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第232章 三座門的慶功會!(二合一)

第232章 三座門的慶功會!(二合一)

當劉洪波在大約一個星期之後接到“幫常浩南完成一本有限元法課程教材的編寫”這樣一個任務時,他幾乎沒有任何心理波動地同意了。

ωwш ⊕Tтká n ⊕C○

已經習慣了。

再說現在無非是給同門師弟打下手而已嘛,輩分一樣的,無非年齡差距大了點,不丟人。

他只是非常慶幸,當初半路殺出了一個杜義山,把常浩南從自己手裡給搶走——

要是沒有這檔子事,如今可就成了給自己的學生打下手。

哦,甚至還不能算是他的學生,因爲常浩南現在嚴格來說還在讀本科。

總之如果那樣的他恐怕也就沒臉在教育界繼續混下去了。

至於什麼讓常浩南寫書掛上自己的名字然後走上人生巔峰……

劉洪波想都沒往那個方向想過。

不只是什麼學術道德的問題。

而是任何人幹這種事情之前總得掂量一下對方的分量——

看看人家常浩南現在接觸的圈子。

稱得上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這種人哪怕當了他的研究生,也絕對不可能被拿捏的。

君不見現在就連杜義山都很少過問常浩南的項目了麼……

前者好歹還靠着自己的影響力給鋪了不少路。

要是換成他劉洪波,那簡直是要把德不配位四個字寫腦門子上。

只會搞得師生兩個都尷尬。

所以還是當師兄弟好。

這點自知之明他還是有的。

“呼……”

回到辦公室的劉洪波把從唐林天那裡拿回來的兩頁傳真鋪在桌子上,長舒了一口氣。

紙上寫着的是常浩南爲那本教材確定下來的大綱和基本思路。

“從向量開始講?”

他翻來覆去看了兩遍,還是覺得裡面的內容似乎有點過於冗長了。

至少前三章的內容在本科一二年級的基礎課程裡面應該都涉及過,似乎沒必要在這裡重複一遍。

思索片刻之後,劉洪波重新拿起桌上的兩張紙,快步走出辦公室,來到自己的實驗室裡面。

此時已經出了正月十五,雖然距離學校正式註冊開學還有幾天時間,但已經有不少學生提前返校了。

“劉老師。”

正在實驗室裡忙着的三名研究生看到突然走進來的導師,隨便打了個招呼就埋頭繼續手裡的活了。

作爲一個相對年輕的教授,劉洪波自己也會經常出現在實驗室裡,所以學生們倒也見怪不怪。

但他今天來的目的卻是比較特殊的。

“我有一道題要考考你們。”

劉洪波來到實驗室另一端的黑板旁邊,從旁邊拿起一支粉筆,在黑板上寫下了一個二維矩陣ζ=[1,-1,-1,1]。

當他回過頭時,映入眼簾的是三幅一臉懵逼的表情。

“劉老師,這是要……”

這三個早早就回來開始做實驗的學生都是高年級碩士或者博士,對於考試這種形式已經顯得有些陌生了。

更何況劉洪波過去也從來沒玩過這一手。

“假設在平面應力分析中,在不帶撇座標系的一個點上度量的應力是黑板上的這個ζ,現在要求你們在帶撇座標系裡面建立它的分量,你們會怎麼做?”

三個學生面面相覷了幾秒鐘,不過這種問題顯然難不住他們,其中一個人很快在黑板上寫出了答案。

ζ'=PζP(T)

其中P=[cosθ,sinθ,-sinθ,cosθ]。

“很好。”

劉洪波滿意地點了點頭:

“那我們換一個稍微複雜一些的問題。”

他擦掉黑板上的東西,又畫上去了一根固定在壁面上的橫樑。

這是一根彎曲剛度爲EI的橫樑,單位長度上所受到的載荷爲P,橫樑另一端的彈簧剛度爲k,現在需要使用四個有限差分節點建立樑響應的控制方程。

這一次,並沒有人能很快給出結果。

實際上,從三個學生的眼神中,劉洪波知道他們應該對於這個問題非常茫然。

過了一會之後,剛剛寫答案的那個男生才滿是疑惑地開口道:

“劉老師,這兩個問題之間……有什麼聯繫麼?”

