫時還在當那個狗屁倒竈的兵部尚書,但是隻要將來他去蜀地治政幾年,這一斷,嘿,北涼就像一個人腋下生惡瘡,抓也不是,不抓也不是,難受得很吶。”

除了言語之間氣吞如虎的佝僂老人,還有世子殿下徐鳳年,北涼新騎軍統領袁左宗,即將出任陵州實職副將軍的韓嶗山與徐偃兵,並肩而停,一同南望西蜀。徐驍策馬在米倉嶺道山路之巔,在春神湖戰艦上戴了那頂紅狐皮帽後,羈旅途中就再沒有摘下過。徐驍調轉馬頭,“先前祿球兒引薦,我也見過了神往已久的南唐舊將顧大祖,經他這個外人一說,才知道咱們北涼地域不大,還有這麼多講究門道,按照他的方輿紀要,北涼道可化爲三區十四塊地形,一目瞭然,按照顧大祖的講法,北涼佔據天下上游,跟各地氣息相通,可制天下之命,以前只聽義山說北涼在大秦一統後,歷史上足足有戰事一千二百八十一次,是當之無愧的千戰之地,不過義山不信天命鬼神之說,再者我也知義山心底,是不贊成北涼以獅子搏兔之勢侵襲中原,再讓中原硝煙四起,所以這些年,其實他活得也不痛快。”

腰間佩一柄北涼刀的徐鳳年笑道:“師父總說世之才雄,須藉知識制之,則豪氣不暴縱,可以順勢成事。這可是實實在在的良苦用心,不說你在春秋戰事裡的惡名昭彰,就咱們徐家的出身,就算有黃三甲這老神棍倒騰出什麼瑞兆,也根本不頂用,天下士子和民心,都不會倒向徐家。如今讀書人尤其是不得志寒士紛紛涌入北涼,那也是因爲北涼打出爲中原鎮守西北的旗號,給了他們一個臺階下,否則你看誰樂意來北涼當官。”

徐驍擡手用馬鞭推了推皮帽,嘿嘿笑道:“誰讓爹早生了幾百年,義山說晚生幾百年,讓天下寒士得勢,門閥根基徹底毀去,對於皇命正統一事不再像如今這般苛求,那就是皇帝寶座誰都坐得的大好光景,老百姓嘛,誰還在乎你姓什麼,只要給他們太平日子過,那就認誰。誰坐龍椅誰不坐,他們纔不在乎。不過話說回來,你爹這些年也就只在軍中還剩下些積威,不說中原,就是在北涼,如果哪天被北莽鐵騎碾壓得支離破碎,萬一北莽有人可以治政有方,大部分百姓,過不了幾年,也就全然不念徐家替他們二十年看家護院的情分了。說起這個,爹越是覺得西壘壁一戰,贏得僥倖,中原大地,西楚有心復國的遺民,可真是野火燒不盡,前赴後繼,好像根本就不知道死字怎麼寫的,以後恐怕很難再凝聚起這麼一國民心了。咱們北涼,不說比起西楚,就算跟西蜀比,還是差了很多,這得怪爹,馬上打天下湊合,下馬以後,就馬虎了。治理天下,終歸是讀書人的本事,他們最擅長,爹以前還不覺得,現在真是不服氣不行。爹年輕的時候吃了他們太多虧,每次瞧見他們道貌岸然的嘴臉,就忍不住想揍一頓,所以將來跟士子書生打交道,就看你的了,千萬別學爹,脾氣一定要好些。”

徐鳳年笑着點頭,“幽西高原,幽北平原,涼西走廊,祁連山地,隴東隴西,賀蘭山地,等等,共計十四地,既然顧大祖高屋建瓴細緻劃分出了北涼戰區,以後我安置心腹將領,就可以有的放矢。然後慢慢將治理政事的讀書人圍困其中,各司其職,有邊關雄兵戊守,厚餡兒包肉,北涼不容易亂。這趟士子北奔,肯定夾雜有很多趙室眼線,我倒想看一看他們能有多高的搗亂道行。北涼有北涼的侷限,卻也有北涼的獨到優勢,只要三十萬鐵騎在,足可自保,北涼除了涼西走廊是膏腴之地,其餘諸地大多物產不豐,有糧儲之憂,關東漕運更是一直爲朝廷鉗制,但良將勁卒,東西河隴自古人才輩出,便是張鉅鹿一干廟堂大佬也眼饞,說句不好聽的,咱們就算餓着肚皮,也能把北涼以外的所謂的百戰之兵打得哭爹喊娘。”

