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章 勸降陳羣

陳羣十分沮喪地回到了他所住的貴賓館驛,他最後提出了兩個要求都被劉璟婉拒了,一是希望漢國把幷州匈奴戰俘交給魏國,劉璟沒有答應,反而要求他們把匈奴婦孺老弱都交給漢國,雙方都想爭奪這二十幾萬人口。

其次是想簽署和解協議,也就是上次曹丕出使漢國,雙方達成的和解,劉曹聯姻,共同對付匈奴,其次是漢國停止合肥戰役,漢軍從巢湖撤兵,一共達成了三條共識。

但當時只是一個口頭協議,而這次陳羣出使漢國就是希望能簽署正式書面協議,從而避免合肥戰役爆發,這纔是陳羣出使漢國的真正目的,儘可能地避免或者拖延漢軍對合肥的攻打,劉璟以匈奴戰役已結束爲由,拒絕了陳羣的要求,這就意味着合肥戰役爆發的可能性增大了。

房間裡,陳羣負手來回踱步,仔細回味今天朝見的種種細節,從而推斷出劉璟的真實意圖,他想起當時提出四月迎親時引發了朝堂輕微騷動,尤其是賈詡和法正兩人都很驚愕,顯然他們對這個時間點十分敏感,難道漢軍真打算在四月時攻打合肥嗎?

正思量着,一名心腹隨從匆匆而來,低聲道:“稟中丞,宋進派人來了。”

宋進就是魏國在漢國的情報頭子,由曹丕任命,接替原來的楊添,這次陳羣出使漢國,也是打算從他們這裡得到一點情報。

陳羣點點頭,“帶他來見我!”

片刻,隨從帶領一名身材瘦小的男子走進房間,男子跪下行禮道:“卑職張陽拜見中丞!”

張陽就是從前的張驢兒,他們已從成都遷到了長安,張驢兒也在楊添臨走時提升爲副統領,陳羣坐下道:“免禮!”

張陽站起身又道:“午後我來了一趟,說中丞去了未央宮。”

“嗯!”陳羣哼了一聲,他見這個張陽外貌猥瑣,長得驢頭驢腦,心中不喜,便問道:“最近你們辦事很不利,讓長公子不滿,你們知道自己的問題所在嗎?”

張陽當然知道,楊添在任時,搞到了平章臺議事記錄,後來再也沒有了,曹丕不滿也很正常,他無奈地嘆息一聲道:“主要是劉璟的倉曹主事林升被升爲朔方郡丞,調離了長安,我們就失去了重要情報來源,不過我們也在積極尋找新的情報來源。”

“這個與我無關,我只是來轉達長公子的命令,命你們務必在年底之前搞到漢軍對合肥的作戰計劃,若完不成,以軍法論處!”

張陽嚇得臉色都變了,半晌道:“我們一定會盡力。”

就在這時,剛纔的隨從又快步奔進院子,稟報道:“稟中丞,司馬懿在外求見!”

陳羣一怔,司馬懿怎麼來了,他連忙吩咐道:“請他到貴客房稍坐,就說我馬上就來。”

隨從去了,陳羣又問張陽,“你還有什麼要說?”

“還有就是我們經費不足,請中丞轉告長公子,經費不足,恐怕很多情報買不到。”

“我知道了!”

陳羣心中着實厭惡此人,事情沒做什麼,就喊錢不夠,長公子用這種人收集漢國情報,恐怕是一大失策,他也不管張陽,重重哼一聲,起身便向外走去。

貴客堂中,司馬懿正不慌不忙地喝茶等候,他也剛從未央宮過來,有些話,朝堂中不好對陳羣明說,需要私下見面後細談。

這時,陳羣快步走進大堂,拱手道:“讓司馬尚書久等了。”

“哪裡!哪裡!司馬懿打擾中丞休息了。”

兩人見禮後坐下,司馬懿笑道:“朝堂上只是大致定下迎親時期,還有很多具體細節沒有和中丞詳談,我受漢王之託,想和中丞仔細商談一下迎親的細節。”

雖然劉度自詡爲劉曹聯姻的男方主婚人,但陳羣也只是一笑了之,沒有把劉度真正當回事,劉曹聯姻其實是一項重大的政治決策,是劉璟和曹操之間的政治妥協,談判了近三年才最終達成。

劉曹之間的關係就由一種你死我活的血腥爭霸變成了留有餘地的政治鬥爭,關係將來整個天下的走向,也是爲了最大限度保存中原的人口和經濟。

所以這次聯姻必須是由雙方的最高權力機構來主導決策,劉度沒有這個資格,司馬懿纔是真正的主婚人,不過現在陳羣的心很亂,一時沒有心思顧及聯姻之事,他更關心合肥戰役。

他又焦慮地問道:“仲達能否告訴我,合肥之戰真的不可避免嗎?”

