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各個擊破

蔣欽雖然平時有些貪杯,但他戰時絕不會多飲,他之所以爛醉如泥,是因爲他喝了酒中被張縣令放了藥,儘管不是毒藥,但足以使他久醉不醒,不過形勢危急,親兵們還是想辦法用冰冷的井水將他澆醒了。

蔣欽迷迷糊糊睜開眼,只覺頭痛欲裂,他一口氣喝下大量井水,這才稍稍清醒一點。

這時,他聽見到處人喊馬嘶,哭聲震天,空氣中瀰漫着刺鼻的煙味,心中頓時一驚,連忙問道:“出了什麼事?”

“將軍,敵軍在城內放火,整個縣城都被點燃了。”

蔣欽嚇得一下子完全清醒過來,急問道:“陳將軍呢?”

“剛纔有人見他率軍殺向東城了,情況不明,將軍,快走吧!早晚就來不及了。”

蔣欽被他的親兵扶上馬,提槍向西門逃去,既然陳武去了東門,他就去西門,雙方不能同時從一處城門出城。

此時城內火光沖天,濃煙滾滾,民房內事先藏匿的硫磺、乾草等引火之物使火勢蔓延異常迅速,已經有大半個縣城被點燃了,通往兩座城門的大街上擠滿了逃命求生的士兵,他們驚恐得大喊大叫,不少受傷難行的士兵倒在地上哭號哀求,令人不忍。

陳武一馬當先,率先衝出了東門,在他身後跟了數千名士兵,城外是大片樹林,不遠處則是低緩的丘陵,延綿起伏。

此時已過了三更,夜色深沉,一輪彎月在薄雲中若隱若現,使城外的樹林也時明時暗,陳武剛衝出城門,只聽一陣鼓響,緊接着火光四起,兩支軍隊從樹林內一左一右殺來,爲首大將豹頭環眼,燕頷虎鬚,手執丈八蛇矛,正是張飛,他已等待多時。

張飛一聲大吼,聲如巨雷,丈八蛇矛閃電般刺到,陳武被他的吼聲驚得心慌意亂,他無心戀戰,撥馬要逃,但張飛的長矛更快,陳武眼見蛇矛刺至,急忙閃身,還是晚了一步,張飛的蛇矛刺穿了他的肩胛。

陳武痛入骨髓,慘叫一聲,被張飛挑於馬下,幾名士兵一擁而上,將陳武捆綁起來。

張飛揮矛大喊道:“投降者免死,頑抗者全部趕入城中燒死!”

他的聲音極響,逃出城的數千士兵都聽得清楚,他們眼見逃路被封死,主將陳武被挑於馬下,個個心驚膽寒,紛紛跪地投降。

望着跪滿一地的降兵,張飛得意大笑,這時,一名士兵奔來稟報:“啓稟將軍,西城那邊情況不妙,小將軍攔不住敵軍突圍。”

張飛大怒,他回頭交代副將幾句,調轉馬頭帶着千餘士兵向西城奔去。

西城外由張飛之子張苞率三千人圍堵,但西城外地勢平坦,視野開闊,非常易於突圍,加上蔣欽拼死和張苞激戰,竟使江東軍衝出了包圍,無數江東士兵向城外曠野裡拼命奔逃。

蔣欽忽然聽見有人大喊:“車騎將軍到了。”

他知道這是張飛來了,心中慌亂,大吼一聲,連刺張苞三槍,逼退了張苞,撥馬便逃。

張苞畢竟經驗不足,眼看敵軍大部分都逃跑,他心中也異常慌亂,也顧不上追擊蔣欽,喝令士兵合圍。

這時張飛率千餘士兵趕到,他見大部分敵軍都逃走,連敵軍主將也跑了,兒子手忙腳亂,顧頭不顧尾,做事毫無章法,他心中勃然大怒,揮鞭向兒子抽去,“渾蛋!”

