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陶府弔孝

今天是陶家老爺子的七十壽辰,迎來的卻是江東軍的大舉攻城,血腥殺戮和滿城哀聲對一個老人的壽辰來說,絕對是一個不祥的兆頭,陶家也被迫取消了這次賀壽。

將有所有與壽辰有關的標識、字樣都統統取消,所有前來賀壽的客人也封一份厚禮,作爲陶家的道歉,戰鬥結束後,客人們便陸陸續續離開了柴桑,陶府也終於安靜下來。

劉璟卻不知道賀壽已取消,他騎馬剛到陶府門口,卻意外地發現了陶府門頭上也挑着白幡,這讓他不由一怔,今天可是陶烈的七十壽辰,怎麼陶家也掛上了悼旗,這可不是吉利之事,陶家誰去了?

他催馬到大門前,翻身下了馬,卻忽然看見陶湛從大門內奔出來,披麻戴孝,滿臉淚水,劉璟的腦海裡頓時一片空白,這是怎麼回事?

陶湛衝到劉璟面前,手捂着口,淚珠兒撲簌簌落下,她想剋制住悲哀,但最終還是放聲大哭起來,“我娘。她。病逝了!”

劉璟這纔想起陶湛的母親,心中黯然,他本來準備好手套和口罩,就是爲了陶湛的母親,但最終沒有能派上用場,陶湛的母親也沒有能夠回自己的家,還是病逝在寺院裡。

劉璟拍拍她的手,想說點什麼,卻什麼也說不出來,只得嘆口氣,扶着她向府中走去。

“娘在最後時刻念着我的名字,我卻沒能守在她身旁,我...我是個不孝的女兒....”

陶湛越哭越傷心,不停地自責,劉璟只得柔聲安慰她道:“這不能怪你,是江東攻打柴桑,城池封鎖,你也出不去,再說,之前你也探望了母親,你母親應該明白你的心意,不會怪你,大家也不會怪你。”

“可是娘一個人孤零零離去,身邊沒有一個家人陪伴,她有多痛苦.....”陶湛哽咽着,說不下去了,她痛苦地閉上眼睛,任憑淚水從她美麗的臉龐上滾落。

劉璟也不再勸她,只是握着她的手,默默地坐在她身旁,陪伴着她,過了良久,陶湛的情緒稍微平靜一點,這才發現原來劉璟一直握着自己的手,她臉一紅,連忙把手抽了回來,又取出帕子擦拭淚水。

一會兒,她又低低聲道:“父親說,母親靈柩不能久放,明天一早就要下葬,我今晚要去寺院替她守靈。”

劉璟點點頭安慰她道:“今晚我陪你一起守靈!”

.......

陶湛的母親雖然是陶府主母,深受陶府上下敬重,連陶烈也極爲喜歡這個兒媳婦。

但由於她是染疫病而亡,陶府不敢把她靈柩接回陶府,只能停放在寺院,連靈堂也安排在寺院,甚至連柴桑停柩三日方下葬的風俗也顧不上,次日一早就要匆匆下葬。

此時,陶府上下百餘人都去了寺院守靈,使得府中變得冷冷清清,尤其是東院,原本住滿了拜壽的客人,戰爭一結束,客人們紛紛逃離柴桑,僅僅兩個時辰就走了大半客人。

到了下午,陶府主母病逝的消息傳來,剩下的客人聽說是染疫病而亡,更是嚇得倉惶離去,天黑下來時,整個東院裡只剩下劉璟和他的幾名手下。

事實上,劉璟手下大部分都住進了柴桑軍營,他們都擔任了伯長以上的職務,控制住了柴桑軍隊,整個東院只暫時住着劉璟和徐庶兩人。

房間裡,劉璟揹着手慢慢踱步,他沉吟一下對徐庶道:“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要把民夫留下來,轉成正規軍隊,必須保證柴桑城有三千常駐軍隊。”

“公子是擔心黃祖嗎?”徐庶感覺到了劉璟心中的一絲擔憂。

劉璟點了點頭,“柴桑一直是江夏戰略重鎮,對黃祖而言也是極爲重要,從黃射親率五千人來援助,就足以看出柴桑在黃祖心中的地位,其實我感覺,黃祖寧可柴桑被江東軍佔領,也絕不願意它落入我的手中。”

“公子的擔心確實有可能會發生,不過當初公子許諾民夫,一旦戰爭結束,就讓他們返家,現在戰爭結束了,公子卻不想放他們走,會不會影響到公子的信譽?”

劉璟嘆了口氣,“我就是在爲這個煩惱啊!”

徐庶搖搖羽扇,笑道:“其實也不是沒有辦法。”

劉璟頓時大喜,急道:“此話怎麼說?”

