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第98章 方城(續)

第98章 方城(續)

“官家,襄陽守臣範瓊至今未至,且他收留罪臣宗印,其心可誅!”就在這時,閻孝忠身側的殿中侍御史胡寅再度不顧場合和氣氛出言攪擾。

“官家!”

趙官家剛要開口,手上的劉汲便即刻表態。“範瓊不足懼,臣自受皇命往襄陽上任,區區一武夫,絕不敢輕易爲禍!”

“不至於……”趙玖趕緊壓住了這位老先生,然後立即看向了正在看熱鬧的韓世忠。

看了半日熱鬧的韓世忠趕緊出列,拱手行禮:“官家,等臣將本部兵馬調到襄陽城下,之後限期十日,必然生擒範瓊!”

“朕正要說這個……”趙玖說到一半,卻不由一頓,外人看來,這官家儼然是被臣子們的踊躍給感動了。

當然了,實際上趙官家是被這個自己刻意拉攏卻尚未成型的私人班底,給弄得有點焦頭爛額……看看就知道了,和那幾位老成的相公的相比,這些人哪個有重臣的樣子:

韓世忠是官傢俬人認證的腰膽不錯,卻也須是個宋金遼夏所謂國際認證的潑皮;

張浚三十歲驟然進位幾乎相當於半個宰相的御史中丞,不免存了些破紀錄的心思,所以一多半精力都在揣摩他這個官家心思身上;

胡寅說話不看氣氛,而且觀點激烈;

小林學士悶葫蘆,最近看來還喜歡哭;

劉子羽喜歡裝模作樣,既看不起別人也放不下架子;

閻孝忠不知道是驟然得志還是天性如此,可能也跟他外表形象有些關係,反正喜歡大聲搶話;

楊沂中外表看起來簡直完美,內裡卻是個八面玲瓏的貨色;

就連劉汲,本以爲是個可以拉攏使用的老成之人,結果只是隨便一握手就哭哭啼啼,要死要活的,也搞不懂是怎麼回事……

這個時候,趙官家倒是懷念起趙鼎了,最起碼那位做事說話什麼的都挺正常。

不過回到眼前,抱怨歸抱怨,這些人卻是趙官家將來的指望。因爲趙玖心知肚明,他這個官家也不是什麼正經官家!

正經人喜歡偷偷把人的好壞陰私都記在小本本上,天天開會前研究一下?

正經官家整天表演慾望過度?

正經官家天天不講體統,跟大臣們玩心眼,動輒跑土豪軍隊裡丟格調?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一點是,這些人終究都是要麼有些本事,要麼有些氣節的,真要是離開這些人,他趙玖能憑他的小身板懟得過金軍東西兩路二十幾個萬戶,又或者是能管得住一團糟的大半個中國?

所以說,相忍爲國嘛,還能離咋地?!

“朕正要說這個。”卡了一下後,恢復正常的趙玖繼續握着劉汲的手……其實是劉汲攥的太緊,他趙官家不好撒開……正色對韓世忠言道。“韓卿,既然陝州興復,那麼朕要你即刻督師北上西京,一則謹慎監督完顏銀術可、完顏拔離速二人退兵,二則要迅速擊破降了金人的軍賊楊進,協助大翟小翟克復西京,重新立足;三則,儘量打通陝州通道,援助陝州一二……西平翟氏本屬蔡州,爲你任下,又與大小二翟兄弟有親,今日過後,你也帶去!等西京穩定下來,你再回淮西休整練兵。”

“臣遵命。”韓世忠對此差遣明顯覺得有些出乎意料,但還是即刻拱手稱命,不過受命之後,不免又正色相詢。“不過既然往西京,臣便不得不問官家兩事……”

“說來。”

“主管侍衛步軍司公事閭勍閭太尉尚在汜水,臣至彼處,以何人軍令爲先?”韓世忠嚴肅奏對。

“自然是以韓卿爲先!”趙玖想都不想便脫口而出,但稍一思索,還是鄭重提醒了一下。“但良臣也須尊重閭太尉堅守汜水經年之功!”

