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些許苦楚無妨

雖說這座八景別院並無守衛,就連那些天魁堂的守衛都被李道虛暫時遣退,但李玄都並無趁機逃跑的意思。不是因爲李道虛修爲通神,也不是因爲蓬萊島周圍都是清微宗的勢力範圍,而是因爲師父相信他,不做約束,給他留了足夠的面子,那他自然也要以誠待師。若是李玄都在這個時候逃跑,李如師等人必然會全力追補,到那時候纔是給臉不要臉,也正應了“面子是別人給的,可臉卻是自己丟的”這句話。

也許會有人覺得李玄都迂腐,不知道靈活變通,可有些事情,就只有一條路可走,若是世上人人都是聰明人,人人都不去走,那會怎樣?就像當年的金帳汗國大舉南下,神州陸沉,若是世上盡是些聰明人,看到金帳大軍所向無敵,便紛紛投降苟全性命,怕是整個神州都已淪爲金帳的奴隸,世世代代,永世不得翻身。

有些事情,總得有人來做。人心之惡在於,自己不做,有人做了,還要跳出來質疑那些做事之人,以自己的陰暗心思去揣度他們,覺得他們是爲了博取名聲,覺得他們是大僞似真,實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前朝大晉末年時,有一位督師堪稱朝廷的擎天之柱,在抵禦金帳大軍時兵敗被俘,後投降於金帳汗國,隨即被金帳王庭起用,赴江南任招撫南方總督軍務大都督。待到後來大魏太祖皇帝起兵,金帳大軍經過中原花花世界的洗禮之後,已是不復當年之勇,兵敗如山倒,王庭內部人心浮動,唯有這位督師大人一力抵抗,最是堅決,更甚於金帳汗王。

李玄都幼時讀史,看到這裡不甚其解,直到後來與張白圭在無意中談起此事,張白圭一語道破天機,並非是什麼“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不要忘了,他本是大晉重臣,若真是忠君之人,他在兵敗後就該寧死不降,可他偏偏降了,可見他不是什麼忠君之人。

惜身畏死是人之天性,他不願死,也不算什麼,無可指摘。可他不該爲虎作倀,反過頭來去幫着金帳汗國爲禍中原。

此人尚不肯爲自己同宗同種的朝廷盡忠,又豈會爲了異族盡忠?不過是爲了自己的私利罷了。若是所有的中原人都成爲金帳汗國的奴隸,那麼便沒有人再去指責這位督師的叛國投敵之舉,畢竟大哥不笑二哥,而且金帳汗國得了天下之後,他便是金帳王庭的功臣。可若是金帳汗國丟了天下,那他必然被釘在史書的恥辱柱上,遺臭萬年,所以這位督師大人爲了金帳汗國的江山最是盡心盡力,堪稱死心塌地、忠心耿耿,非是爲了金帳汗國,而是爲了自己,爲了一己之名聲,不惜拉着整個神州中原下水,實是第一等險惡用心。

如今清微宗的局勢也是如此,人人都不說話,那就是站在同一條線上,誰也不比誰更高一頭,可李玄都站出來說話來了,就顯得李玄都高出一頭去,在李玄都的映襯下,愈發顯得其他人不堪。打個不甚恰當的比方,一張桌子的桌面佈滿灰塵,不會覺得任何,可如果把其中一塊地方的灰塵抹去,就會顯得周圍的灰塵有些刺眼了,要麼把所有的灰塵都擦拭乾淨,要麼在這一塊乾淨的地方上重新落滿灰塵,相對而言,自然是後者更爲簡單一些,這也就是:行高於人,衆必非之。

