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土產深意

這時,酒館掌櫃的臉色刷地變得慘白,他沒有認出曹操,卻認出了許褚,許褚那高大魁梧的身材,那雙豹子般的眼睛令他記憶深刻,而許褚挎刀站在這名老者身後,那這名老者是誰,這就已經不言而喻。

酒館掌櫃的腿一陣發軟,差點跪下,卻被曹操的一名侍衛扶住了,低聲道:“丞相不希望被人認出,不要大驚小怪。”

“是!是!”掌櫃擦了一把額頭上的汗,慌慌張張退下去了。

這時曹操笑眯眯道:“我賭劉璟至少兩個月內不會進攻關中,這位老弟願不願和我打一個賭。”

說完,曹操命隨從取出一斤黃金,放在桌上,又道:“這一斤金子就相當於一萬錢,我們不妨請酒館掌櫃做個居中,看看是誰最後賭贏。”

楊憲臉色有些難看,倒不是他捨不得這一萬錢,弘農楊氏是天下名望世家,還不至於拿不出一萬錢,只是他怕丟臉,賭輸後削了家族的面子。

他沉默片刻,又問道:“我剛纔說劉璟半個月內進攻關中,也說出了自己理由,你呢?你有什麼理由說他兩個月後纔會進攻關中?”

“理由很簡單,不把隴西的氐人和羌人問題解決好,他怎麼可能進攻關中?”

楊憲頓時張口結舌,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他沒有考慮到氐人和羌人的問題,這時,周圍聚集的人越來越多,有人揶揄地笑道:“楊使君,把錢拿出來吧!如果錢不夠,我借給你。”

楊憲臉一陣紅一陣白,進退維谷,曹操又淡淡笑道:“楊彪也算是才學高絕之士,怎麼會有這樣的族第?”

他搖搖頭,好容易纔有的一點玩笑之心,也被楊憲這種自以爲是之人攪壞了,心中頓感索然無味,便轉身離開了酒館,二樓還在吵吵嚷嚷,衆人圍着楊憲議論紛紛,那位老者明明佔了上風,卻轉身走了,着實讓酒客們不解。

這時,酒館掌櫃匆匆走來,向楊憲施禮道:“楊公,你恐怕惹事上身了,那位老者你知道他是誰嗎?”

衆人都圍了上來,紛紛好奇地問:“掌櫃,那人是誰?”

楊憲也有點不安地望着掌櫃,酒館掌櫃嘆口氣道:“你們都沒有認出來嗎?他就是曹丞相啊!”

酒館裡頓時一片譁然,衆人都驚呆了,竟然是曹操,片刻,衆人嚇得紛紛走散,不少人心中害怕,也不顧喝酒了,丟下錢便迅速離開了酒館,楊憲無力坐下,端着酒杯發呆,他自言自語道:“我並沒有說什麼過急之言,他要拿我怎樣?”

雖然這樣安慰自己,但手卻在發抖,很快他也坐不下去了,結了帳便匆匆離開就酒館,去找他的族兄楊彪尋找援助

曹操雖然獨斷專行,卻不至於派兵去抓捕酒館中人,他雖然心中對酒館中人追捧劉璟不滿,但也不會表露出來,讓人看輕了他,他會用別的手段來追究楊憲的胡言亂語,

曹操心中着實鬱鬱不樂,今天在酒館裡,無論是楊憲還是其他酒客,並沒有對劉璟攻佔隴西而譴責、憤恨,反倒是興致勃勃推斷他幾時進攻關中。

也由此可以看出,鄴都的民衆已經開始接受劉璟,而不再視他爲敵,這是一件很讓人忌諱之事,民意是政權合法的基礎,一旦民意認可了劉璟,也就沒有了同仇敵愾之心,將來劉璟一旦攻破鄴都,那他的權力基礎就會迅速分崩離析。

