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渦扇10的潛力

GPS干擾設備的第一臺樣機,其實已經在電子14所那邊開始試製了。

只不過,在手頭沒有軍用GPS導航模塊的情況下,目前只能對粗捕獲的C/A碼進行逆向識別。

但問題在於,C/A碼本身就是完全公開的東西,根本用不着常浩南和徐洋開發出的那套複雜算法做轉發式干擾。

直接用生成式干擾的效果也很好,而且成本還更低,因爲不需要實時轉譯,只要提前生成好等需要的時候再發出去就行了。

所以樣機只做到了最後一步,就沒再繼續下去

現在總算是能完成最後一個步驟了。

而且,因爲是一次拿到了兩套,所以甚至還能留出一套來進行干擾效果測試。

不得不說運氣絕佳。

不過,現在徐洋那邊還沒有保密專線,這次的事情又涉及到不方便在公開線路中說的內容,所以常浩南只好委託丁高恆把事情的原委給通知過去。

在3月的大會結束之後,軍工系統五大總公司的集團化改革也正式被提上了議事日程,甚至相對比較容易拆分的核工業和兵器工業總公司都已經開始了轉改過程。

在這種節骨眼上,新成立的幾個集團公司自然都希望能多拿到一點有說服力的技術,把這開門第一炮給打好。

根據供貨協議,後續的其它設備和生產線,將採用類似殲11的方式,逐步提高國產化率,並最終在國內實現完全生產。

那是一個完成氮化鈦鍍膜的渦輪葉片。

手裡還拿着幾張紙和一個金光閃閃的零部件——

不過這種事情的敏感程度恐怕更高,哪怕在保密專線裡面都沒辦法直說,只好暫時壓下內心蠢蠢欲動的八卦慾望了。

上個月末,也就是常浩南忙着成立火炬-C.B.法拉利合資公司的事情那段時間,黎明公司也在俄方技術人員和技術資料的幫助下,成功建設了一條完整的多弧離子鍍生產線。

實際上,他也非常好奇,到底是在一個什麼樣的場面下,我們才能經由海上自衛隊的手,搞到一個美國生產的無人潛航器。

萬一被當做是陽奉陰違,暗中表達對大政方針的不滿,那可就徹底完蛋了。

用來對氮化鈦鍍膜的性能進行實際生產檢測。

畢竟,集團化改革是最上面推下來的任務,要是改完第一年的經營情況就拉胯……

他的身後,則站着包括俄方進出口公司代表,以及國內其它幾家重點軍工企業派來考察的技術人員。

之所以沒用渦扇9,是因爲這個鍍膜實在有點貴,無論渦噴14還是渦扇9的量產型都有點上不起,所以就直接從同車間拿了個最近生產出來的工件去做了。

而被常浩南做主換過來的這套多弧離子鍍技術,剛好是一個能極其短平快地提高產品質量和性能的東西。

渦噴14上面的。

眼下還是盛京這邊的事情更重要些。

“常總,結果已經出來了,這是檢測報告,還有樣品。”

沒等多長時間,就有一個穿着工裝的年輕小夥從車間外面一路小跑進來。

而現在,常浩南就站在一臺對於他來說頗爲熟悉的離子鍍設備附近,等待着第一個正式按照量產標準下線的工件完成檢測。

這也是華夏第一條全流程都在國內完成的氣相沉積鍍膜產線。

氣喘吁吁的測試工程師說着把兩樣東西一起交到常浩南手中。

因爲是正式且完整的檢測,因此報告上面的內容很多。

常浩南直接用最快的速度翻到了重點部分:

“膜層厚度均勻……”

“覆蓋率100%……”

“膜層結合力175N……”

“等等……”

這個數字直接讓常浩南雙眼瞪大:

“我艹,175N?” 他瞬間想起來了自己上輩子用過的那臺STANKIN-NBC-1多功能鍍膜系統。

標稱和實測的膜層結合力都是100N出頭。

當時感覺效果已經很好了。

現在看來……

原來你們還TM藏了點是吧?

站在後面的俄方進出口公司代表謝爾蓋·沃龍佐夫從大概十年前就開始跟華夏打交道,也因此在蘇霍伊公司牽頭成立了這個專門負責面對國際市場的聯合公司之後,順勢成爲了對華業務的高級專員之一。

他當然是會說中文的,不過“我艹”二字中所蘊含的千萬種含義,一個外國人確實很難在短時間內參透。

沃龍佐夫還以爲是數據出了什麼問題,趕緊湊上來看了幾眼:

“常先生,這些數據都是正常的,175N的結合力對於鍍膜來說已經是非常非常牢固了,現在普通的鍍膜手段最高也只能做到50-60N而已,我們的技術是三倍還有餘……”