如果李道虛把李玄都交給李如師處置,那就是讓李玄都非死不可,如今他把李玄都交給張海石處置,還是給李玄都留了一條生路。

事已至此,李玄都再去憂慮焦灼,已是無用。他也是心大之人,索性不再去煩惱這些,幸在有美人相伴,使得在等待明天到來的今天一天時間裡,不至於是煎熬。

當年李玄都還小的時候,這座八景別院也算不上禁地,就像子女小的時候,與父母住在一起,長大之後纔會搬出去自己成家,故而李玄都小時候也曾住在這座八景別院中,這座小院便是他的住處。除了院子之外,共是四間房,分別是居室、靜室、客廳和書房,那時候的八景別院中還有衆多僕役,負責做飯、清掃之事。只是待到後來,所有的僕役也都被趕了出去,就只剩下李道虛一人。

秦素還是第一次來到李玄都小時候住的時候,不由大感好奇,李玄都也是好些年沒來這裡,此時故地重遊,物是人非,多有感慨,也樂得陪着秦素逛一逛此地。

兩人從客廳來到居室,卻見只有一張牀榻、一張圓桌和兩個繡墩,已經滿是灰塵,顯然是多年未有人來,沒什麼出奇的,從居室出來,沿着一條雨檐長廊來到書房。

剛一進書房,秦素便眼前一亮,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張紫檀靠山條案,案上置有常用來供放刀劍的架子,不過卻是一根青翠玉簫橫放其上。

秦素是喜愛音律之人,見到樂器自然生出欣喜之情,上前拿起玉簫,入手微沉,卻不是一支玉簫該有的分量。

李玄都微微一笑,從她手中接過玉簫,握住一端,輕輕一拔,玉簫兩分,露出一抹雪亮寒光,竟是一把短劍。

秦素扁了扁嘴,難掩失望道:“我還以爲你會吹簫呢,那我們倒是可以合奏一曲。”

李玄都微笑道:“你以前還說我幼稚孩子氣,那你有沒有發現自己最近變得很小女人?我剛認識你的時候,你可不是這個樣子的,那時候很大女人。”

秦素沒有反駁,只是瞪了他一眼,轉而望向書案。

書案上倒是沒有太多出奇之處,無非是筆、墨、紙、硯,再加上筆洗、筆架、鎮紙等物,秦素直接略過,來到書架前,只見書架上擺放着許多厚薄不一的書本,她隨意抽出一本,上頭赫然寫着“北斗三十六劍訣真解甲字篇”幾個大字,然後再抽出兩本,分別寫着“玄微真術詳解之圓勢法上篇”和“御劍術筆記之二”,不由咋舌道:“這裡的書不會都是功法秘籍吧?”

李玄都點了點頭道:“差不多如此了,還有些原版秘籍。”

秦素望着佔據了大半牆壁的書架,不由好生感嘆。

秘籍與秘籍不同,有些秘籍若是不加註解,境界低微之人根本看不懂,還有些秘籍,必須配合本宗的其他功法才能修煉成功,最爲有名的例子就是玄女宗的六經,缺一不可。若是空有秘籍卻沒有相應的境界而強行修煉,難逃走火入魔的下場,輕則修爲大損,重則性命不保。可這裡的秘籍卻是有如此多註解,又加以編號,明顯被人整理過,想來是出自老劍神之手,若是放到江湖上,不知要引得多少人爭鬥廝殺。可現在它們就像被遺忘了一般,放在這座沒有人踏足的書房之中。

李玄都揮袖散去了書案後椅子上的灰塵,獨坐椅上,道:“現在回想起來,當年的學藝時光還是極爲枯燥難熬的,後來出去遊歷江湖,雖然危險,但也多姿多彩,遠不能與小時候相比。”

秦素將手中的書籍放回原位,揹着手在書房裡踱步:“我小時候就沒覺得枯燥,想練武就練武,不想練武就去學琴,或是讀書、下棋,再不濟還能出去遊玩踏青,我爹是不會逼我的。”

“其實也沒人逼我。”李玄都嘆道:“若非要說有人逼我,那就是清微宗的情勢逼着我,老五自小貪玩,然後你也看到了,她在宗內的地位一直不上不下,被師兄們‘欺負’也罷了……”

