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6.同人28:宋世祖詩詞鑑賞系列——星星下

同人28:宋世祖詩詞鑑賞系列——星星下的小狼

序:

宋世祖趙玖(1107年6月21日-1187年11月9日)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又名構,字德基,宋朝第十位皇帝,宋徽宗趙佶第九子,宋欽宗趙桓異母弟,母顯仁皇后韋氏。趙玖生於大觀元年(1107年),封蜀國公,歷任定武軍節度使、檢校太尉等職,不久晉封康王。靖康之變(1127年)金兵擄徽、欽二帝北去後,被宋欽宗封爲天下兵馬大元帥的趙玖在南京應天府即位,改元建炎,重建宋朝,史稱“紹宋”

繼位後,趙玖大力推進改革,一掃宋朝立國以來的種種積弊,平復新舊兩黨的鬥爭,丈量土地改革稅法,極大的緩和了社會矛盾。軍事上經過二十年的戰爭,洗刷了靖康恥,收復漢唐故土,建立漢唐之後的又一個偉大帝國。

宋詞與唐詩並稱爲中國文化的兩大高峰,而趙玖的作品更是其中最具光華的篇章之一。其作品以豪放爲主,兼有婉約。多以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與軍旅生活,並體現了對人民苦難生活的深切同情。其文風氣魄雄偉,慷慨悲涼,一掃前宋文壇的富貴精巧,開創並繁榮了建炎文學,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研究趙玖的詩詞,多以靖康之變爲分界線。趙玖身爲徽宗庶子,前期作品多以優遊林下的富貴生活和男女情愛爲主,風格綺麗柔靡,文學價值不高。靖康之變後,國破家亡的趙玖在流亡途中親歷民間疾苦,思想發生了極大的轉變,並促使其迅速成長爲優秀的領導人。其詩詞也“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之後雖然時局艱難,但他恢復中原的愛國信念始終沒有動搖,而是把滿腔激情和對國家興亡、民族命運的關切、憂慮,全部寄寓於詞作之中。如《青玉案元夕》《憶秦娥堯山關》《清平樂賀蘭山》《書憤》等。而退位之後的幾年又是其創作的另一個高峰期,期間趙玖巡遊天下,留下了許多吟詠祖國壯麗山河的詩句,也有一些對人生的思考和對未來的擔憂,如《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臨江仙赤壁》等。

趙玖在詞史上的一個重大貢獻,就在於內容的擴大,題材的拓寬。他現存的一百多首詞作,寫政治,寫軍事,寫哲理,寫戀人之情,寫民俗人情,寫日常生活,寫讀書感受,可以說,凡當時能寫入其他任何文學樣式的東西,他都寫入詞中,範圍比蘇詞還要廣泛得多。而隨着內容、題材的變化和感情基調的變化,趙玖詞的藝術風格也有各種變化。雖說他的詞主要以雄偉奔放、富有力度爲長,但寫起傳統的婉媚風格的詞,卻也十分得心應手。趙玖詞和蘇軾詞都是以境界闊大、感情豪爽開朗著稱的,但不同的是:蘇軾常以曠達的胸襟與超越的時空觀來體驗人生,常表現出哲理式的感悟。而趙玖詞總是以熾熱的感情與崇高的理想來擁抱人生,更多地表現出英雄的豪情與英雄的悲憤。因此,主觀情感的濃烈、主觀理念的執着,構成了趙玖詞的一大特色。後世人云:世祖者,人中之龍,詞中之龍

趙玖詞以其內容上的愛國思想,藝術上的創新精神,在文學史上產生了很大影響。後世每當國家、民族危急之時,趙玖詞的精神力量都在鼓舞着一代代的中國人。

詩詞賞析: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宋]趙玖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1)。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2)。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3)。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4)。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5)?

註釋:

(1)孫仲謀:三國時的吳王孫權,字仲謀,曾建都京口。三國時期吳國的開國皇帝。孫堅次子,幼年跟隨兄長孫策平定江東,公元200年孫策早逝。18歲的孫權繼位爲江東之主。

(2)寄奴:南朝宋武帝劉裕小名。劉裕(363年4月——422年6月),字德輿,小名寄奴,南北朝時期宋朝的建立者,史稱宋武帝。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軍事家、統帥。劉裕曾兩次領兵北伐,收復洛陽、長安等地。

(3)元嘉是劉裕子劉義隆年號。草草:輕率。南朝宋(不是南宋)劉義隆好大喜功,倉促北伐,被北魏主拓跋燾擊敗,以騎兵集團南下,兵抵長江北岸而返,劉裕留下的精兵強將被一朝喪盡。

