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真正的六邊形戰士

沒有了動力方面的顧慮之後,再去看PPT上面那架飛機示意圖的時候,感覺就完全不一樣了。

沒有缺點,全是優點。

非要說的話,就是因爲飛機變大變重之後,靈活性或者說敏捷性會不可避免地出現一些下滑,再有就是失去了過去幾乎是理論最優解的面積率設計以後,紙面最大速度可能會出現些許降低。

但因爲更大推力的發動機,綜合機動性方面肯定不會出現什麼大的退步。

時代變了,大人。

如今已經不是機炮格鬥的年月,損失的那點敏捷性根本不重要。

“那麼,我們繼續來看這個II類原型機的改進方案。”

“首先,最明顯的改進部分自然是進氣道,關於這部分的總體設計思路,我之前已經跟宋總,還有楊總進行過討論,而且,從去年開始,就已經在兄弟單位的協助下佈局了相關領域的研究。”

“這次我們也請到了來自貴航工業的孫惠中總師,他將會在隨後的設計過程中作爲十號工程設計團隊的一員……”

聽到自己的名字突然被提起,孫惠中的臉上露出了震驚中夾着幾分驚喜的表情,趕緊站了起來,轉過身向身後的會場致意。

原本,常浩南其實是想讓宋聞聰來說這件事,但後者表示把這部分工作交給貴航完成是常浩南的意思,不好貪人之功。

這纔有了剛剛這看似隨意的一句。

像十號工程這種涉及諸多系統和部門的項目,除了核心領導成員以外,很多人互相之間都是根本不熟的。

尤其對於孫惠中這樣中途加入的人來說更是這樣。

如果融入團隊不順暢,很容易顯得像是個來摘桃子的外人。

比如當年把殲教7的生產交給貴航,就不是沒有反對意見。

畢竟那時候的蓉飛自己也窮的快要當褲子。

現在被這樣在技術研討會的中途隨口一提,情況就會好得多。

畢竟要是爲了這個事再專門開一次沒什麼營養的會,反倒又成了大家的負擔。

在把孫惠中的情況介紹給衆人之後,常浩南又很快把話頭收回到了正題:

“對DSI進氣道進行實際裝機測試的成果,最終體現爲了目前已經設計定型,並且幾乎同時實現內銷和外銷的殲教9高級教練機,這個型號在試飛過程中收集到的數據,將會作用於十號工程的後續研發上。”

“根據目前的試飛,還有延伸出的數據計算結果,DSI進氣道在來流馬赫數1.2及以下,脣口鼓包表面壓力系數都具有沿鼓包中心線對稱分佈、壓力梯度明顯,且在不同截面沿主流方向具有增大的特徵,鼓包構型對附面層掃除效果明顯強於目前的二元可調進氣道。”

“在超過馬赫數1.4之後,鼓包表面附面層的掃除能力將會銳減,附面層分離加強,進而會造成較大的進氣壓力損失和畸變,預計在使用渦流發生器以後,可以把這個明顯的拐點延伸到馬赫數1.8以後。”

“當然,具體的設計細節,還需要負責進氣道設計的同志們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確定,不過我這裡已經有一套相對成熟的設計方法,所以也不至於要從頭開始摸索。”

這一句話音剛落,下面就傳來了幾陣微弱的、帶着些許慶幸驚呼聲。

顯然,這樣的工作強度和難度相比於他們之前的預期要低上不少。

“不過,考慮到在未來的空軍裝備序列中已經有重型機和專用截擊機,並不需要殲10承擔高速攔截任務,而且在常用的作戰載荷下,飛機也很難達到1.8馬赫以上的速度,因此這樣的性能標定對於一款單發中型機來說並無問題。”

說到這裡,常浩南也稍微停頓了一下。

一方面是讓下面的衆人吸收一下內容,另一方面也是趁機喝口水,同時把PPT翻到下一頁。

還是那架飛機,只不過把視圖切換到了機腹部分。

“從之前的第一張尺寸示意圖就能看出來,新設計的三維尺寸基本維持了原狀,但飛機的截面形狀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這樣雖然增大了一定的阻力,但同時也提高了機腹部分的面積,以及機體內部容積。”

