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新式兵器

‘咚!咚!咚!’

夏口,江面上鼓聲大作,六百餘艘戰船分爲紅綠兩軍在江面上廝殺,江面上風浪極大,密密麻麻的戰船在風浪中起伏,但兩支水軍卻絲毫不受影響,鏖戰激烈,箭矢如雨,一羣羣士兵飛身跳入敵船,揮舞刀矛殺向敵軍。

一艘三千石大船,插着紅旗在小船羣中橫衝直撞,不斷將小船撞翻,船上士兵紛紛落水。

但如果細看,就會發現在大船下方,數十名穿着黑色魚皮水靠的水鬼已經攀附在大船船壁上,就彷彿數十條水蛭,水鬼們從後背取下皮囊,將火油噴射在船壁之上......

這是江夏的水軍一場大型兵演,有兩萬水軍和六百艘戰船參戰,這種兵演已經進行了兩個月,共演練近三十場,平均每兩天就要大戰一場。

這其實是一種實戰訓練方式,和真實的戰爭沒有什麼差異,訓練十分危險和殘酷,已經有近百人在訓練中死傷,還有數十艘戰船被撞沉。

劉璟在和周瑜會晤後,便立刻轉道北上,此時他的座船也出現在戰船邊緣,靜靜地注視着這場規模浩大的兵演。

“啓稟州牧,那就是靶船!”

船頭上,甘寧指着遠處一艘約兩千石的舊船,船隻上插着一面藍色大旗,張着三幅船帆,正向西疾速航行,在它左右後側,兩艘插着紅旗的千石戰船在緊緊追趕,雙方相距約三百餘步。

劉璟頓時有了興趣,緊緊注視着兩艘紅旗戰船,這是典型的追擊對方後勤船隻的戰術,後勤運輸大船落單,便會有兩艘戰船左右追擊。

今天由於劉璟的到來,這艘兩千石的舊船將被擊沉。

這時,左側戰船忽然拋射出一團火球,重重地砸在船帆上,這是火油泥,黏在船帆之上,船帆頓時迅猛燃燒起來,兩艘戰船又同時射出一隻只火球,砸向逃跑的後勤船隻,大火迅速在船上蔓延,很快便將大船吞沒了。

劉璟的神情變得異常嚴肅,他倒不是因爲戰術和火球的驚訝,而是射程,他很清楚,後面的火球是用石砲射出,而石砲在江面上的射程也就是五十步,但他今天看得清楚,分明是百步射程,這怎麼可能辦到?

他疑惑地回頭向甘寧望去,甘寧彷彿知道他的疑惑,笑着解釋道:“這就是今天兵演的重頭戲,試驗新型石砲,經過馬先生改良,射程提高了一倍,但大小還是和從前一樣。”

“原來如此!”

劉璟笑了起來,如果是馬鈞就不奇怪了,自從半年前馬鈞歸江夏以後,劉璟實現了承諾,在夏口建了一所匠學,專門培養高級工匠,約有兩百餘人,大都是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其中絕大部分是軍隊中的工事兵。

馬鈞出任匠學祭酒,每天都和生徒們一起醉心研究各種機械技術,創造了不少重大成果,比如改良了龍骨水車,蹬踏便利,汲水量更大,可大大提高取水效率,尤其適用於水網密佈江漢平原和江東地區,短短半年時間,新式龍骨水車便已傳到了東吳。

再比如他們發明了輪式投石機,同樣的一次絞動,可以同時發出九塊巨石,且射程增加了五十步,戰爭效率提高了九倍,這在守城戰中效果極其顯著。

“馬先生現在在哪裡?”

甘寧一指追擊的戰船,“他現在就在右面的戰船之上。”

劉璟心中升起無限期待,他立刻令道:“去看看!”

大船起帆,向遠處江面駛去。

被火球擊中的靶船依然在熊熊燃燒,巨大的船體傾斜,已經一半入水,就算是兵演,這一幕也格外慘烈,就彷彿生命的結束,對所有參演士兵都帶來了強烈的心理衝擊,這也是演練的目的之一,防止士氣崩潰。

數十艘小船在四周搜尋跳水逃生的三十名士兵,“找到了!”隨着一聲驚喜地大喊,最後一名士兵被發現並救上了小船,小船迅速離去,大船沉沒會帶來巨大吸力,對周圍的小船和人都是滅頂之災。

.......

劉璟上了戰船,滿臉興奮的馬鈞上前行一禮,語速很緩慢地說道:“參見...州牧!”

雖然還有一點結巴,但已經比從前好了很多,他接受了張機的悉心治療,已經找到一種治療他口吃的辦法,就是刻意放慢語速,經過近半年的矯正,他大有進步,更關鍵是,這種進步讓馬鈞對自己有了信心。

“聽說先生製造了新的石砲,能否讓我一觀?”

“只是改良,州牧請!”