“它們……”

此時,劉洪波突然意識到,他自己竟然也沒辦法用文字給出一個系統性的回答。

“簡單來說,第一個問題可以看做是解決第二個問題的理論基礎。”

“……”

這個解釋顯然無法令人滿意。

“老師,我記得您之前上課的時候曾經說過,飛機飛起來的理論基礎也不過是1687年提出來的牛頓第三定律,但直到1903年,人類才造出第一架飛機……”

另一個人的語氣中顯然帶着些許不滿。

“你說得對……”

劉洪波盯着黑板看了幾秒鐘,緊接着拍了拍身邊學生的肩膀:

“沒事了,你們繼續忙吧。”

說罷便在三道莫名其妙的目光中大步離開了實驗室。

實際上,劉洪波提出來的只不過是一個最簡單的、剛體力學中的線性分析問題。

如果給這幾個學生足夠多的時間,應該不至於解不出來。

但他們三個剛剛的反應,卻說明對於經驗不足的人來說,從基礎數學知識到工程實踐應用之間的距離並沒有他之前想象中的那麼近。

也就是說,常浩南對於教材知識結構的設計是對的。

前面三章並不是沒用的部分。

大學課堂的知識密度往往是非常驚人的,並沒有太多時間給學生慢慢思考和反應,如果教材再寫的比較簡略,那就很容易導致學生在某個地方被卡住,然後再也跟不上課堂思路的狀況。

所以纔有了一種說法——

數學課上,我彎腰撿了一支筆,再擡起頭的時候就彷彿在聽天書。

或許是因爲相比於其它編教材的人,常浩南自己就還處在學生時代之中,所以對這些痛點把握的更加精準。

劉洪波一邊走一邊搖搖頭感慨道:

“MD,真離譜。” 他本來是準備繼續層層轉包,把那些基礎性內容丟給自己的研究生去寫的。

但現在改變主意了。

顯然,常浩南這位師弟的大腿,不僅在學術界,甚至在教育界也可以抱一抱。

所以他決定寫書這件事得親自來。

“就當是提前感受一下常教授的教育思想了……”

推開辦公室門的劉洪波這樣告訴自己。

實際上,常浩南原本是準備趁着在鎬京摸魚的這段時間,自己先寫出一部分框架內容之後再跟劉洪波合作的。

這樣可以讓對方更容易理解自己在這本書裡面的總體思路,減去不少後期修改的功夫。

但人算不如天算,他才寫了個開頭的部分,就在一天晚上接到了丁高恆打來的電話。

“丁主任?”

“小常啊,你馬上收拾好個人物品,明天上午跟我一起回京城。”

“回京城?”

對方上來這一句話把常浩南搞得有點不明就裡:

“但是這邊的談判不是還沒結束?”

“現在最要緊的事情已經基本定下來了,而且,京城那邊的事情重要得多,你必須得到場。”

丁高恆並沒有在電話裡明說此行進京的目的,但聽上去顯然非常迫切。

因此常浩南下意識地以爲是又有什麼技術問題需要自己:

“好吧,我準備一下,另外能不能先透露一下大概是哪個方面的工作?我也好有個提前準備。”

聽到這個回答的丁高恆發出一陣爽朗的笑聲:

“怎麼,我打過來的電話,難道就只能是給你派任務?”