(4)四十三年前(建炎二年)發生的“淮上-下蔡之戰”是靖康之變後宋朝已接近滅亡的絕境下,年輕的趙玖以殘兵贏得的反金戰爭的第一場勝利。揚州路,即通往揚州的道路。當時的流亡宋廷正準備撤往揚州,但在途徑下蔡時最終定下了奮戰到底的決心,最終贏得了戰爭的勝利。

(5)廉頗:戰國時趙國名將。《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廉頗被免職後,跑到魏國,趙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體情況,廉頗之仇郭開賄賂使者,使者看到廉頗,廉頗爲之米飯一斗,肉十斤,被甲上馬,以示尚可用。使者回來報告趙王說:“廉頗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通假字,即屎)矣。”趙王以爲廉頗已老,遂不用。

解析:

建炎四十四年,宋武帝趙玖巡視江南至京口,趙玖此時已經走到了人生的暮年,但繼承人仍懸而未決,朝中也因此暗流涌動。趙玖心中苦悶,登北固亭時寫下這首詞。

詞的上闋描寫了孫權劉裕兩位英雄,孫策死後孫吳軍事集團內憂外患搖搖欲墜,18歲的孫權繼位後迅速穩定了人心,並贏得了赤壁之戰,最終三分天下。劉裕矢志北伐,併成功收復了淪陷百年的長安洛陽。故而作者在上闋結尾極盡誇讚。

詞的下闋卻畫風突變,當讀者還沉浸在劉裕的英雄事蹟中時,一個不合格的繼承者卻讓他的努力煙消雲散。作者滿眼都是四十三年前,二十歲的自己在淮上艱難抗敵的樣子,但人的壽命終究是有限的,即使是年老依然神勇的廉頗也最終被趙王棄用,找不到合適的繼承人與同志,自己又能再堅持多久呢。

青玉案元夕(1)

宋趙玖

東風夜放花千樹。(2)更吹落、星如雨。(3)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4)

蛾兒雪柳黃金縷。(5)笑語盈盈暗香去。衆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6)

註釋:

(1)青玉案:詞牌名。“案”讀wan,第三聲,與“碗”同音。元夕:夏曆正月十五日爲上元節,元宵節,此夜稱元夕或元夜。

(2)“東風”句:形容元宵夜花燈繁多。花千樹,花燈之多如千樹開花。

(3)星如雨:指焰火紛紛,亂落如雨。星,指焰火。形容滿天的煙花。

(4)寶馬雕車:豪華的馬車。

鳳簫,簫的美稱。這裡指笙簫等樂器的演奏。

玉壺:比喻明月。亦可解釋爲指燈。

魚龍舞:指舞動魚形、龍形的彩燈,如魚龍鬧海一樣。

(5)蛾兒、雪柳、黃金縷,皆古代女性頭上佩戴的各種裝飾品。這裡指盛裝的女子。

(6)驀然:突然,猛然。闌珊:零落稀疏的樣子。

創作背景:

建炎三年(1129年)初,金軍圍帝於南陽,困韓世忠於長社。時任東京留守司副留守杜充屯兵鄢陵,通敵避戰。帝獨與胡寅、林景默、万俟卨出南陽,潛渡泌水,馳宿郾城。自稱天使,晨馳入杜充壁,而奪其軍,時充尚未起,帝歷數充過而親斬之。使岳飛爲將,御駕徵長社,大破之,斬萬戶蒲查鶻拔魯。使岳飛南阻兀朮,世忠北逐撻懶。

正月十五日,御駕歸汴,所餘二十萬士民皆落淚:“不圖今日復見漢官威儀。乃入城,見留守宗澤。澤病篤,帝執手相泣,剖以赤誠,立誓終復兩河。時逢上元佳節,澤請詩詞,遂做《青玉案》以贈。

————《紹宋書世祖本紀》

解析:

此詞的上半闋主要描寫靖康之變前,東京元宵節的夜晚,滿城燈火衆人狂歡的景象。東風還未催開百花,卻先吹放了元宵節的火樹銀花。它不但吹開地上的燈花,而且還從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燃放的煙火,先衝上雲霄,而後自空中而落,好似隕星雨。然後寫車馬、鼓樂、燈月交輝的人間仙境,寫人們載歌載舞、魚龍漫衍的“社火”百戲,極爲繁華熱鬧。令人目不暇接的“寶”、“雕”、“鳳”、“玉”,種種麗字,只是爲了給那燈宵的氣氛來傳神來寫境,大概那種人間天堂般的繁華本非筆墨所能傳寫,幸虧還有這些美好的字眼,聊爲助意而已。