“我知道長文此行的真正任務是想避免合肥之戰,但確實無法回答你,我從前也是軍師,我知道一場戰役的爆發會有必然和偶然,如果魏國一定要避免合肥之戰,那就需要魏公想辦法解除爆發合肥之戰的必然條件。”

“比如什麼呢?”陳羣試探着問道。

司馬懿手一攤,笑道:“我無法回答這個問題,我想魏公心中應該清楚。”

陳羣默默點了點頭,這時,司馬懿又柔聲道:“我奉漢王殿下之令來見長文,是希望長文能夠留下來效忠漢國,當初漢王殿下和長文談及肉刑廢存時,就非常欣賞長文的才華,漢王在統一天下後,將制定《新漢律》,希望由長文來主持編纂。”

陳羣半晌沒有說話,良久,他起身向司馬懿長長施一禮,“請仲達轉告漢王殿下,陳羣很願意爲大漢復興盡綿薄之力,但不是現在,等時機成熟,我一定會來投效漢王。”

司馬懿起身笑道:“我會轉告殿下,另外,請問長文幾時回去覆命?”

“我打算明天就動身!”

“好!明天我和長文一起出發去鄴都,我作爲漢王特使,要去和魏公談一談匈奴人的安置。”

進入十一月以後,北方連下三場暴風雪,使關中以北一直到陰山的廣大草原地區的積雪深達三尺,也由此將呼廚泉的數萬軍隊困在數百里渺無人煙的高原之上。

但隴西地區由於有六盤山等高山阻擋,積雪程度要好於關中以北地區,只要準備充足,依然能踏雪緩行,所以在前往河西的官道上仍不時能看到綿延數裡的駱駝商隊。

這天上午,張掖郡境內出現了一支由兩萬騎兵組成的軍隊,這支軍隊由趙雲爲主帥,龐德爲副將,軍隊從長安出發,帶了大量的糧草,艱難行軍近一個月,才抵達了張掖郡。

這次趙雲西進的任務是要全殲劉去卑的核心部落,也是匈奴的第三大部落,有近三十萬人,他們原本居住在河套平原,但在九月時,整個部落遷去了居延海,劉去卑打算在擊敗漢軍後,佔領靈州及河西走廊,建立西匈奴帝國。

但劉去卑的夢想最終破滅了,他們被漢軍擊敗,包括他本人也死在直道之上,而留在居延海的近三十萬老弱婦孺和他們手中的巨大財富,就成爲了一隻沒有軍隊保護的大肥羊。

劉璟知道很多勢力都在打這隻大肥羊的主意,包括河西的羌人勢力,陰山的南匈奴本部勢力,以及漠北的鮮卑人勢力和西域一帶的貴霜人勢力,一旦開春後,這些勢力就會像狼羣一樣向這隻大肥羊撲去,或者這支大部落自己會離開居延海西遷。

所以劉璟必須要在開春前圍殲這支部落,將他們轉化爲漢民,充實關內各郡人口。

趙雲軍隊距離張掖城還有二十里,緩緩停了下來,這時有士兵指着前方喊道:“將軍,前面有隊伍過來了。”

陽光映照在白雪上,十分刺眼,趙雲搭手簾向遠方望去,只見皚皚的雪原上出現一隊小黑點,這要麼是胡商的駱駝隊,要麼是河西軍隊。

片刻,隊伍靠近了趙雲大軍,果然是一支騎兵隊,約千餘人,爲首之人正是馬超,劉璟最初打算讓馬超率軍北上居延海,但後來考慮到馬超出兵會引來河西羌人的利益訴求,稍微不慎就會出現大屠殺,最後劉璟還是決定讓趙雲率軍去圍殲劉去卑的部族。

對此,馬超雖然略有異議,但他還是服從了劉璟的安排,由他來輔助趙雲完成這次匈奴人大遷徙。

馬超催馬上前對趙雲施禮笑道:“原以爲子龍會過不來,沒想到軍隊還是進入了河西,一路辛苦了。”

從軍方官職上說,趙雲和馬超是一樣,馬超任鎮西將軍兼河西都督,而趙雲任鎮北將軍兼河朔都督,但在爵位上卻有差異,趙雲因匈奴大勝加封冀縣侯,而馬超則升爲西鄉侯,在爵位上低了趙雲一級。

不過趙雲爲人謙虛低調,他也回禮笑道:“積雪雖厚,不過比起高奴縣卻好得多,一路艱難行軍,不過還是按照計劃抵達了張掖。”

馬超微微一笑,“到了張掖,再去居延海就容易多了。”

“此話怎講?”趙雲急忙問道。

馬超一擺手令道:“搭帳篷!”

立刻有數百名士兵清理出一片土地,搭建了一座大帳,又鋪上毛毯,馬超對趙雲笑道:“請吧!”

趙雲點點頭,回頭對龐德道:“傳令三軍,就地駐營休息!”

趙雲跟隨馬超進了大帳,幾十名親兵已拼出了一架長三丈寬兩丈河西沙盤地圖,這是馬超用了一年時間才完成的一架沙盤,他拾起木杆指向張掖城以東道:“現在我們在這裡!”

