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第106章 間隙

第106章 間隙

雖然下着雨,但趙官家近來很忙。

大宋朝這個諸事決於君前的制度完美保證了官家的權力,卻也讓人頭昏腦漲。

一會是市舶司收稅的事情,一會是前方鎮撫使兵力定員的問題,一會是在南陽重立將作監的計劃,一會又有人事待遇上的整理,那邊剛剛佈置了剿匪工作,轉過身來還有一些諸如前線大將不開心之類的突發事件……又是財政,又是軍事,又是軍工,又是人事,哪個能偷懶?

非只如此,宮殿外的野鴿子越來越多,殿內的人也越來越多,各種聲音彙集一起,足以讓人混混沌沌起來。

聽不懂?聽不懂也得裝懂啊!

不過,隨着小林學士送回了那封書信,趙官家卻是終於精神一振,有資格出來光明正大的偷懶了。當然,這麼說未免有些荒唐,軍國大事,生死存亡的局面,本來就比什麼都重要!但是趙官家來到軍營,發佈命令之後難得美美睡了一個午覺,然後才擂鼓聚將,卻是事實。

然而,說是擂鼓聚將,卻毫無影視劇中的肅殺氣氛,就是不知道是因爲下雨人少的緣故,還是因爲這羣御營中軍將領多是老油子出身,在趙官家身前毫無武將姿態了。

“王卿也要請戰爲先鋒?”精神抖擻的趙玖盯着身前的王德看了許久,方纔冷冷相詢。

“哎……”王德猶豫了一下,稍微堆出一張難看的笑臉解釋。“這不是諸將都請戰了嗎?”

“諸將都請戰你便請戰,諸將都是統制你爲何不去做統制?”趙玖也盯着對方頜下的小鬍子笑了起來。“韓世忠說你沒有帥臣的本事,你便自暴自棄了?”

王德猶豫了一下,但還是有些不甘:“這不是官家自來督戰了嗎?有官家爲帥,哪裡需要俺做帥臣?實在不行還有王都統呢……好教官家知道,若能許俺五千兵,俺、我……咳,臣!臣自能爲官家取了鄧城,破了襄陽!官家在後面督戰就行。”

“朕懂了,王卿的意思是,陣前事你自處置,我這個官家自在後方端坐便可……是這個意思吧?”

“是!”

“等朕看完這些札子再說。”

“喏……”

王德以副都統的身份來求先鋒,卻也沒有個準信,反而討了個沒趣,而趙官家也板起臉來,然後低頭翻看起了身前請戰的文書,中軍大帳,或者說中軍大堂上,一時索然無聲。然而,趙玖低頭看了幾篇請戰札子,卻又有了幾分在行宮看那些奏疏的煩躁感……這羣武將的札子千篇一律,都是順白河南下,直搗鄧州、襄陽,然後清一色請爲先鋒,也不知道是不是最近中樞招人,這些將領們養的文士都跑了,不得不請同一個人代筆。

只能說,幸虧趙玖來之前便讓劉子羽、楊沂中、劉晏幾人稍微佈置了一個大略方案。

不過,翻看完畢,趙官家卻又陡然有了幾分興致,他按住手上幾份札子,環顧此處幾位統制,然後忽然失笑:“朕不是明發口諭,讓你們幾位統制各自寫一份此戰的軍略札子嗎?爲何兩位辛統制並無札子遞上?”

“官家!臣兄弟二人本也有兩份札子,但剛剛擂鼓前卻是對此戰有了些新想法,實在是來不及寫入札子……”辛興宗聞言即刻帶着自己幼弟一起出列拱手,卻是將剛剛與胡閎休議定的事情給趁勢托出。“故此,臣請爲南陽留守,並請戰後往武關屯駐。”

“臣請爲偏師,往攻牛首!”小辛也趕緊附聲。

“如此說來,辛卿倒是別出心裁。”

出乎意料,聽到辛氏兄弟如此言語,趙官家卻一時沉默,隔了許久方纔緩緩開口。“那就這樣好了,準你二人奏,也準王卿奏……此戰就以王副都統(王德)爲先鋒,傅統制(傅慶)爲副先鋒,明日一早一併先發鄧城;以小辛統制爲側翼先鋒,劉副統制(劉晏)爲側翼副先鋒,也明日一早先發,往牛首而去;再以大辛統制爲留守;其餘各部爲中軍,攜糧草輜重,明日中午隨朕一起徐徐進發。”