下闋專門寫人。頭上戴着亮麗飾物的女子,行走過程中不停地說笑,在她們走後,衣香還在暗中飄散。這些麗人,都非作者意中關切之人,只見他在百千人羣中只尋找着誰——卻總是蹤影難覓,已經是沒有什麼希望了。忽然,眼睛一亮,在那一角殘燈旁邊,分明看見了,是她!沒有錯,她原來在這冷落的地方,未曾離去!發現那人的一瞬間,是人生精神的凝結和昇華,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銘篆。到結尾,才顯出詞人構思之巧妙:那上闋的燈、月、煙火、笙笛、社舞、交織成的元夕歡騰,那下闋的惹人眼花繚亂的一隊隊的麗人羣女,原來都只是爲了那一個意中之人而設,而且,倘若無此人,那一切就沒有任何意義與趣味。

評價:

《青玉案元夕》素有“宋詞第一”的美譽,不僅詞作本身的華麗之外,更是因爲詞中蘊含的情感如海浪一般層層涌來,衝擊着讀者的靈魂。而這種情感也正是本詞與趙玖靖康前同樣充滿華麗辭藻的作品的差異之處。

首先從詞的表面解讀,多認爲是趙玖回憶起尚爲富貴王爺時的東京往事,在某個上元節的驚豔際遇,同時也寫盡了上元佳節東京的繁華與宋朝仕女的奢華生活。後世文人多認爲,僅憑藉這一層對景色的白描,便足以立足宋詞一等。

其次,詞中的景象再美,那也只是存在於記憶中了。聯繫到東京現狀,便是以極致的盛景稱托出極致的哀情。流亡三年的宋廷剛剛回到舊都,而原本接近一百五十萬人口的東京僅剩不到二十萬人,也已經數載不見花燈。兩相對比,故事越是難忘,如今國仇家恨的慘痛越是刻骨銘心。

詞意的第三層,下闋表面寫女子,實際寫君臣。自屈原大夫起,垂恩美人常比君臣之義,這裡暗喻的便是東京留守宗澤。宋廷南逃時,宗澤強撐病體苦守東京,收攏流民安撫義軍,一直上書趙玖希望朝廷早日迴歸東京。而當時的趙玖一心逃跑,根本無法體會宗澤的苦心,無法意識到國家需要什麼樣的人才能支撐,反而被康履、黃潛善等佞臣所迷惑。待到趙玖最終醒悟過來誰纔是國家干城時,宗澤卻已經病入膏肓時日無多,正如詞中所描述的那般: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當終於認識到誰對我最重要的人時,斯人卻已經走遠。也就趁勢引出了本詞的第四層意思,即作者的悔恨與歉疚。繼位之初,趙玖曾一度喪失抗金信念。三個月內,李綱罷相,宗澤被遺棄東京,河北防務全面裁撤,朝廷也準備逃往揚州。雖然趙玖最終轉變思想堅持抗金,但之前的行爲早已深深傷害了宗澤與其他抗金軍民的感情。故而此詞也是在向宗澤承認錯誤,並向宗澤立誓此生定要光復兩河。當時素有氣節之稱的万俟卨也稱讚:“見此詞,便知宗留守會放下過往種種,暢懷而去矣。”而宗澤在臨終前也認同了趙玖的轉變,相信他會成爲一個偉大的帝王。

而詞的最後一層意境,則充滿着對未來的希望。“美人”雖然只出現在了燈火闌珊處,而已經重新振作的趙玖與大宋朝廷還會眼睜睜的看着她走遠嗎?抗金的局勢已經好轉,勝利的希望業已出現,接下來,趙玖將同他的國家一起,朝着使大宋再次偉大的夢想前進。他們的目標一定要實現,他們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

