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比他們更強

研討會結束之後,常浩南毫不意外地再次被一羣人圍住了。

除了找他討論流體力學仿真方面問題的人之外,還有些人對於新舟60的情況很感興趣。

連帶着跟他一起的姚夢娜和林示寬也被問了很多問題。

因此一直到凌晨一點多鐘,常浩南三人才終於“逃離”了那間會議室。

“呼——”

已經許久沒遭遇過這種陣仗的林示寬活動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身體,心情愉悅地深呼一口氣。

儘管是跟着常浩南沾光,但那種被圍住請教問題的感覺。

爽!

不過轉念之間,他就又覺得有些擔心。

“常博士,你剛纔在會上說的那個流場模擬分析,真的能跟試飛結果完全對上?”

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裡,林示寬和他手下的工程師們其實一直很努力地在學習國外同行的先進經驗,在諮訊並不發達,而且工程模擬領域本身就存在技術壁壘的情況下還是閱讀了很多文獻和技術手冊。

沒有做出什麼亮眼的成績實在不能怪他們,畢竟華夏在這個方面完全沒有基礎。

所以林示寬非常清楚,即便是在空氣動力學模擬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的美國人,也無法保證數值計算結果的精度,只能說在規律方面不出問題而已。

然而常浩南卻準備直接挑戰用數值計算結果與試飛數據做對比!

“完全一致麼,當然不敢說,所以我們才需要試飛。”常浩南搖了搖頭:“但如果能選對模擬方式的話,把平均差異控制在5%左右的水平還是不難做到的。”

這個數據把林示寬驚得甚至忘記了繼續邁步,直接定在原地。

在工程設計領域,5%的誤差已經屬於做夢都不敢想的精確度了。

一棵樹上無法找到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一個地球上也無法找到兩團完全相同的氣流。

哪怕用同一架飛機連續進行兩次試飛,得到的數據之間都可能有個百分之幾的差距。

“可……可是……這是怎麼做到的?”林示寬用難以置信的語氣問道:

“我們也跟法國人還有美國人都交流過,就連他們都不可能做到這種程度。”

“難道是他們藏了私?”

“這又不是技術細節,沒什麼藏的必要。”常浩南擺擺手:

“再說了,只要你參考一下他們的飛機設計週期,也能大概估計出來,他們確實做不到這種精度。”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

wωω▪ Tтkд n▪ C ○

說到這裡,常浩南突然停下腳步,轉過身面對着身後的林示寬:

“他們做不到的事情,並不代表我們也做不到?或者說,我們本來就比他們更強?”

“這……”

林示寬呆呆地看着雙手插兜的常浩南。

他能夠感受到,在對方雲淡風輕的外表之下,隱藏的是一種何其自信的氣概!

我們本來就比他們更強!

這句話,在90年代,有幾個人能發自內心地說出來?

然而常浩南不僅僅說了出來。

他說出這句話時候的語氣和表情,彷彿有一種魔力,讓別人相信他真的能做到。

一直單獨走在前面的姚夢娜也因爲這句話而下意識回頭看去。

對方的形象似乎在這一瞬間高大了起來。

當然,兩個人都不知道的是,對於從2023年回來的常浩南來說,有這種想法,實在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看着呆若木雞的林示寬,常浩南笑了笑,轉身繼續往宿舍的方向走去。

前者此時也終於反應過來,快步追到了常浩南旁邊:

“你說得對,我們也可以比他們更強,只是在空氣動力學模擬這方面……別的不說,我們用的軟件都是法國和美國人寫的。”

實際上對於生活在這個年代的人來說,有這種想法是非常正常的。

姚夢娜也好,林示寬也好,他們的愛國情懷未必比常浩南差。

但情懷是一方面,現實是另一方面。

在巨大的差距面前,一次次的打擊很容易讓人喪失希望。

而常浩南,卻正好可以成爲那個希望。

“軟件麼,畢竟只是一種工具。”他聳聳肩回答道:“造工具的人並不一定最擅長使用工具,就好像我們這些造飛機的不一定會開飛機一樣。”

停頓幾秒鐘之後又繼續補充了一句:

“不過你說得也有道理,別人家的工具,終究不是最趁手的,早晚有一天,咱們也能用上自己的工具。”

有理有據。

林示寬聽後點了點頭:

“好吧,希望你是對的,這段時間如果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就直接說,我們整個數字化設計組都聽你的。”