“在原始設計中,飛機總共只有7個主要掛點,其中只有4個能掛載武器彈藥,雖然在操作上可以用複合掛架提高掛載能力,但仍然會限制飛機的多用途性能。”

“進行修改之後,則可以將原來的機腹中線掛架一分爲二,取消這裡的燃油供應系統,更換爲電氣線路,如果需要的話,甚至還可以在主副起落架之間的進氣道側邊沿上,再增加兩個專門用於空空彈的輕載掛架。”

PPT確實是個好東西,可以讓畫功不佳的常浩南無需再用粉筆和黑板污染自己和別人的眼睛。

只需要輕點鼠標,新的掛架佈置方式就呈現在了飛機的仰視圖上。

“常總。” 趁着這個空當,坐在下面第一排的一名工程師舉手問道:

“兩枚中距空空彈,再加上對應的掛架,大概也要400-450kg上下,在進氣道前半段側邊沿增加這樣一部分重量,是否會影響到脣口部分的強度?”

他的擔憂顯然是有道理的。

畢竟在現有設計當中,進氣道和機體連接部分的那六根棍子,主要作用真的是加強結構……

“這個問題,在方案計劃之初就考慮過,起初是準備在連接處進行額外補強,但後來發現DSI進氣道本身相對於二元可調進氣道就能減輕將近300kg的質量,因此一來一回,也並不會有那麼大的區別。”

“真正需要參與結構設計的同志妥善處理的部分,是如何在進氣道外壁中佈置那兩個掛架所需要的電氣線路……”

“也就是說……機腹部分,就不準備用來佈置副油箱了?”

“沒錯。”

常浩南直接點了點頭:

“機腹這個位置,原來計劃佈置的副油箱也只有900升,在修改過機體之後,機內燃油量預計可以增加大約1100L,完全可以覆蓋掉這個機腹副油箱的900L燃油。”

“這樣把兩個起落架之間的黃金位置留出來,完全可以掛載兩枚尺寸和重量都相對比較大的空對面武器。”

“把大型掛載放在距離飛機中心線最近的位置,相比於按照常規方案佈置在機翼下方,雖然總重量沒有變化,但飛機的轉動慣量更小,於是可以維持更高的機動性。”

講到這裡,反應比較快的人已經基本悟出來常浩南的意思了。

“浩南同志的意思,是要把我們的十號工程轉型成一架能兼容各種類型任務的多用途戰鬥機啊……”

楊韋看着幕布上面投影出的設計方案,點明瞭其中的關鍵。

並不僅僅是某項技術的應用。

而是思路的轉變。

“是的,一架真正的多用途戰鬥機。”

常浩南當即表達肯定,然後開始講述自己的整體想法:

“雖然單從技術上講,現在的殲10也完全有這方面的能力,不過,從總體佈局上,其實並不適合執行戰場遮斷或者防區外空襲一類的任務。”

“當然,就眼下我們面對的鬥爭形勢來說,一架偏向於單純空優的、以敏捷性爲主的中型機,確實也符合航空兵部隊的需要。”

“但是,隨着我們人民空軍的不斷髮展進步,從一支單純的國土防禦性力量轉變型成爲攻守兼備,乃至攻勢型空軍,其實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一種航程和掛載能力都有限的飛機,必定很難適應未來人民空軍愈發複雜的作戰設想,而一個型號飛機的生命力如何,在很大程度上都取決於其基礎設計能在多大程度上滿足用戶的需求。”

“所以,我纔拿出這樣的一個初步方案,希望十號工程能以一架中型機的體量,真正成爲一架全能的、沒有明顯短板的型號!”