這有點不合制度,但周圍無一人反對,甚至有點安靜的過了頭。

話說,閭勍這個差遣雖然有些低階高位的意思,但卻依然是正經的三衙長官,也就是所謂口耳相傳的三衙三帥中的步帥,和那位走體育路線的著名高先生擔任的殿帥一樣,屬於大宋理論上的最高軍階。而三衙以往也和樞密院一起形成了大宋軍事上的兩個最高權力機構,所謂一個有用兵之力而無出兵之權,一個有出兵之權而無用兵之力。

然而,另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這位官家從登基開始,就以元帥府的軍事力量改建了一個御營,然後事實上以御營取代了三衙的所有功能,所以在這件事情上,但凡是行在大臣,無論文武,都只會支持韓世忠。

不然,就是在否認行在的整體合法性!

當然了,還有一點,是趙官家一時沒想到,但下面的人卻都覺得理所當然的事情——閭勍在汜水,一直都是依附於東京留守宗澤的,而限制宗澤這種權力極大的留守,幾乎是整個行在文臣們的本能!

這跟道德無關,也跟政治立場無關,真的是官僚們的本能,哪怕宗澤也是一位正兒八經的文臣。

實際上,之前韓世忠在淮西立鎮,划走了理論上屬於京西北路的蔡州、順昌府(潁州,後世阜陽地區),然後李彥仙出任陝州鎮撫使,甚至包括岳飛、張榮出任鎮撫使,之所以如此順利,也是因爲在這些行在官僚們內心深處,都覺得此舉有隱隱約約的政治正確性——蔡州、順昌府理論上屬於東京留守的權力模糊地帶;李彥仙之前的表彰全都是通過宗澤進行的;岳飛和張榮的存在更是能有效控制張所與張俊。

事爲之防,曲爲之制……多少年了,就沒變過,而口口聲聲說要跟這些東西作鬥爭的趙官家,根本就沒注意到這裡面的彎彎繞繞。

‘大義分明,小事極有才,對人也懇切,做事似也有終始,本末昭然可曉,只是中間粗,不甚謹密,又行爲激烈,此是他病’……這是李綱李公相前幾日在給自己心腹兼好友、戶部主事林杞的信中對某人的評價。

閒話休提,轉到身前,韓世忠即刻承命,然後便要繼續奏對。

但這個時候,周圍忽然又有人控制不住自己了:“官家,臣試御史中丞張浚冒昧以聞,三衙制度畢竟經行百年……呃,閭太尉又有功無過,而韓製置雖軍略妥當,卻行事操切,殊無德行,臣恐怕韓製置此行,閭太尉會多有不服,屆時未免無端生禍。”

只聽後面半句,趙官家幾乎以爲說話的是胡寅,因爲這話太像胡寅的風格了。

唯獨話說回來,既然是張浚說出這話,那便是另有深意了。

對此,趙玖沉默了一下,依舊沉聲詢問:“張卿想如何?”

“臣冒昧,自請往汝州暫行監管西京兵事。”張浚俯首以對。“本朝成例,文臣督師……臣若至汝州,必能使閭太尉安穩之餘使西京興復。”

“不用,朕自會與宗留守說及此事。”趙玖經此提醒,反而醒悟。“閭太尉在汜水一直倚仗於宗留守,有他調解,必然無事。”

張浚訕訕而退。

而趙官家也終於趁機撒開了手,並轉回座中……與此同時,劉汲、閻孝忠、胡寅也都紛紛回到隊列之中。

“其實有一件大事,本想最後說的,但既然已經涉及三衙、御營之論,再加上今日確實沒幾個緊要事了,那朕也就直言不諱好了。”趙玖環視左右,揚聲而言,行在諸臣也是心中各自有所明悟,然後紛紛肅立,唯一一個還立在正中間的韓世忠見勢不妙,也趕緊退下。

“國家制度是國家的根本要務,本不應該輕易更改。”趙官家緩緩而言。“但如今非比以往,大宋與金國之間不死不休之勢已成定局,此言朕昔日在八公山已經論定,非一方亡國滅種,絕不能真正停下。既如此,便須更改制度,以應時勢……”

