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魯肅出使

夜晚,魯肅乘一艘小船從水‘門’離開了柴桑城,向江北岸駛去,船隻漸漸靠近了江夏軍的臨時水寨,所謂臨時水寨,就是一艘艘大船首尾相連,形成了外圍防禦。

魯肅的小船距離江夏軍臨時水寨還有兩裡,幾艘巡哨船發現了他,士兵大喊:“是什麼人?”

魯肅連忙高聲道:“我是吳侯使者,奉命求見劉州牧。”

一艘哨船駛近,船上屯長認出了魯肅,“原來是魯公!”

“正是!”魯肅笑眯眯拱手道:“特來求見你們州牧,還煩請帶我入寨。”

“魯公請隨我們來!”魯肅多次前來江夏,將士們都認識他。

哨船將魯肅船隻領進了水寨,在大營‘門’口等待了片刻,記室參軍董允快步迎了出來。

“魯公,州牧有請!”

“有勞董參軍了!”

魯肅呵呵一笑,跟着董允進了大營,向中軍大帳而去,江夏軍駐營還沒有完成,劃道路、搭帳篷,士兵們來來去去,營地內十分忙碌。

“請問參軍,州牧今天心情如何?”魯肅小心翼翼問道。

魯肅深知他此次擔負的重任,他很緊張,甚至感覺劉璟的心情也會影響到他這次求和的成果。

董允感覺到了魯肅的緊張,微微一笑道:“魯公覺得州牧的心情會影響大局嗎?”

魯肅也笑了起來,他是有點多慮了。

大帳內,劉璟揹着手來回踱步,耐心地等待魯肅的消息,坦率地說,劉璟並沒有想到魯肅會來,但魯肅到來也同樣沒有讓他吃驚,他當然知道魯肅爲何而來,程普軍隊的覆沒,江東的北方大‘門’‘洞’開,就已經預示着孫權這次西征的失敗。

作爲一個有頭腦的江東領導者,孫權絕不會坐以待斃,他必然會以最小的代價全身而退,而魯肅的到來不過是一次試探,試探他需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而對於劉璟,他也同樣急於結束與江東的戰爭,集中‘精’力西擴,但他必須有長遠的戰略眼光,一定要借這次機會打瘸江東,否則江東還會趁他無暇顧及荊州之際再次捲土重來,這一戰他至少要保證江東十年內無力西征。

這時,親兵來報,“啓稟州牧,魯肅已經入帳了。”

劉璟點點頭,坐了下來,象老僧入定一般,進入冥想狀態。

魯肅跟隨董允走進了大帳,讓他意外的是,在帳中等候他之人並不是劉璟,而是賈詡,頓時讓魯肅一陣愕然,回頭望向董允,意思是說,‘怎麼不是劉州牧?’

賈詡呵呵一笑,“州牧身體有些不適,特讓我替他接待魯公,魯公請坐吧!”

魯肅忽然明白過來,劉璟必然已經看透自己只是爲試探而來,他當然不會過早攤牌,而是‘抽’身隱入帳後,把賈詡推到前臺,想到這,魯肅暗暗苦笑一聲,上前行一禮坐下。

董允命士兵上茶,他也坐在一旁,他以記室參軍的身份參與接見魯肅,足以顯示出劉璟對這次會談的重視,這就是一種重視的表態,也是一種表示誠意的姿態。

魯肅沉‘吟’一下道:“我們在柴桑之戰中,抓獲了近兩千江夏軍戰俘,想和貴方談一談戰俘的‘交’換問題。”

賈詡眯眼笑道:“原來魯公只是來談戰俘問題,那就不用我參加了,我去把甘將軍請來,戰俘問題由他負責,請魯公稍坐。”

說完他起身要走,魯肅頓時急了,連忙道:“戰俘只是一方面,還有別的要事和貴軍商議,請賈軍師留步。”

賈詡又坐了下來,笑而不語,等待魯肅繼續說下去,魯肅已經知道自己不是賈詡對手,他不能再兜圈子了,索‘性’直入正題,魯肅沉‘吟’一下道:“由於山越在會稽鬧事,江東內部不穩,吳侯想結束這場戰役,特命我來和貴軍商量。”

他剛說完,旁邊董允便氣憤地說道:“撕毀協議,攻佔柴桑,當我們荊州是菜園子,想來就來,想走就走,有這麼好的事情嗎?”