言罷,這位官家竟然不再與衆將多言什麼,便直接帶着楊沂中轉出中軍大堂去了。

且不說中軍這裡,自有王淵、劉子羽以御營都統和樞密院職方司的身份在這裡協調軍中雜務,劉晏也因爲得了差事留在此處侯令……另一邊,趙官家轉出中軍大堂,便面色陰沉不定起來,引得身後跟來的楊沂中等人忐忑難安。

“留兩把傘與朕,正甫留下,其餘都且去。”

趙玖來到廊下,原本一隻腳都已經步入雨中,卻又忽然出言。

周圍內侍、侍衛不敢多言,即刻先往官家下榻的軍舍而去,而身後楊沂中卻是立即躬身俯首,做出聽令姿態。

“朕真不想做個疑心官家。”趙玖沒有去看楊沂中,而是負手望着身前這個剛剛修築不久的半永久性大營一聲輕嘆。“朕也知道,這兩次的事情可能也都只是巧合罷了……譬如上一次,涉及到宮廷隱私,本就是百姓喜聞樂見的東西,可能就是呂相公一時不慎惹出來;這一次,辛興宗畢竟是幾十年的宿將,你和劉子羽、王淵、劉晏能想到的,他未必就想不到!”

“臣正想說這個……”

“但是反過來說,如果真有人用流言這種下作手段去攻擊首相,真有人敢將宮禁中樞密院討論的結果私下透露給下面的大將,朕若不處置,反而要釀成大禍。”趙玖終於回頭。“這一次你就不要隨朕出征了,留在此處,趁勢將皇城司重新立起來……”

“官家,提舉皇城司本該是內侍省押班、督知所領……”

“不用了,就是你了!”趙玖沒好氣應道。“你莫要忘了,我從井裡爬出來,便忘了所有人,這才八個月,你不做此事,讓我找誰去?找馮益,我才認得他一個多月!”

楊沂中微微俯首,不再反駁。

“我還記得馮益提議重立皇城司時說過的那些話。”趙玖若有所思,繼續緩緩言道。“三千人太多,而且此時剛剛到南陽,也不適宜將皇城司的名號擺出來,省的相公們不滿,關鍵是先將皇城司下屬的探事司理出來,兩三百人足矣……不要本地人,可以從附近流民中收攏南下的清白之人,也可以接着擴充班直的名義從軍中篩選……甚至這個也不急,我只要回來後知道這兩件事的由來便可!”

“喏!”任務清晰無誤,楊沂中再無話可說。

而只着常服,束着牛皮帶的趙官家也順勢打起一把傘來,然後步入雨中去了。

且說,對趙玖而言,軍議上發生上下思路碰車的事情到底只是一個插曲,稱不上什麼大事,因爲他內心也明白,這件事情有問題的概率其實不大……原因很簡單,範瓊的軍事佈置擺在那裡,只要認真思索,水平高的人最終也會殊途同歸。

但是,之前那件事卻實在是把他噁心壞了,以至於這位官家表面大手一揮,誰都不許再提,但內心依舊耿耿於懷,所以這才藉着所謂軍務的名義搞起了特務政治。

就好像他明明被胡御史批判了一番,卻還是忍不住記筆記一般。

只能說,某些人的水平也就是那樣了。

回過頭來,翌日雨水不停,但在軍功的刺激與趙官家的親自督軍下,御營中軍各部還是按時按計劃出發向南,準備平亂了。

這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可能是之前剛剛補發了軍餉的緣故,此番出動居然沒有發放開拔賞賜,卻也是破了大宋禁軍多少年的一個記錄。

實際上,趙官家也想看看,就是正正經經發軍餉、老老實實操練,這大宋的軍隊到底能不能安安穩穩的作戰?

結果似乎是不能的。

四月初三日,趙官家御駕親征,全軍一萬餘直接冒雨出發,四月初七,王德、傅慶便趕到了不足百里外的鄧州城下,在輕易掃蕩了周邊城鎮後,卻攻城失利。

四月初九,在斷斷續續的雨水中,趙官家率主力來到鄧州城下,但當日依然攀城失利。

此時,城中遙見官家龍纛至此,便遣使出城,請降於官家,條件自然是請赦免城中諸將,對此,趙官家沒有爲難使者,卻理所當然的拒絕了對方。

翌日,城中叛軍冒雨出甲士劫寨,卻爲宋軍諸將輕易在城下擊潰。

四月十一,天氣暫時放晴,傅慶建議趁着白河暴漲,引水淹城,爲官家所拒,但營中卻開始打造器械,甚至有起砲的跡象。

當晚,城中第二次派出使者。

“臣等一時誤入歧途,後悔莫及。”來人被搜檢妥當,押解入帳,依舊是對着端坐於座中的那個年輕人叩首以對。“金人棄臣等爲蔽履,臣等也自知無力與官家天兵抗衡,事到如今,只求活命而已……”

“只求活命?”