常浩南壓下心中奔騰的羊駝,點了點頭示意自己知道。

畢竟是上輩子的事情,他也不可能真拿出來說事。

何況人家技術手冊裡寫的也是100N沒錯。

只能說是在度過了最艱難的階段之後,誰也不會輕易把看家技術拿出來隨便賣錢。

所以還是得趁現在多撈一點有價值的東西回來。

……

常浩南把樣品和報告遞給身後的另外幾人輪流觀看,同時收攏了剛纔有些放飛的思緒。

毫無疑問,鍍膜性能是符合熱端零部件要求的。

一般的氮化鈦鍍膜只能承受大概500-700℃的工作溫度,但眼前這個恐怖的結合力,穩定在1600-1700℃的問題都不太大。

這樣的話,渦扇10的渦輪前溫度標定還可以進一步提高,達到1500-1600℃這些三代半發動機的水平。

要知道,渦扇10的總體結構設計本就很接近4代發動機,之所以性能標定還是按照3代來,就是因爲其他方面的技術實在跟不上。

現在有了這樣一個意外之喜,自然可以更進一步地榨取核心機的潛力。

“沃龍佐夫先生,我們對這套設備的性能,以及投產進度都很滿意,如果貴方那邊也沒什麼問題的話,我想,合作第一階段的備忘錄,應該就可以簽署了吧?”

常浩南迴過頭,看向後面不遠處的沃龍佐夫。

“沒有問題。”

後者點了點頭:

“我們馬上就可以簽字。”

獲得多弧離子鍍的過程畢竟是個技術換技術的過程。

作爲交換,四部被命名爲“空幹100”的綜合干擾吊艙,以及對應的華夏技術人員和資料也在上個月被送到了莫斯科無線電電子技術公司進仿製和測試。

根據俄方的計劃,一架正處在試飛過程中的預生產機T10V-5,也就是日後蘇34的原型機將被改造爲類似殲轟電7的電子戰平臺,並在未來接替老邁且數量不足的蘇24MP,承擔起伴隨電子掩護和防空壓制的任務。