說到這兒時,李玄都想起了他和陸雁冰之間的打打鬧鬧,不由微微一笑,然後繼續說道:“就連師弟都能壓在她的頭上作威作福,你說她心中沒有半點怨氣,我是半點不信的,可有怨氣又能怎麼樣,技不如人,怪得了誰?我從很小就明白了這個道理,所以我半點也不敢鬆懈,這纔有了今日的我。”

秦素來到李玄都身後,從後面輕輕攬住她,笑問道:“好玄兒,你現在還苦嗎?”

李玄都一笑:“我幾時苦過?無數江湖人求之不得的秘籍我唾手可得,年紀輕輕便能肆無忌憚地橫行江湖,如果這還叫苦,我怕老天爺一個天雷將我殛了。有些人分明已經比世上九成九之人要好,只是因爲略有瑕疵,或是沒了至親之人,或是丟了摯愛,如此便覺得自己身世悽苦,蒼天負我,動輒拿這個說事,那不叫苦,那叫矯揉造作、貪心不足。”

話音落下時,外面一道閃電照亮了天際,跟着便是一聲炸雷,肉眼可見的接天連地,使得屋內都是一亮,好像就落在門外一般。

暴雨聲音隨着這道雷聲愈發激烈。

此時除了茫茫大雨,整座八景別院中就只有兩人,秦素的膽子在無形中大了許多,輕輕摟緊李玄都的脖子,柔聲道:“你現在呢?明明是好心,卻沒人領情,還要怪你多管閒事,你不難受嗎?我覺得你苦。”

李玄都握住她的手,輕笑道:“不過細微苦楚,有你心疼我,那也不算什麼了。”

秦素把下巴擱在李玄都的頭上:“你呀,真是心大。”

