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 兵敗豫章

諸葛亮並不着惱,依然笑眯眯道:“我當然不會殺你,不過我們交州的廟太小,容不下你這尊大神,我會將你送去荊州,相信漢王殿下會對你很感興趣。”

諸葛亮擺擺手,命左右將陸遜帶下去,這時,關羽眉頭微皺道:“軍師真打算將陸遜交給劉璟?”

諸葛亮點了點頭,“陸遜是孫策之婿,是江東軍方的重要人物,和劉璟也有一點姻親關係,他這次被革職,一定是江東內部發生了大事,如果我沒有料錯,江東內部發生了內訌也和劉璟有關,他謀江東已有多年,包括這次借我們的力量打擊江東,其實都是在劉璟的謀劃之中,這是劉璟的棋局,我們不能參與。”

諸葛亮心中非常清楚,他們和江東軍都只是劉璟棋盤上的棋子,劉璟纔是弈棋者,他絕不會容忍交州軍也變成弈棋者,這一點諸葛亮有自知之明。

關羽聽懂了軍師的意思,不由低低嘆息一聲,他們和漢國實力相差太大,什麼時候他們才能追上漢軍,這時,張飛卻興奮道:“既然江東軍君臣發生內訌,我們是不是可以藉此良機擊敗敵軍?”

諸葛亮笑了起來,“這纔是我們應該關注的大事,現在確實是一個良機,我們該怎麼抓住這次機會,我有個想法,兩位將軍參詳一下。”

他負手走了幾步又道:“如果我沒有料錯,江東軍一定會在天亮前撤離,雖然在他們熟睡時偷營比較我,但我認爲,在他們即將撤離時發動進攻,纔是最好的時機,因爲這個時候,他們可以逃跑,已無心戀戰,我們可以用最小的代價,一舉擊潰敵軍。”

關羽和張飛對望一眼,異口同聲道:“請軍師下令!”。

五更時分,天還沒有亮,但江東軍士兵都已紛紛起身,開始收拾行裝,準備撤軍,大營內一片忙碌,臨陣換帥一向是軍中大忌,戰國時代的長平之戰,就是因爲趙國國君中了秦國的反間之計,用趙括替換了老將廉頗,最終導致長平慘敗。

這一次也是一樣,孫權中了劉璟的反間之計,臨陣換帥,且囚禁了陸遜,極大地打擊了江東軍的士氣,江東將士受主帥陸遜被革職的影響,士氣普遍低迷,軍心厭戰,都只想儘快動身回家,不想再繼續打仗了。

這種厭戰的情緒從上到下,蔓延到軍營的各個角落,各種小道消息在軍中流傳開來,但最令人信服的傳言卻是陸遜支持破虜將軍長子孫紹而被革職,吳郡已經自立,改擁戴孫紹爲主,會稽也自立,擁戴孫賁爲主,江東出現了三個吳主,這些消息不知是誰傳出,但從昨天下午開始,便已經傳遍了軍營,使得軍中人心惶惶。

周泰帶領百餘人在軍營內視察,他的壓力很大,他深知軍心已經不穩,不能再繼續等下去,必須立刻撤軍,周泰之所以選在五更時分撤軍,就是因爲這時是睡眠最深時刻,是撤軍的最佳時機,他們必須在交州軍沒有反應過來之前撤離新吳縣。

周泰見軍營內十分混亂,不由眉頭一皺,下令道:“命令加快速度拔營,半個時辰後出發!”

就在這時,遠處南軍營外傳來一陣異響,隨即爆發了騷亂,隱隱聽見有人大喊大叫,周泰怒道:“發生了什麼事,這般喧譁!”

片刻,一名士兵跌跌撞撞奔來,大喊道:“南軍營外出現了敵軍,正在攻打營盤!”