下方諸臣雖然嚴肅以對,卻多面不改色,因爲這個話題是所有人都想過的。實際上,早在南京(商丘)的時候就有人提過,八公山後,揚州知州呂頤浩甚至曾上書行在,提出了一個涉及到官制、軍務、財務的一攬子方案。

而後,其餘各方面重臣,也都提出過自己的方案,之前兩日,雖然倉促,但有資格御前議事的諸位大臣同樣討論過這個問題,並提出了一些大略方案。

最後方案總體而言,卻是爲了方便軍事統籌而進行的簡化與合併。

“其一,中書省、尚書省、門下省、秘書省,四省合一,從今日後,不再有什麼尚書右丞、左丞……東府宰相就是正經丞相、副丞相,他們總攬政務,統領六部、九寺、五監、六院,有資格御前公議軍政大事,於行在,便是呂相公爲正,許相公爲副!”

趙官家一段話說完,呂好問與許景衡便正色出列,躬身下拜。

“當然。”趙官家趕緊又補充了一句。“李相公依然平章軍國重事,統領東西二府,總領百官,還是額外高於所有臣僚的。”

這句廢話自然沒人在意,因爲沒人會覺得李綱真回來了,呂好問這種人能分庭抗禮。

“其二,西府往後也廢同知樞密事等差遣,一律只稱樞密使、樞密副使……此間樞密使自然是東京留守宗相公,汪相公、宇文相公,還有遠在淮南養病的張相公(張愨)爲樞密副使,樞密使、樞密副使,也就是西府諸相公,依舊參與御前議事如舊。”

這樞密院幾乎相當於只改了一個名字……衆人眼見着汪伯彥、宇文虛中站出來,也是不由腹誹心謗起來。

然而,趙官家稍微一頓,卻又繼續說了下去:

“其三,從今日起,廢三衙,權責盡歸御營,楊惟忠、閭勍二位改御營副都統制,而御營又屬西府樞密院,並將兵部下的職方司、吏部下的三班院、審官西院,一併移至於樞密院下,並以職方司掌機密文字、參贊軍事,而御營正副都統制、職方司參軍與諸前線留守、制置使、經略使、安撫使、鎮撫使,以及軍中建節者,皆可隨樞密使御前議論軍事。”

衆人微微一凜,這就是真正的權責合一了……大宋百年軍權分制的設計,被眼下局勢給逼得重新歸一。

只是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

“其四,內侍省與入內內侍省權責重疊,又有之前六賊多出身閹宦的教訓,再加上國家危難之時,也不宜擴充內侍,就此合爲內侍省。內侍省中間也簡潔些,一個總領的大押班,以藍珪充任,繼續負責禁中機宜文字,一個副的大押班,以揚州太后那邊的邵成章充任,其餘皆降爲押班,依舊領各處差遣如故。”

“其五,御前班直單獨列出,設一御前統制,以楊沂中爲任,一副統制,以劉晏爲任,隨御營諸軍直屬於朕。”

這兩個就更無話可說了,唯獨馮益迴歸沒有絲毫動搖藍珪的身份,倒算是有趣。

“這是幾件議論好的大事,而至於御史臺、學士院,本就簡潔,自然不變,依舊與東西二府一般一起直屬於朕。”趙玖言至此處,語調放緩,若有所思。“其實,後面還有各軍州知軍、知州、通判,邊郡的知寨、城主,還有各路轉運使、經略使、安撫使、制置使、鎮撫使,依舊有權責不明,過於注重資歷,使得名稱不一,職能重疊累贅的嫌疑,朕也有意更改。唯獨時間倉促,再加上行在剛剛要定下來,所以也不好動搖地方,只能放在往後慢慢來論……暫時就是這樣。”