徐驍打趣笑道:“呦,怎麼聽着有點當統帥的志向了,爹可記得你小時候成天想着當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豪俠,對帶兵打仗沒什麼興趣的。”

徐鳳年平靜道:“只有自己真真切切走過了江湖,才知道一人之力有盡頭,當大俠的念頭也就淡了。試想馬鞭所致,動輒數萬鐵騎蜂擁而出,誰能阻擋,王仙芝?還是曹長卿?”

袁左宗輕聲笑着拆臺道:“要是他們的話,還是能擋上一擋的。”

徐驍爽朗大笑,對於這位義子能跟嫡長子言談無忌說笑幾句,很是開懷欣慰。當年六名義子各自意氣風發,祿球兒不去說,也就性子寡淡的姚簡與兒子有些交往,這讓徐驍隱憂不輕,幾位義子中袁左宗性情清高不遜陳芝豹,白熊竟然能夠“低頭”,齊當國當下對鳳年幾乎算是心悅臣服,無疑都是意外之喜。不顯山不露水的兩位扈從韓嶗山和徐偃兵默契相視一笑。事實上兩人都跟槍仙王繡師出同門,只是世人只知韓嶗山是王繡師弟,不知徐偃兵而已。緣於王繡身爲上一輩江湖四大宗師,在中原西北一帶風頭無雙,不僅韓嶗山被遮掩得暗淡無光,早早離開宗門行走江湖的徐偃兵就更不用多說。連徐鳳年也是這趟同行返回北涼,才從韓嶗山嘴裡得知徐偃兵當初鋒芒太盛,幾乎讓年長許多的王繡追趕無望,以至於幾乎意志消沉,王繡父親不得不將這名最爲器重看好的外姓弟子半驅逐半請出王家,徐鳳年這才揣摩出徐驍之所以敢正大光明離開北涼,深入中原腹地,不是憑仗相對明面上的槍仙師弟韓嶗山,而是籍籍無名的徐偃兵。北涼王最後一次赴京,徐驍前往欽天監,遇上皇后趙稚那一次,人屠也是帶的徐偃兵,而非韓嶗山。

一行人在山頂驛路上繼續緩緩北行,徐驍跟徐鳳年並轡而行,徐驍輕聲說道:“除了北涼都護和騎軍步軍統帥三把交椅已經塵埃落定,祿球兒和你袁二哥已經坐上去,燕文鸞的步軍統領也得讓給顧大祖,接下來就數北涼道涼幽陵三州將軍最爲實權,其中涼州將軍一職向來由北涼都護兼任,幽州將軍已經給了那個野心勃勃的皇甫秤,徐偃兵和韓嶗山擔任陵州副將,就只剩下主將一位空懸。你有什麼打算?”

徐鳳年猶豫了一下說道:“燕文鸞那邊不好處置,畢竟是功勳老將,燕文鸞也不如鍾洪武那般年邁,做人也八面玲瓏,沒什麼把柄。我打算先讓顧大祖從祿球兒手裡分去涼州將軍,過渡一下。在鐵門關一役遞交投名狀的功臣汪植,以及一些鳳字營得力將領,等這些人站穩腳跟後,纔好對燕文鸞下手。說實話,如果燕文鸞識大體,就算背上過河拆橋的罵名,非要在顧大祖和燕文鸞之間做取捨,我仍是願意委屈顧大祖,繼續讓燕文鸞這員老將穩定邊境。反正顧大祖已經無路可退,大不了我親自去登門賠罪,任打任罵就是了。顧大祖是個兵癡,我就不信他樂意離開北涼,當個賣酒翁田舍老。”

