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1章 何策破城

送走了縣官們,劉璟留下了郡丞周魴,又命人請來魯肅和諸葛瑾,和他們三人商議破建業之策,周魴見到了魯肅和諸葛瑾,不由大爲驚訝,原來這兩位江東重臣也投降了漢國,他心中的一絲不安也隨之消失無蹤。

諸葛瑾此時更關心自己家人情況,他已得知孫權將自己家人下獄,令他十分擔憂,他連忙將周魴拉到一旁,低聲問道:“子魚,我家人現在情況如何?”

周魴安慰他道:“諸葛公的家人不在建業官獄,而在秣陵縣獄,諸葛公放心,吳侯之令雖然下面人不敢違抗,但也不至於虐待諸葛公的家人,況且張軍師特地有過囑咐,他們現在都安然無恙。”

諸葛瑾也懂官場之道,這個時候沒有誰敢動自己家人,但家人畢竟在獄中,讓他難以心安,諸葛瑾點點頭,見劉璟已經走進大帳,便道:“先聽聽漢王殿下怎麼說吧!”

劉璟正和魯肅談及建業城和秣陵城的情況,在這方面,魯肅很有發言權,當初便是他和張紘修建了建業城,他對建業城的一磚一瓦都十分熟悉。

秣陵縣城的重新修葺也是由魯肅主持,對秣陵縣城的防禦情況他也很瞭解,不過魯肅還是希望劉璟儘量不要猛烈進攻城池,最大限度地減少傷亡,本來魯肅不想過問漢軍攻打江東事宜,但就是爲了減少江東傷亡,他才主動參與劉璟的幕僚決策。

諸葛瑾也是抱着同樣的想法,但諸葛瑾更希望自己能在戰後得到劉璟的重用,甚至希望自己能入相,他今年才四十餘歲,還有十幾年的前途,他的功名之心要比魯肅熾熱得多。

劉璟站在沙盤前,用木杆指着建業和秣陵兩城,對他們緩緩道:“自從進攻江東以來,我儘量不戰而屈人之兵,同時也發現江東士兵普遍厭戰,作戰稍有不利便舉旗投降,以致於我一路勢如破竹,所以對秣陵和建業兩城我也希望他們不戰而降,儘量避免兵戈塗炭,我請三位來談一談,想聽聽你們對破城的意見。”

三人對視一眼,魯肅笑道:“先請諸葛公談一談吧!”

三人中,諸葛瑾的官職和地位最高,自然由他先開口,諸葛瑾也不推辭,拾起木杆指着秣陵城道:“微臣的意見是先攻秣陵縣城,原因很簡單,一是秣陵縣城駐兵少,其次縣城城牆遠不如建業城高大堅固,比較容易攻下,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大部分官員和部分將士的家眷都住在縣城內,如果拿下秣陵縣城,建業城的軍隊就動搖了。”

魯肅和周魴皆贊成諸葛瑾之言,周魴笑道:“殿下,諸葛公說得極是,秣陵縣是建業的根基,也是建業的軟肋,拿下秣陵縣,最多半個月,建業城就頂不住了。”

三人的建議和劉璟的想法不謀而合,但他還想知道,怎樣才能最有效地攻下建業城,他又向魯肅望去。

魯肅明白劉璟的意思,他苦笑一聲道:“當初修葺秣陵縣城時,我發現秣陵城牆用的都是泥磚,便建議吳侯拆掉縣城重修,換成石磚,但遭到了張軍師和步長史的聯合反對,顧雍、虞翻等人也不同意,認爲耗費太大,所以我的建議被否決,最後只是對秣陵縣城進行了簡單的修繕,表面上看起來不錯,但裡面還是朽木舊磚,相對而言,北面稍微堅固,因爲大臣們都出入北門,而南城則最爲破舊,經過數百年的風吹雨打,已經非常脆弱,不堪一擊,但就不知今年有沒有重修過,這得問問周郡丞。”

旁邊周魴接口道:“今年倒是加固了建業城,秣陵縣城只換了城門,城牆沒有修繕。”

劉璟沉思良久,對他們道:“我的想法和你們一樣,先攻秣陵縣城。”

秣陵縣是丹陽郡治所在地,孫權從京口遷都來建業後,並沒有用秣陵城作爲都城,而是在秣陵城北修建了石頭城,也就是建業城,但建業城只有官衙和駐軍以及孫權的建業宮,而秣陵縣城便承擔了其他的城市功能。

隨着漢軍攻打建業的跡象愈加明顯,秣陵縣城內也是一片風聲鶴唳,戰爭的氣息越來越濃厚,白天實施戒嚴,晚上執行宵禁,所有民衆不得外出,糧食實施配給制,整個城內冷冷清清,大街小巷看不見一個人影,七千江東士兵在大將周泰和蔣欽的率領下嚴守秣陵縣城。

入夜,城頭上巡哨士兵來回巡邏,警惕地注視着城外的一舉一動,秣陵縣城並不高,城高只有兩丈五尺,城牆也不夠寬厚,無法在城頭安置大型投石機,城外是一條寬三丈的護城河,實際上就是秦淮水的支流。