“啊!”周泰大吃一驚,不等他反應過來,西軍營火光發作,喊殺聲震天,這時敵軍已經殺入大營了,周泰驚得頭皮都炸開了,這是敵軍偷營,偏偏就在他們最沒有防備的一刻。

周泰心急如焚,轉身向中軍大帳奔去,一邊大喊:“軍隊集結起來,抵抗敵軍。”

此時,江東軍營內已經亂作一團,張飛和關羽各率六千軍從南面和西面殺進了江東軍大營,他們來得非常突然,崗哨剛剛發現時,他們便已殺至營下,令江東軍措手不及。

一萬兩千交州軍在大營內左右突殺,四處點火,江東大營內一片混亂,士兵們無心抵抗,丟盔棄甲向東奔跑,江東軍的軍心本來已經十分低迷,突來的偷營更是令他們心驚膽寒,只片刻時間,江東軍的士氣便終於崩潰了,士兵開始大規模逃亡,爭先恐後,互相推攘踐踏,哭喊聲震天。

關羽高舉青龍偃月刀大聲喝令:“給我殺!”

交州軍士兵如暴風驟雨般向敗退的江東軍席捲而去,江東士兵逃命不及,紛紛跪地投降,哀求饒命。

建安十九年秋,由於江東軍臨陣換帥引發的軍心危機最終導致江東軍慘敗,被交州軍偷營,四萬多士兵全線崩潰,交州軍一路追殺,殺敵五千人,俘虜兩萬餘人,最終只有一萬五千餘人逃回了南昌縣。

新吳縣之戰的慘敗徹底改變了豫章郡格局,江東軍由軍事主動變成了被動。

南昌縣碼頭,張昭快步走上了孫權的五千石坐船,他的步履並不輕鬆,反而顯得有些沉重,這也難怪,張昭也得到了新吳縣兵敗的消息,據說是和撤換陸遜有關,這讓張昭暗暗嘆息不已。

他也知道孫權爲什麼要撤換陸遜,和江東的政局變化有關,他不明白陸家爲什麼會在這個關鍵時刻支持孫紹,這明擺着是把陸遜架在火上烤,想來想去,只有一個結論,那就是江東的局勢比他們想象的要嚴重得多。

張昭也很擔心江東分裂,他畢竟也參與了建立江東政權的過程,對江東有着深厚的感情,假如江東分裂,他也難以接受。

張昭加快了腳步,來到船艙第二層,這裡是孫權處理公務的區域,正好迎面遇到了議郎張溫,張溫也是吳越派的重要人物,和顧家、陸家都有聯姻,他同時也是孫權長子孫登的師父,這次是作爲幕僚出征。

儘管平時張昭的北方派和吳越派鬥爭激烈,平時見面也只是隨口打個招呼,但這次新吳縣兵敗,江東面臨外敵之辱,兩派之間也沒有平時那樣的隔閡了。

張昭上前低聲問道:“吳侯現在如何?”

張溫連忙拱手道:“還好,比較平靜,情緒波動不大。”

張昭頓時一顆心放下,不過轉念一想,孫權敗多勝少,估計他的心理也逐漸堅強起來,不會輕易再被擊倒了。

他笑着拱手施一禮,便快步向孫權的船艙走去,走到艙門口,立刻有侍衛稟報:“啓稟吳侯,張軍師來了。”

“請進!”孫權的語氣還算平靜,更讓張昭放心下來。

他走進了船艙,只見孫權負手站在江東沙盤前,凝視着沙盤不語,這讓張昭立刻意識到,恐怕孫權現在關心的並不是戰役勝負,而是江東的局勢,他連忙上前施禮,“微臣參見吳侯!”

孫權回頭瞥了他一眼,淡淡道:“新吳縣兵敗之事,軍師可知曉?”

張昭聽孫權說得輕描淡寫,心中微微一怔,再是平靜,也不至於如此不放在心上,吳侯這是在想什麼?他不及細想,連忙答道:“微臣已知。”

“那軍師對這次兵敗怎麼看?”

