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13章 界溝(續)

第13章 界溝(續)

“淮北也吃米嗎?”

趙玖從一處茅草土坯房內走出,手中抱着一個米甕,身後還跟着一個有些緊張的老漢,卻一開口就犯了經驗主義錯誤。“我看這周邊明明皆是麥垛、豆秸,稻杆極少,可爲何少見豆類,面也比米少?”

“回稟……回稟大王。”

老漢哆哆嗦嗦,緊張萬分,而明顯識破了這位什麼大王身份的里正又幹脆只會趴在地上撅屁股,無奈何下,萬事通楊沂中楊祗候只能親自下場了。“黃河以北,皆賴河運,淮南稻米、布匹,皆輸至東京,故黃河以北,大多都能吃上稻米。除此之外,麥不善貯藏,豆料則珍貴,所以淮北人都早早先吃麪做的窩頭,然後賣出豆料,需要儲糧時則以粟米爲遠儲、稻米爲近儲。”

趙玖恍然大悟,結合着之前這大宋一億兩千萬人口的數據,他哪裡還不明白,這是人口到了一定程度後,社會分工細化,繼而使商品經濟發展起來了!

而按照楊沂中的說法,很顯然,淮南的稻米由於產量大,所以很自然的流通和補充到了淮北地區;而豆料此時更像是經濟作物,是用來換錢的;粟米,也就是小米,產量也好、價值也好,甚至口感其實都遠不如稻米、白麪、豆料,但卻因爲極爲耐貯藏的緣由,反而長久的保持着一定的存在價值。

“老丈家中有小米嗎?”一念至此,趙玖直接回頭朝那老者相對。

“沒、沒有!”這老丈已然有兩分老朽糊塗之意,見到幾十個騎兵護衛着的什麼‘大王’後,更是驚駭,以至於連話都說不順當。

所幸這裡是中原腹地,口音對趙玖而言還算是本土,所以交流還算是勉強。

“備一點吧!”趙玖見狀微微嘆氣,便將手中米甕交還。

“謝、謝大王。”老者驚得趕緊去抱,也不知到底有沒有注意到對方的提醒。

趙玖還回米甕,也不多言,直接上馬,根本沒有理會早已經戰戰兢兢伏地難起的里正,便在一衆赤心隊騎士的護衛下緩緩出了這第二處造訪村莊。

講實話,趙玖此時的心情很複雜。

首先,今日造訪了緊挨着行在的兩處村莊,而兩處的景象都沒有他想象的那麼糟糕……按照他這個現代人的優越感,和對古時候低下生產力與嚴峻階級矛盾的腦補,外加從那些網文中認知來的所謂戰爭年代殘酷鄉野環境。

所以,這裡的村莊應該是‘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外加‘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

然而現實卻是一半一半吧。

千里無雞鳴確實有,但白骨露於野是真沒有;老婦出門看也確實有,但老翁也真還沒逾牆走,也跟着一起出門看了……其中,沒有雞打鳴,只有老翁、老婦出門看,很顯然是因爲此地距離行在的軍營太近,老百姓們爲了躲避可能的兵災都離開了。

但與此同時,村莊內的道路整齊,本地特色的茅草泥屋雖然不乏格外破落的存在,暗示着主人家的徹底破產與逃亡,可總體而言新舊不一的顏色以及大部分房舍院落中遮掩不去的生氣,卻依舊說明這兩個村莊都還算是健康的。

除此之外,留守村中老弱們的粗布衣服也還乾淨,剛剛那個里正更是穿了一身染色整齊、還有暗花的綢布直綴。

總而言之,生產力低下是有的,因爲北面戰爭導致的內部壓迫加重也是存在的,貧富差距更是明顯,底層老百姓數着米甕裡的米過活更是親眼所見……可戰亂一日沒有波及過來,這到底還算是一個正常的鄉野。

且說,以前在明道宮的時候,趙玖不是沒有出去看過,但可能是那裡更偏北,而且周邊多是明道宮的‘皇莊’,幾次遠行也都是清晨馳馬,然後便匆匆折返。所以,這位趙官家很難接觸到真實的基層風貌。以至於他心中將那位道君太上皇帝治理了幾十年的大宋,當成了萬曆去世之後景象,也就是看起來還能糊弄,實際上一戳就破的末世。

但現在看來,此處最多算是嘉靖時期,所謂嘉靖嘉靖家家乾淨,因爲自以爲是的道君皇帝的盤剝和官僚們的腐敗,百姓掙扎於破產邊緣是不錯,但距離整個社會失控,破產無救似乎還是有點距離的。

可這麼一說,不就又顯得那位道君太上皇帝更能作了嗎?嘉靖名字裡也有個靖,也能作,但人家也沒作出來一個靖康恥啊?!