第264章 賈詡建言第825章 夜攻烏桓第993章 順水人情第525章 激戰成都(二)第228章 成婚第994章 風起武威第217章 不擇手段第951章 引水工程第943章 烏程激戰第192章 彭澤夜話第38章 錦帆賊第675章 痛擊援軍第128章 暗流激盪第541章 曹植出使第841章 禍及建業第569章 連夜追擊第256章 拙劣的反間計第541章 曹植出使第1051章 難容政敵第258章 黃雀在後第1041章 長安新相第581章 視察荊南第404章 謀奪江陵第963章 失蹤之謎第771章 江東風雲(十五)第720章 姜維到來第1110章 兵伐青州第653章 將計就計第84章 驗功第346章 突襲安陸第482章 司馬懿獻計第113章 人比海棠俏第1051章 難容政敵第1072章 再訪隆中第690章 收之桑榆第468章 一同西去第785章 相妻教子第779章 江東風雲(二十三)第130章 陶家的禮物第1051章 難容政敵第195章 吞併江夏第573章 意外援兵第614章 襄陽消息第403章 消息泄露第527章 激戰成都(四)第897章 陶家抉擇第700章 許昌夜話第922章 黃家之恩第840章 會稽有變第643章 張遼北歸第263章 匪夷所思的去處第388章 赤壁大戰(中)第394章 最後的心結第236章 夜來鐵騎聲第1122章 新主即位第774章 江東風雲(十八)第310章 襄城之變第266章 心無靈犀第1018章 初戰京口第184章 迎頭重擊第176章 我幾時上任第1017章 戰雲籠罩第834章 特殊同盟第773章 江東風雲(十七)第267章 人之將死第239章 攔路再獻計第143章 江東退兵第586章 緊急商議第22章 臺前臺後的較量第609章 血戰西城(上)第979章 強佔廣陵第376章 江東初戰第602章 視察漢中第125章 柴桑陶氏第265章 諸葛之思第687章 反攻南陽第443章 馬騰的心思第951章 引水工程第422章 諸葛出使第1047章 雙重困惑第108章 鹿門書院第143章 江東退兵第311章 迎頭痛擊第384章 真正的勁敵第797章 人情薄面第243章 鐵騎來襲第500章 漢中出兵第756章 諸葛求和第1111章 鄴都隱憂第620章 全殲氐胡第136章 奪權第743章 各個擊破第146章 蔡家的思慮第169章 斬馬刀第178章 援軍到來第85章 火燒博望坡第482章 司馬懿獻計第307章 兩軍對陣第1055章 試探進攻第410章 銜尾追擊
第264章 賈詡建言第825章 夜攻烏桓第993章 順水人情第525章 激戰成都(二)第228章 成婚第994章 風起武威第217章 不擇手段第951章 引水工程第943章 烏程激戰第192章 彭澤夜話第38章 錦帆賊第675章 痛擊援軍第128章 暗流激盪第541章 曹植出使第841章 禍及建業第569章 連夜追擊第256章 拙劣的反間計第541章 曹植出使第1051章 難容政敵第258章 黃雀在後第1041章 長安新相第581章 視察荊南第404章 謀奪江陵第963章 失蹤之謎第771章 江東風雲(十五)第720章 姜維到來第1110章 兵伐青州第653章 將計就計第84章 驗功第346章 突襲安陸第482章 司馬懿獻計第113章 人比海棠俏第1051章 難容政敵第1072章 再訪隆中第690章 收之桑榆第468章 一同西去第785章 相妻教子第779章 江東風雲(二十三)第130章 陶家的禮物第1051章 難容政敵第195章 吞併江夏第573章 意外援兵第614章 襄陽消息第403章 消息泄露第527章 激戰成都(四)第897章 陶家抉擇第700章 許昌夜話第922章 黃家之恩第840章 會稽有變第643章 張遼北歸第263章 匪夷所思的去處第388章 赤壁大戰(中)第394章 最後的心結第236章 夜來鐵騎聲第1122章 新主即位第774章 江東風雲(十八)第310章 襄城之變第266章 心無靈犀第1018章 初戰京口第184章 迎頭重擊第176章 我幾時上任第1017章 戰雲籠罩第834章 特殊同盟第773章 江東風雲(十七)第267章 人之將死第239章 攔路再獻計第143章 江東退兵第586章 緊急商議第22章 臺前臺後的較量第609章 血戰西城(上)第979章 強佔廣陵第376章 江東初戰第602章 視察漢中第125章 柴桑陶氏第265章 諸葛之思第687章 反攻南陽第443章 馬騰的心思第951章 引水工程第422章 諸葛出使第1047章 雙重困惑第108章 鹿門書院第143章 江東退兵第311章 迎頭痛擊第384章 真正的勁敵第797章 人情薄面第243章 鐵騎來襲第500章 漢中出兵第756章 諸葛求和第1111章 鄴都隱憂第620章 全殲氐胡第136章 奪權第743章 各個擊破第146章 蔡家的思慮第169章 斬馬刀第178章 援軍到來第85章 火燒博望坡第482章 司馬懿獻計第307章 兩軍對陣第1055章 試探進攻第410章 銜尾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