張苞不敢躲閃,被父親狠抽幾鞭,張飛這才怒氣稍霽,下令道:“縮小包圍圈,不準再有漏網之魚!”

交州軍縮小了包圍圈,後面的江東軍逃跑困難,這時大火已吞沒全城,要麼投降,要麼燒死,後面的江東軍走投無路,紛紛舉手投降奔出。

張苞更加羞愧,他父親到來,轉眼間便扭轉了局勢,看來自己還是真是太嫩了,他摸着臉上的鞭痕,不由低低嘆了口氣。

........

蔣欽一路向西奔逃,一口氣逃出二十餘里,才停下來喘口氣,他回頭望去,身後的士兵竟只有幾百人,蔣欽忍不住長嘆一聲,“慘敗若斯,我何以向吳侯交代?”

這時,一名牙將上前勸道:“蔣將軍也不必太擔心,我們是因爲馬快,我想後面還會有大量士兵逃來,等一等,形勢一定會改變。”

蔣欽想想也不錯,他記得是逃出了不少人,一行人在必經的道路上等候,收攏殘軍,到次日中午,陸陸續續竟收攏了五千餘人,這時蔣欽也得到了陳武被擒的消息,大部分士兵都投降,交州軍已撤離了餘縣。

蔣欽又率軍趕回餘里,雖然整個縣城已被燒燬,到處是斷垣殘壁,令人觸目驚心,不過燒死的士兵並不多,只有千餘人,這也和縣城太小有關係,大部分士兵都能及時逃出城,讓蔣欽略感欣慰,他和士兵們埋葬了死去的兄弟,便向南昌縣城方向撤離。

倒並不是蔣欽沒有了西進的信心,而是他們的糧食不足以支撐行軍到長沙郡,只能返回主營。

交州軍在餘縣用微小的代價全殲兩萬江東軍,俘獲一萬三千餘人,並擒住大將陳武,獲得了巨大的勝利,這次勝利,極大鼓舞的交州軍的士氣,令江東軍陷入了極大的被動之中。

但就在這時,三千漢軍護衛着劉璟派出的特使龐統來到了新餘縣。

........

在劉璟的四大軍師中,龐統排名第三,但從官職而言,他和排名第四的法正完全一樣,都是軍師中郎將,爵位也一樣,封爲亭侯,而賈詡是軍師將軍、冀鄉侯,是軍中最高文職,司馬懿則軍政兼任,既是軍師中郎將,同時也出任主管軍務的平章臺尚書。

儘管龐統的夢想也是能入平章臺拜相,但他心裡明白,自己的資歷還不夠,或許十年後有這個可能,但無論如何,他對現在的官職和爵位都已經非常滿足。

其實龐統還有另一個夢想,就是代表漢國出使交州,他想讓劉備看一看,當初劉備對自己棄之若履,而劉璟卻讓自己大放異彩,實現胸中抱負,他很看看劉備的表情,讓他能出一口心中的惡氣。

雖然沒有能出使交州,但今天劉璟任命他爲全權代表,出使交州軍,也同樣讓龐統感到揚眉吐氣,至少他在諸葛亮面前能夠挺直腰板了。

龐統很感激劉璟的安排,竟讓三千軍隊護衛自己前來新吳縣,這份榮耀足以讓他感激涕零,行軍已快到縣城,有軍士指着前方城池大喊:“軍師,那便是新吳縣了。”

龐統點點頭,他也看見了,這時,前方塵土飛揚,一支騎兵迎面疾駛而來,早有漢軍迎了上去,片刻,漢軍帶來兩名年輕將領,他們一齊在馬上躬身行禮,“關興、張苞奉我家軍師之命,前來迎接龐軍師。”

龐統笑了起來,原來是這兩位,當初他離開劉備時,這兩人還是懵懂少年,現在一轉眼便是英武的年輕將軍了,龐統連忙道:“原來是兩位賢侄,多年不見,都長大成人了。”

關興恭維道:“有五六年沒有見到龐軍師了,看起來,龐先生還和從前一樣風流倜儻,玉樹臨風。”

龐統大笑,“令尊從無虛言,賢侄這般油嘴滑舌,跟誰學來?”

