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蒯越南下

片刻,馬岱快步走進了大帳,確實是一種巧合,馬岱也是剛到漢中,正好聽說劉璟率軍來巡視漢中,他連忙趕到軍營,這次馬岱來漢中是來借糧,馬超逃到天水郡,殺死太守韋康,攻佔了冀縣,自稱徵西將軍,同時說服氐人首領千萬支持自己,又得到上萬軍隊,怎奈軍中糧食嚴重短缺,他只得派兄弟馬岱來漢中求援。

馬岱上前單膝跪下抱拳道:“末將馬岱參見州牧!”

劉璟還是第一次見到馬岱,他見馬岱身材魁梧,目光炯炯有神,長得頗爲俊朗,心中不由很是喜歡,笑道:“馬將軍請起!”

馬岱起身,取出馬超的親筆信,呈給了劉璟,“這是我大哥的親筆信,請州牧過目!”

劉璟接過信看了看,原來馬超得到氐人支持,又得了上萬軍隊,這讓劉璟心中略略有些不悅,他原本是指望曹操能將馬超勢力連根拔除,沒想到曹操如此不力,又讓馬超死灰復燃了。

劉璟點點頭,笑道:“孟起又能東山再起,這是好事了,我對未能及時支援關中而深感歉疚,如果糧食能補償我的歉疚,我非常樂意,既然孟起已經開了口,我當然會全力支持。”

劉璟沉吟一下又笑道:“五萬石糧食,足以表達我的誠意了吧!”

這個口一開,不僅旁邊的吳懿嚇一大跳,連趙雲的臉色也微微一變,五萬石糧食,這也給得太多了,馬岱更是狂喜,他們本來只打算借到一萬石糧食,不料劉璟卻五倍予之,這讓他怎麼不驚喜萬分,要知道所謂借只是一個說法,他們根本就沒有打算還。

馬岱不敢確定,又試探着問道:“五萬石糧食,我們恐怕還不起!”

劉璟手一揮,爽快地笑道:“我們兩家是盟友,何談一個‘還’字,這五萬石糧食,就算是我支援你們了。”

馬岱心中感激,深深施一禮,“州牧的仁義,我們感激不盡。”

“不必了,另外,漢中缺少牲畜運糧,能否請孟起派一支騾馬隊來漢中運糧?”

“我明白了,我這就回去稟報兄長,安排騾馬運輸。”

馬岱心急如焚,匆匆告辭而去了,馬岱剛走,吳懿便有些焦急道:“州牧答應五萬石糧食,這會極大擴充馬超的實力,對我們將來取關隴不利啊!”

劉璟淡淡一笑,“若馬超的騾馬充足,他也不會缺糧了,他能拿出多少運力?最多兩千匹騾馬,一匹騾子揹負三石糧食,往來於崇山峻嶺中,一次往返至少一個半月,也不過才六千石糧食,曹操還會容他到幾時,我就算答應他十萬石糧食又如何?”

衆人頓時都反應過來,頓時大笑起來,連趙雲也忍俊不住道:“我也沒有想到這一點,畫餅充飢,馬超最終只能空歡喜一場。”

旁邊吳懿接口笑道:“最後把他的騾馬隊也扣下,就當是他借糧食的補償吧!”

衆人再次大笑,這時,劉璟吩咐道:“去把劉敏請來!”

片刻,參軍劉敏匆匆走進大帳,躬身施一禮,“參見州牧!”

劉璟沉思良久,這才緩緩道:“有兩件事情煩請參軍跑一趟。”

“州牧請吩咐!”

“一是你和馬岱一起去一趟冀縣,告訴馬超,我會在東線出兵關中,減輕他的壓力,同時給我畫一幅詳細的出祁山行軍地圖,其次你回來時再繞道去關中,面見曹操,替我送一封信給曹操。”

“微臣遵命!”

劉璟當即給曹操寫了一封親筆信,交給了劉敏,這纔對趙雲和吳懿道:“雖然我計劃是在明年春耕後出兵,但兵法之道在於虛實難定,所以你們還是需要小規模出兵關中,走陳倉道或者子午道騷擾曹軍,多派斥候繪製地形。”

趙雲和吳懿對望一眼,一起點頭,“我們明白,請州牧放心!”

劉璟在漢中視察了三天,隨即離開漢中,跟隨貨船走上庸返回襄陽,此時已是八月下旬,距離荊、益兩州的公開取士時間越來越近了

南陽郡,宛城,這些天宛城也漸漸開始熱鬧起來,最明顯便是街上的讀書人增多,來自關中、中原、河北河東各郡的士子紛紛向南雲集,宛城便是他們必經之處,他們的最終目標是荊州襄陽,南陽不過是士子們中轉之地。

此時距離荊州公開取士還有二十天,據說所有前往襄陽參與取士的讀書人在襄陽都會免食宿,這更激發了窮人家子弟的極大信心,一個多月來,從北方過來的士子絡繹不絕,僅從南陽過境前往襄陽的士子便超過八萬人,前所未有。