實際上,從一開始參與到十號工程當中的時候,他的目標就是要讓這架飛機能在各個方面,而不不僅僅是空戰性能上超越F16。

只不過,在渦扇10的性能被真正確定下來之前,這件事情,確實有一定難度

所以他一直都沒把這個目標給說出來。

上一世的殲10就是因爲技術(自重本來就偏大,發動機推力又不太夠)以及眼光(誰也想不到十幾年後空軍就能有上千架三/四代機)層面的限制,選擇了偏空優的單一功能技術路線。

但問題是,在排除艦載機這個特殊場景的情況下,中型機在成本以外的地方無論如何都卷不過同等技術水平的重型機。

所以無論F16也好、殲10也好,輕重搭配裡面“輕”的那部分最後必定要偏向於幹髒活(舔地)。

然而當空軍真的把原來的殲10拿去打雜的時候,卻發現好像又不適合幹髒活……

甚至出現過使用不對稱掛載,一側帶空對面武器,另一側帶空空彈的名場面。

雖然不是不能用,但用着很彆扭。

而如今性能更強的渦扇10B橫空出世,自然可以毫無後顧之憂地解決這個問題,從而打造出一架真正的六邊形戰士出來!

第635章 機彈彈彈組網協同無源定位第518章 一步到位的主戰坦克底盤277.第277章 海空對抗演習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601章 NSK集團,東窗事發第495章 有朝一日刀在手,殺遍天下斷章狗!第530章 人家來領獎,你是來進貨?第89章 意大利人的橄欖枝第97章 柳暗花明340.第340章 跑得飛快的西方記者284.第284章 覆盤334.第334章 南海上空的鷹第166章 麥道,無了?第530章 人家來領獎,你是來進貨?第478章 怎麼,你又要改國軍標?第66章 解決方案【求首訂!!!】(15)第33章 這個成果,不能公開!(二合一)第465章 友誼計劃!第655章 準備跨國挖人!281.第281章 老對手,來湊熱鬧的F4EJ第693章 美國人的報復第46章 航空技術,爲您護航第466章 硬核狠人253.第253章 預警機的高低搭配第563章 渦扇10的潛力367.第367章 向波音和美國航空局提條件,攻守易型!391.第391章 殲教9,和多場模擬器TORCH Mul第663章 可以現場看閱兵第740章 蓋大樓,買設備,建實驗室第94章 焉知非福第63章 比他們更強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732章 法國人被卡脖子了?第51章第2章 計算流體力學仿真第557章 來自水下的神秘目標第531章 我們的工作,是對人民有益的302.第302章 沒辦法低調了(二合一)261.第261章 雷達干擾,電磁學之盾!第785章 火炬實驗室引發的爭議(算昨天的)第655章 準備跨國挖人!第797章 提前佈局第602章 給日本人一個深刻的教訓!第64章 我真上天了237.第237章 一等“獵蝠行動”紀念章278.第278章 我一個人就是一支軍隊350.第350章 陷入困頓的老國企第107章 一個月,十二年(我爬起來了)第658章 把航母項目整個搬回來?第164章 霹靂震長空!第432章 重新定義“火箭炮”第463章 要不要安70?216.第216章 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第557章 來自水下的神秘目標第170章 客機背後的利益第74章 保研面試第30章 一天,解決難題!第666章 1999,並不安寧的開局(新的一個月第783章 滬東造船廠的撒手鐗第614章 華夏戰鬥機的心臟367.第367章 向波音和美國航空局提條件,攻守易型!324.第324章 決定賣身的圖波列夫和米格第644章 起飛吧,太行!318.第318章 挽救了一臺發動機!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第745章 關於艦載機的規劃第493章 我只需略微出手,便已是這個時代的第436章 有人要買我們的客機?第129章 這纔是真正的截擊機!(二合一)第85章 喘振位置,可以算出來!第115章 專家評審(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第706章 這臺階不就有了麼301.第301章 那就說點什麼吧(二合一)225.第225章 華夏的研究水平全面領先!第538章 法國人的試探第139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中)第628章 沒辦法,他給的太多了310.第310章 兩個方案的殲10!(爲盟主【死第514章 一架過於安靜的直升機?383.第383章 舉國之力,打造九天息壤!第597章 試飛F14398.第398章 火炬集團成立!第593章 讓全國產三代機上閱兵!248.第248章 頻分多通道,規避高規格元器件第521章 這也能叫米格21改???第174章 工藝問題第92章 理論水平精進(二合一)248.第248章 頻分多通道,規避高規格元器件第578章 單晶葉片熔模精鑄第66章 解決方案【求首訂!!!】(15)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360.第360章 一不小心盤活了華夏的超算產業第422章 電子戰,不只是干擾第494章 隨手發個頂刊(月初求一波月票)第625章 375代航發的測試準備305.第305章 靈感來了!第790章 殲11B第490章 十一號工程的進度第119章 摸不透的需求363.第363章 你說的這個思路,是我提出來的