衆人不再猶豫,即刻紛紛出列,然後在四位相公的帶領下,嚴肅俯首,行大禮而對,而內侍省大押班藍珪也即刻呼喊平禮。

“諸卿稍緩,朕還有一點心裡話要給大家說。”藍珪話音剛落,御座中的趙官家眼見着衆人起身,卻沒有讓人各歸隊列,而是再度出言,卻是讓人頗爲意外。

“當先一個,朕一定要在方城山朝議,而非等到進了就在眼前的南陽再論,其實只有一個目的,那便是快刀斬亂麻,望諸卿就此切掉靖康以來行在中的種種是非、恩怨、政爭、獎懲。”趙玖緩緩嘆道,卻又儘量提高了音調。“咱們務必輕裝上陣,在南陽重新開始……也正是爲此,才一定要在此處處置範致虛,並使東西二府宰相正位。”

“官家用心良苦,倒是臣等思慮不周。”之前覺得趙官家行事操切的呂好問稍微一愣,然後趕緊第一個認錯。

汪伯彥、王淵更是徹底鬆了下來。

“且待朕說完。”趙玖擡手製止了對方。“接下來一個,關於宋金之間,戰和之事朕已經在八公山說過了,不許議和,直到一方亡國滅種……但以此爲基礎,還有兩句話卻一定要額外認真說給諸位聽……好教諸卿知道,金人一個萬戶就將京西弄成這樣,可現如今金人足足二十多個萬戶擺在那裡,所以金人兵馬雄壯,是切實之事;而與此同時,大宋連戰連敗,先丟河北,河東,再有靖康之恥,之前剛剛京東、京西、關中又一起再潰,我軍虛弱無力,無法野戰,也是事實。”

“非只如此,金國立國不過十七載,連破遼宋萬里大國,一時稱雄天下,氣焰囂張,宛若無敵;而我大宋去年才被人破了首都,丟了百年積蓄,連天子都被人擄走了一雙,朕輾轉各地,見多少富庶軍州一經戰亂便殘破不堪,無數百姓流離失散,各處死傷枕籍,又有不知道多少野心之輩,趁勢而起,動搖地方,亡國之危非是虛言。”

帷帳之中,瞬間鴉雀無聲,只有南風捲動帷帳,帶來簌簌之聲,與趙官家的言語相合。

“然而,宗留守拒敵於滑州,岳飛、張榮破敵於梁山泊,韓世忠、張俊卻敵淮上,李彥仙又剛剛克復陝州,到底是讓天下人看清了,金人也是人,與宋人一般形狀,是人就可勝,是人也就可敗……與此同時,我們的人口、財帛、文華、制度遠勝於對方,更是毋庸置疑!”

“所以千言萬語,只兩句話而已。”趙玖嚴肅揚聲而言。“一則時局再艱難,大宋也總是有辦法的!萬萬不可言棄!二則,雖宋金之間已經交戰三載,可自朕以下,諸卿須做好準備,還要有十年、八年,乃至於死後方成功之志!這是國戰,不可希冀於僥倖!”

四位相公一聲不吭,帶頭俯首再拜。

而趙官家說完這兩句話,似乎是累到了一般,乾脆起身拂手:“今日到此爲止,其餘雜事,咱們明日便動身去南陽路上再分派就是!”

言罷,趙官家不顧尚未起身的諸臣,直接扶着腰帶,帶着藍珪、楊沂中等人,便要走出帷帳。

不過,臨經過韓世忠身側時,這官家復又停步,儼然是想起了一事:“良臣,你之前似乎有事未奏完?”

“是……”韓世忠趕緊直起身來,小心做答。

“朕也正好有兩件事情要與你說。”趙玖正色言道。“你到了西京後,不免要見到大宋祖宗陵寢……陵寢這個事情,自然是要盡力保的。但正如當日李相公論及二聖時所言,要想取回二聖,必要軍事上勝過金國纔可。那麼一樣的道理,要想長久保住陵寢,必然要西京之地徹底安穩纔可。所以到地方後你要告訴閭太尉與大翟小翟幾位將軍,不可因陵寢之事而強爲軍事,以至於損兵折將,那是本末倒置。若實在是交戰中有所損傷,那自然是朕與二聖做了趙氏不肖子的緣故,與他們無關!”

