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十八章 汪士榮在此!

崑山葉家出了一個大清探花郎,可大明朝卻因爲一文錢就不認這個探花郎,這讓葉家對大明朝恨透了。.

歷朝歷代,都是善待敵對方有功名的降員。即便是一個進士,都要厚待,況堂堂探花郎?

那賊秀才自己也是秀才出身,讀書人一員,難道不知道探花對於讀書人意味着什麼?

葉方藹知道自己被革去功名,貶爲平民那刻,真是如五雷轟頂。他若記得沒錯,當日在揚州城,賊秀才對他主動鞍馬執鞭可是讚賞有加的!這怎麼說翻臉就翻臉了呢!

葉方藹心中鬱結難平,尤其是他當知道自己被革去功名的原因竟是因爲他葉家欠了一文錢的賦稅後,當真是又氣又急,險些看不開就此瘋了。

什麼都完了,家產錢財被太平軍強盜般的奪去,十年寒窗苦讀的功名也被賊秀才無恥的革去。絕望之下的葉方藹想到了大清的好,於是,當滿州人的細作找到他時,他幾乎沒有任何猶豫就答應了對方。而在他將事情告訴自己的父親舉人葉天成時,葉天成也是沒有任何遲疑就堅定的支持了兒子,他要通過葉家自己的努力奪回他們失去的一切。

葉老爺葉天成這一次算豁出去了,造反,造大明的反,做大清的士紳!

腦袋後留條辮子是難看,哪怕依向要向大清交稅,可葉家總還是士紳中的一員,是有特權的一員,哪裡是現在這般什麼都沒有。

既已決定造反,葉天成也是孤注一擲了,他沒有了任何退路,如果攻不破崑山縣城,葉家就會族滅。

被革了探花郎的葉方藹從前表現得比他爹要強,現在,卻對自己的父親刮目相看。他從來沒有想到,自己的父親會如此果決,如此狠辣。

葉家是兩天前起事的,按照此前納蘭明珠的安排,葉家應當是在二十七號動手,那一天,整個江南對太平軍不滿的士紳都會動手。可以說是振臂一呼,四方響應。但因爲松江教民提前起事,打破了這一計劃,所以葉家不得不提前起事。提前起事的後果就是準備的武器並不充足,收買的江湖亡命徒也不夠數。

不過,哪怕準備得不充分,葉天成還是決定馬上起事。造反這種事,拖一天就危險一天,誰個敢保證官府不會因爲松江教民的事情查到他們葉家。於其等官兵上門,不如就這樣動手,總有個先機在手。

父子倆決定動手後,葉天成以莊客和親族爲骨幹,以做壽的名義將鎮裡的官吏請到了家,然後突然發難。解決了鎮裡的官吏後,葉天成親自帶着家丁威逼從前那些佃戶,誰個若不跟他葉家走,他葉老爺就請誰去做死鬼。

佃戶們都被嚇壞了,尤其是看到葉老爺將平日和村長走的近的那幾家統統投進了井裡後,他們也是沒了退路。要不跟葉老爺造反,葉家馬上就會要他們的命。

探花郎葉方藹親眼目睹了父親下令將幾家老老小小投進井中,初始,他有過遲疑,有過猶豫,有過不忍,可想到自己被革去的功名和納蘭大人對自己的許諾,大清對自己從前投敵罪行的寬恕,他的心頓時硬了。他理解父親的所做所爲,慈不掌兵,葉家參與造反,這本就是一條沒有任何退路的路,如果不向前,連朝後的資格都沒有。今天不處死這些人,不殺雞儆猴,這些佃戶和泥腿子就不會跟他葉家走。想要人順從聽話,拉攏是一個手段,恐嚇同樣也是一個手段。

葉天成打出了“復清”旗號,葉方藹也以探花的身份公然自居大清蘇州知府,父子倆糾合了六百多人造反。

葉家附近有個村子,村裡的年輕人蔘加太平軍的有十幾家,也是這片區域對官府政策執行最到位的一個村子。所以葉天成起事前就擔心這個村子裡的人會和葉家做對,給官府通風報訊,起事後,他親自帶人衝到了那個村子。可沒想到那個村子在從軍中退役下來的村長和治保隊長的組織下,及時敲響了村口高處的鐵鐘。鍾時驚動了村裡人,在村長和治保隊長的組織下,村裡的治安小隊竟然將葉家的隊伍擋在了村外。

葉家組織的人手畢竟是烏合之衆,沒有一個有過軍中經歷,故而面對堅守相拒的那些村民,葉天成也好,葉方藹也好,都是沒了辦法。最後,原先的管事,現在的千總宋三搬了個老辦法,就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葉天成聽了宋三的話,將家中的老底子都搬了出來,利誘剌激被他們裹挾來的佃戶往裡衝。

