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雲夢之路

江夏的地形確實很複雜,北面是漢水,南面是長江,漢水從西北流向東南,在夏口和長江交匯。

而在漢水和長江之間則是方圓千里的雲夢澤,它和長江、漢水一起形成了一片極不規則的隔斷地帶,江夏郡的核心部位就位於這個隔斷的另一邊,包括夏口、武昌和柴桑三座大城,以及幾個小縣。

或許有人會提出,可以沿着長江南岸向東進發,事實上,長江南岸都是南方丘陵地帶,分佈着莽莽原始森林,山脈縱橫,無路可行,只有靠江邊有一座座城池,還必須從長江走水路出行。

唯一的希望就是千里雲夢澤,它在東漢時期已經開始收縮乾涸,不再是連成一片的水澤,中間也有丘陵山地,也有密佈的森林,還分佈着一些靠雲夢澤爲生的漁村。

于禁的消息並沒有錯,確實有大量的難民越過雲夢澤,從陸路逃亡江夏,當然,最後他們還是要渡江南下。

兩天後,于禁和臧霸率領五千軍隊抵達了華容縣,此時的華容縣幾乎已是一座空城,城中只剩下數百老弱。

曹軍一路行軍,早已疲憊不堪,進城埋鍋造飯,搶民房休息,于禁則和臧霸站在城頭上商議探路和奪取竟陵縣之事。

“聽丞相的意思,在竟陵縣附近的漢水江面上有江夏軍攔截戰船,我懷疑竟陵縣還有江夏駐軍,否則丞相不會給我們五千軍隊。”

于禁顯得有點憂心忡忡,他屢敗在江夏軍手上,對江夏軍已經有一種本能的害怕,他的本意並不想去竟陵縣,他又道:“據說竟陵縣是江夏軍最大的火油產地,這種重要的軍事物資他們當然會派重兵把守,我是擔心我們全力奪取竟陵縣,會影響到探路大計,宣高,你說呢?”

臧霸和江夏軍作戰次數不多,而且是被騎兵在夜間偷襲,很大程度上他並不服氣,他甚至還盼着和江夏軍再戰一場。

但臧霸此時也聽懂了于禁的意思,他沉思片刻道:“不如先派斥候去探探竟陵縣的情況,假如駐兵不多,可以先奪取竟陵縣,如果真有重兵把守,那麼就緩一緩,不過,若去江夏的道路必須經過竟陵縣,那就另當別論了。”

“這個當然!”于禁聽出臧霸有贊同自己的意思,不由心中大喜。

這時,十幾名士兵帶着兩名老者前來,“啓稟於將軍,啓稟臧將軍,這兩名老者知道去江夏的道路。”

兩名老者嚇得跪下,“小民參見兩位將軍!”

于禁和臧霸對望一眼,頓時喜出望外,于禁連忙道:“你們不用害怕,起來慢慢說,我非但不會爲難你們,還會給予重賞!”

“謝將軍!”

兩名老者站起身,其中一人道:“穿過雲夢澤去江夏主要有兩條道路,一條是竟陵道,沿漢水南岸走,需要繞一個圈子,道路比較平坦,不過路途較遠,最後可抵達濼口鎮,對岸就是三江口,緊靠夏口西。”

“那另一條道呢?”臧霸有些急不可耐地問道。

“另一條道叫華容道,也就是從我們華容縣走直線過去,這條路要穿過一片丘陵地帶,道路略窄,稍微不太好走,最後抵達長江邊的烏林鎮,對岸便是赤壁鎮。”

于禁沉吟一下問道:“哪條路更近?”

“當然是華容道,要近至少兩百里,不過一般商人都願意走竟陵道,因爲運氣好,可以坐船去夏口,而且華容道上多猛獸,必須要僱獵人同行,有點不太合算。”

于禁將臧霸拉到一旁,低聲道:“你覺得還有必要去竟陵縣嗎?”

臧霸有些爲難,“就怕丞相那邊不好交代。”

于禁也有點爲難,他想了想道:“先開路吧!開出一條寬路來,再請示丞相,要不要攻打竟陵縣,實在逃不掉,那就一戰。”

臧霸嘆了口氣,也只能這樣了。

........

雲夢澤的外形象一個巨大的鹿角,由兩大片長條型的水澤組成,一片位於華容縣以南,江陵以東,和長江相連,使江陵無法沿長江由陸路向東而行;另一片水澤在東面,從長江向北延續過漢水,一直到雲陽縣。

從華容縣向東走,則是兩片水澤中間的陸地,這是一片低緩的丘陵地帶,橫跨百餘里,山地並不高,只有數十丈,但連綿不絕,被莽莽的原始森林覆蓋,由此可以看出,三國時代的南方還遠未開發。

于禁和臧霸率領五千軍隊,一路開荒闢路向東而行,兩天後,軍隊抵達一條大河前,河水寬二十丈,清澈碧綠,水流平靜,偶然可以看見一條滿載魚鷹的小漁船向北駛去,在南面百步外是一座破舊的小橋。

目光越過河岸,只見河對面一半是水澤,一半是陸地,這時,于禁似乎想到了什麼,他催馬向小橋而去,片刻奔過了小橋,緩緩來到水澤旁。

此時正值盛夏,天氣時常下雨,使水澤中積水尤其豐沛,茫茫然一望無邊。

這時,臧霸帶着數十人催馬飛奔而至,遠遠高聲問道:“文則,發現了什麼?”