韓世忠周邊,諸臣一時起了騷動,但旋即又安靜下來,韓世忠也在怔了一怔後,即刻頷首。

“第二件事……聽說你喜歡給讀書人起外號,之前叫子曰,後來忽然改了?”趙玖依舊扶着腰帶蹙眉相詢。

隨着趙官家這聲問,不遠處小林學士猛地擡起頭來,盯住了這裡。

“是,臣現在叫他們‘萌兒’!”韓世忠不敢撒謊,但剛一說出口,周邊大臣卻是不顧氣氛肅穆,不知道多少人一起笑出聲來。

唯獨趙官家依舊扶着腰帶肅穆以對:“朕懂得少,敢問韓太尉,什麼是‘萌兒’?”

韓世忠再潑皮也看出官家的不善來了,卻偏偏不敢不答,所以只能面紅耳赤,稍作解釋:“好教官家知道,‘萌兒’是指男子未經人事,恰如稱女子‘雛兒’一般……乃是臣近日聽人說,有些文臣連馬都不善騎,走個幾百裡的馬,便連雙胯都合不起來……”

周圍御史四五人,從張浚到胡寅,沒一個能忍受得了,都準備即刻起身彈劾這個潑皮。

然而趙官家卻搶先出言,嚴厲以對:“這便是朕要與韓卿說的第二件事了,韓卿,你是朕的腰膽,可你口中的‘萌兒’卻也正是朕的心腹!他們說你是軍痞,你說他們是‘萌兒’,豈不都是在罵朕?!”

韓世忠羞慚入地,幾名御史也陡然氣順,小林學士更是一時暗暗垂淚,卻讓一旁冷眼旁觀的權差遣南陽府的閻少尹心中徹底醒悟……原來官家是在爲此人出氣。

“該你說了。”替小林學士出了口氣後,趙玖放緩聲音,繼續相對。“你又想奏什麼事?”

“臣剛剛是想說,王夜叉雖然勇悍,但只是一將之資,做不得帥臣……”韓世忠趕緊言道,然後看到身側王德擡起頭來憤然來看自己,卻又趕緊解釋。“臣真不是污衊和輕視同僚,這是實話……所以臣實在是憂心,若臣去了西京,到底誰來爲官家料理範瓊那個賊子?!”

王德聽到解釋,愈發氣急敗壞,要不是趙官家在側,幾乎便要在此處與某人一決生死。

“區區一個範瓊,朕這個萌兒自己督軍料理便可!”趙玖乾脆答道,然後便扶着過於寬了些的腰帶揚長而去。

而官家一走,諸臣工也都各自散去,最後只剩韓世忠和王德面面相對,卻竟然不敢動手。

(本章完)