第一百二十六章 雷堂雨堂第四十章 出拳第二百一十六章 破城第二百四十章 以衆擊寡(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籠中鳥第四十三章 馮家老店第二十八章 藥木忽汗第二百六十五章 丐幫第一百一十四章 人公將軍第二百三十五章 齊神宗第一百二十八章 巍巍中嶽第一百九十六章 吳州上清第一百六十九章 逝者已矣第四十三章 出劍(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翠雲峰上第五十七章 丹霞峰第三十二章 撥雲見月第七十七章 國師第一百五十一章 講經第一百七十五章 一念之間第一百五十二章 當年總督第一百三十二章 崑崙第一百零一章 肺腑之言第二百零二章 相迎第五十四章 暗算無常死不知第八十八章 變故第一百七十八章 這般巧合第一百三十七章 桃李春風一杯酒第二百零三章 狹路相逢第九十九章 太素玄功第二十四章 方便法門第六十章 進退兩難第一百九十九章 三百六十一劍第七章 老湯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經臺第二百三十四章 離散復聚第十五章 無字卷第八十九章 百蠻王第二百一十一章 師徒並行第三十二章 撥雲見月第一百二十一章 棲霞縣主第一百八十章 心魔去處第七十三章 諸王第一百九十六章 玉虛峰上第一百九十一章 先鋒第一百一十一章 純陽丹第四十七章 出劍(五)第二百二十三章 舊事重提第八十六章 開胃小菜第七十三章 初具雛形第六十九章 出掌離合第六十章 觀微御劍訣第一百三十二章 無德之人第七十六章 太平山再見第一百八十九章 玉虛鬥劍第三十二章 家傳劍法第五十四章 飛劍紫凰第八十八章 兩方思量第三十七章 得寸進尺第一百九十四章 險之又險第三十一章 地氣回溯第一百零三章 大變將起第六十章 偷天第五十三章 蹣跚學步第一百四十七章 龍師傅第四十二章 再起漣漪第一百七十七章 兩女第一百二十三章 講學議政第一百三十六章 護城河第二百三十五章 龍氣浩蕩第九十七章 此心無愧第一百五十四章 無邊煉獄第八十九章 吳奉城第二百五十六章 渡江第二百二十五章 儒門仙物第一百零二章 結怨舊事第二十四章 百步飛劍第七十二章 邪道聖女第一百九十章 忘劍峰上第二百二十四章 夜話第七十九章 物歸原主第一百五十九章 閣皁高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齊州會館第五十五章 墓中洞天第一章 新的身份第一百八十四章 也先那顏第二十二章 重回客棧第七十六章 九子母天鬼第一百七十五章 七隱士第一百五十七章 劍出似海第七十一章 夜半客至第五十八章 青領宮第一百六十三章 四散第一百二十七章 螳螂捕蟬第三十五章 天樂桃源第一百七十七章 一劫地仙第一百二十五章 永安宮中第一百五十四章 刀劍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婚第四十七章 醉仙樓
第一百二十六章 雷堂雨堂第四十章 出拳第二百一十六章 破城第二百四十章 以衆擊寡(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籠中鳥第四十三章 馮家老店第二十八章 藥木忽汗第二百六十五章 丐幫第一百一十四章 人公將軍第二百三十五章 齊神宗第一百二十八章 巍巍中嶽第一百九十六章 吳州上清第一百六十九章 逝者已矣第四十三章 出劍(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翠雲峰上第五十七章 丹霞峰第三十二章 撥雲見月第七十七章 國師第一百五十一章 講經第一百七十五章 一念之間第一百五十二章 當年總督第一百三十二章 崑崙第一百零一章 肺腑之言第二百零二章 相迎第五十四章 暗算無常死不知第八十八章 變故第一百七十八章 這般巧合第一百三十七章 桃李春風一杯酒第二百零三章 狹路相逢第九十九章 太素玄功第二十四章 方便法門第六十章 進退兩難第一百九十九章 三百六十一劍第七章 老湯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經臺第二百三十四章 離散復聚第十五章 無字卷第八十九章 百蠻王第二百一十一章 師徒並行第三十二章 撥雲見月第一百二十一章 棲霞縣主第一百八十章 心魔去處第七十三章 諸王第一百九十六章 玉虛峰上第一百九十一章 先鋒第一百一十一章 純陽丹第四十七章 出劍(五)第二百二十三章 舊事重提第八十六章 開胃小菜第七十三章 初具雛形第六十九章 出掌離合第六十章 觀微御劍訣第一百三十二章 無德之人第七十六章 太平山再見第一百八十九章 玉虛鬥劍第三十二章 家傳劍法第五十四章 飛劍紫凰第八十八章 兩方思量第三十七章 得寸進尺第一百九十四章 險之又險第三十一章 地氣回溯第一百零三章 大變將起第六十章 偷天第五十三章 蹣跚學步第一百四十七章 龍師傅第四十二章 再起漣漪第一百七十七章 兩女第一百二十三章 講學議政第一百三十六章 護城河第二百三十五章 龍氣浩蕩第九十七章 此心無愧第一百五十四章 無邊煉獄第八十九章 吳奉城第二百五十六章 渡江第二百二十五章 儒門仙物第一百零二章 結怨舊事第二十四章 百步飛劍第七十二章 邪道聖女第一百九十章 忘劍峰上第二百二十四章 夜話第七十九章 物歸原主第一百五十九章 閣皁高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齊州會館第五十五章 墓中洞天第一章 新的身份第一百八十四章 也先那顏第二十二章 重回客棧第七十六章 九子母天鬼第一百七十五章 七隱士第一百五十七章 劍出似海第七十一章 夜半客至第五十八章 青領宮第一百六十三章 四散第一百二十七章 螳螂捕蟬第三十五章 天樂桃源第一百七十七章 一劫地仙第一百二十五章 永安宮中第一百五十四章 刀劍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婚第四十七章 醉仙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