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局勢不明

竟陵縣,這是江夏西部的一座大縣,緊靠漢水,位於河澤水網之中,土地肥沃,森林茂密,是江夏富饒的魚米之鄉。

縣城有人口三千餘戶,大部分人家以種田捕魚爲生,但經過數年的人口分置,以及躲避戰亂的人口涌入,竟陵縣的人口迅速增加,已經達到九千餘戶,人口八萬餘人。

竟陵縣同時還是江夏郡的火油生產重地,這裡天然油井的數量要比下雉縣更多,產量更大,每天都有大量船隻運送火油前往下雉縣進一步提煉。

在竟陵縣有常駐軍三千人,由別部司馬向寵率領,向寵是襄陽郡丞向朗之侄,年約二十五六歲,文武雙全,能力卓著,他曾任枝江縣縣丞,後辭官遊學,在年初時被其叔父向朗推薦給劉璟。

劉璟大膽重用他,任命他出任別部司馬,執掌竟陵之軍,負責鎮守江夏郡的西大門。

竟陵縣軍營並不在縣城內,而是在縣城以西,佔地近百畝,皆是搭建的帳篷,中軍大帳內,竟陵縣縣令曹林憂心忡忡地找到了向寵。

這兩天從南郡涌來大量難民,投親靠友,使竟陵縣城內人滿爲患,而且很多人是從華容縣逃來。

華容縣雖然是南郡縣城,但它離竟陵縣只有四十里,華容縣出事,竟陵縣也很難置身事外,這便使縣令曹林心中萬分憂慮,趕來和向寵商量對策。

“向司馬,這極有可能是曹軍南下了,否則不可能出現這麼多難民。”

曹軍南下南郡其實曹林也並不關心,他關心的是曹操大軍是否會趁勢大舉進攻竟陵縣,畢竟這裡是江夏最重要的火油產地,曹軍豈能放過?

“司馬認爲曹軍會進攻竟陵縣嗎?”曹林滿臉憂慮地望着向寵。

向寵也得到了一些情報,他沉思片刻道:“曹軍進攻竟陵縣的可能性極大,不過曹縣令也不用擔心,曹軍不會屠城,更不會燒殺搶掠,曹操畢竟是要把荊州併入他的統治。”

“可是....我們該怎麼辦?”曹林小聲地問道,其實他是想問向寵要不要抵抗曹軍。

不等向寵回答,一名士兵飛奔跑來稟報,“啓稟司馬,州牧率船隊來了,就停泊在漢水邊!”

“啊!”

向寵和曹林驚得同時起身,兩人不及細談,連忙出營去迎接劉璟......

下了三天的大雨終於停了,漢江水位暴漲,淹沒了碼頭,江面上停泊了三百餘艘戰船,一萬軍隊正陸續下船,集結在漢水南岸。

劉璟並沒有直接返回江夏,他雖然從襄陽撤軍,但並不意味曹操戰船便可以沿漢水長驅直下,威脅夏口,更不會給安陸郡曹軍渡江的機會。

所以江夏水軍在竟陵縣附近會形成水上封鎖線,封鎖曹軍戰船南下,這是劉璟重要的一環戰略部署。

劉璟已經下了船,他騎在戰馬之上打量着不遠處的竟陵縣城,竟陵縣城牆雖然已經加高加固,可以抵禦一萬軍隊的攻城,但如果是五萬甚至十萬大軍攻城,縣城肯定支撐不住。

不過竟陵縣以東是茫茫的雲夢澤,註定曹軍無法從陸路殺向夏口,只能從漢水北岸繞道安陸郡,才能抵達夏口的長江對岸。

雲夢澤國,這是江夏郡最有利的地理環境,這就註定了曹軍只能沿長江東進。

歷史上,最後的戰爭在赤壁爆發,也就是因爲江夏特殊的地理環境造成,絕非偶然,赤壁就是船隊駛出雲夢澤後第一個最佳的渡江口岸。

正在沉思之時,向寵和曹林已匆匆趕來,兩人上前施禮,“參見州牧!”

劉璟翻身下馬,望着兩人期待的神情笑道:“是不是我的到來,讓你們的心也上了岸?”

向寵苦笑一聲道:“現在南郡局勢混亂,波及到了竟陵郡,屬下未得州牧指令,只能按兵不動,心中頗爲不定。”

旁邊曹林也接口道:“這幾天從南郡涌來大量難民,下官已經開倉賑粥,發放帳篷,支持一兩個月還可以,可如果時間太長,恐怕官府會支持不住。”

劉璟笑道:“不用太擔心,竟陵縣的民衆至少一大半要轉移到柴桑,過兩天船隊就會到來,不過曹縣令現在可以開始做準備了。”

曹林大喜過望,他不想投降曹軍,又不想丟下竟陵之民獨自逃走,令他左右爲難,心中萬分糾結,如果能把民衆撤走,那他一顆心就放下了。

“哪些民衆可以撤走?”他又問道。

劉璟一笑,“這就看個人意願了,願意撤走就隨船走,不願撤走就留下來,不勉強。”

曹林低頭想想,確實是這樣,至少佔人口三成的漁民不會走,他們家家戶戶都有魚船,如果曹軍殘暴,他們完全可以駕船去雲夢澤中避難,澤中有很多小島,搭一頂帳篷便可以住上數月,湖中有大量魚蝦菱角之類,完全不愁糧食。

“微臣明白了,這就回城去準備,請州牧和微臣一同進城,微臣可以安排州牧食宿。”

“不用了,我就住軍營!”