常浩南翻了個白眼心說難道不是麼……

當然他還不至於把這話說出來。

“這不是條件反射了麼,上個月初我在家過年的時候,也是晚飯後大概這個時間接了個電話,結果就被叫到鎬京這邊來了。”

“這次麼……屬於意外情況,意外情況……”

說起這件事情的丁高恆也多少有點不好意思,畢竟還是他向談判代表團推薦了常浩南作爲技術顧問。

當初只想着讓後者發揮一些把關作用,誰也沒想到一來二去,竟然給華夏的民用航空產業談出了一片天。

至少以後造出來的支線客機,都能帶上華夏和歐洲的兩方面認證,只要自身技術水平過硬,就不愁沒有銷路。

品牌效應這東西就是如此,哪怕是完全一樣的東西,掛上一個xx標準的牌子,就更容易受到認可。

而在航空產業這方面,歐美是先發國家,自然也就順理成章地佔着最多的認可程度。

從這個角度上看,常浩南這次可以說是整個華夏航空工業的功臣。

“放心吧,這次給你打電話是好事,等明天你跟我回京城之後就知道了。”

丁高恆一邊想着該拿出點什麼好處來跟國家科委那邊搶人一邊對電話那頭寬慰道。

而常浩南當然也不是真的有什麼意見:

“既然如此,那我就等着明天丁主任帶來的好事了!”

……

負責把丁高恆和常浩南從鎬京接回去的,是一架空34師的波音737-300。

後者感到意外的是,他們的飛機直接降落在了京城西郊機場。

自從1958年京城首都國際機場T0航站樓啓用,這裡就不再承擔任何民航業務,成爲了專門的軍用機場。

常浩南上輩子沒幹出過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情,而重生之後雖然做的工作不少,但時間畢竟還太短,其實也沒見識過什麼太大的場合,所以昨天晚上接到那通明顯不一般的電話之後,他其實還是思考了不少種可能性的。

不過從眼前這個接機的場面來看,這一次的陣仗似乎比他預期的還要大上不少。

遠處車隊前後的那些BJ2020等常見小車自不必說,而停在中間的則是幾輛做工精緻、方頭方腦的黑色高級轎車。

就算常浩南對車瞭解不多,但也是認識的。

日產公爵王V6。

算是日產的最後一代豪車。

當然,這個年頭部隊甚至是有奔馳S600的,但反而並不會出現在這裡,而是在一些軍企手中。

並且按照歷史的進程,現在距離“一律不得經商”也不剩多長時間了,不少軍企都已經開始了清退或者剝離的流程。

總之在這個年頭,幾輛公爵王組成的車隊,規格已經相當可以。

下飛機之後,常浩南跟在丁高恆身後,在幾名身穿便裝西服的工作人員帶領下,坐進了車隊中的一輛。

“丁主任,咱們這是去……”

上了車之後,常浩南有些拘謹地看了看車子內部堪稱豪華的配飾。

這個待遇,兩輩子加一起都是頭一遭,所以也不能怪他放不開。

都已經到了這裡,丁高恆自然也沒什麼好隱瞞,整了整衣服之後乾脆地回答道:

“景山前街。”

常浩南一愣。

這個地名對於他這個從二十多年後回來的人而言已經相當陌生。

旁邊的丁高恆也看出來他沒能聽懂,於是又填了一句解釋:

“就是三座門。”

“嘶……”

這下常浩南可就知道了——

現在是1997年3月初,前世他所熟悉的復興路7號八一大樓此時纔剛剛破土動工,所以軍wei的辦公地點還在三座門。

想到這裡,常浩南感覺到自己的心臟不太爭氣的劇烈跳動了幾下。

他以前參加過的最高級別會議也就是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內部的表彰大會,如今直接一步到位玩了個大的,要說一點不激動那絕對是假的。

開玩笑,多少人一輩子連縣wei都沒進去過呢。

何況這次還是被車隊給接進去的。

“所以是要開會?”