賈詡一擺手,止住了董允的憤怒,依然笑眯眯道:“什麼事情當然都可以商量,只要吳侯能表示出足夠的誠意,我想我家主公一定會記起和吳侯的兄弟之情,恭送吳侯回江東。”

魯肅脹紅了臉,半晌才吶吶道:“不知軍師指的誠意是什麼?能否向肅明言。”

“呵呵!只有幾個小小的要求罷了。”

“軍師請說!”

賈詡笑得如狐狸般‘奸’詐,不緊不慢道:“第一個要求,希望吳侯長子孫登來江夏書院讀書。”

第一個要求魯肅就不能接受,說得好聽,什麼來江夏書院讀書,分明就是來江夏當人質,他急忙道:“吳侯有意將其妹尚香公主許配給楚侯爲從妻,荊吳兩家以結秦晉之好,我覺得這足以表示吳侯的誠意,吳侯長子來江夏書院讀書之事,我看就免了吧!”

賈詡大笑起來,“這是好事情啊!不過還要請示州牧本人是否願意,另外,吳侯不也要請示吳老國太嗎?此事且放在後面商議。”

魯肅明白賈詡的意思,既沒有說可以,也沒有說不行,也就是說,孫登爲質這一條荊州不肯取消,但有商量的餘地。

他點點頭,“請賈軍師繼續說。”

“後面還有三條,我就一併說了吧!”

賈詡態度變得嚴肅起來,語氣也變得十分堅決,用態度的變化來表示後面三條不容商議,“第二條是補償,我們要求江東賠償糧食一百萬石,准許五年之內賠清;第三條是江東不得擁有五百石以上戰船,五百石以上戰船必須全部銷燬;第三=四條便開放貿易,江東不得禁止和荊州的貿易,包括鐵礦和糧食貿易都必須放開。”

魯肅彷彿一步步踏入深淵,他心中極爲苦澀,後背直冒冷汗,除了第四條可以接受外,其他三條吳侯一條都不會接受,太苛刻了,簡直要置江東於死地。

魯肅嘆息一聲,“除了第四條我可以答應,其餘三條我都無權答應,只能回去稟報吳侯,也請賈軍師轉告楚侯,希望他能夠理智冷靜,提一些江東能夠接受的條款,言盡於此,肅告辭了!”

賈詡給董允使個眼‘色’,董允起身道:“我送魯公出去!”

魯肅心中不滿,轉身憤然而去,賈詡卻笑着目送他走遠,這纔出帳去見劉璟。

他走到中軍大帳對‘侍’衛道:“請替我稟報州牧。”

“不用稟報,軍師請吧!”

賈詡走進大帳,見劉璟負手站在地圖前,便笑問道:“州牧真有這麼冷靜嗎?”

劉璟微微一笑,“因爲我知道結果,所以也不必期待。”

“但也有意外的收穫。”

“哦?是什麼?”劉璟好奇地笑問道。

“吳侯想把尚香公主許配給州牧爲從妻,以效秦晉之好,這不是意外收穫嗎?”

劉璟苦着臉道:“我可不敢娶那個勇烈公主,半夜裡她會把我一刀刺死在榻上。”

賈詡大笑,連旁邊幾名‘侍’衛也忍不住‘噗!’笑出聲來,劉璟回頭瞪了幾名‘侍’衛一眼,又問道:“還有什麼意外收穫?”

“別的就沒有了,什麼‘交’換戰俘,我估計州牧也不感興趣,看得出,孫權想用最小的代價脫身,所以州牧提出的四個條件,除了第四個可以答應,其餘他們都不能接受。”

說到這,賈詡低聲笑問道:“一百萬石糧食,是不是太狠了一點?”

劉璟呵呵一笑,“既然孫權想來做生意,那我自然會漫天開價,他不答應,那就打,把他打瘸了,他自然就會答應了,戰爭不就這麼回事嗎?”