劉璟笑道:“或許我會到縣城內視察一下,但今天沒有時間,明日再說吧!”

曹林施一禮,匆匆走了,江夏水軍開始在碼頭附加搭建軍營,劉璟則跟隨着向寵去了城西的軍營。

劉璟在中軍大帳內坐下,立刻對向寵道:“我想知道現在南郡的情況,我希望你是派了斥候。”

向寵當然知道南郡的情況,只是他沒有告訴縣令曹林,他怕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向寵連忙躬身道:“回稟州牧,江陵城在前天被夏侯淵的騎兵偷襲,已經淪陷。”

劉璟有些愕然,這麼快就淪陷了嗎?他離開襄陽才三天,江陵就淪陷了,這讓他着實無法理解。

“劉備呢?他現在在哪裡?”劉璟又急問道。

向寵嘆了口氣,“他現在在當陽一帶,他想把南郡的民衆全部轉移過江,結果沒料到曹軍騎兵偷襲了江陵,斷了他的退路,他現在的情況我也不瞭解,只知道曹操大軍已經從襄陽南下,恐怕對他很不利啊!”

劉璟負手在大營裡來回踱步,他沒有料到劉備居然會犯這種低智的錯誤,大敵當前,不思急退,居然還想把南郡的人口全部遷走。

這固然是貪心所致,但劉備經歷過新野之民的遷徙,他應該有過教訓,應該知道民衆行進之緩慢,根本就無法順利行軍數百里,更不用說轉移到長江以南去,劉備居然在同一件事上犯兩次錯誤,諸葛亮爲何不阻攔他?

劉璟慢慢走到地圖前,心中估算曹軍的行軍速度,如果是從前天晚上出發,經歷兩天兩夜的行軍,曹軍現在應該已經在當陽縣了。

如果劉備走頭無路,他極可能會向竟陵縣方向逃難,劉璟眉頭皺成一團,如果真發生這種情況,他該如何應對?

........

雨後的南郡,道路格外泥濘,低窪處已成一片水澤,在烏扶邑鎮一帶,積水淹沒到大腿處,形成了一片長十餘里,寬四里的淺水泊,完全淹沒了官道。

劉備軍隊只得繞道而行,在積水的草地裡向南疾速行軍,不斷有士兵踩空摔進水塘中,短短一天一夜的行軍,三千軍隊便失蹤了兩百餘人。

逃跑的可能性不大,這支軍隊跟隨劉備多年,都是忠心耿耿的老兵,那只有一個解釋,他們在夜間行軍時被路上的深水塘吞沒了。

中午時分,已經精疲力盡的士兵在一片松林裡休息,這裡地勢較高,茂盛的松林中居然還有一片乾燥之地,三千士兵便擠在松林中,吃乾糧喝水,凍得直打哆嗦。

劉備坐在一塊大石,默默注視着地圖,其實他心裡也明白,這是蒼天不作美,就算他不去南郡各處動員民衆南撤,他同樣也會因爲大雨而無法渡江,讓他留在江北,這是天意。

現在劉備把希望寄託在龐季和王桀的身上,希望他們能替自己固守江陵,使曹軍騎兵無法攻破城池,只是城池還在,他就有希望。

就在這時,在樹頂上放哨的士兵忽然大喊起來:“主公,南方三裡外出現軍隊,好像是騎兵!”

劉備大吃一驚,他沒有騎兵,如果是騎兵的話,只能是曹軍騎兵,劉備騰地站起身,厲聲大喊:“軍隊立刻整隊集結!”

三千士兵衝出松林,在草地上迅速集結,這時大地已經開始震動起來,轟隆隆的悶雷聲在地平線上炸響,一條黑線出現在南方數裡外。

黑線越來越近,變成萬馬奔騰,黑壓壓的騎兵羣儼如暴風驟雨般向這邊席捲而來,劉備手下的士兵驚得面如土色,不斷後退。

儘管軍官們急得大喊:“長矛兵穩住陣腳,不準後退!”但還是止不住士兵的膽怯後退。

“是虎豹騎!”有士兵驚得大喊起來,曹軍大旗上虎豹猙獰,獵獵飛舞。

劉備的頭皮一陣陣發麻,他當然知道曹軍虎豹騎兵的犀利,以一擋十,他的軍隊根本經受不住暴烈的衝擊,這一戰他必敗無疑,

儘管知道必敗,劉備還是大喊道:“弓箭手準備!”