一陣蛙鳴聲中,正在看着一些從南陽送來札子的趙玖擡起頭,正色相對。“也就是說,只要朕許諾你們一條命,不管是充爲苦役,還是貶斥到嶺南,你們都願意受了?”

“正是此意!”來人不顧地上泥濘,繼續叩首。

“是因爲範瓊也沒有支援你們的緣故嗎?”趙玖放下札子,微微一嘆。“何止是金人棄你們爲敝履?連敝履也棄你們爲敝履……”

“臣等後悔莫及,且當日降於金人,委實多有盲從裹挾。”言至此處,此人微微一頓,方纔繼續叩首懇求。“官家,好教官家知道,降金首惡乃是前蔡州巡檢李尚,若官家能恩恕我等其餘人活命則個……此人臣等亦可捆縛到城前明正典刑。”

且說,連日下雨,道路泥濘,城中這殘餘的萬把降金叛軍固然是被所有人拋棄,根本看不到生路,然而宋軍上下,連着數千民夫,也都早就疲憊不堪,數日前爭先的各部將領,更是心氣全無。

故此,此時聞得此人如此懇切,帳中周圍將領,自王淵以下,皆有意動,便是劉子羽也忍不住去看趙官家姿態。

“不許。”趙玖束手於案後,板着臉看着身前之人,卻是乾脆直接。

“官家!”此人悲憤擡頭。“當日情形,誰都以爲國家要亡了……”

“亡了嗎?”趙玖冷冷相對。

“便是不說當日,只說眼下,爲何範瓊那裡都只誅首惡,臣等這裡卻連談都不許談?”

“範瓊也沒降金!”

“降金與否有這麼重要嗎?”此人憤然起身,卻被兩名甲士死死按住。“若論作爲與緣由,我等比範瓊無辜多了……須知當日是趙氏無能,先棄國家!”

“大膽!”王淵一聲呵斥,周圍諸將一起拔刀。

“讓他說。”趙玖不以爲意。

“如何不敢說?”此人站起身來,擡頭相對,只見鬚髮皆爲泥污所染,卻目眥欲裂。“天下須是你趙氏的,而我等京西子民先爲你趙氏所棄,金人兵臨城下,你這個官家又不知在何處,父母子女卻正在身邊,不去降金誰來保全自家親眷周全?”

“你說的極有道理,朕有錯,二聖亦有錯,此戰若真釀成傷亡無數,戰後朕自可下罪己詔,亦可代父兄下罪己詔……而且,朕也知道你們中有人確實委屈,確實無辜。”趙玖平靜答道,儼然早就認真思索過這個問題。“但朕就是不能與降金叛賊談條件!還是那話,你們若來降,便開城束手,然後任朕處置,唯此而已。”

“官家。”

此人忽然又平靜起來。“你須知道,城中尚有數千戶百姓……”

“看你樣子,似乎是個讀過書的。”趙玖並無畏懼。“那便該曉得,從漢時便有了類似規矩,脅迫人質者,攻殺不論,你們真要如此作爲,只會讓朕事後處置你們的時候更加嚴重罷了!”

此人怔怔相對,片刻後方纔再問:“官家確實不願給我們留活路?”

“朕只要你們無條件降服,任朕處置。”趙玖乾脆相對。“便是此言,你若無事,便回去轉達吧!”

使者長嘆一聲,不再留戀,直接轉身離去,卻也顯得乾脆。

而人一走,王淵便俯身相對:“官家,此人最後只是虛言恫嚇,須知當日戰事急促,他們隨完顏銀術可來鄧州,家眷卻都留在本處……有此緣故,他們又如何敢做此冒天下之大不韙事?”

趙玖點頭,卻不願多言此事。

但周圍有的是不開眼之人,劉子羽便忍耐不下,拱手相詢:“官家,如此逼迫,難道還真要將滿城上萬人坑了嗎?這不是明君所爲!”