本來,由於對方本身的微電子技術確實不太過關,所以造出來的吊艙在針對的頻率範圍上相比於空幹100原型更窄,基本只能覆蓋單獨一個波段。

不過蘇霍伊的工程師們卻表示這不是什麼大事。

T10V-5原型機有足夠大的翼展、足夠多的掛點和足夠強的供電能力。

他們乾脆把原來的吊艙一分爲二,分別針對C波段和S波段——

既然一次掛兩個吊艙不行,那就掛四個好了……

於是,在殲轟電7上面費盡心思也沒想出個妥善方案的問題,就被這樣簡單粗暴地解決了。

只能說,在看到這個方案的時候,常浩南恨不得馬上就讓完全國產的殲11服役。

大,就是好,多,就是美。

一個性能足夠好的平臺,確實能省下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215.第215章 在適航壁壘上開一個口子第110章 我順手補充了一下國軍標第424章 我,就是標準第790章 殲11B第183章 華夏不同意收購第668章 萬家燈火第35章 保研名額第650章 之前換裝殲8C的部隊都後悔了第679章 一不小心,創造歷史313.第313章 多兵種聯合,築堤行動!第199章 高級軟臥第517章 渦槳7和渦軸7第200章 700兆瓦水電機組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415章 航發,從核心機抓起358.第358章 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第544章 打破封鎖,還是要用技術說話第527章 又要去領獎了第181章 關於渦扇9的二三事第460章 殲11總裝下線,多弧離子鍍技術!第612章 兩個掛壁的思維碰撞第183章 華夏不同意收購第487章 欲擒故縱第209章 安排一班專機!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第167章 怎麼也得薅點羊毛下來第773章 又遇故人第488章 準備搞無人機第623章 超自然現象?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735章 系統等級,LV3!第611章 殲10A與殲10E第599章 熊貓還是雄貓第659章 西巴爾幹之謀232.第232章 三座門的慶功會!(二合一)第614章 華夏戰鬥機的心臟354.第354章 生產演示234.第234章 干擾吊艙,逆向工程第45章 降維打擊的風扇設計第608章 透支,與償還第579章 F14還是拿到手了第589章 航校的老熟人第80章 蘇霍伊公司的決斷(爲舵主永遠的F4U263.第263章 成年人選擇全都要(二合一)第85章 喘振位置,可以算出來!第477章 往垂直起降方面努努力吧第523章 青出於藍第114章 市場換不來技術(二合一)第747章 做一個合格的老闆第413章 給父母買個房第92章 理論水平精進(二合一)345.第345章 關鍵裝備還是不能依賴外人334.第334章 南海上空的鷹第759章 進入理論數學界?第489章 脈動生產線,殲11的結構升級問題第83章 趕赴閻良213.第213章 一些小小的東方震撼第635章 機彈彈彈組網協同無源定位第659章 西巴爾幹之謀第785章 火炬實驗室引發的爭議(算昨天的)第583章 三句話,讓法國人爲我花18億第161章 讓我們的飛機再不懼霜雪(二合一)第487章 欲擒故縱第552章 殺人,還要誅心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第201章 需要重型水壓機!349.第349章 咱也是能混到安保的人了第647章 側衛進化論第493章 我只需略微出手,便已是這個時代的第456章 山鷹,兩個半月創造的奇蹟!第776章 不會真有戰忽局吧?第116章 自主航空工業的新起點(二合一)第451章 直升機主減速器第715章 抱歉,我也是剛剛想出來第504章 42億經費,老子從來沒打過這麼富裕第720章 常總的影響力240.第240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上)第618章 軟殺傷自衛反制系統(SKSPCS)第116章 自主航空工業的新起點(二合一)291.第291章 平流層飛艇和國際互聯網第509章 正好是常總關注的方向(日萬,求一第466章 硬核狠人第115章 專家評審(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292.第292章 web of science229.第229章 給年輕同志壓擔子第167章 怎麼也得薅點羊毛下來第145章 二十年前的055型驅逐艦第594章 “煥然一新”的NH90(4K)第111章 進氣畸變試驗第544章 打破封鎖,還是要用技術說話231.第231章 院長,我要寫教材!(二合一)第521章 這也能叫米格21改???347.第347章 搞重型模鍛壓機!第139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中)296.第296章 理論結合實際358.第358章 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第58章 項目進展第569章 面貌一新的江城重型機牀廠383.第383章 舉國之力,打造九天息壤!第433章 軸承,是個大問題
215.第215章 在適航壁壘上開一個口子第110章 我順手補充了一下國軍標第424章 我,就是標準第790章 殲11B第183章 華夏不同意收購第668章 萬家燈火第35章 保研名額第650章 之前換裝殲8C的部隊都後悔了第679章 一不小心,創造歷史313.第313章 多兵種聯合,築堤行動!第199章 高級軟臥第517章 渦槳7和渦軸7第200章 700兆瓦水電機組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415章 航發,從核心機抓起358.第358章 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第544章 打破封鎖,還是要用技術說話第527章 又要去領獎了第181章 關於渦扇9的二三事第460章 殲11總裝下線,多弧離子鍍技術!第612章 兩個掛壁的思維碰撞第183章 華夏不同意收購第487章 欲擒故縱第209章 安排一班專機!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第167章 怎麼也得薅點羊毛下來第773章 又遇故人第488章 準備搞無人機第623章 超自然現象?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735章 系統等級,LV3!第611章 殲10A與殲10E第599章 熊貓還是雄貓第659章 西巴爾幹之謀232.第232章 三座門的慶功會!(二合一)第614章 華夏戰鬥機的心臟354.第354章 生產演示234.第234章 干擾吊艙,逆向工程第45章 降維打擊的風扇設計第608章 透支,與償還第579章 F14還是拿到手了第589章 航校的老熟人第80章 蘇霍伊公司的決斷(爲舵主永遠的F4U263.第263章 成年人選擇全都要(二合一)第85章 喘振位置,可以算出來!第477章 往垂直起降方面努努力吧第523章 青出於藍第114章 市場換不來技術(二合一)第747章 做一個合格的老闆第413章 給父母買個房第92章 理論水平精進(二合一)345.第345章 關鍵裝備還是不能依賴外人334.第334章 南海上空的鷹第759章 進入理論數學界?第489章 脈動生產線,殲11的結構升級問題第83章 趕赴閻良213.第213章 一些小小的東方震撼第635章 機彈彈彈組網協同無源定位第659章 西巴爾幹之謀第785章 火炬實驗室引發的爭議(算昨天的)第583章 三句話,讓法國人爲我花18億第161章 讓我們的飛機再不懼霜雪(二合一)第487章 欲擒故縱第552章 殺人,還要誅心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第201章 需要重型水壓機!349.第349章 咱也是能混到安保的人了第647章 側衛進化論第493章 我只需略微出手,便已是這個時代的第456章 山鷹,兩個半月創造的奇蹟!第776章 不會真有戰忽局吧?第116章 自主航空工業的新起點(二合一)第451章 直升機主減速器第715章 抱歉,我也是剛剛想出來第504章 42億經費,老子從來沒打過這麼富裕第720章 常總的影響力240.第240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上)第618章 軟殺傷自衛反制系統(SKSPCS)第116章 自主航空工業的新起點(二合一)291.第291章 平流層飛艇和國際互聯網第509章 正好是常總關注的方向(日萬,求一第466章 硬核狠人第115章 專家評審(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292.第292章 web of science229.第229章 給年輕同志壓擔子第167章 怎麼也得薅點羊毛下來第145章 二十年前的055型驅逐艦第594章 “煥然一新”的NH90(4K)第111章 進氣畸變試驗第544章 打破封鎖,還是要用技術說話231.第231章 院長,我要寫教材!(二合一)第521章 這也能叫米格21改???347.第347章 搞重型模鍛壓機!第139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中)296.第296章 理論結合實際358.第358章 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第58章 項目進展第569章 面貌一新的江城重型機牀廠383.第383章 舉國之力,打造九天息壤!第433章 軸承,是個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