徐驍皺了皺眉頭,“顧大祖這種人,骨子裡桀驁難馴,你就不怕他心存芥蒂?人心反覆,顧大祖要是有意出工不出力,對急需大將穩固局勢的北涼來說是不可估量的損失。”

徐鳳年淡然笑道:“說起收買人心的手段,我沒你那麼有本事,也從不奢望有人對我納頭便拜,一見如故,從此就忠心耿耿,那是癡人夢囈。再說了,一碗水端平,其實本身就是沒有端平,燕文鸞是北涼軍一面旗幟,這面旗幟可以倒下,但如果倒下的方式不光彩,只爲了讓顧大祖迅速成爲一座新山頭,得不償失。如果顧大祖連這點時間都不等,那就只是當將軍的命,不是當統帥的人。”

徐驍指了指徐鳳年,笑着不說話,徐鳳年一頭霧水,徐驍跟這個兒子藏不住話,已經打開天窗說亮話,“上次跟顧大祖喝酒聊天,兩老頭兒一宿沒睡意,最後顧大祖跟我交底了,他到北涼以後,他自己也不希望一步登天,給新主子北涼惹來沒必要的動盪變故,但他必須拿到手三州將軍之一,最次是陵州將軍,最好是涼州將軍。只要答應他這一點,他就以死效命。呵,顧大祖那麼個文膽武膽渾身是膽的亡命人物,如今竟然也學會權衡輕重了,又跟你不謀而合,你們這對大小狐狸,是不是早就串通一氣了?”

徐鳳年哈哈笑道:“顧大祖這麼善解人意,以後不給他一個步軍統領都說不過去了。”

徐驍嘆氣道:“爹徹底服老嘍。”

徐鳳年笑道:“我都是耍些小聰明,上不了檯面,比你差遠了。”

徐驍搖了搖頭,眯起眼好似醉醺醺道:“別安慰爹了,一個當爹的,因爲自己兒子而服老,從來都不是什麼傷心事。天底下,就沒有比這更開心的事情了。”

徐鳳年無奈道:“中午在山腳客棧喝酒吃肉,可不見你怎麼服老,一大把年紀了,還跟我拼酒?中間偷偷摸摸上茅廁幾次?兩次還是三次?”

老人一臉尷尬。

老人然後笑道:“這回去邊境跟那個有拓跋菩薩護駕的老婆娘見面,爹就靠你撐場面了。”

徐鳳年平靜道:“行的。”