儘管城頭巡邏士兵十分警惕,但在夜晚,他們無法看到護城河內的細微異常,此時,城南護城河內,幾名身穿水靠的漢軍斥候悄悄浮出了水面,他們趁巡哨士兵剛剛離開的機會,迅速從水中躍出,緊緊貼在城牆根下。

城牆根一向是城頭巡哨士兵的死角,除非士兵探頭向外張望,否則很難觀察到城牆根下的動靜,三名漢軍斥候取出精鋼魚刺,這是水中搏鬥的利器,但他們魚刺的尖刃卻是又尖又扁,很容易便插進了城牆。

這便是劉璟的經驗以及謹慎,儘管魯肅告訴他,秣陵城牆都是泥磚,南城尤其破舊,但那只是魯肅的一家之辭,只能作爲參考,具體破舊到什麼程度,必須要眼見爲實,才能做出攻城決策。

三名斥候動作十分熟練,迅速地勾出了幾塊城磚,又從牆洞掏出幾把土,用油紙仔細包裹好,再換一個地方,不到半柱香時間,便取三處樣本,這時,頭上的巡哨士兵剛剛走過去,三名斥候無聲無息進入水中,迅速消失不見了。

半個時辰後,十幾塊城磚和充填泥土放在了漢軍的中軍大帳內,此時魯肅等三人都不在了,換成了黃忠、甘寧、廖立等大將和軍師,他們的經驗都十分豐富,從這十幾塊城磚和填充土樣本中,他們都瞭解到了秣陵縣城牆的牢固程度。

黃忠拾起填充土在手掌中輕輕捻了捻,又靠近鼻子嗅了一嗅,對劉璟道:“這泥土至少有百年了,發黑發黴,說明填充得很疏鬆,而且一直沒有換過,上面還有頂木的朽屑,可見頂木不知腐朽成什麼樣了,這樣的城牆最多再堅持二三十年就會倒塌。”

劉璟搖了搖頭,“如果一直沒有防禦,或許還可以堅持二三十年,可現在上面堆放了大量的礌石滾木,還有幾千士兵整天來回走動,城牆哪裡承受得起,這樣下去,不超過五年就會坍塌,大家請看!”

劉璟拾起一塊城磚,用小鐵錘稍微加勁一敲,城磚立刻粉碎了,“各位看到沒有,正常的城磚在我敲擊之下,應該是斷爲兩截,但這塊磚卻被敲成磚粉,可見城磚內部已佈滿了裂痕。”

劉璟用小鐵錘連續敲打城磚,所有城磚都被敲得粉碎,他放下鐵錘,拍了拍手笑道:“連合肥那樣堅固的青石城牆我都能擊垮,更不用說這種泥磚牆了,各位,破城就在明天!”

三更時分,秣陵城頭上依舊有巡邏士兵不停地來回巡視,監視城外漢軍的動靜,鎮守秣陵縣城的主將是周泰,他是孫權的心腹,出任江東內衛軍校尉,護衛孫權的一萬精銳之軍便是由他統帥,孫權雖然信任周泰,但周泰在防禦守城上還比較薄弱,所以孫權又任命擅長守城的大將蔣欽爲其副將。

此時蔣欽騎在戰馬上,率領五百士兵巡視城牆防禦,儘管已是三更時分,但蔣欽不敢大意,依舊強打精神在四座城門處巡視。

蔣欽是江東軍中公認的擅長防禦之將,也正是這樣,他對秣陵縣的防禦沒有一點信心,城牆矮小單薄,年久老舊,抗擊能力很弱,這倒也罷了,關鍵是秣陵縣城根本就沒有考慮軍事防禦,和江東大部分城池一樣,城牆沒有馬面牆,沒有垛口,沒有射擊孔,沒有投石道,就只是一座普通的城牆。

這樣的城池如何能抵禦住漢軍強大的進攻,與其花費那麼多人力物力去疏通沒有用的運河,卻不肯重修秣陵城,蔣欽對孫權的決策簡直無話可說。

“將軍!”

有士兵氣喘吁吁奔過來道:“周將軍在南城,請將軍過去一趟。”

“我知道了!”

蔣欽不高興地答應一聲,催馬向南門奔去,他奔至南城大門前,城門內數百士兵手執火把,將城門口照如白晝,遠遠只見數十名士兵跪在地上,雙手被反綁,垂頭喪氣。

蔣欽一驚,催馬奔了上去,城門處的士兵見蔣欽到來,紛紛閃開一條路,蔣欽翻身下馬走進了人羣,他頓時認出被捆綁的士兵竟然都是他的部下。

“發生了什麼事?”蔣欽急問道。

士兵們欲言又止,都不敢說,蔣欽轉身問道:“周將軍在哪裡?”

“我在這裡!”