《青玉案》不僅有着高超的技巧、華麗的文字與豐亨豫大的繁榮,更有着國破家亡的�

198.第196章 且說且笑185.第183章 仁者宜戰慄(續)89.第88章 召見(下)13.第13章 界溝(續)99.第98章 方城(續)244.第242章 落雕363.第358章 江東375.第370章 倉促241.第239章 軍令148.第147章 理由144.第143章 亂像30.第30章 寧國38.第38章 雪渡(下)340.第335章 猜度41.第41章 買賣(下)280.第277章 星漢328.第324章 金河307.第303章 故地469.同人21:最後的武士一小狼弗利137.第136章 來了469.同人21:最後的武士一小狼弗利298.第294章 菩薩320.第316章 發兵239.第237章 耗殆238.第236章 回思196.第194章 似玄似黃(下)427.第421章 諫言119.第118章 第三十二張 當國236.第234章 方略53.第53章 擾攘(上)96.第95章 往使177.第175章 獨恥事幹謁(續)65.第65章 水泊(上)168.第二卷總結 兼致歉信 兼本書開書四月小373.第368章 應變407.第401章 陳述208.第206章 窺見106.第105章 雨水(下)229.第227章 殺人462.同人14:此心安處——雲竹之歌249.第246章 自擾(續)257.第254章 買賣314.第310章 名使(續)66.第66章 水泊(下)443.完本感言36.第36章 雪渡(上)472.同人24:開封府四大宋菜——缺錢缺閒243.第241章 亂戰222.第220章 逼宮365.第360章 武林445.番外——退婚116.第115章 郊遊(下)446.番外2——榴彈怕水138.第137章 悖論255.第252章 天理111.第110章 歸城(續)397.第392章 堤坡面理140.第139章 分歧(上)214.第212章 很多小問題(續)237.第235章 山水477.同人29:僧途——肥貓掉毛192.第190章 何去何從436.第429章 將死(續)166.第165章 梳通上下(上)437.第430章 畏懼249.第246章 自擾(續)388.第383章 思前思後230.第228章 潰走322.第318章 恩賜365.第360章 武林309.第305章 炙勃焦195.第193章 似玄似黃( 上)201.第199章 殿試(中)193.第191章 孰是孰非214.第212章 很多小問題(續)129.第128章 鑄刀411.第405章 憂懼193.第191章 孰是孰非470.同人22:金兀朮與太師奴的對話——人生188.第186章 陽谷320.第316章 發兵38.第38章 雪渡(下)169.第167章 國破山河在457.同人10:夢京華——楚茗淮鯉202.第200章 殿試(下)226.第224章 陝西人107.第106章 間隙175.第173章 凌晨過驪山85.第85章 流光(中)404.第399章 傾訴304.第300章 秋雨(續)466.同人18:建炎以來南洋事雜記——親自出390.第385章 忽上忽下86.第86章 流光(下)285.第281章 杏林4.第4章 英雄氣256.第253章 後浪17.第17章 官家走投無路了!(下)144.第143章 亂像210.第208章 一波
198.第196章 且說且笑185.第183章 仁者宜戰慄(續)89.第88章 召見(下)13.第13章 界溝(續)99.第98章 方城(續)244.第242章 落雕363.第358章 江東375.第370章 倉促241.第239章 軍令148.第147章 理由144.第143章 亂像30.第30章 寧國38.第38章 雪渡(下)340.第335章 猜度41.第41章 買賣(下)280.第277章 星漢328.第324章 金河307.第303章 故地469.同人21:最後的武士一小狼弗利137.第136章 來了469.同人21:最後的武士一小狼弗利298.第294章 菩薩320.第316章 發兵239.第237章 耗殆238.第236章 回思196.第194章 似玄似黃(下)427.第421章 諫言119.第118章 第三十二張 當國236.第234章 方略53.第53章 擾攘(上)96.第95章 往使177.第175章 獨恥事幹謁(續)65.第65章 水泊(上)168.第二卷總結 兼致歉信 兼本書開書四月小373.第368章 應變407.第401章 陳述208.第206章 窺見106.第105章 雨水(下)229.第227章 殺人462.同人14:此心安處——雲竹之歌249.第246章 自擾(續)257.第254章 買賣314.第310章 名使(續)66.第66章 水泊(下)443.完本感言36.第36章 雪渡(上)472.同人24:開封府四大宋菜——缺錢缺閒243.第241章 亂戰222.第220章 逼宮365.第360章 武林445.番外——退婚116.第115章 郊遊(下)446.番外2——榴彈怕水138.第137章 悖論255.第252章 天理111.第110章 歸城(續)397.第392章 堤坡面理140.第139章 分歧(上)214.第212章 很多小問題(續)237.第235章 山水477.同人29:僧途——肥貓掉毛192.第190章 何去何從436.第429章 將死(續)166.第165章 梳通上下(上)437.第430章 畏懼249.第246章 自擾(續)388.第383章 思前思後230.第228章 潰走322.第318章 恩賜365.第360章 武林309.第305章 炙勃焦195.第193章 似玄似黃( 上)201.第199章 殿試(中)193.第191章 孰是孰非214.第212章 很多小問題(續)129.第128章 鑄刀411.第405章 憂懼193.第191章 孰是孰非470.同人22:金兀朮與太師奴的對話——人生188.第186章 陽谷320.第316章 發兵38.第38章 雪渡(下)169.第167章 國破山河在457.同人10:夢京華——楚茗淮鯉202.第200章 殿試(下)226.第224章 陝西人107.第106章 間隙175.第173章 凌晨過驪山85.第85章 流光(中)404.第399章 傾訴304.第300章 秋雨(續)466.同人18:建炎以來南洋事雜記——親自出390.第385章 忽上忽下86.第86章 流光(下)285.第281章 杏林4.第4章 英雄氣256.第253章 後浪17.第17章 官家走投無路了!(下)144.第143章 亂像210.第208章 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