馬鈞請劉璟進了船艙,在靠左邊的艙壁邊,劉璟看見了新的石砲,其實外形還是和從前一樣,但從前的拉桿沒有了,而是變成絞盤和一根長兩丈的銅杆,這根細長的銅杆令劉璟忽然若有所悟,他想起了撬棒,頓時明白了上弦的原理。

旁邊一名馬鈞的學生正在檢修石砲,他給劉璟介紹道:“從前的石砲是用麻繩爲弦,本身彈力不大,而我們這次用五股牛筋擰成弦,彈力極大。

但這樣一來,上弦就需要用很大力氣,如果再用從前的拉桿已經拉不開弦了,所以用了絞盤,但絞盤還不行,再加一很很長的青銅棒,這樣上弦就毫不費力。”

說完,這名生徒親自給劉璟示範,只見他從地上拾起銅棒,穿過絞空,慢慢向前推動,利用槓桿的原理,將絞盤吱嘎嘎轉動了,彈力極大的弓弦也緩緩拉開,‘咔’的一聲,弓弦掛上了懸刀。

生徒將銅棒抽出,又對劉璟笑道:“原來是用拉桿,需要兩人同時後拉,而現在彈力增加了一倍,拉的距離也更遠,卻只要一個人就夠了,就是這個小小的改進,使石砲的射程增加了五十餘步,請州牧擊射。”

他將一塊十餘斤重的圓石放在石槽內,劉璟當然知道怎麼操作,他走到石砲旁,用腳一踩刀牙,只聽‘崩!’的一聲巨響,圓石被斜角向上彈射出去,船艙內嗡嗡作響,餘勁未盡。

這種強大的勁力令劉璟讚歎不已,“不錯,比原來的聲勢大多了。”

馬鈞上前笑道:“還是...有不足!”

“還有什麼不足,先生說說看。”

“州牧沒發現...用石砲守城,其實...無意義嗎?”

馬鈞這句話說到劉璟心坎上去了,他當年參加多少次守城之戰,石砲射程只有五十步,除了最後用來對付巢車,其實沒有發揮任何作用,而且對付巢車的效果也不大,遠不如投石機實用,確實是一種雞肋。

“先生說得很對,可是該怎麼改進呢?”

馬鈞笑道:“有點複雜,讓我徒弟說。”

生徒行一禮,上前拍了拍石槽,“把這裡改成鐵兜,一兜三十支鐵箭,或者改成大型弩箭,射程可達三百步,兩百步內可洞穿一切盾牌和盔甲,是對付密集進攻以及對付騎兵的利器。”

劉璟聽出他話中有內容,便笑問道:“你們試驗過嗎?”

生徒回頭看了看馬鈞,馬鈞笑着點點頭,生徒躬身道:“在匠學裡有一架試驗石砲,已試驗過多次!”

劉璟心中大喜,立刻對衆將道:“我們現在去匠學!”

.......

所謂匠學,顧名思義,就是培養工匠的學堂,這並不是劉璟的獨創,在春秋戰國時期,墨子和公輸般都曾創建了這樣的學堂,培養優秀的匠人。

江夏的匠學絕不是閉門造車,也沒有什麼理論課程,它事實上成爲了發明創造者的集中之地,也成爲了荊州的軍器研究中心。

匠學又叫做公輸院,以紀念戰國時代偉大的匠祖公輸般,位於夏口城西北角,佔地五十畝,其中光試驗場地便有四十畝之廣。

馬鈞帶着劉璟和幾十名將領走進了弓弩堂,這裡專門以研究弩箭爲主,有生徒五十餘名,由兩名制弓、制弩近四十年的老工匠出任師父,馬鈞也參與了弓弩的研製。

弓弩堂後院的石墩上擺放着一架石砲,和船上改良後的石砲完全一樣,但衆人都發現了,石槽處改成了鐵兜,鐵兜內分成三十隻格子,每隻格子裡插一支鐵箭,每隻鐵箭長約一尺,鋒利異常。

生徒繼續介紹道:“我們把這個叫做鐵弩砲,箭叫寒鴉箭,一兜三十箭。”

這時,旁邊魏延好奇地問道:“真的可以兩百步外洞穿一切嗎?”

馬鈞一笑,“可以試驗!”

他招招手,吩咐一聲,幾名徒弟立刻跑去佈置了,劉璟望着這架鐵弩砲,不知爲什麼,他忽然想起了諸葛亮的元戎之弩。

十幾名生徒已經將盔甲和盾牌紮在木人身上,木人相距兩百步,二十具木人排成一排,執刀拿盾,盔甲鮮明,個個身高八尺,舉刀欲衝擊,造得栩栩如生,遠遠望去,頗有一點威猛的氣勢。