“公子可以分兩步走。”

徐庶捋須笑道:“第一步先告訴民夫們,江東軍不會再來,以後幾年都不會有戰爭,以安其心;第二步就是誘之以利,給他們錢糧好處,然後讓他們自己選擇,我想只要有利可圖,絕大部分民夫都會留下爲軍,反正是他們自願留下,和公子的承諾無關,其他人也無話可說。”

停一下,徐庶又道:“其實我更關心甘寧,這是一個難得的人才,公子不可讓他跑了。”

劉璟沉吟一下道:“我還是打算讓甘寧去陽新縣,其實黃祖主要是控制江夏郡的沿江,而江夏內陸腹地,他的控制力較弱,我要和黃祖鬥,光憑一個柴桑城可不行,只要甘寧去了陽新縣,他便可以用一年的時間,替我佔據江夏腹地,到時有黃忠支援,又有江夏腹地爲依託,我就可以一步步逼死黃祖,奪取江夏。”

“其實公子可以讓廖化去陽新縣,把甘寧留在身邊,讓廖化去江夏腹地平匪,以他江夏左王的資歷,他能很輕易平息匪患,至少可以招募到三五千人,同時對廖化的名譽也有益處,公子覺得呢?”

劉璟倒沒有想到平匪的好處,徐庶一句話提醒了他,劉璟沉思片刻道:“這件事讓我再考慮考慮。”

這時,院子傳來手下稟報聲,“陶家請公子出發了。”

劉璟點點頭,又對徐庶道:“我要去替九娘母親守靈,今晚就不回來了,還要辛苦元直把錢糧再整理一下,看看在撫卹後,我還能餘下多少?”

“公子放心吧!我今晚會整理好,明天一早交給公子。”

........

陶府門外停着幾輛馬車,馬車旁,陶烈身着一件黑色披風,正在耐心等候劉璟,他神情略顯複雜,蒼老的眼睛裡帶着對家族前途的迷茫。

這些天發生了太多的事情,幾乎每一件都和家族的利益休慼相關,每一件都是家族從未遭遇,連陶烈這樣歷經人世滄桑的人也感到內心的無力,感到無計可施。

這時,劉璟從府內快步走出,陶府管家連忙上前道:“璟公子,老家主有請。”

劉璟看見了陶烈,點點頭,走上前拱手道:“讓老家主久等了。”

這幾天,劉璟率領柴桑軍民抗擊江東軍,殺伐果斷、令下如山,再加上他之前擔任數月軍侯,舉手投足之間便有了一種無形的威嚴。

這一點陶烈也感受到了,劉璟和第一次見他時,又有點不太一樣,這讓陶烈忽然有一種明悟,劉璟即將爲柴桑之主,那他會不會有一天成爲荊州之主?

但這個念頭只是一閃而過,陶烈微微笑道:“公子請上車吧!我或許有一個你感興趣的消息要告訴你。”

劉璟和陶烈上了馬車,馬車啓動,向城外快速駛去,陶烈的馬車十分寬大,車廂裡前後三排,光線昏暗,只有月色透過車窗照進,使車廂內略略能看到一點輪廓。

當馬車出了城,陶烈這才嘆了口氣道:“今天收到江東的消息,吳侯母親去世了,江東舉國哀悼,一個月內,禁止一切娛樂和飲酒。”

這個消息使劉璟一怔,他隱隱想到了江東軍撤軍,難道就是這個原因嗎?

孫權的母親當然是國母,國母過世,舉國哀悼,禁止娛樂和飲酒,自然也禁止兵事,孫權就算再不甘心放棄柴桑,但在這個時候,他只能飲恨撤軍。

劉璟幾乎可以肯定,一定就是因爲這個緣故,江東軍才被迫撤軍。

沉吟一下,劉璟又問:“那陶家會不會收到請柬,去出席葬禮?”

陶烈點了點頭,“孫堅和孫策的葬禮,我都有參加,估計明後天就會收到請柬,哎!我必須要去一趟。”

陶烈又對劉璟道:“這次去江東,我打算把湛兒和她兄長帶着一同前去,陶家在東吳也有自己的府宅,是湛兒三叔在打理,你就放心吧!我不會讓她拋頭露面,還有她姑姑照顧,不會有什麼事。”

本來讓陶湛去東吳暫避就是陶烈的決定,卻沒有想到,劉璟又將陶湛攔截,這讓陶烈感到很難辦,他也意識到,要把陶湛送走,還得劉璟同意才行,今天晚上陶烈就是爲了專門和他商量此事。

劉璟也有些也愣住看,他沒想到陶烈竟是要和自己說這件事,他想了想笑問道:“我不太明白,爲何一定要把九娘送走,留在柴桑不可以嗎?如果陶家是擔心黃勇傷害到九娘,我覺得就沒有必要送她走了。”

劉璟以前聽陶湛說過,由於黃勇跑到柴桑騷擾,使陶家不得不把她送去東吳姑姑家暫避,這一次難道陶家還是擔心黃勇嗎?

陶烈聽出劉璟似乎話中有話,他遲疑一下,問道:“聽說黃勇下落不明,莫非公子知道他的下落?”

劉璟笑了起來,“我不妨坦率告訴老家主,黃勇就葬在校場附近,過幾天,我準備帶他的人頭前往襄陽。”

這個意外消息令陶烈瞪大了眼睛。

........