賈詡點點頭,由衷讚道:“主公越來越高明瞭。”

劉璟看了一眼賈詡,賈詡居然稱自己主公,看來他真的要認主了。

賈詡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心態變化,他沉思一下又補充道:“既然孫權求和,說明他已經有了退意,爲了防止江東軍從陸路撤離,建議我們加強陸路方面的監視。”

劉璟點了點頭,“確實很有必要!”

魯肅心事重重地返回了柴桑,小船順着漕河進了第一道水‘門’,裡面是甕城,還要再過一道水‘門’才進入內城,剛進入甕城,旁邊岸上便傳來一個‘女’人冷冷的聲音,“魯參軍,你擅自出城,去哪裡了?”

魯肅一回頭,原來是尚香公主,手執一支長矛,正冷冷地盯着他,魯肅連忙拱手道:“回公主話,魯肅奉吳侯之命出城,並非擅自出城。”

說完,他取出孫權金牌,出示給孫尚香,孫尚香卻不睬他那一套,手中長矛一揮,鋒利的矛尖頂住了魯肅的‘胸’膛,哼了一聲,“魯參軍,你說實話,你是不是去見劉璟了?”

孫尚香之所以這麼威‘逼’魯肅,是因爲剛纔她遇到步騭,步騭笑容怪異地恭喜她,讓她心中不解。

孫尚香雖是勇猛剛烈之‘女’,但她同樣也有冰雪聰明的一面,她明白對一個未婚‘女’子說恭喜是什麼意思,必然和她的終身大事有關,她又聽說魯肅出城了,心中便有了疑‘惑’,特地站在甕城內等他回來。

魯肅感到‘胸’前一陣刺痛,矛尖刺入他的皮膚,只得嘆口氣道:“這是軍國大事,公主何必‘插’手?”

“哼!我纔不管什麼軍國大事,我只要你發誓,你出去之事和我無關。”

魯肅面‘露’難‘色’,他不是會說謊之人,這讓他怎麼發誓?

他這一猶豫,孫尚香立刻看出來了,她一把抓住魯肅衣襟,將他揪上岸,‘抽’出青月劍頂住他的脖子,咬牙低聲問道:“你說!兄長是不是想把我嫁給劉璟?”

魯肅苦笑一聲道:“劉璟是天下英雄,英武不凡,年齡也和公主相當,公主難道還看不上他嗎?”

“呸!”

孫尚香滿臉怒‘色’,“誰願嫁給他,他是江東仇敵,我‘欲’殺之而不得,莫說嫁給他了,做夢吧!”

魯肅搖了搖頭,黯然道:“公主就是想嫁給他恐怕也很難,江夏的條件太苛刻,我們無法接受,公主不要想得太多了。”

孫尚香本想問什麼條件,但一轉念,這不是自己該問的話,她放開了魯肅,恨聲道:“既然敢西征,就該有承擔失敗的勇氣,大丈夫戰死沙場,還有兒子可以繼承事業,有什麼好談的,兄長非要去自取其辱,墮父兄威名,只會讓天下人不恥。”

魯肅不由肅然起敬,他心中也有一絲慚愧,自己的見識和勇氣竟然還不如一個‘女’子,他默默點頭,“公主罵得好,不過此事事關重大,切不可泄‘露’出去,吳侯再三叮囑過。”