周泰從黑暗處慢慢走了出來,一直走到蔣欽面前,他用馬鞭一指被捆綁的士兵道:“蔣將軍,這些士兵企圖投敵,在翻城牆時被抓,按照軍規,投敵者當斬,我相信蔣將軍不會不知道。”

第765章 江東風雲(九)第682章 明取陳倉第1073章 再度出山第1115章 青州之變(下)第84章 驗功第408章 果斷出擊第935章 意外發現第6章 一路追殺第785章 相妻教子第838章 娶妾與納妾第1047章 雙重困惑第1015章 太湖夜襲第993章 順水人情第206章 神秘客人第828章 左丹的野望第876章 東來之軍第168章 長沙來客第548章 蒯越南下第327章 安陸激戰第794章 北方來使第447章 陶湛探營第285章 順水人情第422章 諸葛出使第789章 事非簡單第86章 初戰于禁第1023章 蓄勢等待第407章 巴蜀消息第1109章 中原大戰(八)第202章 夫人路線第985章 隱患彰顯第798章 配合演戲第980章 兩個條件第529章 成都投降(上)第632章 兩根硬骨頭第768章 江東風雲(十二)第1030章 兵圍建業第383章 後院起火第50章 新官上任第717章 掃平隴西第567章 漾水偷襲第1047章 雙重困惑第703章 第三次會晤第738章 深藏之棋第724章 騎兵出險谷第428章 周瑜到來第270章 文聘抉擇第549章 公開取士(上)第915章 步步不利第44章 常山玉真子第32章 興師問罪第484章 運籌帷幄第313章 內部紛爭第336章 施壓江東第13章 無妄之災第1119章 誘軍出城第1050章 升職風波第200章 途中遇險第394章 最後的心結第892章 心有靈犀第1053章 欲速不達第534章 漢中風雲(四)第251章 再襲糧道第371章 君願爲帝否第156章 魏延的理想第928章 衆叛親離第704章 奇兵出擊第231章 來歷不明的道士第537章 關中消息第132章 第132 事態嚴峻第1044章 再搬新家第184章 迎頭重擊第292章 彰顯誠意第1025章 吳郡之戰(上)第1030章 兵圍建業第713章 羌人使者第964章 落網大魚第524章 激戰成都(一)第880章 曹操出兵第648章 鄴都風起(下)第334章 劉備之憂第1114章 青州之變(上)第765章 江東風雲(九)第219章 東撤第47章 殘酷的訓練第1093章 腹地插樁第958章 匈奴來使第936章 海外軍城第547章 巡視漢中第882章 半渡而擊第718章 姜氏父子第415章 北路使者第272章 後院起火第885章 舉兵投降第528章 激戰成都(五)第349章 居高臨下第415章 北路使者第325章 新式兵器第1023章 蓄勢等待第65章 請君入甕第900章 勸降陳羣
第765章 江東風雲(九)第682章 明取陳倉第1073章 再度出山第1115章 青州之變(下)第84章 驗功第408章 果斷出擊第935章 意外發現第6章 一路追殺第785章 相妻教子第838章 娶妾與納妾第1047章 雙重困惑第1015章 太湖夜襲第993章 順水人情第206章 神秘客人第828章 左丹的野望第876章 東來之軍第168章 長沙來客第548章 蒯越南下第327章 安陸激戰第794章 北方來使第447章 陶湛探營第285章 順水人情第422章 諸葛出使第789章 事非簡單第86章 初戰于禁第1023章 蓄勢等待第407章 巴蜀消息第1109章 中原大戰(八)第202章 夫人路線第985章 隱患彰顯第798章 配合演戲第980章 兩個條件第529章 成都投降(上)第632章 兩根硬骨頭第768章 江東風雲(十二)第1030章 兵圍建業第383章 後院起火第50章 新官上任第717章 掃平隴西第567章 漾水偷襲第1047章 雙重困惑第703章 第三次會晤第738章 深藏之棋第724章 騎兵出險谷第428章 周瑜到來第270章 文聘抉擇第549章 公開取士(上)第915章 步步不利第44章 常山玉真子第32章 興師問罪第484章 運籌帷幄第313章 內部紛爭第336章 施壓江東第13章 無妄之災第1119章 誘軍出城第1050章 升職風波第200章 途中遇險第394章 最後的心結第892章 心有靈犀第1053章 欲速不達第534章 漢中風雲(四)第251章 再襲糧道第371章 君願爲帝否第156章 魏延的理想第928章 衆叛親離第704章 奇兵出擊第231章 來歷不明的道士第537章 關中消息第132章 第132 事態嚴峻第1044章 再搬新家第184章 迎頭重擊第292章 彰顯誠意第1025章 吳郡之戰(上)第1030章 兵圍建業第713章 羌人使者第964章 落網大魚第524章 激戰成都(一)第880章 曹操出兵第648章 鄴都風起(下)第334章 劉備之憂第1114章 青州之變(上)第765章 江東風雲(九)第219章 東撤第47章 殘酷的訓練第1093章 腹地插樁第958章 匈奴來使第936章 海外軍城第547章 巡視漢中第882章 半渡而擊第718章 姜氏父子第415章 北路使者第272章 後院起火第885章 舉兵投降第528章 激戰成都(五)第349章 居高臨下第415章 北路使者第325章 新式兵器第1023章 蓄勢等待第65章 請君入甕第900章 勸降陳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