“沒有人教授,無師自通耳!”

衆人又一陣大笑,這才帶着龐統向縣城而去,縣城門口,諸葛亮率領衆將已等候多時,諸葛亮心裡很明白,這場戰役實際上是由劉璟在操縱,最後的勝負也是由劉璟決定。

比如這次他們能在餘縣大勝江東軍,也完全是劉璟刻意安排,正是他不準江東軍借道長江,才迫使江東軍不得不走陸路,最後被他們抓住了機會,如果劉璟不想讓交州軍獲勝,也很簡單,他只要隨便派一支軍隊南下交州,自己就不得不撤軍。

正是明白這些關鍵之處,諸葛亮才表現出謙虛的姿態,特地出城來歡迎龐統,這時,諸葛亮見龐統下馬,他便笑着迎了上去,“士元,別來無恙乎?”

雖然龐統有一種揚眉吐氣之感,但他本性並不驕橫,在尊嚴得到極大滿足後,他也開始理智下來,表現出了漢國軍師應有的風度,他也笑着行一禮道:“很高興能和賢弟再見面。”

龐統長諸葛亮兩歲,兩人在隆中時便是摯友,同窗十年,友情十分深厚,拋去從前的名利和恩怨,此時,他們都感到分外親切,兩人把手言歡,相視一笑,泯去了往昔的恩怨。

龐統又和關羽、張飛見了禮,這時,他已經完全拋棄了過去的不快,融入到他現在的角色中來,談笑幾句,便在衆人的簇擁下,進了新吳縣城。

一行人來到縣衙坐下,諸葛亮命人上了茶,這纔對龐統誠懇道:“我聽說兄長被漢王重用,心中不勝歡喜,我很清楚兄長之才,可惜劉皇叔看不到,令兄長明珠蒙塵,但漢王卻重用兄長,由此可見,在用人方面,皇叔確實要遜漢王一籌。”

諸葛亮的坦率令龐統有些意外,但一轉念,他便明白諸葛亮的意思,諸葛亮是在借自己來盛讚漢王,爲後來的交談創造氛圍,龐統微微一笑道:“其實也並不是皇叔不識人,實在是皇叔沒有機會讓我發揮胸中之學,漢王則和曹操反覆作戰,這樣就創造了很多機會,不過坦率地說,在胸懷天下方面,劉皇叔確實不如漢王,漢王也不止一次給我說,他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得到臥龍大才..。”

不等龐統說完,諸葛亮便擺擺手道:“現在不說這些了,皇叔待我恩重如山,我不會再有二心。”

“那好吧!我們就先談一談正事,然後再敘舊。”