而此時曹操正在關中和馬超作戰,無暇過問這種大規模的讀書人遷移,事實上,各地官府也無法阻攔,除非他們也能象荊州一樣,無論貧賤,唯纔是舉。

這天中午,一輛馬車在幾名騎馬隨從的伴隨下緩緩駛進了宛城,車簾挑起,露出一張中年男子的臉,他目光復雜地打量着大街上來來往往的年輕士子,士子們所表現出的朝氣蓬勃令他心中暗暗嫉妒,他現在已是近六十歲的人了,卻不知仕途還有幾年。

這個中年人正是建安十三年跟隨曹軍去了鄴都的蒯越,他在朝廷出任太常少卿,就在上個月,朝廷正式任命他爲荊州別駕,這其實也是劉璟的要求,曹操在權衡再三後,也覺得蒯越做一箇中間人比較合適,他需要和劉璟建立一座溝通的橋樑,蒯越顯然是最適合的人選。

馬車駛進了宛城,在一座宅院前緩緩停下,宅院大門上的牌匾上寫着‘鄧府’二字,這裡就是南陽鄧氏家族的主宅,南陽望族中惟黃、鄧二氏,黃氏家族遷到襄陽避難,現倚靠龐氏。

而鄧氏家族則一分爲二,一部分在南陽,一部分在襄陽新野,其中以南陽爲主,新野爲輔。

目前鄧氏家主便是曾出任荊州治中的鄧義,鄧義被曹操任命爲南陽郡丞,但他只就職半年便告病回家了,現在靜養在家。

蒯越當初在荊州時和他的關係極好,這次回荊州,蒯越心中有些不安,便先來拜訪一下鄧義。

馬車在府門外等了片刻,一名年輕男子便匆匆從府中出來,他便是鄧義的第三子鄧宏,今年只有二十餘歲,風華正茂。

他上前躬身施禮道:“讓世伯久等了,父親腿腳不便,令侄兒帶世伯進府。”

蒯越知道鄧義腿有殘疾,行走不便,便點點頭笑道:“那就有勞賢侄了。”

蒯越下了馬車,跟隨鄧宏進了府邸,一路向府宅深處走去,走進一座院子,只見院內的一間八角亭內,鄧義正笑眯眯地望着自己。

“異度,別來無恙乎?”

蒯越大笑着走進亭子,拱手道:“老弟似乎精神很好,在家享得清福啊!”

鄧義腿有問題,只能拄杖緩行,大部分時間他都是坐着,他歉然道:“不能給兄長見禮了,請坐吧!”

蒯越坐下,有侍女給他們上了茶,蒯越嘆息一聲道:“時間過得真快啊!一晃兩年過去了。”

“是!很多事情就像在昨天才發生,可是荊州已經大變樣了。”

鄧義心中很是惋惜,他腿不好,劉璟幾次派人請他去襄陽出仕,他也只能婉拒了。

“賢弟的腿還是不能走嗎?”蒯越關心地問道。

鄧義搖搖頭,“可能和年紀有關,現在最多隻能拄杖走百步,以前可以走一兩裡都沒有問題,我老了!”

“賢弟比我還年輕兩歲,我尚且要老驥伏櫪,去荊州出仕,賢弟何以談老?”

說到這,蒯越看了旁邊鄧宏一眼,鄧宏行一禮,知趣地退了下去。

房間裡只剩下蒯越和鄧義二人,蒯越這才壓低聲音道:“我聽說荊州別駕已是虛職,此事可當真?”

這是蒯越一直很關心之事,他對荊州情況瞭解並不多,朝廷中也無人知道具體情況,只是傳聞劉璟已經大幅改變了制度,讓蒯越莫名地擔憂起來,這次他途經南陽,就是爲此事來專門拜訪鄧義。

鄧義很清楚蒯越的不安,便微微笑道:“荊州確實發生了很大的權力調動,但和異度出任荊州別駕無關,這是因爲荊州吞併了益州和漢中,需要重新進行利益平衡,這很正常,異度不要太擔心。”

“不知是怎麼一個變化?”

“主要是將州衙的權力轉移到了驃騎將軍府,州衙還在,只不過是掛一塊虛牌而已。”

蒯越愕然,“那我這個荊州別駕還是一個有名無實的虛職?”

鄧義深深注視他一眼,心中暗暗嘆口氣,他發現蒯越和從前有點不一樣,從前多麼老辣敏銳,很多事情根本不需要說,一個暗示便可以瞭然於胸,而現在卻似乎有點遲鈍了。

“異度以爲劉璟會讓一個朝廷來的大臣執掌荊州大權嗎?”鄧義終於忍不住很直白地提示蒯越道。

蒯越沉默了,他其實不是不明白,而是他抱有一絲僥倖,畢竟他是劉璟親自點名要去荊州,而且他和劉璟從前也有交情,包括他兄長蒯良、侄子蒯琪在內的很多蒯家子弟都在荊州出仕,他心中便有了一絲僥倖,或許劉璟還會委予他重任。

但鄧義的坦率直言卻擊碎了他最後的希望,令蒯越異常沮喪,半晌,他輕輕嘆了口氣,“當初一步走錯,結果步步走錯。”