常浩南當然也不準備跟對方客氣,畢竟他還指望着通過這幾個人多刷一些管理經驗。

“流場模擬本身我們兩個就能做,你們的任務就是按照前天姚博說的思路,以最快的速度把整架飛機的數字化結構圖弄出來,這樣後面改進機翼的時候可以大大提高效率。”

在原來的時間線上, 殲8F爲了理順帶彈後機翼表面的流場紊亂問題,額外增加了一對翼刀,從工程角度來看,這當然是對總體設計影響最小的辦法,後來美國人在研發EA18G時遇上了一樣的問題,解決辦法也是直接加一對翼刀了事。

不過這並不意味着沒有更好的方案。

而更好的方案意味着更多的改動,如果不採用數字化設計方式的話,對項目進度的耽誤勢必非常嚴重。

“我們一定儘快。”

林示寬說這句話的時候他猶豫了一下。

幾秒鐘後,他直接轉身朝着反方向走了回去。

“誒?你幹什麼去?”

走在一起的姚夢娜一時沒反應過來。

“去加班。”

“這……”

姚夢娜看了看逐漸遠去的林示寬,又看了看旁邊的常浩南。

“我們不跟着一起去?”

後者乾脆利落地搖了搖頭:

“我對進度有數,而且計算模擬這東西靠靈感,得休息好才行。”

……

三天之後,當楊奉畑借來的一架殲教7飛機降落在112廠的跑道上時,常浩南也把機翼流場的計算結果交到了前者的手中。

這樣的速度幾乎打了項目負責團隊一個措手不及——沒有人想到模擬結果三天就能出來。

實際上,這還是因爲兩個人花了一天時間把計算機輸出的數值結果轉化成更直觀的流場分佈圖,否則兩天就夠。

楊奉畑看着眼前的模擬結果,深吸了一口氣:

“更改日程安排,提前試飛!”