“請恕老臣直言,這次兵敗主要是我們進兵倉促,以不備應對交州軍的有備,而且士氣低迷,軍心不振,兵敗也不足爲奇。”

張昭雖然知道兵敗的根源在孫權的過度干涉和無妄猜忌,不過這話不能說,畢竟孫權是君主,必須給他留點名字,只能等以後再慢慢規勸,所以張昭最後還是迴避了關鍵問題,只是談了談浮在表面上的一些不利因素。

孫權點點頭,苦笑一聲道:“雖然兩次兵敗,但損失也並不是很嚴重,我剛剛得到柴桑情報,上次在餘縣被俘的一萬餘人已經被漢軍帶到了柴桑,估計這次被俘的士兵,諸葛亮也一樣會交給劉璟,畢竟我們和劉璟有盟約,再怎麼勾心鬥角,但表面上的和睦還得要,我相信劉璟會將這些戰俘釋放回江東,說他收買人心也好,向我們故作人情也好,至少三萬多戰俘都可以回到家鄉,總的說起來,這次西征我實際也只損失兩萬人不到。”

張昭這才明白孫權並沒有太受打擊的原因,原來他是寄希望於劉璟,這可不是一個君主該有的想法。

這時,孫權又道:“坦率地說,這次兵敗確實是因爲士氣低迷,軍心不振,但爲什麼會士氣低迷?其根源還是在於江東內部出了問題,我聽說在撤軍的前一天,軍營內謠言盛傳,說江東已分裂,出現三個吳主,這是有人在刻意傳播謠言啊!會是誰幹的,子布想得到嗎?”

張昭搖搖頭,“微臣想不到!”

“是!你確實是想不到,因爲之前便出現了一些詭異之事,陸氏家族的重要人物陸明來找陸遜,又趕去了新吳縣,我派人去追趕,卻沒有追上,接着陸遜又離奇失蹤,連同我的百名侍衛,全部消失了,當然也可能會是被俘,但我總覺得他的失蹤和陸明有關,而軍中的謠言也和這個陸明有關。”

孫權的猜測並沒有錯,軍中的謠言確實是和陸明有關,但他的出發點卻錯了,他萬萬沒有想到,這個所謂的‘陸明’並非真正的陸明,而是從柴桑過來的喬裝者,這要等孫權回了江東纔會明白他是中了反間之計。

“那我們現在怎麼辦?吳侯還想打下去嗎?”張昭沉默片刻問道。

孫權長長嘆息一聲,“雖然我不甘心,但軍心已無鬥志,我只能趕回江東先處理內患了,內患不靖,何以攘外?我已下令呂蒙放棄荊南,立刻乘船趕回彭澤,我們也要馬上撤軍去彭澤,至於豫章和鄱陽兩郡,我只好暫時放一放了,等處理完內患後,再出兵奪回來。”