曹操心裡很清楚,天下人還是對漢朝抱以希望,從前是對劉協抱以希望,但現在越來越多人對劉協失望了,這種希望又寄託到劉璟身上,包括荀彧、楊彪、袁渙這些對漢忠心的舊臣,最近楊彪和一些世家大族往來頗多,令曹操心中不滿,今天又發生楊憲之事,使曹操感覺有必要警告一下楊彪了。

曹操回到銅雀臺,立刻命人把楊修找來,楊修現任曹操主簿,他才思敏捷,善於洞察曹操心思,總是能將曹操吩咐之事按照他的心意辦得妥妥帖帖,一直深得曹操器重,而且楊修和曹植關係極好,是曹植問鼎世子之位最有力的支持者,可以說是曹植的軍師。

楊修匆匆來到銅雀臺,在內堂跪下行禮道:“微臣參見丞相!”

曹操微微一笑,“把楊主簿請來,我是想問一問令尊的情況,最近他身體可好,有什麼需要?”

楊修連忙恭恭敬敬道:“多謝丞相關心,家父身體尚好,家中物資充裕,暫時沒有什麼需要。”

“呵呵!那倒不一定,前幾日高句麗派使者來覲見,送來不少土特產,其中人蔘和香豬不錯,等會兒我命人送一點給你父親。”

“多謝丞相厚愛。”

曹操點點頭,“其他也沒有什麼事,如果可能的話,我希望你去關中輔佐植兒,當然,看你自己的意願。”

楊修琢磨不透曹操的心思,只得躬身道:“謹遵丞相之命,微臣願意去關中。”

“去吧!看看你父親,轉達我對他的問候。”

楊修行一禮,慢慢退下去了,曹操這才冷笑一聲,他相信楊彪會明白自己的警告

楊彪官任當朝太尉,堪稱羣臣之首,資歷極老,同時也是弘農楊氏的家主,弘農楊氏也是天下著名家族之一,和汝南袁氏、博陵崔氏、潁川荀氏、譙郡曹氏、北平盧氏、太原王氏並稱爲天下七望。

正是家族和官場地位的崇高,楊彪被稱爲朝廷第一元老,楊彪年過七旬,他直到三十餘歲時才得一子,取名楊修,令他鐘愛無比,悉心培養,楊修也沒有令他失望,從小便是神通,長大後才華橫溢,被譽爲建安七子之一。

楊彪是漢朝的忠心擁戴者,但他和荀彧的剛直又有不同,他比較變通,善於保護自己,因此無論是董卓當政,還是崔、郭之亂,還是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楊彪都能平安渡地過一次又一次大劫。

但他內心始終是心向漢朝,所以曹操封魏國後幾次請他出任魏國重臣,都被他婉言謝絕,但他又讓兒子楊修爲曹操帳中幕僚,也是他變通的一面,算是承認了曹操的正統地位。

但那時還沒有劉璟這個攪局者,曹操取得了官渡之戰的勝利,威望正如日中天,而楊彪又遇事身陷獄中,纔不得不讓兒子楊修求仕於曹,解除自身的囹圄。

現在劉璟咄咄逼人,佔據荊、益兩州,同時又奪取了隴西和南陽,勢力開始向北擴張,而曹軍屢戰屢敗,聲望大跌,軍心士氣低迷,楊彪作爲漢朝的擁護者,自然有所想法了。

客堂內,楊彪正半倚在坐榻上聽族弟楊憲講述中午的遭遇,楊憲依然心有餘悸,“我做夢也想不到那老者會是曹操,曹操我也見過,但真的完全不同,我很擔心說的那番話會惹來禍端,我個人遭遇禍事也就算了,我就擔心牽連家族。”

楊彪半晌才緩緩道:“你也是五十餘歲的人了,怎麼還象個愣頭青一樣到處亂說話,難道不知禍從口出這話嗎?”