另外兩名生徒動作熟練地操作鐵弩砲,三十支寒鴉箭對準了遠方,弓弦慢慢絞緊,抽出了青銅長棒,馬鈞請示的目光向劉璟望去。

第490章 龐統之策第807章 驚天大案第1113章 危局釀變第453章 商人抉擇第546章 蜀道行軍第434章 下雉危機第504章 威逼利誘第642章 再談條件第909章 人口戰略第738章 深藏之棋第423章 夜謀巴蜀第5章 生死一線第736章 身陷泥潭第615章 新野路戰第22章 臺前臺後的較量第176章 我幾時上任第56章 再回劉府第452章 舉棋不定第598章 初步試探第655章 太史歸兮第560章 轉變心意第911章 備戰合肥第533章 漢中風雲(三)第607章 木牛爲餌第461章 益州使者第488章 走投無路第373章 張機赴曹營第938章 虞氏倒戈第622章 襄陽危機(上)第966章 王者之謀第288章 江東內爭第593章 家賊難防第641章 江北血戰(下)第430章 各施策略第855章 仲達出使第923章 騎兵伏擊第485章 兵危生疑第107章 月下誰人牽紅線第72章 無理取鬧第717章 掃平隴西第1050章 升職風波第864章 刺殺敵酋第464章 孫尚香的選擇(下)第797章 人情薄面第899章 殿前議親第32章 興師問罪第299章 急返江夏第104章 當面對質第170章 重甲步兵第326章 安陸危機第929章 吳郡破局第1112章 苛刻條件第18章 又見蔡夫人第735章 出使漢軍第759章 江東風雲(三)第425章 西線佈局(下)第448章 陶湛憂思第1016章 重要情報第735章 出使漢軍第1017章 戰雲籠罩第620章 全殲氐胡第80章 初獲良才第136章 奪權第513章 老將爭刀第77章 新野急報第462章 孫尚香的選擇(上)第380章 達成妥協第105章 大恩於陶第1036章 江東末路(下)第5章 生死一線第890章 又見大喬第287章 曹操使者第558章 馬超歸降第998章 折戟姑臧第235章 偷樑換柱第47章 殘酷的訓練第987章 激戰谷口第47章 殘酷的訓練第1074章 貨幣之戰第621章 牛車渡江第534章 漢中風雲(四)第229章 謀士之爭第47章 殘酷的訓練第627章 西瀛來客第1100章 攻克許昌第724章 騎兵出險谷第951章 引水工程第910章 河西隱患第676章 曹操的失落第792章 升官之疑第421章 打擊信心第611章 鄴都之憂第1022章 以誠動人第734章 四郡易手第584章 問責郡衙第952章 強攻合肥第125章 柴桑陶氏第379章 很爲難啊!第619章 祁山道胡賊第46章 練武的抉擇
第490章 龐統之策第807章 驚天大案第1113章 危局釀變第453章 商人抉擇第546章 蜀道行軍第434章 下雉危機第504章 威逼利誘第642章 再談條件第909章 人口戰略第738章 深藏之棋第423章 夜謀巴蜀第5章 生死一線第736章 身陷泥潭第615章 新野路戰第22章 臺前臺後的較量第176章 我幾時上任第56章 再回劉府第452章 舉棋不定第598章 初步試探第655章 太史歸兮第560章 轉變心意第911章 備戰合肥第533章 漢中風雲(三)第607章 木牛爲餌第461章 益州使者第488章 走投無路第373章 張機赴曹營第938章 虞氏倒戈第622章 襄陽危機(上)第966章 王者之謀第288章 江東內爭第593章 家賊難防第641章 江北血戰(下)第430章 各施策略第855章 仲達出使第923章 騎兵伏擊第485章 兵危生疑第107章 月下誰人牽紅線第72章 無理取鬧第717章 掃平隴西第1050章 升職風波第864章 刺殺敵酋第464章 孫尚香的選擇(下)第797章 人情薄面第899章 殿前議親第32章 興師問罪第299章 急返江夏第104章 當面對質第170章 重甲步兵第326章 安陸危機第929章 吳郡破局第1112章 苛刻條件第18章 又見蔡夫人第735章 出使漢軍第759章 江東風雲(三)第425章 西線佈局(下)第448章 陶湛憂思第1016章 重要情報第735章 出使漢軍第1017章 戰雲籠罩第620章 全殲氐胡第80章 初獲良才第136章 奪權第513章 老將爭刀第77章 新野急報第462章 孫尚香的選擇(上)第380章 達成妥協第105章 大恩於陶第1036章 江東末路(下)第5章 生死一線第890章 又見大喬第287章 曹操使者第558章 馬超歸降第998章 折戟姑臧第235章 偷樑換柱第47章 殘酷的訓練第987章 激戰谷口第47章 殘酷的訓練第1074章 貨幣之戰第621章 牛車渡江第534章 漢中風雲(四)第229章 謀士之爭第47章 殘酷的訓練第627章 西瀛來客第1100章 攻克許昌第724章 騎兵出險谷第951章 引水工程第910章 河西隱患第676章 曹操的失落第792章 升官之疑第421章 打擊信心第611章 鄴都之憂第1022章 以誠動人第734章 四郡易手第584章 問責郡衙第952章 強攻合肥第125章 柴桑陶氏第379章 很爲難啊!第619章 祁山道胡賊第46章 練武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