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準備搞無人機

對於羅羅來說,M250只是他們當年收購艾奇遜公司時一併收穫的意外之喜而已。

這種發動機早在1960年代就完成了基礎設計,而且在艾奇遜時期就已經被轉讓給了好幾個國家進行許可證生產。

雖然渦軸和渦槳發動機的更新週期並不快,這一型號直到眼下的90年代也不算過時,但這種輸出功率最高只有331kw的小玩意無論如何也算不上什麼核心技術。

現在華夏方面的出價還算合理,況且又是個潛力巨大的市場,羅羅方面沒過幾天就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考慮到之前的經驗教訓,喬治和亞當也再沒敢提什麼一年一議的事情,而是老老實實地簽了個爲期3年的技術轉讓合同。

當然,英國人也不是什麼慈善家。

他們在合同裡特地加了一條內容:

在華夏國內,這個型號隨便怎麼用都沒問題,但如果要賣給第三方國家,那麼每一次成交都要付給羅羅公司一筆專門的出口許可費用。

只能說,到底是大公司,經驗豐富。

其實這是羅羅公司技術許可類合同的模板,面對任何授權對象都有的一條。

由於默認的費用比例實在不高,因此無論是羅羅總部、喬治和亞當還是華夏這邊的任炳達,在籤合同的時候其實都沒當回事。

在正式談判之前,任炳達就已經把自己的想法通過張振華報告給了常浩南。

所有人都根本沒想過,這個條款會有真正發揮作用的一天。

常浩南伸手在半空中向下壓了壓,示意對方放寬心:

“型號發展不是盲目追求紙面數據的高大上,而是應該綜合考慮整個航空動力體系,力爭構建一個從低到高,級別完整的航空發動機型譜。”

這是一種子型號多如牛毛的輕型渦輪機,而鎬發方面的目標確定爲M250的II系列的B17渦槳型號,以及同爲II系列的C10渦軸型號。

儘管300kw級別是二人上次見面時常浩南親自定下來的,但在技術引進過程中,看見先進型號就走不動路的領導比比皆是,還是多解釋兩句更保險。

但聲望跟權力,畢竟還是兩回事。

看着張振華表現出一副小心謹慎的樣子,常浩南在心中暗暗嘆了口氣。

實際上,後者本人對於這類輕型航發的型譜也沒有太深入的研究,因此拿着張振華送來的資料看了好一會。

如今的常浩南光是實打實的身份就已經相當不一般。

張振華見常浩南翻到關鍵處,趕緊開口進行解釋:

“III系列和IV系列雖然先進,但羅羅那邊未必願意轉讓技術,而且要價必定很高。”

然而,在並不算太多年以後,羅羅公司就會感謝當年定下這個模板的前輩們。

“從這個角度出發,你們集團的選擇沒有錯。”

“M250系列發動機……”

顯然,他是擔心常浩南對於型號選擇有所不滿。

“常總,II系列是任總經理他們經過綜合考量,在成本、技術難度和性能上最爲平衡的選擇。”

“還有就是,C30系列的渦軸在級別上跟咱們國家已經從法國引進全套技術的渦軸8重合,也不符合您之前要求的300kw功率級別。”

說回盛京這邊。

儘管在去年年末二人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後者在航空工業系統裡面就已經有了相當高的聲望。

“放心吧,我看得懂。”

