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十七章 雷鋒震虜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今天真累,白天把沙子和水泥吊上樓,晚上又等人家送瓷磚,剛回來,累死,想斷更,卻不能,堅持,少點都щww..lā天籟小說這本書從開書到現在,我承諾過很多次,但經常自食其言,這點骨頭很慚愧。不過一直堅持完成作品,絕不太監爛尾的承諾,骨頭做到了,自始至終沒有辜負任何人。若論功過,怎麼也得四六開吧。諸君體諒些,骨頭畢竟現在都是租房子住,裝修的任何事都要自己去辦,無人可幫。另感慨一句:看着房子一點點的弄起來,真的很有成就感(水電防水已弄好,下面就是貼磚了)

西湖有三傑墓,宋之岳飛、明之於謙、張煌言。

不屬於這個時代的周士相改變了歷史,也改變了本應葬於西湖的蒼水公張煌言的命運。

如果沒有周士相,此時的蒼水公已經被清廷殺害。義士萬斯大與和尚直替這位漢人的民族英雄收屍,他的外甥朱湘玉到總督衙門買回舅父的級,葬於杭州南屏山北麓荔枝峰下,成爲與岳飛、于謙一同埋葬在杭州的第三位漢人民族英雄。

歷史已經改變,張煌言沒有成爲西湖的第三傑,卻依舊是周士相心目中的大英雄。

國破家亡欲何之?西子湖頭有我師。

日月雙懸於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抵達杭州的當日,周士相便領文武前往西湖祭拜了嶽武穆和於少保。

在嶽武穆前,周士相宣讀了定武帝的聖旨,旨意中賜封岳飛爲“忠義神武嶽王大帝”,同時將關羽從武廟遷出,定嶽王武穆爲“武聖”。

滿清遵關羽,抑貶岳飛,自是因爲其是漢人口中的異族。早在努爾哈赤時期,就在瀋陽修建了關帝廟,洪太當政之時,爲了淡化滿州異族色彩,制定漢化策略,包括四書五經在內的漢族文化經典被翻譯成滿文,供皇室貴族閱讀,這其中最受歡迎的就是《三國演義》。洪太在籠絡蒙古、要與蒙古聯合起來統治漢族的時候,就把滿清比作劉備,把蒙古比作關羽。

滿清擡高關羽地位,周士相自然要反其道而行,爲被滿清貶低的嶽王武穆正名,使他重入武廟,更將關羽“武聖”封號改封岳飛。此舉不僅是撥亂反正,更有一些不可告人考慮。自太平軍崛起廣東,軍中便多有羅教信徒廣爲散播周士相乃嶽王轉世,帶領天下漢人痛殺滿韃的。加封岳飛,自是貼合這一流言,使周士相的“武穆轉世”更具可信力。

祭祀于謙時,周士相親書匾額“丹心赤節”,以示對於謙抗擊瓦剌事蹟之肯定。

原清浙江布政使陳建德現爲浙江代巡撫,以他爲的一衆浙江降官爲南下入閩的蘇納部太平軍籌辦糧草及伕役之事甚爲得力,同時也竭力所能安定浙江局面,得到周士相的高度讚賞,贈以“浪子回頭金不換”以示鼓勵。若無意外,過些時日,陳建德頭上那代字定能減去。

祭祀嶽王墓和於少保墓時,周士相感慨之餘,無意提及南都玄武湖畔有“金陵夕照”美景,第二天陳建德便與一衆官員上書周士相,言稱杭州爲滿州荼毒十七年,今賴齊王率衆蕩平,恢復故國衣冠,爲使後人銘記,當於西湖建塔,一爲紀念,二爲震虜,三爲徹底掃蕩杭州的腥羶之氣。

周士相對此提議頗爲認可,手書“雷鋒震虜”四字賜下。陳建德等自是明白齊王心意,遂大興土木,竟將那西湖畔的雷鋒塔拆毀重建,將數萬滿城死者屍骨遷入,修建地宮,再以高塔壓之。此工程耗時三年之久,又擴建岳飛、于謙墓,塔成之日二墓一塔,相映成輝,足變了西湖半景。自此,杭州本地人也好,外地來杭者也好,凡至西湖遊景,入眼簾必是那高達數十丈的雷鋒塔。如此,“雷鋒震虜”便廣爲人知。

期間有一趣事,那雷鋒塔在民間流傳爲蛇妖白素貞鎮壓之地。此傳說經馮夢龍《警世通言》演義,又經數十年傳播,倒讓白蛇在民間得了許多同情。主持修塔的官員靈機一動,宣稱齊王大赦蛇妖,令她重歸仙班。如此一來,倒是得了許多百姓支持。周士相聽說此事後,索性將那白蛇與許仙的故事寫出,這故事和馮夢龍所寫自是大不相同,可卻和民間流傳有些相似,也更爲百姓喜歡。