楊憲滿臉羞愧,“弟知錯了,再也不敢在外胡言亂語。”

楊彪知道這個族弟從來都喜歡在外胡言亂語,要讓他認錯從此不亂說話,談何容易,如果讓他遭遇一次挫折倒也不錯,但楊彪見他心中畏懼,又於心不忍,便安慰他道:“你也不用太擔心了,曹操既然是微服出行,他就不會想讓人認出他,你那番話就算他心中不舒服,他也不會拿你下獄,最多找個機會警告一下我,你就不用擔心了。”

家主的安慰讓楊憲一顆心稍稍放下,驚懼之心消散,他思慮又開始活躍起來,連忙道:“說實話,這次劉璟攻取隴西,影響極爲深遠,如果他再攻佔關中,那麼漢朝復興之勢就成了,兄長難道沒有考慮過讓弘農楊氏子弟去荊州爲官嗎?”

楊彪笑了笑,沒有說話,楊憲心中興奮未消,又接着道:“我聽說很多大世家都開始在荊州、益州佈局,象崔家、荀家的子弟還成了劉璟手下的重要骨幹,還有劉璟的多相制已形成,我們楊家已經晚了,兄長若不早點佈局,一旦劉璟將來奪取天下,楊家的地位堪憂啊!”

楊彪擺了擺手,“你想得太多了,打天下者未必能坐天下,對楊家而言,重要的不是在劉璟面前表現什麼,而是對家族人才的培養,只要家族人才輩出,我們楊家就能昌盛興旺,就算五百年後也一樣能出相入將,你的問題就是太性急,恨不得一夜之間就變天,漢朝中興哪有那麼容易,曹操在北方根基極深,劉璟攻佔了隴西就能動搖它?將來鹿死誰手還爲未可知,所以要耐心等候,耐心觀察,你以後不要亂說話了,在這個關鍵時刻,沉默纔是正道。”

“弟明白了,不會再亂說話。”

就在這時,堂下傳來兒子楊修的聲音,“父親,孩兒可以進來嗎?”

楊彪微微一怔,今天兒子怎麼回來得有點早?他便點點頭,“入堂吧!”

楊修快步走上內堂,走到父親面前跪下行禮,“孩兒參見父親!”

“吾兒今天怎麼回來得如此早?”

“回稟父親,今天下午曹丞相召見孩兒,結束後,孩兒就直接回來了。”

旁邊楊憲臉色大變,他立刻意識到,曹操召見楊修一定和自己有關,他擔心地問道:“賢侄,曹操召見你做什麼?”

楊修從來都不喜歡這個有點不學無術的叔父,平時也不睬他,只是礙着父親的面子,他不得不答道:“沒什麼事情,丞相只是問候父親,並讓我帶回一點高句麗的特產給父親。”

楊彪沉吟一下問道:“曹丞相讓你帶來什麼土產?”

“一支千年人蔘,還有十口香豬,別的就沒有了。”