“我什麼都不知道!”孫尚香冷冷丟下一句話,轉身向城頭走去。

第198章 告密第800章 隔空相鬥第1012章 漢國科舉第911章 備戰合肥第934章 濡須破局(下)第785章 相妻教子第1077章 備戰先兆第411章 火燒編城第501章 上庸失守第1040章 殺雞儆猴第805章 視察長安第269章 得失之間第295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1087章 陳羣歸漢第562章 兵臨武都第268章 劉表之死第742章 餘縣伏擊第434章 下雉危機第498章 漢中有變第109章 隆中偶遇第796章 明暗兩使第872章 西復靈州第35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1074章 貨幣之戰第998章 折戟姑臧第633章 倒逼江東第1087章 陳羣歸漢第910章 河西隱患第264章 賈詡建言第273章 兵不厭詐第1076章 平添心事第242章 求賢納才第735章 出使漢軍第12章 蒯蔡兩族第886章 單于之死第1130章 四面楚歌第351章 大獲全勝第84章 驗功第156章 魏延的理想第999章 收復武威第670章 第二戰線第1027章 最後希望第327章 安陸激戰第806章 御史臺新官第458章 達成共識(上)第763章 江東風雲(七)第986章 河西對策第666章 虛城以待第941章 如假包換第252章 主帥之爭第305章 阻截西路第383章 後院起火第149章 冤家偏路窄第190章 鳳凰涅槃第764章 江東風雲(八)第227章 劉備的遠謀第1074章 貨幣之戰第736章 身陷泥潭第153章 劉表讓步第78章 璟公子也可出征第1097章 許昌危機第159章 孫權的兩難第957章 重鎮淪陷第485章 兵危生疑第431章 皖水之戰第861章 斥候遭遇第541章 曹植出使第1063章 諸葛亮的選擇第151章 以公對公第653章 將計就計第529章 成都投降(上)第561章 子午谷相會第653章 將計就計第160章 放長線釣魚第1018章 初戰京口第152章 主堂爭執第308章 激戰隆中第676章 曹操的失落第799章 神秘來客第149章 冤家偏路窄第485章 兵危生疑第969章 簽發手令第689章 棄守南陽第667章 進退維谷第94章 不想遇見第776章 江東風雲(二十)第328章 危機一刻第736章 身陷泥潭第732章 是去是留第913章 合縱連橫(上)第38章 錦帆賊第10章 劉景升的煩惱第866章 偷襲午亭第337章 江陵之危第279章 諸葛亮與賈詡第433章 聚財之令第791章 監督之權第701章 家事風波第620章 全殲氐胡第254章 初戰樊城
第198章 告密第800章 隔空相鬥第1012章 漢國科舉第911章 備戰合肥第934章 濡須破局(下)第785章 相妻教子第1077章 備戰先兆第411章 火燒編城第501章 上庸失守第1040章 殺雞儆猴第805章 視察長安第269章 得失之間第295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1087章 陳羣歸漢第562章 兵臨武都第268章 劉表之死第742章 餘縣伏擊第434章 下雉危機第498章 漢中有變第109章 隆中偶遇第796章 明暗兩使第872章 西復靈州第35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1074章 貨幣之戰第998章 折戟姑臧第633章 倒逼江東第1087章 陳羣歸漢第910章 河西隱患第264章 賈詡建言第273章 兵不厭詐第1076章 平添心事第242章 求賢納才第735章 出使漢軍第12章 蒯蔡兩族第886章 單于之死第1130章 四面楚歌第351章 大獲全勝第84章 驗功第156章 魏延的理想第999章 收復武威第670章 第二戰線第1027章 最後希望第327章 安陸激戰第806章 御史臺新官第458章 達成共識(上)第763章 江東風雲(七)第986章 河西對策第666章 虛城以待第941章 如假包換第252章 主帥之爭第305章 阻截西路第383章 後院起火第149章 冤家偏路窄第190章 鳳凰涅槃第764章 江東風雲(八)第227章 劉備的遠謀第1074章 貨幣之戰第736章 身陷泥潭第153章 劉表讓步第78章 璟公子也可出征第1097章 許昌危機第159章 孫權的兩難第957章 重鎮淪陷第485章 兵危生疑第431章 皖水之戰第861章 斥候遭遇第541章 曹植出使第1063章 諸葛亮的選擇第151章 以公對公第653章 將計就計第529章 成都投降(上)第561章 子午谷相會第653章 將計就計第160章 放長線釣魚第1018章 初戰京口第152章 主堂爭執第308章 激戰隆中第676章 曹操的失落第799章 神秘來客第149章 冤家偏路窄第485章 兵危生疑第969章 簽發手令第689章 棄守南陽第667章 進退維谷第94章 不想遇見第776章 江東風雲(二十)第328章 危機一刻第736章 身陷泥潭第732章 是去是留第913章 合縱連橫(上)第38章 錦帆賊第10章 劉景升的煩惱第866章 偷襲午亭第337章 江陵之危第279章 諸葛亮與賈詡第433章 聚財之令第791章 監督之權第701章 家事風波第620章 全殲氐胡第254章 初戰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