于禁用馬鞭一指水澤,高聲應道:“我在想,這水澤是否通向長江?”

臧霸也不知情,回頭向領路老者望去,老者搖搖頭,“我沒有走過,不知道!”

這時,于禁喝令左右騎兵道:“把剛纔那艘漁船給我抓來!”

騎兵催馬向北疾奔而去,這時,于禁指着前方河流問老者道:“這是什麼河?你該知道吧!”

“啓稟將軍,這是夏水,又叫沔水,從漢水流來,流向西南面的江陵。”

于禁大喜,“這條河通往江陵嗎?”

“是!但路途稍遠,具體我也不清楚,必須問漁民,我是獵人,只熟悉陸路。”

這時,剛纔的漁夫在曹軍士兵用弩箭的威脅下,又重新駕船回來,被迫上了岸。

這是一名五十歲左右的老漁夫,他被曹軍士兵嚇壞了,跪下磕頭求饒,“求軍爺們饒小人一命!”

于禁從馬上探頭問道:“我不會殺人,問你一些問題,你必須老老實實給我回答。”

“小人不敢隱瞞!”

于禁先問夏水,“這條河通向江陵嗎?可行多大的船隻?”

“稟報將軍,這條河通往江陵旁邊的小鎮江津,但要繞一個大圈子,不過河道比較寬,可以行千石的船隻。”

于禁心中暗喜,馬鞭一指水澤,又問道:“水澤通向烏林嗎?”

漁夫膽怯地問道:“請問將軍,是哪個烏林?”

“廢話!難道還有兩個烏林?”

旁邊帶路老者道:“確實有兩個烏林,一個南面江北岸,江對岸是長沙郡蒲圻縣,所以叫蒲圻烏林,另一個是在東面,也是在江北岸,對岸是赤壁鎮,又叫赤壁烏林。”

“當然是赤壁烏林!”于禁有些不耐煩地狠狠瞪了漁夫一眼。

“可以乘船抵達烏林岸邊,距長江岸邊只有十里。”

于禁開始有點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動了,又問道:“可以行千石大船嗎?”

漁夫連忙搖頭,“不可能,冬天時水很淺,只能走小漁船,而春秋兩季稍好一點,水面可以行百石客船,常有漢水客船抄近路,通過水澤去長沙郡。

夏天水量最大,可以乘五百石橫穿水澤,抵達長江岸邊的赤壁烏林,但千石大船絕對不行,會在水澤中擱淺。”

于禁遠眺水澤片刻,又繼續問道:“這裡離赤壁烏林還有多遠?”

漁夫戰戰兢兢道:“大概還有兩百六十餘里。”

這時,于禁心中有一個大膽的計劃,可以將夏水和水澤掘通,通過水路運送糧食輜重,五百石的船隻也足夠了。

旁邊臧霸也在馬上問道:“這裡離漢水有多遠?”

“還有二十餘里,漢水河口處有一座小鎮,叫做沔陽鎮,鎮上居民都是以捕魚爲生,小民家就在那裡”

于禁催馬靠近臧霸,和他商量道:“我想在這裡將夏水和雲夢澤掘通,使江陵船隻能夠直接抵達烏林赤壁,你看如何?”

“我也有此意,但最好親自乘船試驗一下,回去才能交差。”

說到這,臧霸高聲喝問道:“你們鎮子裡有五百石大船嗎?”

“有三艘,都是鎮子裡大戶人家的船。”

臧霸看了看天色,已經快黃昏了,他便對於禁道:“我帶弟兄去搶船,文則安排士兵挖掘通道,爭取明天上午完工。”

于禁點點頭,“我也是此意,不過最好把所有船隻都徵集過來,我們用來搭建浮橋,再讓一部分弟兄乘船探路回江陵。”

于禁和臧霸都是在中原身經百戰之人,對民衆沒有什麼憐惜之心,臧霸立刻道:“我率一千軍隊去搶奪船隻,若不給,我滅了他們全鎮!”

藏霸當即率領一千士兵向北面的沔陽鎮疾奔而去。

于禁沉思片刻,一招手,叫來一名軍侯,吩咐他道:“你帶五百弟兄繼續走陸路前行,要一直到烏林鎮的長江邊,還要考慮二十萬大軍的駐營,好好探路清楚,給我畫一張詳細的地圖來,還要包括沿途的地形。”

“卑職遵命!”

軍侯帶着五百曹軍士兵和領路的老者,向東奔去,漸漸消失在小路中,于禁已經不想再向東去了,他當即吩咐手下三軍,“立刻動手,給我把河流和水澤掘通!”

........