楊彪在官場混跡五十年,早已修煉成人精,他心念一轉,忽然明白曹操送自己土產的深意了。

第992章 最後通牒第276章 損兵折將第134章 夜襲第1092章 攻城血戰第615章 新野路戰第327章 安陸激戰第1044章 再搬新家第663章 血戰木門(下)第723章 迎頭痛擊(下)第1047章 雙重困惑第818章 生死一線第795章 雙面間諜第102章 各有理由第177章 下雉縣的土產第996章 迎頭痛擊第372章 狹路相逢第773章 江東風雲(十七)第477章 秭歸出事第9章 初見劉備第417章 偷襲柴桑第507章 上兵伐謀第383章 後院起火第722章 迎頭痛擊(上)第1040章 殺雞儆猴第558章 馬超歸降第1012章 漢國科舉第451章 魯肅使楚(下)第343章 夜訪諸葛第111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463章 孫尚香的選擇(中)第794章 北方來使第1061章 風雲突變第523章 兵臨城下第108章 鹿門書院第1080章 有所隱瞞第187章 江東急報第981章 迴歸長安第1082章 危機引爆第84章 驗功第971章 賈詡到來第365章 綠銅礦山第848章 途中意外第674章 聲東擊西第559章 春寒料峭第1091章 進軍函谷第844章 孫權遇刺第406章 勢取江陵第301章 襄陽投降第158章 最簡單有效的辦法第995章 激戰會縣第210章 孔明之妻第862章 戰爭到來第379章 很爲難啊!第241章 劉備西逃第658章 金蟬脫殼第506章 風吹草動第545章 馬超兵敗第245章 聯軍抗曹第25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1026章 吳郡之戰(下)第734章 四郡易手第700章 許昌夜話第153章 劉表讓步第954章 地道攻勢第955章 攻城夜戰第349章 居高臨下第138章 防禦武器第1109章 中原大戰(八)第576章 危局反擊(上)第488章 走投無路第893章 心事難平第809章 連鎖反應第695章 合縱連橫(上)第7章 給於禁的迷魂湯第961章 三個建議第12章 蒯蔡兩族第1065章 小人出賣第929章 吳郡破局第443章 馬騰的心思第745章 豫章之痛第79章 刀下留人第195章 吞併江夏第340章 四面楚歌第852章 激戰區水(下)第671章 被迫撤軍第187章 江東急報第344章 誘惑和顧慮第510章 劉璋之死第624章 千里救援第409章 截斷歸途第228章 成婚第1102章 中原大戰(一)第330章 益州使者第1017章 戰雲籠罩第655章 太史歸兮第552章 籠絡世家(上)第820章 烏桓消息第833章 有穴來風第1066章 視察河西第177章 下雉縣的土產
第992章 最後通牒第276章 損兵折將第134章 夜襲第1092章 攻城血戰第615章 新野路戰第327章 安陸激戰第1044章 再搬新家第663章 血戰木門(下)第723章 迎頭痛擊(下)第1047章 雙重困惑第818章 生死一線第795章 雙面間諜第102章 各有理由第177章 下雉縣的土產第996章 迎頭痛擊第372章 狹路相逢第773章 江東風雲(十七)第477章 秭歸出事第9章 初見劉備第417章 偷襲柴桑第507章 上兵伐謀第383章 後院起火第722章 迎頭痛擊(上)第1040章 殺雞儆猴第558章 馬超歸降第1012章 漢國科舉第451章 魯肅使楚(下)第343章 夜訪諸葛第111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463章 孫尚香的選擇(中)第794章 北方來使第1061章 風雲突變第523章 兵臨城下第108章 鹿門書院第1080章 有所隱瞞第187章 江東急報第981章 迴歸長安第1082章 危機引爆第84章 驗功第971章 賈詡到來第365章 綠銅礦山第848章 途中意外第674章 聲東擊西第559章 春寒料峭第1091章 進軍函谷第844章 孫權遇刺第406章 勢取江陵第301章 襄陽投降第158章 最簡單有效的辦法第995章 激戰會縣第210章 孔明之妻第862章 戰爭到來第379章 很爲難啊!第241章 劉備西逃第658章 金蟬脫殼第506章 風吹草動第545章 馬超兵敗第245章 聯軍抗曹第25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1026章 吳郡之戰(下)第734章 四郡易手第700章 許昌夜話第153章 劉表讓步第954章 地道攻勢第955章 攻城夜戰第349章 居高臨下第138章 防禦武器第1109章 中原大戰(八)第576章 危局反擊(上)第488章 走投無路第893章 心事難平第809章 連鎖反應第695章 合縱連橫(上)第7章 給於禁的迷魂湯第961章 三個建議第12章 蒯蔡兩族第1065章 小人出賣第929章 吳郡破局第443章 馬騰的心思第745章 豫章之痛第79章 刀下留人第195章 吞併江夏第340章 四面楚歌第852章 激戰區水(下)第671章 被迫撤軍第187章 江東急報第344章 誘惑和顧慮第510章 劉璋之死第624章 千里救援第409章 截斷歸途第228章 成婚第1102章 中原大戰(一)第330章 益州使者第1017章 戰雲籠罩第655章 太史歸兮第552章 籠絡世家(上)第820章 烏桓消息第833章 有穴來風第1066章 視察河西第177章 下雉縣的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