這兩個型號都採用了相同的6級軸流+1級離心壓氣機,最大輸出功率按照不同壽命在294-331kw之間可調。

……

火炬集團雖然規模很小,但說起來也是科學院直屬的二級國企,級別跟鎬京發動機集團、盛京飛機工業集團這些幾千上萬職工的龐然大物平起平坐。

而身爲火炬集團的總經理,常浩南如果硬要論級別,甚至夠得上司廳局正職。

只不過因爲實在太年輕,加上正在推進國企去行政化,所以算是低職高配,還沒正式升上去而已。

但手裡的職權可是半點不打折扣的。

更不用說作爲渦扇10項目的總設計師,說他能直接調動半個航空工業系統的資源,都絲毫不誇張。

至於在科工委和科技委那邊能直接說上話的人脈關係,就更是嚇人了。

丁高恆和宋建在面對常浩南的時候,表現就像兩個普普通通的和藹小老頭,但不意味着他們在別人面前也是這樣。

大多數人根本不可能有直接跟他們對話的機會。

總之,諸多種身份疊加起來,其實已經讓常浩南的一言一行有了相當大的影響力。

尤其對於像是張振華這樣,航空工業系統的中層領導來說更是如此。

很多時候,常浩南無意中的一句話,甚至一個語氣,都能決定一個項目,或者一個人的前途命運。

所以,他也不得不開始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尤其是在這些下屬面前。

要說常浩南是不是喜歡這樣,那其實未必。 但不管他喜不喜歡,這就是實際情況。

而在得到了明確的肯定評價之後,張振華也總算放下心來。

於是又試探着問起了另外一件事情——

任炳達雖然沒有明說,但話裡話外的意思還是希望常浩南能夠保證這樣一型發動機的前景。

把渦扇9的一部分資金挪作他用,雖然經過了集團領導的批准,在程序上並無問題,但如果真的讓這筆錢打了水漂,那麼作爲首倡者的任炳達多少也會受到一些負面影響。

華夏這邊的基本邏輯是權責統一,這畢竟是一筆不小的外匯支出,不可能僅僅因爲程序合規就徹底擇清責任。

“老張,這件事情,我之前就明確說過。”

常浩南的語氣稍微變得嚴肅起來:

“本次引進的型號,暫時沒辦法預設裝機對象,所以我不可能在這裡保證什麼。”

他這邊還有一盤大棋要下,自然不可能直接答應下來——

前面之所以要通過西羅公司引進這麼個不太起眼的型號,就是要證明“航發先行”這一路線的可行性。

而如果在正式引進之前就大包大攬給了幾個型號,那就又走上了過去“型號牽引”的老路。

甚至反而還證明了型號牽引這個路子是對的。

那豈不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看到常浩南這樣一副篤定的樣子,張振華也沒敢在這件事情上繼續糾結。

他趕緊把話題轉移到渦扇9A上面,報告了一下這段時間的裝機進度,然後便離開了前者的辦公室。

送走老張之後,常浩南輕輕嘆了口氣,猶豫片刻之後還是拿起了旁邊紅色電話的聽筒。

雖然嘴上說得很強硬,但他不可能真的完全不管。

這個型號是他建議鎬發集團引進的,如果就這麼當甩手掌櫃,豈不是成了始亂終棄?

幾次轉接之後,電話總算接通。

對面也是常浩南的老熟人,已經升任貴航工業總設計師的孫惠中。

“孫工,是我,常浩南。”

這個電話常浩南很少用,因此首先還是得自報家門。

“常總?”

電話那邊先是幾分茫然,然後迅速轉爲驚喜:

“常總,您打電話來是有什麼吩咐?我們馬上落實!”

如果說張振華和鍾世宏這些人對於常浩南還只是感激加上尊敬的話,那麼黔省那邊的同志,就完全是一種崇拜了。

畢竟,在貴航工業已經幾乎走投無路的時候,是常浩南用一個“十號工程DSI技術驗證機”的名義,給他們注入了一筆可以說是救命的研究經費。

而目前正在緊鑼密鼓進行地面測試籌備試飛的教練9,也幾乎是常浩南一手帶着孫惠中設計出來的。

不出意外的話,這將會是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貴航集團的主打型號。

“吩咐談不上,就是想問一下,今年年初那時候,我應該和你們提起來過一箇中空長航時無人機的事情,不知道孫工還有沒有印象?”

M250這個發動機的主要裝機對象就三種——輕型直升機、初級教練機或者中型無人機。

對於眼下的航空工業來說,顯然是最後一種更容易實現,也更有實際價值。

哪怕PLA暫時沒閒錢裝備,也可以拿去出口。

“有印象,當然有印象!”

儘管隔着一根電話線,但孫惠中還是站了起來:

“只是我們集團的力量都集中在攻關教練9上面,所以,目前還只是按照您之前的指示,成立了一個無人機飛行控制研究室,招了一批相關專業的畢業生,在做先期預研。”

“不知道常總是否需要我們調整一下研發的重點方向?”