張昭沉思片刻道:“微臣有個建議,不知吳侯能否接受?”。

第224章 議婚第204章 初談第1130章 四面楚歌第605章 龐統心事第535章 漢中風雲(五)第80章 初獲良才第820章 烏桓消息第393章 部署後路第816章 初戰匈奴第1076章 平添心事第74章 意外來信第424章 西線佈局(上)第1042章 意外之喜第981章 迴歸長安第324章 附加條件第329章 張機建議第784章 久別返家第957章 重鎮淪陷第987章 激戰谷口第170章 重甲步兵第971章 賈詡到來第63章 深夜急令第553章 籠絡世家(下)第44章 常山玉真子第43章 可疑之人第220章 不平靜的一夜第424章 西線佈局(上)第506章 風吹草動第727章 南北夾擊(下)第436章 振奮軍心第267章 人之將死第687章 反攻南陽第699章 交州統一第106章 絕妙好事第620章 全殲氐胡第269章 得失之間第1075章 蝦道蟹路第382章 東山再起第776章 江東風雲(二十)第483章 智取平安堡第408章 果斷出擊第190章 鳳凰涅槃第957章 重鎮淪陷第372章 狹路相逢第768章 江東風雲(十二)第278章 何以爲州牧第745章 豫章之痛第398章 再見司馬懿第120章 徐庶溫酒話首謀第849章 匈奴南下第1075章 蝦道蟹路第254章 初戰樊城第645章 特殊棋子第383章 後院起火第998章 折戟姑臧第7章 給於禁的迷魂湯第664章 援軍到來第942章 爭奪烏程第902章 豐盛收穫第791章 監督之權第936章 海外軍城第1087章 陳羣歸漢第391章 黃忠的忠告第1049章 鍾繇贈字第735章 出使漢軍第378章 蔣幹再次出使第367章 緊急應對第523章 兵臨城下第499章 一念之差第752章 將帥矛盾第431章 皖水之戰第337章 江陵之危第57章 餞別送友第75章 許都之謀第1109章 中原大戰(八)第488章 走投無路第485章 兵危生疑第636章 合肥激戰(下)第304章 耀武揚威第589章 月亮寶珠第284章 南方噩耗第504章 威逼利誘第103章 關鍵證人第36章 赤壁酒館第1013章 再次東行第412章 攻城不利第377章 深謀遠慮第802章 啓程北上第734章 四郡易手第575章 危急關頭第509章 漢中失利第265章 諸葛之思第541章 曹植出使第380章 達成妥協第857章 重重包圍第755章 兵敗餘河第253章 蔡瑁搶功第287章 曹操使者第656章 廢后立妃第774章 江東風雲(十八)
第224章 議婚第204章 初談第1130章 四面楚歌第605章 龐統心事第535章 漢中風雲(五)第80章 初獲良才第820章 烏桓消息第393章 部署後路第816章 初戰匈奴第1076章 平添心事第74章 意外來信第424章 西線佈局(上)第1042章 意外之喜第981章 迴歸長安第324章 附加條件第329章 張機建議第784章 久別返家第957章 重鎮淪陷第987章 激戰谷口第170章 重甲步兵第971章 賈詡到來第63章 深夜急令第553章 籠絡世家(下)第44章 常山玉真子第43章 可疑之人第220章 不平靜的一夜第424章 西線佈局(上)第506章 風吹草動第727章 南北夾擊(下)第436章 振奮軍心第267章 人之將死第687章 反攻南陽第699章 交州統一第106章 絕妙好事第620章 全殲氐胡第269章 得失之間第1075章 蝦道蟹路第382章 東山再起第776章 江東風雲(二十)第483章 智取平安堡第408章 果斷出擊第190章 鳳凰涅槃第957章 重鎮淪陷第372章 狹路相逢第768章 江東風雲(十二)第278章 何以爲州牧第745章 豫章之痛第398章 再見司馬懿第120章 徐庶溫酒話首謀第849章 匈奴南下第1075章 蝦道蟹路第254章 初戰樊城第645章 特殊棋子第383章 後院起火第998章 折戟姑臧第7章 給於禁的迷魂湯第664章 援軍到來第942章 爭奪烏程第902章 豐盛收穫第791章 監督之權第936章 海外軍城第1087章 陳羣歸漢第391章 黃忠的忠告第1049章 鍾繇贈字第735章 出使漢軍第378章 蔣幹再次出使第367章 緊急應對第523章 兵臨城下第499章 一念之差第752章 將帥矛盾第431章 皖水之戰第337章 江陵之危第57章 餞別送友第75章 許都之謀第1109章 中原大戰(八)第488章 走投無路第485章 兵危生疑第636章 合肥激戰(下)第304章 耀武揚威第589章 月亮寶珠第284章 南方噩耗第504章 威逼利誘第103章 關鍵證人第36章 赤壁酒館第1013章 再次東行第412章 攻城不利第377章 深謀遠慮第802章 啓程北上第734章 四郡易手第575章 危急關頭第509章 漢中失利第265章 諸葛之思第541章 曹植出使第380章 達成妥協第857章 重重包圍第755章 兵敗餘河第253章 蔡瑁搶功第287章 曹操使者第656章 廢后立妃第774章 江東風雲(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