“朕何時說要坑殺萬人了?”趙玖冷冷相對。“便是處置,也最多將爲首者斬首,其餘有罪責者發爲勞役,去江上當幾年縴夫。至於其餘底下無辜士卒,怎麼會無端加罪?說不得直接挑揀體格出衆的就用了。若有年少者,怕是當場還要給錢給糧讓他們回家呢。”

“臣也以爲如此。”劉子羽鬆了口氣。“既然如此,爲何不稍作暗示呢?只要他們會意,以眼下情態,怕是會即刻降服。”

“就是不能談罷了。”趙玖一聲嘆氣,繼續低頭去看案上札子。“這件事不在於罪責如何,恰恰就在於不能談本身……因爲今日談了,明日怎麼辦?鄧州談了,將來兩河、中原、關西,數百軍州又怎麼辦?這是宋金國戰的規矩,一旦動搖,便會讓無數人臨戰時存了僥倖之心。朕,何嘗不是在強爲此事?”

“官家思慮嚴密。”劉彥修這才肅然,卻又微微赧然。“也是臣眼界太低。”

趙玖懶得理會對方,但既然說到此處,這位官家卻不免放下札子,復又環顧帳中頗顯狼狽的諸將,趁勢兜開:

“卿等剛剛聽明白了嗎?朕今日不赦鄧州,不是因爲他們降金兩月做下多少不端事來,而是要借他們來警醒你們這些尚存的武將……軍中事千千萬萬,最根底上一件事情便是降金,這件事比劉光世望風而逃還不能忍!不聽指揮,望風而逃,是使軍隊空置無用,朕最多隻殺大將,其部還可整理使用,而且若真不能戰,事先彙報後,撤退、轉進皆是尋常事,中間出了差錯,咱們君臣也總可以論一論的,劉光世死前也曾在御前與朕言語;可一旦降金,便是敵非友,朕與他們就連說話都不能說了!望諸卿牢記!”

王德、呼延通幾人還好,腦子裡根本就沒有這種選項,聞言只是隨意拱手錶示受命,然後感慨那劉光世舊事罷了,倒是傅慶往下,頗多凜然。

一夜無話,翌日,四月十二,出乎意料,鄧州城忽然四門大開,叛軍盡棄兵甲,出城降服。

“之前兩次出城的使者是誰,在何處?”倉促出帳的趙玖望着身前泥淖中跪倒的一片軍官,不免想起一人。

“好教官家知道,那人是蔡州巡檢李尚,也是銀術可任命的大將,引我們投奔範瓊的首領。”有人勉力擡頭相對。“他昨日回來後,自知不能免罪,便在城中彙集各部將領,先將他們圍殺了,然後召集我們讓我們降服,最後自己也自殺了。今日出城的,最高不過隊將。”

趙玖束手而立,默然相對……他有心想說一句‘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卻不知從何開口。

PS:標題寫錯了……尷尬

(本章完)