【歷史上的赤壁大戰是在哪裡發生現在尚有爭論,但本書準備放在黃州赤壁】

第830章 刺殺羌王第144章 陶府弔孝第843章 連夜救人第1005章 權利不容第812章 小人物的謀劃第83章 進營第970章 重返合肥第503章 兄弟鬩牆第413章 徐晃的抉擇第214章 人心難測(上)第20章 蔡氏劍館第536章 人用其才第98章 老將黃忠第593章 家賊難防第1115章 青州之變(下)第962章 合肥對峙第615章 新野路戰第594章 另一個契機第1096章 臨危救人第531章 漢中風雲(一)第226章 遠到的貴客第507章 上兵伐謀第235章 偷樑換柱第113章 人比海棠俏第10章 劉景升的煩惱第397章 上品之利第707章 全面被動第878章 幷州匈奴第970章 重返合肥第240章 痛惜第749章 三方角力(上)第334章 劉備之憂第141章 第二次血戰第13章 無妄之災第1061章 風雲突變第608章 劉璟的困惑第949章 各自增兵第477章 秭歸出事第983章 解開心結第802章 啓程北上第28章 初臨武昌第168章 長沙來客第772章 江東風雲(十六)第1044章 再搬新家第882章 半渡而擊第34章 圍剿亂賊第1017章 戰雲籠罩第39章 化解危機第287章 曹操使者第370章 叛逃之兵第676章 曹操的失落第748章 兵敗豫章第572章 致命的弱點第978章 爭糧事件第493章 諸葛平南策第794章 北方來使第187章 江東急報第573章 意外援兵第782章 江東風雲(二十六)第377章 深謀遠慮第458章 達成共識(上)第1063章 諸葛亮的選擇第524章 激戰成都(一)第546章 蜀道行軍第904章 傀儡天子第9章 初見劉備第191章 浴火重生第679章 攻取隴西第595章 秋收時節第323章 戰爭成本第660章 兵至西城第461章 益州使者第498章 漢中有變第1053章 欲速不達第1103章 中原大戰(二)第1010章 山莊避暑第133章 良辰美景中的殺機第929章 吳郡破局第99章 黃忠授藝第747章 君臣異心第186章 浴血大戰第1109章 中原大戰(八)第800章 隔空相鬥第122章 意外收穫第265章 諸葛之思第816章 初戰匈奴第860章 李令之策第476章 收藏之器第625章 周瑜病逝第238章 書房秘謀第897章 陶家抉擇第517章 迎頭痛擊第888章 喬蓮心思第150章 黃蔡之謀第55章 元日到來第1017章 戰雲籠罩第903章 合肥條件第899章 殿前議親第611章 鄴都之憂第613章 南陽有變
第830章 刺殺羌王第144章 陶府弔孝第843章 連夜救人第1005章 權利不容第812章 小人物的謀劃第83章 進營第970章 重返合肥第503章 兄弟鬩牆第413章 徐晃的抉擇第214章 人心難測(上)第20章 蔡氏劍館第536章 人用其才第98章 老將黃忠第593章 家賊難防第1115章 青州之變(下)第962章 合肥對峙第615章 新野路戰第594章 另一個契機第1096章 臨危救人第531章 漢中風雲(一)第226章 遠到的貴客第507章 上兵伐謀第235章 偷樑換柱第113章 人比海棠俏第10章 劉景升的煩惱第397章 上品之利第707章 全面被動第878章 幷州匈奴第970章 重返合肥第240章 痛惜第749章 三方角力(上)第334章 劉備之憂第141章 第二次血戰第13章 無妄之災第1061章 風雲突變第608章 劉璟的困惑第949章 各自增兵第477章 秭歸出事第983章 解開心結第802章 啓程北上第28章 初臨武昌第168章 長沙來客第772章 江東風雲(十六)第1044章 再搬新家第882章 半渡而擊第34章 圍剿亂賊第1017章 戰雲籠罩第39章 化解危機第287章 曹操使者第370章 叛逃之兵第676章 曹操的失落第748章 兵敗豫章第572章 致命的弱點第978章 爭糧事件第493章 諸葛平南策第794章 北方來使第187章 江東急報第573章 意外援兵第782章 江東風雲(二十六)第377章 深謀遠慮第458章 達成共識(上)第1063章 諸葛亮的選擇第524章 激戰成都(一)第546章 蜀道行軍第904章 傀儡天子第9章 初見劉備第191章 浴火重生第679章 攻取隴西第595章 秋收時節第323章 戰爭成本第660章 兵至西城第461章 益州使者第498章 漢中有變第1053章 欲速不達第1103章 中原大戰(二)第1010章 山莊避暑第133章 良辰美景中的殺機第929章 吳郡破局第99章 黃忠授藝第747章 君臣異心第186章 浴血大戰第1109章 中原大戰(八)第800章 隔空相鬥第122章 意外收穫第265章 諸葛之思第816章 初戰匈奴第860章 李令之策第476章 收藏之器第625章 周瑜病逝第238章 書房秘謀第897章 陶家抉擇第517章 迎頭痛擊第888章 喬蓮心思第150章 黃蔡之謀第55章 元日到來第1017章 戰雲籠罩第903章 合肥條件第899章 殿前議親第611章 鄴都之憂第613章 南陽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