當然了,考慮到這位官家低劣的歷史水平,和大而化之的粗略想象,再加上他也沒穿過嘉靖和萬曆,說不得就是一廂情願胡思亂想呢!

“官家真是聖天子仁心。”

眼瞅着趙玖一邊胡思亂想一邊不自覺往界溝而去,楊沂中終於忍不住再度開口了。“知道前方有賊人,冬日間交戰起來必然截斷潁水、淮水,連上冬季冰封,說不得便要一冬都難通運輸,便提醒那老者儲備一些粟米。”

“老者未必聽,且天下戰亂突起,河北河東基本淪陷,你們說大宋有一萬萬又兩千萬人口,此時遭兵禍的,何止一兩千萬?將來遭兵禍的,又何止三四千萬?”趙玖在馬上回過神來,卻頭也不回緩緩言道。“所以身爲天子,行此微善,反而像個笑話……”

“不會的!”楊沂中趕緊正色更正。“正所謂君子聞其聲不忍食其肉,見其生不忍見其死,官家查探民情,知民之疾苦,雖只是隨口善意一言,卻正是君子仁心所在,而君子仁心又哪裡分天子和尋常人呢?”

劉晏在旁,本想跟上奉承,但張口欲言,卻一時轉不過彎來,只能硬着頭皮加了一句:“官家,臣也是這般想的。”

前方趙玖聞得此言,到底是忍不住哈哈大笑,笑的眼淚都出來了,然後方纔回頭斜了這二人一眼:“平甫(劉晏)不會說就不要說,正甫(楊沂中)會說不妨多說點……正甫你不就是擔憂我要是真去了界溝市集裡,到時候李相公會訓斥乃至於降罪於你嗎?所以纔出言委婉提醒,逛逛鄉野也就罷了,真不要進去界溝了,因爲朕身爲官家,幹這種事情並無意義,不如演個木偶來的有用。”

容貌威嚴的楊沂中難得乾笑一聲,並未駁斥,卻又拍馬上前,立即恢復了正常時的威嚴姿態:

“官家!臣並不僅是懼怕宰相,更是憂慮官家安危……市集之中,不能跑馬,不好露刃,且不說時局動盪,萬一真有膽大包天之徒,屆時會有肘腋之患;只說官家這身圓領紅袍裝扮,僞作親王,哄哄那些鄉野人都不夠,到了集鎮中,必然會驚起有心人,屆時身份揭穿,百姓又多,良莠不齊,不免會出岔子,官家也不可能真能看到什麼。”

趙官家緩緩頷首,一本正經:“我懂了,正甫是勸我脫了這件衣服再去!”

楊沂中登時哭笑不得。

與此同時,在後面跟不上插不上嘴的劉晏劉平甫卻也看着前面二人面露怪異之色……話說,趙官家是官家,他文武雙全也好,嘴皮子厲害一點也行,那畢竟是官家,沒得想沒的說。可這幾月隨侍天子日久,劉晏卻纔發現,之前他一直以爲是個威嚴人物的楊沂中才是個真正了不得的人物。

想這楊某人六代爲將,算是世出將門,而且容貌威嚴、身材高大,治軍也算嚴謹,弓馬也了不得,乍一看真是古之名將一般的人物,可怎麼就學會了這種文官曲曲彎彎的本事呢?而自己一個進士(哪怕是遼國的進士那也是進士),卻半點不懂這些,以至於官家說出他怕劉平甫說話不好聽這種話來。

而就在楊沂中和劉晏各自胡思亂想之際,那邊趙官家說完冷笑話後,眼看着身側、身後二人都一時胡思亂想,卻是忽然間抓住機會縱馬加速,一瞬間便跑出百十步外,直往界溝方向而去……楊劉二人怔了一下,然後暗叫不好,便也雙雙勒馬加速,奮力跟上。

且說,佛堂裡的政事堂會議乃是午後才結束的,出來的時候便已經是下午,看了兩個村子,此時已經快到傍晚,所以楊沂中真正的心思乃是不停說‘好聽的’,以拖住這位趙官家,讓這件事情不了了之罷了。

然而,相處日久,趙官家雖然未必懂得楊沂中的花花腸子,卻也警覺起來。而且身爲官家,他隨時可以掀開桌子任性……當然了,也有可能是被李相公逼着當可達鴨當累了……所以這才忽然間撒丫子耍賴去了。

回到眼前,且不提劉晏完全想不通自幼在汴梁那種天下第一繁華去處長大的官家,爲何這麼想要去這種野鎮上玩耍;也不提楊沂中心中惴惴,唯恐官家厭煩了他的奉迎……只說這趙官家素來善於騎馬,更兼平原之上一騎當先,放肆馳騁便可。而偏偏那楊劉二人與身後騎兵又因爲各自披甲的緣故,竟然一直追不上官家胯下的好馬,反而越拉越遠,以至於二人到了後來根本不敢亂想,只是拼命追逐了。