第314章 劉備歸來第647章 鄴都風起(中)第801章 無法迴避第264章 賈詡建言第720章 姜維到來第152章 主堂爭執第804章 曹丕反擊(下)第616章 襄樊危機第105章 大恩於陶第1114章 青州之變(上)第465章 交州插曲第982章 長安西市第96章 欲迎還拒第871章 兩路出擊第1087章 陳羣歸漢第314章 劉備歸來第869章 再施困計第715章 草原屠胡第445章 曹操特使第572章 致命的弱點第703章 第三次會晤第874章 東援高奴第269章 得失之間第262章 膽識過人第1章 絕地求生第1114章 青州之變(上)第325章 新式兵器第864章 刺殺敵酋第523章 兵臨城下第415章 北路使者第845章 滿城搜捕第809章 連鎖反應第80章 初獲良才第694章 孫思曹謀第526章 激戰成都(三)第433章 聚財之令第11章 舌戰蔡瑁第1011章 難言之喜第613章 南陽有變第90章 血戰突圍第833章 有穴來風第667章 進退維谷第696章 合縱連橫(中)第293章 厲害殺招第983章 解開心結第73章 獲封新職第471章 甘露寺相見(中)第686章 程昱出山第217章 不擇手段第1041章 長安新相第148章 三個流言第558章 馬超歸降第743章 各個擊破第91章 積極救援第739章 諸葛對陸遜第686章 程昱出山第990章 敦煌馬岱第523章 兵臨城下第437章 魯肅出使第1034章 脣亡齒寒第361章 第 361章 不穩定因素第47章 殘酷的訓練第262章 膽識過人第806章 御史臺新官第642章 再談條件第435章 決戰序幕第1079章 佈下陷阱第943章 烏程激戰第645章 特殊棋子第547章 巡視漢中第339章 局勢不明第395章 旁敲側擊第687章 反攻南陽第132章 第132 事態嚴峻第717章 掃平隴西第898章 曹使到來第442章 柴桑突圍(下)第157章 撿軟的捏第65章 請君入甕第899章 殿前議親第943章 烏程激戰第541章 曹植出使第895章 劉璟教子第1108章 中原大戰(七)第720章 姜維到來第539章 返回襄陽第863章 匈奴奇兵第548章 蒯越南下第220章 不平靜的一夜第930章 逃離吳縣第574章 連環雙計第144章 陶府弔孝第1043章 小心掩飾第454章 荊州使者第945章 江東決策第244章 兵臨城下第397章 上品之利第679章 攻取隴西第14章 初入劉府第780章 江東風雲(二十四)
第314章 劉備歸來第647章 鄴都風起(中)第801章 無法迴避第264章 賈詡建言第720章 姜維到來第152章 主堂爭執第804章 曹丕反擊(下)第616章 襄樊危機第105章 大恩於陶第1114章 青州之變(上)第465章 交州插曲第982章 長安西市第96章 欲迎還拒第871章 兩路出擊第1087章 陳羣歸漢第314章 劉備歸來第869章 再施困計第715章 草原屠胡第445章 曹操特使第572章 致命的弱點第703章 第三次會晤第874章 東援高奴第269章 得失之間第262章 膽識過人第1章 絕地求生第1114章 青州之變(上)第325章 新式兵器第864章 刺殺敵酋第523章 兵臨城下第415章 北路使者第845章 滿城搜捕第809章 連鎖反應第80章 初獲良才第694章 孫思曹謀第526章 激戰成都(三)第433章 聚財之令第11章 舌戰蔡瑁第1011章 難言之喜第613章 南陽有變第90章 血戰突圍第833章 有穴來風第667章 進退維谷第696章 合縱連橫(中)第293章 厲害殺招第983章 解開心結第73章 獲封新職第471章 甘露寺相見(中)第686章 程昱出山第217章 不擇手段第1041章 長安新相第148章 三個流言第558章 馬超歸降第743章 各個擊破第91章 積極救援第739章 諸葛對陸遜第686章 程昱出山第990章 敦煌馬岱第523章 兵臨城下第437章 魯肅出使第1034章 脣亡齒寒第361章 第 361章 不穩定因素第47章 殘酷的訓練第262章 膽識過人第806章 御史臺新官第642章 再談條件第435章 決戰序幕第1079章 佈下陷阱第943章 烏程激戰第645章 特殊棋子第547章 巡視漢中第339章 局勢不明第395章 旁敲側擊第687章 反攻南陽第132章 第132 事態嚴峻第717章 掃平隴西第898章 曹使到來第442章 柴桑突圍(下)第157章 撿軟的捏第65章 請君入甕第899章 殿前議親第943章 烏程激戰第541章 曹植出使第895章 劉璟教子第1108章 中原大戰(七)第720章 姜維到來第539章 返回襄陽第863章 匈奴奇兵第548章 蒯越南下第220章 不平靜的一夜第930章 逃離吳縣第574章 連環雙計第144章 陶府弔孝第1043章 小心掩飾第454章 荊州使者第945章 江東決策第244章 兵臨城下第397章 上品之利第679章 攻取隴西第14章 初入劉府第780章 江東風雲(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