121.第120章 通寶63.第63章 廿八(上)153.第152章 決策381.第376章 如雷如電60.第60章 元宵(下)202.第200章 殿試(下)192.第190章 何去何從32.第32章 摜首(上)263.第260章 新舊461.同人13:微服出巡的趙玖——蔡有明天221.第219章 計較144.第143章 亂像233.第231章 賬目(7.5k勉強二合一)208.第206章 窺見162.第161章 前後失據(下)453.同人6:虞夫人——Narkissos401.第396章 夢囈475.同人27:夏侯遠傳——夏侯寧遠417.第411章 河流167.第166章 疏通上下(下)128.第127章 選詩91.第90章 虛妄243.第241章 亂戰263.第260章 新舊333.第328章 初雪(2合1)170.第168章 恨別鳥驚心170.第168章 恨別鳥驚心315.第311章 駿馬446.番外2——榴彈怕水67.第67章 水泊(續)270.第267章 團結318.第314章 擡槍(2合1還債)402.第397章 進軍110.第109章 歸城478.同人30:楊沂中發現了什麼——LiaWind29.第29章 一夢方醒(續)118.第117章 來不及了434.第427章 驅魚328.第324章 金河172.第170章 江湖多風波(續)181.第179章 君臣留歡娛16.第16章 官家走投無路了!(上)371.第366章 夏雨(再續)473.同人25:天驕——六月一十七465.同人17:氣球上的貝指揮——素來不言111.第110章 歸城(續)40.第40章 買賣(中)126.第125章 不斷466.同人18:建炎以來南洋事雜記——親自出475.同人27:夏侯遠傳——夏侯寧遠413.第407章 進軍153.第152章 決策231.第229章 擅射187.第185章 川廣不可越52.第52章 生死(下)359.第354章 取捨(下)293.第289章 好男兒81.第81章 勝了(上)405.第400章 天驚2.第2章 赤心隊67.第67章 水泊(續)303.第299章 秋雨339.第334章 歲入185.第183章 仁者宜戰慄(續)56.第56章 苦累70.第70章 撤兵(4k2合1)255.第252章 天理252.第249章 往來(中)254.第251章 債務398.第393章 破綻86.第86章 流光(下)3.第3章 朕的心腹都在哪裡?353.第348章 無事(大家新年快樂)243.第241章 亂戰274.第271章 風聲(2合1繼續還債)264.第261章 設宴101.第100章 南陽(下)220.第218章 耳光132.第131章 四丈223.第221章 回鄉41.第41章 買賣(下)89.第88章 召見(下)350.第345章 彙報(大家聖誕快樂,寒門生日252.第249章 往來(中)91.第90章 虛妄426.第420章 傳旨341.第336章 刺激164.第163章 左右兼濟(中)423.第417章 崩摧(再續)188.第186章 陽谷249.第246章 自擾(續)459.同人11:紹宋御營軍制及編制、番號初探146.第145章 夜叉473.同人25:天驕——六月一十七370.第365章 夏雨(續)179.第177章 瀟灑送日月41.第41章 買賣(下)100.第99章 南陽(上)314.第310章 名使(續)
121.第120章 通寶63.第63章 廿八(上)153.第152章 決策381.第376章 如雷如電60.第60章 元宵(下)202.第200章 殿試(下)192.第190章 何去何從32.第32章 摜首(上)263.第260章 新舊461.同人13:微服出巡的趙玖——蔡有明天221.第219章 計較144.第143章 亂像233.第231章 賬目(7.5k勉強二合一)208.第206章 窺見162.第161章 前後失據(下)453.同人6:虞夫人——Narkissos401.第396章 夢囈475.同人27:夏侯遠傳——夏侯寧遠417.第411章 河流167.第166章 疏通上下(下)128.第127章 選詩91.第90章 虛妄243.第241章 亂戰263.第260章 新舊333.第328章 初雪(2合1)170.第168章 恨別鳥驚心170.第168章 恨別鳥驚心315.第311章 駿馬446.番外2——榴彈怕水67.第67章 水泊(續)270.第267章 團結318.第314章 擡槍(2合1還債)402.第397章 進軍110.第109章 歸城478.同人30:楊沂中發現了什麼——LiaWind29.第29章 一夢方醒(續)118.第117章 來不及了434.第427章 驅魚328.第324章 金河172.第170章 江湖多風波(續)181.第179章 君臣留歡娛16.第16章 官家走投無路了!(上)371.第366章 夏雨(再續)473.同人25:天驕——六月一十七465.同人17:氣球上的貝指揮——素來不言111.第110章 歸城(續)40.第40章 買賣(中)126.第125章 不斷466.同人18:建炎以來南洋事雜記——親自出475.同人27:夏侯遠傳——夏侯寧遠413.第407章 進軍153.第152章 決策231.第229章 擅射187.第185章 川廣不可越52.第52章 生死(下)359.第354章 取捨(下)293.第289章 好男兒81.第81章 勝了(上)405.第400章 天驚2.第2章 赤心隊67.第67章 水泊(續)303.第299章 秋雨339.第334章 歲入185.第183章 仁者宜戰慄(續)56.第56章 苦累70.第70章 撤兵(4k2合1)255.第252章 天理252.第249章 往來(中)254.第251章 債務398.第393章 破綻86.第86章 流光(下)3.第3章 朕的心腹都在哪裡?353.第348章 無事(大家新年快樂)243.第241章 亂戰274.第271章 風聲(2合1繼續還債)264.第261章 設宴101.第100章 南陽(下)220.第218章 耳光132.第131章 四丈223.第221章 回鄉41.第41章 買賣(下)89.第88章 召見(下)350.第345章 彙報(大家聖誕快樂,寒門生日252.第249章 往來(中)91.第90章 虛妄426.第420章 傳旨341.第336章 刺激164.第163章 左右兼濟(中)423.第417章 崩摧(再續)188.第186章 陽谷249.第246章 自擾(續)459.同人11:紹宋御營軍制及編制、番號初探146.第145章 夜叉473.同人25:天驕——六月一十七370.第365章 夏雨(續)179.第177章 瀟灑送日月41.第41章 買賣(下)100.第99章 南陽(上)314.第310章 名使(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