384.第379章 且行且觀(續)95.第94章 來軍26.第26章 十萬之報121.第120章 通寶408.第402章 駐馬205.第203章 彌合(下)245.第243章 不忘(上)225.第223章 廣東話200.第198章 殿試(上)380.第375章 快人快馬214.第212章 很多小問題(續)95.第94章 來軍285.第281章 杏林16.第16章 官家走投無路了!(上)234.第232章 無二222.第220章 逼宮108.第107章 失控161.第160章 前後失據(上)367.第362章 問法145.第144章 亂想39.第39章 買賣(上)113.第112章 解煩(續)400.第395章 進言278.第275章 舊瓶258.第255章 約期225.第223章 廣東話439.第432章 斷絕465.同人17:氣球上的貝指揮——素來不言387.第382章 一進一退195.第193章 似玄似黃( 上)267.第264章 輿論(續)148.第147章 理由281.第278章 土嶺326.第322章 大局266.第263章 輿論469.同人21:最後的武士一小狼弗利417.第411章 河流36.第36章 雪渡(上)54.第54章 擾攘(下)363.第358章 江東58.第58章 元宵(上)182.第180章 與宴非短褐426.第420章 傳旨62.第62章 五日(4k2合一)147.第146章 一丈青362.第357章 淮左194.第192章 其易其難40.第40章 買賣(中)255.第252章 天理470.同人22:金兀朮與太師奴的對話——人生272.第269章 一笑156.第155章 並旗201.第199章 殿試(中)44.第44章 文書(下)339.第334章 歲入449.同人 2:有美一人——Narkissos241.第239章 軍令380.第375章 快人快馬158.第157章 或言南北123.第122章 出兵102.第101章 流言(上)431.第424章 回首449.同人 2:有美一人——Narkissos444.第436章 附錄:番外1——榴彈怕水317.第313章 倚河(續)66.第66章 水泊(下)211.第209章 水輪子478.同人30:楊沂中發現了什麼——LiaWind415.第409章 黃綠258.第255章 約期70.第70章 撤兵(4k2合1)101.第100章 南陽(下)276.第273章 嶽臺(續)379.第374章 冷言冷語229.第227章 殺人34.第34章 公私421.第415章 崩摧476.同人28:宋世祖詩詞鑑賞系列——星星下143.第142章 胡思306.第302章 表決(2合1)112.第111章 解煩133.第132章 兩層294.第290章 資歷127.第126章 呵斥273.第270章 一笑(續)401.第396章 夢囈61.第61章 廣濟119.第118章 第三十二張 當國398.第393章 破綻165.第164章 左右兼濟(下)400.第395章 進言98.第97章 方城(好教大家知道,是章節標錯175.第173章 凌晨過驪山270.第267章 團結408.第402章 駐馬77.第77章 臨戰(下)166.第165章 梳通上下(上)264.第261章 設宴
384.第379章 且行且觀(續)95.第94章 來軍26.第26章 十萬之報121.第120章 通寶408.第402章 駐馬205.第203章 彌合(下)245.第243章 不忘(上)225.第223章 廣東話200.第198章 殿試(上)380.第375章 快人快馬214.第212章 很多小問題(續)95.第94章 來軍285.第281章 杏林16.第16章 官家走投無路了!(上)234.第232章 無二222.第220章 逼宮108.第107章 失控161.第160章 前後失據(上)367.第362章 問法145.第144章 亂想39.第39章 買賣(上)113.第112章 解煩(續)400.第395章 進言278.第275章 舊瓶258.第255章 約期225.第223章 廣東話439.第432章 斷絕465.同人17:氣球上的貝指揮——素來不言387.第382章 一進一退195.第193章 似玄似黃( 上)267.第264章 輿論(續)148.第147章 理由281.第278章 土嶺326.第322章 大局266.第263章 輿論469.同人21:最後的武士一小狼弗利417.第411章 河流36.第36章 雪渡(上)54.第54章 擾攘(下)363.第358章 江東58.第58章 元宵(上)182.第180章 與宴非短褐426.第420章 傳旨62.第62章 五日(4k2合一)147.第146章 一丈青362.第357章 淮左194.第192章 其易其難40.第40章 買賣(中)255.第252章 天理470.同人22:金兀朮與太師奴的對話——人生272.第269章 一笑156.第155章 並旗201.第199章 殿試(中)44.第44章 文書(下)339.第334章 歲入449.同人 2:有美一人——Narkissos241.第239章 軍令380.第375章 快人快馬158.第157章 或言南北123.第122章 出兵102.第101章 流言(上)431.第424章 回首449.同人 2:有美一人——Narkissos444.第436章 附錄:番外1——榴彈怕水317.第313章 倚河(續)66.第66章 水泊(下)211.第209章 水輪子478.同人30:楊沂中發現了什麼——LiaWind415.第409章 黃綠258.第255章 約期70.第70章 撤兵(4k2合1)101.第100章 南陽(下)276.第273章 嶽臺(續)379.第374章 冷言冷語229.第227章 殺人34.第34章 公私421.第415章 崩摧476.同人28:宋世祖詩詞鑑賞系列——星星下143.第142章 胡思306.第302章 表決(2合1)112.第111章 解煩133.第132章 兩層294.第290章 資歷127.第126章 呵斥273.第270章 一笑(續)401.第396章 夢囈61.第61章 廣濟119.第118章 第三十二張 當國398.第393章 破綻165.第164章 左右兼濟(下)400.第395章 進言98.第97章 方城(好教大家知道,是章節標錯175.第173章 凌晨過驪山270.第267章 團結408.第402章 駐馬77.第77章 臨戰(下)166.第165章 梳通上下(上)264.第261章 設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