“雷鋒震虜”並非周士相心血來潮所爲,而是有其深意,這深意乃是從“金陵夕照”所悟。

有鑑前世教訓,周士相擬加大漢人百姓對異族仇恨,要讓他們知道異族的可恨,但又不能僅限於史書,而是要讓他們時刻銘記。將這一極具意義之事和各地風景名勝結合,無疑更具效果。

時代永遠在展,社會也永遠在進步,王朝也終將逝去,中國大地唯一不變的便是風景名勝。將“愛國”、“愛族”主義放在這些風景名勝區,使人隨時可見,可知,要比單獨置於一地更有效果。

今日漢人所受苦難,當代記得,下代記得,百年千年又有誰記得?銘記歷史的終是少數,大多數的人只會“向前看”。既如此,那便讓他們不知也不行,讓他們不看也不行。縱使你再不願“正視”,歷史總在你眼前。

周士相計劃將來全國統一後,南北各方,中華大地,但有名盛風景,均要修建震虜名景,或與本來格局相合,或自行成景區。叫中國萬萬千千的百姓,人人都曉得那韃子的壞,曉得漢人的苦,曉得爲何要有“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八字格言。

清軍入關以來的歷次屠城,周士相也在着手修建相關紀念,如“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等,都要以官方形式固定紀念,不使後人淡忘。

將那白素貞的故事寫出,本是周士相閒來無事所爲,豈曾想,他不曾寫的白蛇子的故事,卻被揣磨上意的浙江官員們給編了出來。且編的有頭有眼,說那白蛇和許仙的兒子歷經輪迴,降於大明,苦心攻讀,終於殿試有名,考中狀元。那狀元當殿跪請皇帝和齊王,言及其母在雷鋒塔下苦難,請賜母出塔,這才遂有齊王頒令大軍抽乾西湖水,重修雷鋒塔,釋放蛇妖,改震滿韃的故事。

人的想象力是無窮的,揣磨上意的官員更是厲害。

狀元救母的故事很大程度上擡高了周士相的齊王地位,在故事中,他齊王比之民間傳說的宋朝“八賢王”都要英明,這自是讓周士相樂見其成。只是,定武恩科,是舉了狀元,可這狀元卻不姓許,而姓陳,不免和故事有所出入,實在是憾事。讓人啼笑皆非的是,那陳姓狀元知道了白蛇故事後,竟忽於一日報請朝廷許其歸複本姓,說他本是許家子,只因家貧這才入陳家,今考中狀元,當恢復本姓。朝廷訪查後,確是事實,便準陳狀元複本姓。本是尋常之事,可這狀元一改許姓,無知小民卻是更加信了白蛇傳說,一個個將這許狀元當成了文曲星下凡,敬佩得不得了。

陳狀元是出於何種目的改姓許,知曉內情的各有說法,周士相對此卻是不甚關注,不過這陳狀元改許姓,卻是又間接擡高了他在民間的地位,投桃報李,日後自是給了這許狀元若干好處。