丁高恆點點頭:

“對,一次小規模的表彰和慶功會,當然對部隊內部半公開的說法是慶祝殲8C型飛機正式列裝,更具體的情況等你到了之後就知道了。”

常浩南沒有繼續開口,而是轉頭看着車窗外面飛速掠過的路邊建築,藉此穩定一下剛纔有些波動的情緒。

僅僅一種型號飛機的列裝是不會跑到三座門去開慶功會的,哪怕造出殲10來都不至於。

並且從00批小規模試裝到現在也就三個月時間,按照90年代航空兵部隊的訓練頻率來說,部隊連飛機的各項功能都未必能完全摸清,也不應該這麼快就正式服役。

但這個說法既然屬於半公開性質,應該也不至於是完全捏造,肯定也是和殲8C這個型號有關。

也就是說,在他離開盛京的這三個月時間裡,恐怕是發生了什麼不得了的大事!

(本章完)

第600章 軸承,壞了第150章 救火,機翼結冰!402.第402章 試飛員的“護身符”第549章 火炬CB法拉利機牀有限公司第516章 成爲國際供應商!第619章 一臉懵逼的安南人,空中行舟?第602章 給日本人一個深刻的教訓!第760章 常氏引理368.第368章 爲支線客機徹底掃清障礙!第583章 三句話,讓法國人爲我花18億第92章 理論水平精進(二合一)第640章 空警2000,大衛國的小動作第101章 能不能去航展?第732章 法國人被卡脖子了?316.第316章 殲10的第一次地面測試(爲盟主第417章 正式開工!第766章 觀禮臺上第706章 這臺階不就有了麼第651章 巴爾幹火藥桶又要炸了第168章 有些人只會窩裡橫第637章 霹靂13,準備立項第118章 我們需要更好的飛機(二合一)第796章 先記在小本本上第14章 這已經不是學霸二字能形容的了第11章 學姐懷疑人生了第151章 運8的機翼結冰,老大難問題了第80章 蘇霍伊公司的決斷(爲舵主永遠的F4U第476章 渦扇10,第375代航發!第737章 陣容離譜的畢業答辯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142章 新型護衛艦(上)第810章 什麼叫獅子大開口啊?第50章 搶人305.第305章 靈感來了!第74章 保研面試第590章 新一代教練機體系第711章 特殊的紀念品273.第273章 飛豹,重獲新生第28章 咱們會有更好的!第465章 友誼計劃!第96章 你憑什麼去研究?第691章 鋌而走險第682章 搶了日本人的生意第579章 F14還是拿到手了第56章 前往盛京!第688章 笑死,汽車撞牆你知道拐了?晚啦!第597章 試飛F14第120章 三年窗口期第531章 我們的工作,是對人民有益的第182章 殲轟7的未來第50章 搶人第100章 渦噴14的重生(下)(二合一)第670章 不準有中文!第136章 殲8C,空中表演第58章 項目進展第782章 被後人踩在肩膀上301.第301章 那就說點什麼吧(二合一)第210章 來自歐洲航空安全局的求援401.第401章 首飛前的最後準備第105章 高空臺模擬第12章 鈔能力也是很重要的第644章 起飛吧,太行!第74章 保研面試第712章 戰後結算第649章 我,博士,兩年畢業第169章 放棄幻想,準備鬥爭!第803章 來跳個舞吧第639章 華夏國產蘇27的威脅第602章 給日本人一個深刻的教訓!第749章 拿捏土耳其的籌碼第792章 需要預警機第513章 兩個時代的交錯第754章 把黑海造船廠打包帶走280.第280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第34章 關鍵抉擇358.第358章 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第20章 中華兒女多奇志第573章 爲華夏機械行業正名的機會!第66章 解決方案【求首訂!!!】(15)第439章 安70的命運第178章 精工計劃(二合一)278.第278章 我一個人就是一支軍隊358.第358章 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277.第277章 海空對抗演習393.第393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元年!275.第275章 航空工業今年賺麻了第516章 成爲國際供應商!第43章 新改型第723章 不講武德,偷襲幻影2000第436章 有人要買我們的客機?第89章 意大利人的橄欖枝225.第225章 華夏的研究水平全面領先!392.第392章 大涵道比渦扇項目的歸屬第204章 挑戰米格25!第102章 生產籌備第763章 好機配好彈第759章 進入理論數學界?第603章 這已經不是一般的造假了,必須得出第673章 有一句話叫做悶聲大發財