九十四章 武當桃符第229章 昔年徐家如今北涼第30章 我見真武之前斬惡龍第51章 數風流人物第309章 野草第24章 搬山第77章 兄弟二人,北涼袍澤第70章 還是打劫的第167章 跟天下百姓要了一壺酒第18章 東西一線上的攔路石收官章一無他無中原第205章 上山下山第101章 入冬本該人加衣第65章 三碗再三碗第106章 疼第420章 蒼天在上第73章 青羊宮內殺神仙(中)第329章 刺史府邸的年輕人們第155章 紅樓第125章 仙人落子第282章 風雪鐵騎下江南(五)第133章 登樓第134章 有人養龍第170章 一劍刺死你第128章 菩薩過河第142章 北涼鼓響第401章 沒有木劍的溫華第153章 死在更南,死於更北第379章 天下共分徐家第304章 西楚霸王(六)第328章 中原亂第17章 吃劍的老祖宗第92章 女俠和錢囊第102章 明年春發花第168章 娃娃親第162章 夢中斬龍第152章 上桌第352章 喝綠蟻酒是要收銀子的第211章 你們這一劍第56章 秋愁煞人更殺人第378章 武當山上無宗師第109章 魔頭坐佛上第127章 吵聲佛聲第158章 北涼飲盡兩杯綠蟻酒第79章 右菩薩左金剛第35章 都去死好了第260章 事了拂衣(下)第175章 步步長生蓮第91章 知了第223章 北涼四戰(五)第71章 三十萬碑第137章 父子第173章 老卒第66章 一日千里第61章 淚水第20章 火燒雲下第69章 謀國之士第259章 事了拂衣(三)第225章 北涼四戰(七)第125章 書聲第128章 大仗之前有大仗第314章 收屍第124章 她在笑第12章 湖中有老魁第196章 壺酒雙碗,端酒借劍一千九第161章 鎮靈歌第80章 樹葉紅了第149章 待客之禮第55章 一劍便是百萬師第349章 敬酒罰酒第236章 百無一用是(下)第5章 天下第一美人第252章 日出東方番外第八章第65章 蜀蛟第29章 燒紙不易死人易第30章 來了和該死了第186章 四大天師第378章 武當山上無宗師第203章 飛昇第358章 如今江湖亦有癡人番外第八章第74章 北涼親家第295章 燈火闌珊處,獨坐城頭人第20章 垂死一劍第30章 清明灑黃紙第66章 碗中蛟龍第95章 狗刨江湖第13章 一樣米養江湖百樣人第188章 賭氣第62章 三人禾第143章 西北遍地起狼煙,京城人人得太平第196章 壺酒雙碗,端酒借劍一千九第39章 下酒菜第173章 老卒第279章 鐵騎風雪下江南(二)第3章 天大的買賣第99章 書生的意氣,先生的背影第162章 我以春秋斬春秋,死結以死解第53章 魔高一丈
九十四章 武當桃符第229章 昔年徐家如今北涼第30章 我見真武之前斬惡龍第51章 數風流人物第309章 野草第24章 搬山第77章 兄弟二人,北涼袍澤第70章 還是打劫的第167章 跟天下百姓要了一壺酒第18章 東西一線上的攔路石收官章一無他無中原第205章 上山下山第101章 入冬本該人加衣第65章 三碗再三碗第106章 疼第420章 蒼天在上第73章 青羊宮內殺神仙(中)第329章 刺史府邸的年輕人們第155章 紅樓第125章 仙人落子第282章 風雪鐵騎下江南(五)第133章 登樓第134章 有人養龍第170章 一劍刺死你第128章 菩薩過河第142章 北涼鼓響第401章 沒有木劍的溫華第153章 死在更南,死於更北第379章 天下共分徐家第304章 西楚霸王(六)第328章 中原亂第17章 吃劍的老祖宗第92章 女俠和錢囊第102章 明年春發花第168章 娃娃親第162章 夢中斬龍第152章 上桌第352章 喝綠蟻酒是要收銀子的第211章 你們這一劍第56章 秋愁煞人更殺人第378章 武當山上無宗師第109章 魔頭坐佛上第127章 吵聲佛聲第158章 北涼飲盡兩杯綠蟻酒第79章 右菩薩左金剛第35章 都去死好了第260章 事了拂衣(下)第175章 步步長生蓮第91章 知了第223章 北涼四戰(五)第71章 三十萬碑第137章 父子第173章 老卒第66章 一日千里第61章 淚水第20章 火燒雲下第69章 謀國之士第259章 事了拂衣(三)第225章 北涼四戰(七)第125章 書聲第128章 大仗之前有大仗第314章 收屍第124章 她在笑第12章 湖中有老魁第196章 壺酒雙碗,端酒借劍一千九第161章 鎮靈歌第80章 樹葉紅了第149章 待客之禮第55章 一劍便是百萬師第349章 敬酒罰酒第236章 百無一用是(下)第5章 天下第一美人第252章 日出東方番外第八章第65章 蜀蛟第29章 燒紙不易死人易第30章 來了和該死了第186章 四大天師第378章 武當山上無宗師第203章 飛昇第358章 如今江湖亦有癡人番外第八章第74章 北涼親家第295章 燈火闌珊處,獨坐城頭人第20章 垂死一劍第30章 清明灑黃紙第66章 碗中蛟龍第95章 狗刨江湖第13章 一樣米養江湖百樣人第188章 賭氣第62章 三人禾第143章 西北遍地起狼煙,京城人人得太平第196章 壺酒雙碗,端酒借劍一千九第39章 下酒菜第173章 老卒第279章 鐵騎風雪下江南(二)第3章 天大的買賣第99章 書生的意氣,先生的背影第162章 我以春秋斬春秋,死結以死解第53章 魔高一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