閩親王病逝的消息是在十月初送到周士相手中的。國姓鄭成功的死,讓周士相感慨或許一個原有的時代已經逝去,一個新的時代真正開始。

金廈生了內戰。

內戰的雙方自然是奉鄭森遺命繼位的鄭襲,和鄭森生前怎麼都要處死的世子鄭經。

第一千零二章 吳三桂要北京,我們要關外第五百七十九章 三戰三捷第288章 賊秀才設伏第七百二十四章 老宗伯,可還認得在下!第635章 大丈夫當戰勁敵!第九百零六章 御駕北返第二百零八章 真響第八百六十九章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第九百四十九章 擁清伐明 下第八百五十章 大幕拉開第九百七十章 平了德翠樓第296 漢軍8大家第638章 怎麼會是他第七十九章 首級第八百二十七章 直白的語言第六百六十四章 我還像個秀才嗎?第一千九十五章 江南平亂第四百三十三章 狼狽爲奸 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糧食第一千七十六章 李來亨誤我大事!第九百四十六章 抓生口第五百七十六章 你們還能不能幹第一千零四章 大明不能有兩個皇帝第七百六十七章 永曆歸國 下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無恥賊秀才第七百零二章 黃袍加身第二百二十一章 流言第一百零四章 奪城第九百一十九章 長公主第八百一十九章 剜心肝 調血酒 祭孝陵第四百二十一章 我家大帥要做親王第一千七十一章 有奶就是娘第三百四十章 朝廷欽差第七百二十六章 這世道,爲官不易第九百零三章 又敗了?第六十三章 搶劫第六百六十三章 內閣 六部 小九卿第五百六十六章 人死了不打緊第一百七十章 攻守 九第五百六十一章 獵頭令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馬察泰,我是蘇納第四百三十二章 狼狽爲奸 上第一百零八章 投降第九百九十九章 遠征軍回調第五章 辮子第一千三十六章 清政府的首相公函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君主,爲天下公僕第五百六十五章 人命不值錢第五百零九章 梧州城破 上第一千零八章 賊秀才先動手第五百三十六章 廣西狼兵第八百八十九章 炮擊金旗第一千九十六章 錦衣內衛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獵頭令第一百九十五章 官辦第三百五十八章 沒有退路第八百四十一章 都殺了第五百六十一章 獵頭令第五百三十四章 威脅第一百七十七章 攻守 十六第五百八十章 消失的明軍第八百八十一章 我鰲拜自個領死去!第一千零四章 大明不能有兩個皇帝第七百六十三章 武昌水營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進三江口第二十章 風起第六百二十四章 老夫人什麼意思第四十六章 侍女第一千二十六章 朱由榔之死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征兵力第六百五十八章 千秋史冊憑誰作第八百一十六章 做李自成還是左良玉?第九百七十章 平了德翠樓第八百三十一章 刀要見血第一千四十七章 雷鋒震虜第九百零三章 又敗了?第一千一十三章 天子安危事大第六十章 礦工第三百八十三章 我要做親王第二百四十二章 決戰 十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賜婚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第三百五十四章 要打就打最強的第二百四十八章 讓城第三百五十四章 要打就打最強的第九百七十三章 暫罷朝會第八百四十六章 那就拼了吧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明還有救第七百四十八章 事不過三第三百一十一章 滿州娘們第四百九十章 獅子大開口的宗室第九百零八章 梅花山 可不訂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太后的孃家第二百四十六章 戰後第三百九十章 易幟反正 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路反正第三百一十章 砍人不砍馬第九百九十一章 賈老賊第三百七十六章 廣東的天要變了?第三十五章 民心
第一千零二章 吳三桂要北京,我們要關外第五百七十九章 三戰三捷第288章 賊秀才設伏第七百二十四章 老宗伯,可還認得在下!第635章 大丈夫當戰勁敵!第九百零六章 御駕北返第二百零八章 真響第八百六十九章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第九百四十九章 擁清伐明 下第八百五十章 大幕拉開第九百七十章 平了德翠樓第296 漢軍8大家第638章 怎麼會是他第七十九章 首級第八百二十七章 直白的語言第六百六十四章 我還像個秀才嗎?第一千九十五章 江南平亂第四百三十三章 狼狽爲奸 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糧食第一千七十六章 李來亨誤我大事!第九百四十六章 抓生口第五百七十六章 你們還能不能幹第一千零四章 大明不能有兩個皇帝第七百六十七章 永曆歸國 下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無恥賊秀才第七百零二章 黃袍加身第二百二十一章 流言第一百零四章 奪城第九百一十九章 長公主第八百一十九章 剜心肝 調血酒 祭孝陵第四百二十一章 我家大帥要做親王第一千七十一章 有奶就是娘第三百四十章 朝廷欽差第七百二十六章 這世道,爲官不易第九百零三章 又敗了?第六十三章 搶劫第六百六十三章 內閣 六部 小九卿第五百六十六章 人死了不打緊第一百七十章 攻守 九第五百六十一章 獵頭令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馬察泰,我是蘇納第四百三十二章 狼狽爲奸 上第一百零八章 投降第九百九十九章 遠征軍回調第五章 辮子第一千三十六章 清政府的首相公函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君主,爲天下公僕第五百六十五章 人命不值錢第五百零九章 梧州城破 上第一千零八章 賊秀才先動手第五百三十六章 廣西狼兵第八百八十九章 炮擊金旗第一千九十六章 錦衣內衛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獵頭令第一百九十五章 官辦第三百五十八章 沒有退路第八百四十一章 都殺了第五百六十一章 獵頭令第五百三十四章 威脅第一百七十七章 攻守 十六第五百八十章 消失的明軍第八百八十一章 我鰲拜自個領死去!第一千零四章 大明不能有兩個皇帝第七百六十三章 武昌水營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進三江口第二十章 風起第六百二十四章 老夫人什麼意思第四十六章 侍女第一千二十六章 朱由榔之死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征兵力第六百五十八章 千秋史冊憑誰作第八百一十六章 做李自成還是左良玉?第九百七十章 平了德翠樓第八百三十一章 刀要見血第一千四十七章 雷鋒震虜第九百零三章 又敗了?第一千一十三章 天子安危事大第六十章 礦工第三百八十三章 我要做親王第二百四十二章 決戰 十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賜婚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第三百五十四章 要打就打最強的第二百四十八章 讓城第三百五十四章 要打就打最強的第九百七十三章 暫罷朝會第八百四十六章 那就拼了吧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明還有救第七百四十八章 事不過三第三百一十一章 滿州娘們第四百九十章 獅子大開口的宗室第九百零八章 梅花山 可不訂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太后的孃家第二百四十六章 戰後第三百九十章 易幟反正 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路反正第三百一十章 砍人不砍馬第九百九十一章 賈老賊第三百七十六章 廣東的天要變了?第三十五章 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