面對如此積極的孫惠中,常浩南趕緊回答道:

“不不不,那倒不需要,你們目前還是先集中精力把教練9搞好,它的試飛數據關係到殲10後續原型機的設計,必須保證進度。”

“我只是要告訴你一下,我這邊有個300kw級別的輕型渦槳發動機可以作爲動力,更詳細的數據我過一會傳真過去,你們在預研過程中,可以用這個動力數據作爲參考,來確定飛機的尺寸以及其它數據。”

這對於孫惠中來說絕對是個意外之喜。

畢竟華夏航空工業的幾乎每一個型號都曾經爲了發動機而操心。

像這樣飛機還八字沒一撇,發動機就先給定下來的情況,確實不多見。

“好……好的!”

第162章 中距空空彈第721章 南亞風雲第688章 笑死,汽車撞牆你知道拐了?晚啦!第6章 你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第465章 友誼計劃!第767章 世紀大閱兵第103章 製造難題(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第169章 放棄幻想,準備鬥爭!第601章 NSK集團,東窗事發第681章 神秘的雷達元器件第536章 渦扇9A,終於熬出來了329.第329章 國企負責人提名,三百萬的項目第177章 精加工領域的革命(國慶快樂!)第45章 降維打擊的風扇設計309.第309章 楊韋大佬的震驚第72章 回到京航(爲盟主flankerr加更25)374.第374章 箱式遠程火箭炮221.第221章 向歐洲出口工業軟件,風水輪流第754章 把黑海造船廠打包帶走第575章 給小日子挖個坑第486章 過去有求於人,現在人求於我第410章 來自馬拉內羅的學員第587章 渦扇10渦輪葉片生產,開始!(求一第609章 火炬質量認證體系233.第233章 俘獲電子戰吊艙了?第168章 有些人只會窩裡橫319.第319章 進氣道異物,隱患解決!(爲盟主【死跑龍套的】加更45)第63章 比他們更強第582章 先天反輻射聖體334.第334章 南海上空的鷹第103章 製造難題(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第503章 常浩南同志成了香餑餑361.第361章 對燕京大學的無情NTR384.第384章 人在大堤在!第44章 富士電機的小動作第159章 自然結冰試驗315.第315章 又見殲10第765章 十月一日,晴第600章 軸承,壞了第89章 意大利人的橄欖枝第444章 火炬公司的第一筆大單第478章 怎麼,你又要改國軍標?第554章 模鍛壓機,動工!第798章 我的大佬導師jpg第86章 遠程偵察第173章 電火花加工第203章 在做了在做了(新建文件夾)第172章 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的暢想第772章 慶祝晚宴第561章 打撈戰利品第790章 殲11B第584章 常總巧施錦囊計(求一波月票)第194章 首見殲10(下)284.第284章 覆盤258.第258章 干擾吊艙測試!第783章 滬東造船廠的撒手鐗301.第301章 那就說點什麼吧(二合一)第756章 科工委的進步347.第347章 搞重型模鍛壓機!第560章 成功的反潛戰第164章 霹靂震長空!第90章 改進渦噴14!第182章 殲轟7的未來第652章 先把GPS干擾器運過去第120章 三年窗口期第633章 超遠程空空彈233.第233章 俘獲電子戰吊艙了?第138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上)第515章 新一代直升機的合作伙伴第441章 揚眉吐氣的一天!第789章 暫時的勝利第444章 火炬公司的第一筆大單第559章 圍獵海上自衛隊!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第595章 真巧啊,日本人剛好有我們要用的零第705章 有價值的俘虜248.第248章 頻分多通道,規避高規格元器件第114章 市場換不來技術(二合一)355.第355章 一場大戲第84章 不穩定工作線314.第314章 給英國人剃個頭!320.第320章 地面測試驗收,以及總裝備部的誕生223.第223章 堂堂空客竟然要買華夏飛機?第631章 加力燃燒!第625章 375代航發的測試準備第523章 青出於藍第432章 重新定義“火箭炮”第156章 多重攔截(二合一,5000字)第590章 新一代教練機體系第762章 大象漫步第615章 真正的六邊形戰士第479章 華夏企業“走出去”348.第348章 江城重型機牀廠第753章 航母專家第699章 亂套了,全亂套了(算昨天的)第460章 殲11總裝下線,多弧離子鍍技術!214.第214章 華夏飛機,走向世界!第662章 那個飛機是我設計的348.第348章 江城重型機牀廠