葉家的人很多,足足是那個村子治安小隊的幾十倍。重賞之下,真有幾個被錢財衝昏了頭的傢伙攻了進去,打開了一個缺口。葉天成隨即讓宋三帶着大隊人馬殺了進去。葉家的人衝進村子後,村子裡的人退到了村公所,繼續頑強抵抗。葉家久攻不下,這時探花郎出了主意,找來辣椒麪,架起火堆往公所裡薰,結果公所裡的人受不了衝出來,盡數被葉家的人殺害。

解決了這個被視爲“眼中釘”的村子後,葉天成率領亂民向崑山縣城殺去,途中又和陸家、王家、徐家等在清欠中被嚴重打擊的士紳大戶合兵,造反的隊伍一下達到了萬人以上。看到有這麼多人蔘與造反,葉天成信心更足。

與此同時,崑山最大布莊“德記”和“貴記”的東主趙光亭也召集了幾百人,他們殺豬爲宴,酒足飯飽之後,向着崑山縣城浩浩蕩蕩殺去。因爲和崑山另一個大商人陳家有矛盾,趙光亭半路又改變主意帶人去血洗陳家。不想陳家有備,於是雙方在龍泉村一帶相互仇殺,無辜百姓,牽連甚多。直到崑山暴亂被鎮壓後,趙光亭的隊伍還呆在龍泉村,他是吃了秤砣鐵了心要先幹掉老對頭陳百萬了。

崑山知縣孟某對於境內士紳造反並未及時察覺,事發時他正在治下週市鄉巡訪,結果被王家隊伍堵住殺害。孟知縣一死,參與造反的士紳們都以爲崑山縣城無人主持,必然擋不住他們。誰料當他們興高采烈的趕到崑山城下時,卻發現城門四閉,城上早已佈滿崗哨兵丁。

造反士紳們一下傻眼了,他們手裡可沒有攻城的武器,崑山城再小,也是有城牆保護的,沒有攻城器械,造反軍人數再多,也只得“望城興嘆”。

葉天成和葉方藹父子也奇了怪了,孟知縣是上午被王家殺掉的,他們下午就趕到城下,按理城中這會應該驚慌失措,無人組織,怎麼可能守備如此嚴密的。

就在父子二人和一衆造反士紳困惑之時,就聽城上傳來中氣十足的洪朗聲:“爾等謀逆之人聽着,我汪士榮在此,崑山便固若金湯。爾等若不想被族誅,速速放下兵器,自縛城下,否則,大兵一至,定叫爾等灰飛煙滅!”