一直到日落時分,楊劉二人方纔引數十騎追上了趙官家,卻愕然發現這位官家並未進集鎮,反而是駐馬於集鎮西南側往行在方向的潁水河堤上,然後居高臨下,望着這界溝小鎮出神不已。

楊劉二人不敢打擾官家,便隨之立馬,然後一起放眼望去。

且說,只見這中原臨河小鎮,前有渡口連結潁水,後以木欄堆土成圩,方圓不過數百步,正經大房屋也不過數十幢,又有草木所立窩棚,以成露天市集,頗顯簡陋。

唯獨此時行在停於數裡外,中間幾個村莊年輕男女俱來此避讓,又有一些行在官員家眷奴僕,帶着金珠等物在此販賣,並採購布匹糧食等緊缺之物,故確實顯得人多一些,熱鬧一些罷了。

而此時,夕陽漸下,眼瞅着市集便要關閉,有些膽大的、穿着短襖打扮村民記掛家中,三五成羣出得圩子,一邊攀談今日見識一邊小心向村中而去;卻又有些商戶、百姓連連呼喚渡口漁民、艄公,請人家幫忙渡河向西,儼然是自潁水對岸而來,此時要往歸對岸家中。

待稍一轉頭,卻見到這圩子最後出來的一行人竟明顯是行在負責採買之人,只見幾個小內侍吆五喝六,讓力夫趕着大車出來,竟是順着河堤往自己這邊過來了,臨到近前,藉着夕陽微光纔看得清楚,乃是要將好幾車冬菜送往行在。

趙玖矗立良久,目視着這支隊伍一路由遠及近,臨到跟前時領頭人又發現不妥,然後匆匆跪下問安,方纔忍不住微笑相詢:

“張大官,朕且問你,買的都是什麼菜啊?可有給錢?”

“回稟官家,李相公看的緊,不敢不給錢,只是此地太貧太野,除了冬菜以外,並無時鮮!”那張姓內侍聽到官家喊他大官,喜的魂都要散了,趕緊爬起來表功。“不過,小臣不敢讓官家和潘娘子受委屈,找了半日,先找了一些本地魚鮮,然後竟找到了一家順河來賣姜豉的人家!小臣問的清楚,這是東京城中逃出來的,口味地道,今晚官家和潘娘子有口福了!”

趙玖也不知道什麼是姜豉,卻不耽誤他一面大笑不止,一面催促對方速速回行在所在寺廟。

然而,等到目送這支隊伍消失在漸漸暗下的初冬落日光彩之下,下一瞬間,夕陽徹底落下,暮色裡,這趙官家卻忽然止笑,繼而黯然神傷起來。

一直留意官家的劉晏和楊沂中幾乎同時注意到了這一點,然而,就在劉平甫愈發茫然不解之際,善於察言觀色,且對這位官家日漸瞭解的楊正甫卻在心中陡然醒悟——官家還是在擔憂金人會發主力追來,而一旦金人南下中原,這並不怎麼完美和華阜的情形將不復存在。

怎麼說呢?楊沂中想起昔日河北逃難時的親身經歷,想起那些家破人亡之事,也不由黯然神傷……只能說,在心思九轉的楊沂中看來,官家落井後,便真的被什麼妖物奪舍了,那也算是一個君子仁心的好妖物了。

PS:感謝盟主夏侯老爺、小龍,還有233……我居然沒發現……慚愧,十九萌了,感謝大家的打賞。

(本章完)