第581章 視察荊南第735章 出使漢軍第918章 出兵南陽第793章 楊崔之謀第819章 威逼發令第97章 夜來風波緊第514章 初見龐羲第303章 夏口議戰第140章 大軍壓境第362章 興袁八俊第677章 致命弱點第1086章 大朝受賀第1034章 脣亡齒寒第1061章 風雲突變第195章 吞併江夏第812章 小人物的謀劃第92章 脣槍舌箭第87章 真相漸近第801章 無法迴避第347章 賈詡之謀第228章 成婚第582章 木牛問世第982章 長安西市第192章 彭澤夜話第1010章 山莊避暑第530章 成都投降(下)第625章 周瑜病逝第392章 功虧一簣第873章 勇猛激戰第145章 離別如江水第504章 威逼利誘第262章 膽識過人第918章 出兵南陽第276章 損兵折將第632章 兩根硬骨頭第593章 家賊難防第899章 殿前議親第707章 全面被動第793章 楊崔之謀第430章 各施策略第434章 下雉危機第261章 張繡之死第381章 兩江分裂第785章 相妻教子第35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599章 北征先鋒第996章 迎頭痛擊第938章 虞氏倒戈第231章 來歷不明的道士第200章 途中遇險第934章 濡須破局(下)第1035章 江東末路(上)第915章 步步不利第1049章 鍾繇贈字第767章 江東風雲(十一)第860章 李令之策第512章 引刀待發第392章 功虧一簣第445章 曹操特使第121章 江夏左王第666章 虛城以待第657章 關中消息第270章 文聘抉擇第737章 暗施奇兵第321章 許昌戰備第579章 收兵南撤第799章 神秘來客第897章 陶家抉擇第778章 江東風雲(二十二)第353章 蘄春風雲第53章 張允蔡瑁第962章 合肥對峙第289章 路遇賢才第967章 曹丕謀權第842章 夜賊入室第195章 吞併江夏第234章 攻心爲上第301章 襄陽投降第385章 最終決定第376章 江東初戰第733章 荊南危機第1077章 備戰先兆第591章 煩心消息第185章 戰火再燃第748章 兵敗豫章第134章 夜襲第331章 戰略撤退第1009章 劉曹聯姻(下)第131章 婉拒第123章 風雲聚柴桑第605章 龐統心事第270章 文聘抉擇第559章 春寒料峭第101章 積極營救第1056章 兵壓蒼梧第506章 風吹草動第571章 攻城不利第385章 最終決定第486章 智取巫城第126章 家有逆子
第581章 視察荊南第735章 出使漢軍第918章 出兵南陽第793章 楊崔之謀第819章 威逼發令第97章 夜來風波緊第514章 初見龐羲第303章 夏口議戰第140章 大軍壓境第362章 興袁八俊第677章 致命弱點第1086章 大朝受賀第1034章 脣亡齒寒第1061章 風雲突變第195章 吞併江夏第812章 小人物的謀劃第92章 脣槍舌箭第87章 真相漸近第801章 無法迴避第347章 賈詡之謀第228章 成婚第582章 木牛問世第982章 長安西市第192章 彭澤夜話第1010章 山莊避暑第530章 成都投降(下)第625章 周瑜病逝第392章 功虧一簣第873章 勇猛激戰第145章 離別如江水第504章 威逼利誘第262章 膽識過人第918章 出兵南陽第276章 損兵折將第632章 兩根硬骨頭第593章 家賊難防第899章 殿前議親第707章 全面被動第793章 楊崔之謀第430章 各施策略第434章 下雉危機第261章 張繡之死第381章 兩江分裂第785章 相妻教子第35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599章 北征先鋒第996章 迎頭痛擊第938章 虞氏倒戈第231章 來歷不明的道士第200章 途中遇險第934章 濡須破局(下)第1035章 江東末路(上)第915章 步步不利第1049章 鍾繇贈字第767章 江東風雲(十一)第860章 李令之策第512章 引刀待發第392章 功虧一簣第445章 曹操特使第121章 江夏左王第666章 虛城以待第657章 關中消息第270章 文聘抉擇第737章 暗施奇兵第321章 許昌戰備第579章 收兵南撤第799章 神秘來客第897章 陶家抉擇第778章 江東風雲(二十二)第353章 蘄春風雲第53章 張允蔡瑁第962章 合肥對峙第289章 路遇賢才第967章 曹丕謀權第842章 夜賊入室第195章 吞併江夏第234章 攻心爲上第301章 襄陽投降第385章 最終決定第376章 江東初戰第733章 荊南危機第1077章 備戰先兆第591章 煩心消息第185章 戰火再燃第748章 兵敗豫章第134章 夜襲第331章 戰略撤退第1009章 劉曹聯姻(下)第131章 婉拒第123章 風雲聚柴桑第605章 龐統心事第270章 文聘抉擇第559章 春寒料峭第101章 積極營救第1056章 兵壓蒼梧第506章 風吹草動第571章 攻城不利第385章 最終決定第486章 智取巫城第126章 家有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