第635章 機彈彈彈組網協同無源定位第518章 一步到位的主戰坦克底盤277.第277章 海空對抗演習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601章 NSK集團,東窗事發第495章 有朝一日刀在手,殺遍天下斷章狗!第530章 人家來領獎,你是來進貨?第89章 意大利人的橄欖枝第97章 柳暗花明340.第340章 跑得飛快的西方記者284.第284章 覆盤334.第334章 南海上空的鷹第166章 麥道,無了?第530章 人家來領獎,你是來進貨?第478章 怎麼,你又要改國軍標?第66章 解決方案【求首訂!!!】(15)第33章 這個成果,不能公開!(二合一)第465章 友誼計劃!第655章 準備跨國挖人!281.第281章 老對手,來湊熱鬧的F4EJ第693章 美國人的報復第46章 航空技術,爲您護航第466章 硬核狠人253.第253章 預警機的高低搭配第563章 渦扇10的潛力367.第367章 向波音和美國航空局提條件,攻守易型!391.第391章 殲教9,和多場模擬器TORCH Mul第663章 可以現場看閱兵第740章 蓋大樓,買設備,建實驗室第94章 焉知非福第63章 比他們更強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732章 法國人被卡脖子了?第51章第2章 計算流體力學仿真第557章 來自水下的神秘目標第531章 我們的工作,是對人民有益的302.第302章 沒辦法低調了(二合一)261.第261章 雷達干擾,電磁學之盾!第785章 火炬實驗室引發的爭議(算昨天的)第655章 準備跨國挖人!第797章 提前佈局第602章 給日本人一個深刻的教訓!第64章 我真上天了237.第237章 一等“獵蝠行動”紀念章278.第278章 我一個人就是一支軍隊350.第350章 陷入困頓的老國企第107章 一個月,十二年(我爬起來了)第658章 把航母項目整個搬回來?第164章 霹靂震長空!第432章 重新定義“火箭炮”第463章 要不要安70?216.第216章 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第557章 來自水下的神秘目標第170章 客機背後的利益第74章 保研面試第30章 一天,解決難題!第666章 1999,並不安寧的開局(新的一個月第783章 滬東造船廠的撒手鐗第614章 華夏戰鬥機的心臟367.第367章 向波音和美國航空局提條件,攻守易型!324.第324章 決定賣身的圖波列夫和米格第644章 起飛吧,太行!318.第318章 挽救了一臺發動機!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第745章 關於艦載機的規劃第493章 我只需略微出手,便已是這個時代的第436章 有人要買我們的客機?第129章 這纔是真正的截擊機!(二合一)第85章 喘振位置,可以算出來!第115章 專家評審(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第706章 這臺階不就有了麼301.第301章 那就說點什麼吧(二合一)225.第225章 華夏的研究水平全面領先!第538章 法國人的試探第139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中)第628章 沒辦法,他給的太多了310.第310章 兩個方案的殲10!(爲盟主【死第514章 一架過於安靜的直升機?383.第383章 舉國之力,打造九天息壤!第597章 試飛F14398.第398章 火炬集團成立!第593章 讓全國產三代機上閱兵!248.第248章 頻分多通道,規避高規格元器件第521章 這也能叫米格21改???第174章 工藝問題第92章 理論水平精進(二合一)248.第248章 頻分多通道,規避高規格元器件第578章 單晶葉片熔模精鑄第66章 解決方案【求首訂!!!】(15)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360.第360章 一不小心盤活了華夏的超算產業第422章 電子戰,不只是干擾第494章 隨手發個頂刊(月初求一波月票)第625章 375代航發的測試準備305.第305章 靈感來了!第790章 殲11B第490章 十一號工程的進度第119章 摸不透的需求363.第363章 你說的這個思路,是我提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