第600章 軸承,壞了第150章 救火,機翼結冰!402.第402章 試飛員的“護身符”第549章 火炬CB法拉利機牀有限公司第516章 成爲國際供應商!第619章 一臉懵逼的安南人,空中行舟?第602章 給日本人一個深刻的教訓!第760章 常氏引理368.第368章 爲支線客機徹底掃清障礙!第583章 三句話,讓法國人爲我花18億第92章 理論水平精進(二合一)第640章 空警2000,大衛國的小動作第101章 能不能去航展?第732章 法國人被卡脖子了?316.第316章 殲10的第一次地面測試(爲盟主第417章 正式開工!第766章 觀禮臺上第706章 這臺階不就有了麼第651章 巴爾幹火藥桶又要炸了第168章 有些人只會窩裡橫第637章 霹靂13,準備立項第118章 我們需要更好的飛機(二合一)第796章 先記在小本本上第14章 這已經不是學霸二字能形容的了第11章 學姐懷疑人生了第151章 運8的機翼結冰,老大難問題了第80章 蘇霍伊公司的決斷(爲舵主永遠的F4U第476章 渦扇10,第375代航發!第737章 陣容離譜的畢業答辯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142章 新型護衛艦(上)第810章 什麼叫獅子大開口啊?第50章 搶人305.第305章 靈感來了!第74章 保研面試第590章 新一代教練機體系第711章 特殊的紀念品273.第273章 飛豹,重獲新生第28章 咱們會有更好的!第465章 友誼計劃!第96章 你憑什麼去研究?第691章 鋌而走險第682章 搶了日本人的生意第579章 F14還是拿到手了第56章 前往盛京!第688章 笑死,汽車撞牆你知道拐了?晚啦!第597章 試飛F14第120章 三年窗口期第531章 我們的工作,是對人民有益的第182章 殲轟7的未來第50章 搶人第100章 渦噴14的重生(下)(二合一)第670章 不準有中文!第136章 殲8C,空中表演第58章 項目進展第782章 被後人踩在肩膀上301.第301章 那就說點什麼吧(二合一)第210章 來自歐洲航空安全局的求援401.第401章 首飛前的最後準備第105章 高空臺模擬第12章 鈔能力也是很重要的第644章 起飛吧,太行!第74章 保研面試第712章 戰後結算第649章 我,博士,兩年畢業第169章 放棄幻想,準備鬥爭!第803章 來跳個舞吧第639章 華夏國產蘇27的威脅第602章 給日本人一個深刻的教訓!第749章 拿捏土耳其的籌碼第792章 需要預警機第513章 兩個時代的交錯第754章 把黑海造船廠打包帶走280.第280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第34章 關鍵抉擇358.第358章 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第20章 中華兒女多奇志第573章 爲華夏機械行業正名的機會!第66章 解決方案【求首訂!!!】(15)第439章 安70的命運第178章 精工計劃(二合一)278.第278章 我一個人就是一支軍隊358.第358章 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277.第277章 海空對抗演習393.第393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元年!275.第275章 航空工業今年賺麻了第516章 成爲國際供應商!第43章 新改型第723章 不講武德,偷襲幻影2000第436章 有人要買我們的客機?第89章 意大利人的橄欖枝225.第225章 華夏的研究水平全面領先!392.第392章 大涵道比渦扇項目的歸屬第204章 挑戰米格25!第102章 生產籌備第763章 好機配好彈第759章 進入理論數學界?第603章 這已經不是一般的造假了,必須得出第673章 有一句話叫做悶聲大發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