第162章 中距空空彈第721章 南亞風雲第688章 笑死,汽車撞牆你知道拐了?晚啦!第6章 你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第465章 友誼計劃!第767章 世紀大閱兵第103章 製造難題(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第169章 放棄幻想,準備鬥爭!第601章 NSK集團,東窗事發第681章 神秘的雷達元器件第536章 渦扇9A,終於熬出來了329.第329章 國企負責人提名,三百萬的項目第177章 精加工領域的革命(國慶快樂!)第45章 降維打擊的風扇設計309.第309章 楊韋大佬的震驚第72章 回到京航(爲盟主flankerr加更25)374.第374章 箱式遠程火箭炮221.第221章 向歐洲出口工業軟件,風水輪流第754章 把黑海造船廠打包帶走第575章 給小日子挖個坑第486章 過去有求於人,現在人求於我第410章 來自馬拉內羅的學員第587章 渦扇10渦輪葉片生產,開始!(求一第609章 火炬質量認證體系233.第233章 俘獲電子戰吊艙了?第168章 有些人只會窩裡橫319.第319章 進氣道異物,隱患解決!(爲盟主【死跑龍套的】加更45)第63章 比他們更強第582章 先天反輻射聖體334.第334章 南海上空的鷹第103章 製造難題(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第503章 常浩南同志成了香餑餑361.第361章 對燕京大學的無情NTR384.第384章 人在大堤在!第44章 富士電機的小動作第159章 自然結冰試驗315.第315章 又見殲10第765章 十月一日,晴第600章 軸承,壞了第89章 意大利人的橄欖枝第444章 火炬公司的第一筆大單第478章 怎麼,你又要改國軍標?第554章 模鍛壓機,動工!第798章 我的大佬導師jpg第86章 遠程偵察第173章 電火花加工第203章 在做了在做了(新建文件夾)第172章 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的暢想第772章 慶祝晚宴第561章 打撈戰利品第790章 殲11B第584章 常總巧施錦囊計(求一波月票)第194章 首見殲10(下)284.第284章 覆盤258.第258章 干擾吊艙測試!第783章 滬東造船廠的撒手鐗301.第301章 那就說點什麼吧(二合一)第756章 科工委的進步347.第347章 搞重型模鍛壓機!第560章 成功的反潛戰第164章 霹靂震長空!第90章 改進渦噴14!第182章 殲轟7的未來第652章 先把GPS干擾器運過去第120章 三年窗口期第633章 超遠程空空彈233.第233章 俘獲電子戰吊艙了?第138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上)第515章 新一代直升機的合作伙伴第441章 揚眉吐氣的一天!第789章 暫時的勝利第444章 火炬公司的第一筆大單第559章 圍獵海上自衛隊!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第595章 真巧啊,日本人剛好有我們要用的零第705章 有價值的俘虜248.第248章 頻分多通道,規避高規格元器件第114章 市場換不來技術(二合一)355.第355章 一場大戲第84章 不穩定工作線314.第314章 給英國人剃個頭!320.第320章 地面測試驗收,以及總裝備部的誕生223.第223章 堂堂空客竟然要買華夏飛機?第631章 加力燃燒!第625章 375代航發的測試準備第523章 青出於藍第432章 重新定義“火箭炮”第156章 多重攔截(二合一,5000字)第590章 新一代教練機體系第762章 大象漫步第615章 真正的六邊形戰士第479章 華夏企業“走出去”348.第348章 江城重型機牀廠第753章 航母專家第699章 亂套了,全亂套了(算昨天的)第460章 殲11總裝下線,多弧離子鍍技術!214.第214章 華夏飛機,走向世界!第662章 那個飛機是我設計的348.第348章 江城重型機牀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