第九百一十四章 漢人不如狗嗎!第五百四十七章 天無絕人之處第七百二十四章 老宗伯,可還認得在下!第六百四十三章 爲了旗人姑奶奶第四百四十二章 血戰玄武山第一千六十章 大禍已釀成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力將軍第二百三十二章決戰二第四百五十三章 頭不戴清天,腳不踏清地第六百八十四章 留得狡兔,走狗自存第279章 上3旗下5旗第七百七十章 江南無戰事第九百二十三章 漢奸無後第三十章 丁口第八百七十八章 大營救不得了第五十八章 存亡第九百零四章 大哥,你告訴朕怎麼辦第四百八十五章 一家不生 全村做牢第二百二十五章 誓言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何拋棄我!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力第七百八十四章 達素遣使第三十三章 解憂第五百六十四章 漢壯一家共赴國難第六百五十二章 殿下放心,卑職明白第二百四十章 決戰 十第九百四十三章 世子禍事第626章 恭請唐王監國!第三百一十三章 活活鋸了你第六百六十六章 親軍 湖南 湖北第五百零九章 梧州城破 上第一千六十四章 智勇過人唐三水第四百六十九章 濟度怎麼死的第七百八十七章 這天下是漢人的天下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復仇之戰的號角第一千一十九章 夔東有文督師在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我是去娶媳婦的第六章 敬佩第二百七十五章 成軍 上第六百六十一章 天下軍民聽誰的第九百五十七章 牢房卻是許多第六百八十二章 吳三桂的好心第五百一十一章 梧州城破 下第四百七十九章 是真是假?第六百四十三章 爲了旗人姑奶奶第二百五十六章 渡江第五百五十四章 人心算個什麼東西第二百五十八章 捷報第二百二十一章 流言第九百五十九章 親軍辦案第七百七十章 江南無戰事第七百三十二章 破金陵 不封刀第五百五十九章 平郡王第一百一十六章 軍法第一百一十八章 授旗第二十九章 成全第一千八十八章 當斷不斷 反受其害第九百二十八章 奏銷大案第八百一十九章 剜心肝 調血酒 祭孝陵第301章 賊秀才要打廣州第六百七十章 有違祖制第一百章 活該第七百二十二章 拿出你們的威風來!第八百七十章 鰲拜很欣慰第三十八章 大義第三百九十四章 滾雪球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人各有志第五百八十五章 探馬第八百三十三章 砍馬腳第一百八十七章 鹽貨第一百七十九章 收兵第八百四十一章 都殺了第四百一十三章 孤不惜數莖頭毛第六百七十五章 幹票大的第九百三十三章 盛京八旗入關第九百九十六章 定武嫡侄第一千一十章攻心爲上 攻城爲下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戰在即第三百二十七章 新附兵的麻煩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敗第283章 10萬駕前軍第九百八十章 真正的脊樑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五大主力第七百四十六章 死亡之路第八百零九章 此幕何等熟悉第五十章 出征第五百零一章 昆明告急 肇慶軍議第六十五章 公文第九百一十五章 我大清還未亡呢第七百四十八章 事不過三第一百零二章 信物第七百八十章 妻、子俱付我食之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把的人質第二百五十三章 勤王?第一千一十一章 錢多人傻速來第二百三十四章 決戰 四第八百九十八章 馬鷂子衝營第七百六十九章 江北大營第五百三十九章 那秀才做的有些過了第二百一十四章 鏖戰
第九百一十四章 漢人不如狗嗎!第五百四十七章 天無絕人之處第七百二十四章 老宗伯,可還認得在下!第六百四十三章 爲了旗人姑奶奶第四百四十二章 血戰玄武山第一千六十章 大禍已釀成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力將軍第二百三十二章決戰二第四百五十三章 頭不戴清天,腳不踏清地第六百八十四章 留得狡兔,走狗自存第279章 上3旗下5旗第七百七十章 江南無戰事第九百二十三章 漢奸無後第三十章 丁口第八百七十八章 大營救不得了第五十八章 存亡第九百零四章 大哥,你告訴朕怎麼辦第四百八十五章 一家不生 全村做牢第二百二十五章 誓言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何拋棄我!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力第七百八十四章 達素遣使第三十三章 解憂第五百六十四章 漢壯一家共赴國難第六百五十二章 殿下放心,卑職明白第二百四十章 決戰 十第九百四十三章 世子禍事第626章 恭請唐王監國!第三百一十三章 活活鋸了你第六百六十六章 親軍 湖南 湖北第五百零九章 梧州城破 上第一千六十四章 智勇過人唐三水第四百六十九章 濟度怎麼死的第七百八十七章 這天下是漢人的天下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復仇之戰的號角第一千一十九章 夔東有文督師在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我是去娶媳婦的第六章 敬佩第二百七十五章 成軍 上第六百六十一章 天下軍民聽誰的第九百五十七章 牢房卻是許多第六百八十二章 吳三桂的好心第五百一十一章 梧州城破 下第四百七十九章 是真是假?第六百四十三章 爲了旗人姑奶奶第二百五十六章 渡江第五百五十四章 人心算個什麼東西第二百五十八章 捷報第二百二十一章 流言第九百五十九章 親軍辦案第七百七十章 江南無戰事第七百三十二章 破金陵 不封刀第五百五十九章 平郡王第一百一十六章 軍法第一百一十八章 授旗第二十九章 成全第一千八十八章 當斷不斷 反受其害第九百二十八章 奏銷大案第八百一十九章 剜心肝 調血酒 祭孝陵第301章 賊秀才要打廣州第六百七十章 有違祖制第一百章 活該第七百二十二章 拿出你們的威風來!第八百七十章 鰲拜很欣慰第三十八章 大義第三百九十四章 滾雪球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人各有志第五百八十五章 探馬第八百三十三章 砍馬腳第一百八十七章 鹽貨第一百七十九章 收兵第八百四十一章 都殺了第四百一十三章 孤不惜數莖頭毛第六百七十五章 幹票大的第九百三十三章 盛京八旗入關第九百九十六章 定武嫡侄第一千一十章攻心爲上 攻城爲下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戰在即第三百二十七章 新附兵的麻煩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敗第283章 10萬駕前軍第九百八十章 真正的脊樑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五大主力第七百四十六章 死亡之路第八百零九章 此幕何等熟悉第五十章 出征第五百零一章 昆明告急 肇慶軍議第六十五章 公文第九百一十五章 我大清還未亡呢第七百四十八章 事不過三第一百零二章 信物第七百八十章 妻、子俱付我食之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把的人質第二百五十三章 勤王?第一千一十一章 錢多人傻速來第二百三十四章 決戰 四第八百九十八章 馬鷂子衝營第七百六十九章 江北大營第五百三十九章 那秀才做的有些過了第二百一十四章 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