一千名弓箭手刷的舉起大弓,長箭斜角向上,瞄準瞭如驚濤駭浪般衝來的曹軍騎兵羣。

第819章 威逼發令第44章 常山玉真子第299章 急返江夏第26章 荊襄第二世家第1034章 脣亡齒寒第1074章 貨幣之戰第34章 圍剿亂賊第909章 人口戰略第1103章 中原大戰(二)第875章 困獸猶鬥第427章 新的威脅第825章 夜攻烏桓第490章 龐統之策第159章 孫權的兩難第377章 深謀遠慮第287章 曹操使者第1069章 各執一詞第303章 夏口議戰第593章 家賊難防第127章 承諾第908章 歲末搬新宅第188章 彭澤生變第503章 兄弟鬩牆第305章 阻截西路第35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304章 耀武揚威第1054章 交州風起第774章 江東風雲(十八)第842章 夜賊入室第192章 彭澤夜話第914章 合縱連橫(下)第1026章 吳郡之戰(下)第89章 同進共退第1043章 小心掩飾第151章 以公對公第303章 夏口議戰第550章 公開取士(中)第982章 長安西市第488章 走投無路第891章 宅院風波第963章 失蹤之謎第414章 果斷與模棱第1105章 中原大戰(四)第281章 老將黃忠第712章 王妃與家事第351章 大獲全勝第937章 狡兔三窟第103章 關鍵證人第383章 後院起火第108章 鹿門書院第895章 劉璟教子第789章 事非簡單第828章 左丹的野望第234章 攻心爲上第168章 長沙來客第413章 徐晃的抉擇第149章 冤家偏路窄第1006章 失之桑榆第980章 兩個條件第976章 假道滅虢第457章 雨中頓悟第876章 東來之軍第820章 烏桓消息第59章 二見甘寧第871章 兩路出擊第620章 全殲氐胡第324章 附加條件第789章 事非簡單第147章 欺上瞞下第656章 廢后立妃第275章 鑽入圈套第639章 來易走難第881章 幷州危急第177章 下雉縣的土產第942章 爭奪烏程第1054章 交州風起第440章 無奈抉擇第234章 攻心爲上第317章 叔侄夜話第936章 海外軍城第669章 上方谷(下)第216章 緊急報信第748章 兵敗豫章第594章 另一個契機第298章 緊急情報第753章 釜底抽薪第964章 落網大魚第866章 偷襲午亭第737章 暗施奇兵第948章 迫停東線第343章 夜訪諸葛第224章 議婚第532章 漢中風雲(二)第37章 少女人質第821章 奇兵出擊第358章 蘄春風雲(五)第1063章 諸葛亮的選擇第277章 民心所向第984章 京城告狀第222章 江夏太守
第819章 威逼發令第44章 常山玉真子第299章 急返江夏第26章 荊襄第二世家第1034章 脣亡齒寒第1074章 貨幣之戰第34章 圍剿亂賊第909章 人口戰略第1103章 中原大戰(二)第875章 困獸猶鬥第427章 新的威脅第825章 夜攻烏桓第490章 龐統之策第159章 孫權的兩難第377章 深謀遠慮第287章 曹操使者第1069章 各執一詞第303章 夏口議戰第593章 家賊難防第127章 承諾第908章 歲末搬新宅第188章 彭澤生變第503章 兄弟鬩牆第305章 阻截西路第35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304章 耀武揚威第1054章 交州風起第774章 江東風雲(十八)第842章 夜賊入室第192章 彭澤夜話第914章 合縱連橫(下)第1026章 吳郡之戰(下)第89章 同進共退第1043章 小心掩飾第151章 以公對公第303章 夏口議戰第550章 公開取士(中)第982章 長安西市第488章 走投無路第891章 宅院風波第963章 失蹤之謎第414章 果斷與模棱第1105章 中原大戰(四)第281章 老將黃忠第712章 王妃與家事第351章 大獲全勝第937章 狡兔三窟第103章 關鍵證人第383章 後院起火第108章 鹿門書院第895章 劉璟教子第789章 事非簡單第828章 左丹的野望第234章 攻心爲上第168章 長沙來客第413章 徐晃的抉擇第149章 冤家偏路窄第1006章 失之桑榆第980章 兩個條件第976章 假道滅虢第457章 雨中頓悟第876章 東來之軍第820章 烏桓消息第59章 二見甘寧第871章 兩路出擊第620章 全殲氐胡第324章 附加條件第789章 事非簡單第147章 欺上瞞下第656章 廢后立妃第275章 鑽入圈套第639章 來易走難第881章 幷州危急第177章 下雉縣的土產第942章 爭奪烏程第1054章 交州風起第440章 無奈抉擇第234章 攻心爲上第317章 叔侄夜話第936章 海外軍城第669章 上方谷(下)第216章 緊急報信第748章 兵敗豫章第594章 另一個契機第298章 緊急情報第753章 釜底抽薪第964章 落網大魚第866章 偷襲午亭第737章 暗施奇兵第948章 迫停東線第343章 夜訪諸葛第224章 議婚第532章 漢中風雲(二)第37章 少女人質第821章 奇兵出擊第358章 蘄春風雲(五)第1063章 諸葛亮的選擇第277章 民心所向第984章 京城告狀第222章 江夏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