第484章 運籌帷幄第571章 攻城不利第164章 漫天要價第643章 張遼北歸第674章 聲東擊西第573章 意外援兵第18章 又見蔡夫人第288章 江東內爭第304章 耀武揚威第1010章 山莊避暑第460章 達成共識(下)第37章 少女人質第491章 矛盾初現第773章 江東風雲(十七)第405章 趙雲歸心第890章 又見大喬第923章 騎兵伏擊第167章 有客自江東來第1013章 再次東行第1053章 欲速不達第1103章 中原大戰(二)第366章 戰爭悄然而至第1085章 陳羣的心思第1055章 試探進攻第155章 致命的枕邊風第243章 鐵騎來襲第274章 聲東擊西第77章 新野急報第391章 黃忠的忠告第264章 賈詡建言第515章 後院失火第505章 司馬懿遇刺第648章 鄴都風起(下)第885章 舉兵投降第245章 聯軍抗曹第586章 緊急商議第794章 北方來使第1078章 遠到之客第487章 步步緊逼第486章 智取巫城第885章 舉兵投降第870章 進退維谷第562章 兵臨武都第59章 二見甘寧第892章 心有靈犀第303章 夏口議戰第818章 生死一線第628章 曹軍北撤第684章 智取街亭(下)第94章 不想遇見第129章 飛來橫禍第997章 貴霜騎兵第1055章 試探進攻第253章 蔡瑁搶功第595章 秋收時節第562章 兵臨武都第233章 牛刀小試第295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234章 攻心爲上第762章 江東風雲(六)第353章 蘄春風雲第858章 援軍到來第342章 令人意外的江東使者第739章 諸葛對陸遜第313章 內部紛爭第238章 書房秘謀第431章 皖水之戰第616章 襄樊危機第817章 羯人騎兵第345章 初爲人父第98章 老將黃忠第787章 假金案(上)第507章 上兵伐謀第897章 陶家抉擇第573章 意外援兵第851章 激戰區水(上)第502章 劉璋變卦第771章 江東風雲(十五)第745章 豫章之痛第402章 以武拒婚第323章 戰爭成本第1034章 脣亡齒寒第610章 血戰西城(下)第56章 再回劉府第833章 有穴來風第951章 引水工程第30章 行春橋事件第856章 步步殺機第141章 第二次血戰第952章 強攻合肥第439章 水上爭霸第400章 荀攸四策第778章 江東風雲(二十二)第204章 初談第64章 趁夜殺人第272章 後院起火第1074章 貨幣之戰第123章 風雲聚柴桑第194章 武昌奪權第634章 夜攻合肥
第484章 運籌帷幄第571章 攻城不利第164章 漫天要價第643章 張遼北歸第674章 聲東擊西第573章 意外援兵第18章 又見蔡夫人第288章 江東內爭第304章 耀武揚威第1010章 山莊避暑第460章 達成共識(下)第37章 少女人質第491章 矛盾初現第773章 江東風雲(十七)第405章 趙雲歸心第890章 又見大喬第923章 騎兵伏擊第167章 有客自江東來第1013章 再次東行第1053章 欲速不達第1103章 中原大戰(二)第366章 戰爭悄然而至第1085章 陳羣的心思第1055章 試探進攻第155章 致命的枕邊風第243章 鐵騎來襲第274章 聲東擊西第77章 新野急報第391章 黃忠的忠告第264章 賈詡建言第515章 後院失火第505章 司馬懿遇刺第648章 鄴都風起(下)第885章 舉兵投降第245章 聯軍抗曹第586章 緊急商議第794章 北方來使第1078章 遠到之客第487章 步步緊逼第486章 智取巫城第885章 舉兵投降第870章 進退維谷第562章 兵臨武都第59章 二見甘寧第892章 心有靈犀第303章 夏口議戰第818章 生死一線第628章 曹軍北撤第684章 智取街亭(下)第94章 不想遇見第129章 飛來橫禍第997章 貴霜騎兵第1055章 試探進攻第253章 蔡瑁搶功第595章 秋收時節第562章 兵臨武都第233章 牛刀小試第295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234章 攻心爲上第762章 江東風雲(六)第353章 蘄春風雲第858章 援軍到來第342章 令人意外的江東使者第739章 諸葛對陸遜第313章 內部紛爭第238章 書房秘謀第431章 皖水之戰第616章 襄樊危機第817章 羯人騎兵第345章 初爲人父第98章 老將黃忠第787章 假金案(上)第507章 上兵伐謀第897章 陶家抉擇第573章 意外援兵第851章 激戰區水(上)第502章 劉璋變卦第771章 江東風雲(十五)第745章 豫章之痛第402章 以武拒婚第323章 戰爭成本第1034章 脣亡齒寒第610章 血戰西城(下)第56章 再回劉府第833章 有穴來風第951章 引水工程第30章 行春橋事件第856章 步步殺機第141章 第二次血戰第952章 強攻合肥第439章 水上爭霸第400章 荀攸四策第778章 江東風雲(二十二)第204章 初談第64章 趁夜殺人第272章 後院起火第1074章 貨幣之戰第123章 風雲聚柴桑第194章 武昌奪權第634章 夜攻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