2.第2章 赤心隊408.第402章 駐馬23.第23章 榮辱35.第35章 年節77.第77章 臨戰(下)150.第149章 問答376.第371章 私信34.第34章 公私442.第435章 明證(全書完)45.第45章 文書(續)128.第127章 選詩187.第185章 川廣不可越65.第65章 水泊(上)370.第365章 夏雨(續)318.第314章 擡槍(2合1還債)427.第421章 諫言123.第122章 出兵41.第41章 買賣(下)114.第113章 郊遊(上)184.第182章 仁者宜戰慄285.第281章 杏林218.第216章 名將64.第64章 廿八(下)188.第186章 陽谷39.第39章 買賣(上)66.第66章 水泊(下)309.第305章 炙勃焦285.第281章 杏林64.第64章 廿八(下)283.第280章 蠟燭111.第110章 歸城(續)172.第170章 江湖多風波(續)460.同人12:宋金戰爭後世記敘及相關評價—50.第50章 水戰(下)39.第39章 買賣(上)379.第374章 冷言冷語165.第164章 左右兼濟(下)50.第50章 水戰(下)446.番外2——榴彈怕水159.第158章 各問東西(上)204.第202章 彌合(上)425.第419章 薅草314.第310章 名使(續)460.同人12:宋金戰爭後世記敘及相關評價—第258章 辨經223.第221章 回鄉307.第303章 故地146.第145章 夜叉229.第227章 殺人358.第353章 意外131.第130章 三裡176.第174章 獨恥事幹謁327.第323章 喧囂386.第381章 數問數答362.第357章 淮左332.第四卷卷末總結188.第186章 陽谷418.第412章 父子444.第436章 附錄:番外1——榴彈怕水449.同人 2:有美一人——Narkissos136.第135章 五道(續)247.第三卷總結兼百萌感謝328.第324章 金河155.第154章 來回59.第59章 元宵(中)96.第95章 往使332.第四卷卷末總結296.第292章 緣由232.第230章 藏報345.第340章 四月177.第175章 獨恥事幹謁(續)118.第117章 來不及了396.第391章 內外交困187.第185章 川廣不可越453.同人6:虞夫人——Narkissos171.第169章 江湖多風波218.第216章 名將252.第249章 往來(中)447.附錄:完本活動獲獎作品425.第419章 薅草142.第141章 人選263.第260章 新舊165.第164章 左右兼濟(下)473.同人25:天驕——六月一十七391.第386章 晦明晦暗335.第330章 勸說(2合1)3.第3章 朕的心腹都在哪裡?221.第219章 計較473.同人25:天驕——六月一十七129.第128章 鑄刀182.第180章 與宴非短褐363.第358章 江東478.同人30:楊沂中發現了什麼——LiaWind448.同人 1:未料人間見白頭——蕭棠90.第89章 龍蛇182.第180章 與宴非短褐212.第210章 小問題15.第15章 韓世忠反了!459.同人11:紹宋御營軍制及編制、番號初探423.第417章 崩摧(再續)
2.第2章 赤心隊408.第402章 駐馬23.第23章 榮辱35.第35章 年節77.第77章 臨戰(下)150.第149章 問答376.第371章 私信34.第34章 公私442.第435章 明證(全書完)45.第45章 文書(續)128.第127章 選詩187.第185章 川廣不可越65.第65章 水泊(上)370.第365章 夏雨(續)318.第314章 擡槍(2合1還債)427.第421章 諫言123.第122章 出兵41.第41章 買賣(下)114.第113章 郊遊(上)184.第182章 仁者宜戰慄285.第281章 杏林218.第216章 名將64.第64章 廿八(下)188.第186章 陽谷39.第39章 買賣(上)66.第66章 水泊(下)309.第305章 炙勃焦285.第281章 杏林64.第64章 廿八(下)283.第280章 蠟燭111.第110章 歸城(續)172.第170章 江湖多風波(續)460.同人12:宋金戰爭後世記敘及相關評價—50.第50章 水戰(下)39.第39章 買賣(上)379.第374章 冷言冷語165.第164章 左右兼濟(下)50.第50章 水戰(下)446.番外2——榴彈怕水159.第158章 各問東西(上)204.第202章 彌合(上)425.第419章 薅草314.第310章 名使(續)460.同人12:宋金戰爭後世記敘及相關評價—第258章 辨經223.第221章 回鄉307.第303章 故地146.第145章 夜叉229.第227章 殺人358.第353章 意外131.第130章 三裡176.第174章 獨恥事幹謁327.第323章 喧囂386.第381章 數問數答362.第357章 淮左332.第四卷卷末總結188.第186章 陽谷418.第412章 父子444.第436章 附錄:番外1——榴彈怕水449.同人 2:有美一人——Narkissos136.第135章 五道(續)247.第三卷總結兼百萌感謝328.第324章 金河155.第154章 來回59.第59章 元宵(中)96.第95章 往使332.第四卷卷末總結296.第292章 緣由232.第230章 藏報345.第340章 四月177.第175章 獨恥事幹謁(續)118.第117章 來不及了396.第391章 內外交困187.第185章 川廣不可越453.同人6:虞夫人——Narkissos171.第169章 江湖多風波218.第216章 名將252.第249章 往來(中)447.附錄:完本活動獲獎作品425.第419章 薅草142.第141章 人選263.第260章 新舊165.第164章 左右兼濟(下)473.同人25:天驕——六月一十七391.第386章 晦明晦暗335.第330章 勸說(2合1)3.第3章 朕的心腹都在哪裡?221.第219章 計較473.同人25:天驕——六月一十七129.第128章 鑄刀182.第180章 與宴非短褐363.第358章 江東478.同人30:楊沂中發現了什麼——LiaWind448.同人 1:未料人間見白頭——蕭棠90.第89章 龍蛇182.第180章 與宴非短褐212.第210章 小問題15.第15章 韓世忠反了!459.同人11:紹宋御營軍制及編制、番號初探423.第417章 崩摧(再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