第203章 在做了在做了(新建文件夾)第131章 展示一下殲83的爬升率第715章 抱歉,我也是剛剛想出來403.第403章 殲10,起飛!(求一波月票)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662章 那個飛機是我設計的第566章 聲吶無銅,撈之無用?第481章 無所適從的英國人第604章 躬匠精神就完事了?第542章 讓裝備工業司圍繞你來開展工作!243.第243章 金陵,電科14所!384.第384章 人在大堤在!354.第354章 生產演示352.第352章 江城重型機械廠的貓膩(4K)第535章 轉發式衛星定位干擾第453章 科工委編外副主任第585章 NH90直12,同分異構體第461章 高性能航發的技術拼圖第586章 坑已挖好,等人來跳第438章 華夏民用航空工業的里程碑!第416章 抉擇,渦扇的10技術路線第548章 佈局:二桃殺三士第665章 現代戰爭是炮戰!343.第343章 勝利了也要總結經驗教訓329.第329章 國企負責人提名,三百萬的項目第95章 姚夢娜的發現401.第401章 首飛前的最後準備第434章 新DLC:軸承高速滾動動力學347.第347章 搞重型模鍛壓機!330.第330章 我身爲973計劃專家組成員,提一第793章 要不讓法國人當個小白鼠?218.第218章 已經有思路了231.第231章 院長,我要寫教材!(二合一)291.第291章 平流層飛艇和國際互聯網第173章 電火花加工第50章 搶人第204章 挑戰米格25!第4章 下一步工作第136章 殲8C,空中表演第128章 全狀態試飛(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第532章 一人三獎!第773章 又遇故人第44章 富士電機的小動作第118章 我們需要更好的飛機(二合一)第543章 這個問題,有四種解法(4K大章)第59章 這個機翼還有改進的餘地305.第305章 靈感來了!第417章 正式開工!245.第245章 基於數字射頻的雷達干擾技術355.第355章 一場大戲第678章 知識產權還是要保護好第684章 確實需要一個課題組了406.第406章 給領導畫餅第169章 放棄幻想,準備鬥爭!第66章 解決方案【求首訂!!!】(15)218.第218章 已經有思路了第43章 新改型第669章 除夕夜的“大”煙火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第579章 F14還是拿到手了第665章 現代戰爭是炮戰!第86章 遠程偵察第123章 提前落戶的殲11268.第268章 空軍的財神爺第513章 兩個時代的交錯第753章 航母專家第185章 00批次殲8C,交付部隊第60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507章 來自英國的許可申請326.第326章 客機,C808和C909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第109章 抉擇286.第286章 神盾第751章 正式上崗總規劃師247.第247章 元器件卡脖子?不是問題!第25章 從風扇葉片引發的思考第613章 動力充沛的感覺,真爽!第690章 打出統戰價值了第67章 前緣縫翼(25)第92章 理論水平精進(二合一)388.第388章 GPS干擾,我們也能做!第131章 展示一下殲83的爬升率第206章 殲8C,首開戰果!第169章 放棄幻想,準備鬥爭!第658章 把航母項目整個搬回來?第154章 普適性積冰生長模型374.第374章 箱式遠程火箭炮356.第356章 小常同志的管理才能第447章 十倍壽命,還真不是吹牛逼?273.第273章 飛豹,重獲新生第653章 安保待遇提升第744章 航母夢的起點第150章 救火,機翼結冰!第594章 “煥然一新”的NH90(4K)第76章 關注一下發動機(爲盟主flankerr加更第167章 怎麼也得薅點羊毛下來第555章 法國艦隊來訪第152章 這不比天氣預報牛逼?第750章 我,央企高管
第203章 在做了在做了(新建文件夾)第131章 展示一下殲83的爬升率第715章 抱歉,我也是剛剛想出來403.第403章 殲10,起飛!(求一波月票)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662章 那個飛機是我設計的第566章 聲吶無銅,撈之無用?第481章 無所適從的英國人第604章 躬匠精神就完事了?第542章 讓裝備工業司圍繞你來開展工作!243.第243章 金陵,電科14所!384.第384章 人在大堤在!354.第354章 生產演示352.第352章 江城重型機械廠的貓膩(4K)第535章 轉發式衛星定位干擾第453章 科工委編外副主任第585章 NH90直12,同分異構體第461章 高性能航發的技術拼圖第586章 坑已挖好,等人來跳第438章 華夏民用航空工業的里程碑!第416章 抉擇,渦扇的10技術路線第548章 佈局:二桃殺三士第665章 現代戰爭是炮戰!343.第343章 勝利了也要總結經驗教訓329.第329章 國企負責人提名,三百萬的項目第95章 姚夢娜的發現401.第401章 首飛前的最後準備第434章 新DLC:軸承高速滾動動力學347.第347章 搞重型模鍛壓機!330.第330章 我身爲973計劃專家組成員,提一第793章 要不讓法國人當個小白鼠?218.第218章 已經有思路了231.第231章 院長,我要寫教材!(二合一)291.第291章 平流層飛艇和國際互聯網第173章 電火花加工第50章 搶人第204章 挑戰米格25!第4章 下一步工作第136章 殲8C,空中表演第128章 全狀態試飛(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第532章 一人三獎!第773章 又遇故人第44章 富士電機的小動作第118章 我們需要更好的飛機(二合一)第543章 這個問題,有四種解法(4K大章)第59章 這個機翼還有改進的餘地305.第305章 靈感來了!第417章 正式開工!245.第245章 基於數字射頻的雷達干擾技術355.第355章 一場大戲第678章 知識產權還是要保護好第684章 確實需要一個課題組了406.第406章 給領導畫餅第169章 放棄幻想,準備鬥爭!第66章 解決方案【求首訂!!!】(15)218.第218章 已經有思路了第43章 新改型第669章 除夕夜的“大”煙火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第579章 F14還是拿到手了第665章 現代戰爭是炮戰!第86章 遠程偵察第123章 提前落戶的殲11268.第268章 空軍的財神爺第513章 兩個時代的交錯第753章 航母專家第185章 00批次殲8C,交付部隊第60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507章 來自英國的許可申請326.第326章 客機,C808和C909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第109章 抉擇286.第286章 神盾第751章 正式上崗總規劃師247.第247章 元器件卡脖子?不是問題!第25章 從風扇葉片引發的思考第613章 動力充沛的感覺,真爽!第690章 打出統戰價值了第67章 前緣縫翼(25)第92章 理論水平精進(二合一)388.第388章 GPS干擾,我們也能做!第131章 展示一下殲83的爬升率第206章 殲8C,首開戰果!第169章 放棄幻想,準備鬥爭!第658章 把航母項目整個搬回來?第154章 普適性積冰生長模型374.第374章 箱式遠程火箭炮356.第356章 小常同志的管理才能第447章 十倍壽命,還真不是吹牛逼?273.第273章 飛豹,重獲新生第653章 安保待遇提升第744章 航母夢的起點第150章 救火,機翼結冰!第594章 “煥然一新”的NH90(4K)第76章 關注一下發動機(爲盟主flankerr加更第167章 怎麼也得薅點羊毛下來第555章 法國艦隊來訪第152章 這不比天氣預報牛逼?第750章 我,央企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