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蘿蔔與坑

按照〖中〗國的法律,大選只選出總統,並不消同選舉誕生內閣。

也就是說,在大選之前,選民只知道誰將競爭總統與副總統的寶座。要等到大選結束之後,下一任總統、也就是在大選中勝出的競選者,才需要向在十二月一日復會的國民議會遞交內閣成員名單,並且在次年一月十一日,也就是總統宣誓就職之前,讓內閣部長級成員得到國民議會的支持。

這裡,存在一個問題。

這就是,如果總統提交的內閣成員名單遭到否決,沒有能夠在一月十一日之前獲得國民議會的支持,那麼總統就無法宣誓就職。

所幸的是,〖中〗國的選舉法也對此做了明確規定。

如果當選總統沒有能夠在一月十一日宣誓就職,那麼現任總統的任期將延長一個月,直到二月十一日。如果當選總統在二月十一日之前,仍然因爲內閣成員問題,而沒法宣誓就職的話,就將重啓大選,而現任總統的任期將自動延長到下一位當選總統組建內閣,並且正式宣誓就職的那一天。

當然,出現這種情況的可能性幾乎爲零。

這就是,在大選的時候,還將更換半數國民議會議員,而鼻選總統的政黨往往能夠在國民議會獲得多數支持。

即便沒有多數支持,當選總統也能夠跟國民議會妥協。

在一九六五年,席存瑞就因爲沒有能夠在國民議會獲得多數支持,不得不在組建內閣的時候跟國民議會中的中華復興黨議員妥協,即在內閣中爲中華復興黨留了三個部長席位,從而獲得了部分中華復興黨議員的支持確保其提交的內閣成員名單能夠在一九六六年一月十一日之前獲得通過。

事實上,在選舉法生效之後的五十多年裡,都沒有發生過重啓大選的事情。

要到二十一世紀的第二個十年,這些爲特殊情況裝備的條款才能發揮作用,即當選總統沒有能夠在二月十一日之前組建內閣被迫重新進行大選,而下一位當選總統的就職時間推遲到了七月十一日。

因爲五年總統任期得到了憲法修正案的保證,所以在二零一九年的大選推遲到了二零二零年上半年。此後,當選總統宣誓就職的時間也改到了七月十一日,很多相應的政府計劃也順延了半年。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WWW• т tκa n• c○

雖然在競選期間,席存瑞不需要組建內閣但是在組建競選團隊的時候,他就必須對內同職位做出明確安排。

說白了這是拉攏競選夥伴的最好辦法。

即便總統只一個,但是部長卻有很多個。此外,並非所有政溶家都適合當總統也不是所有政治家都願意當總統。政治家有很多類型,有些人更適合擔任政府官員,有些人則適合爲決策者出謀劃策。

明確主要成員的位置,才能夠讓他們盡心竭力的爲總統服務。

這就好比企業老闆給職員期權一樣,只有把企業辦好了讓企業上市,職員才能把手裡的期權和約兌換成現金。

競選活動開始的時候,席存瑞就對內閣部長的位置做了明確安排。

因爲是競選連任,所以大部分部長的位置都能得到保留,或者是讓幾個部長相互交換屁股下的座椅。

當時,最大的變動就是國防部長人選。

雖然丁明聰的管理能力無與倫比,控制經費的手段十分厲害但是事實已經證明,他不是一名合格的戰時國防部長。如果沒有危地馬拉戰爭,丁明聰肯定能在國防部長的位置上幹出一番成績來。可是在與戰爭有關的問題上,丁明聰簡直就是個白癡而且他的所作所爲已經讓軍方嚴重不滿了。

顯然,丁明聰必須離開國防部。

按照席存瑞的設想如果能夠安排一名具有軍方背景的政治家來擔任國防部長,最好是一名退役將領,那麼他就可以把丁明聰放到國務院〖總〗理的位置上去,而且向軍方保證不會給予〖總〗理太多實權。

可惜的是,在顧祝同復出之前,鼻存瑞找不到合適的人選。

事實是,在當時的中華〖民〗主黨內,根本就沒有一個具備這些條件的黨員。

在這種情況下,席存瑞不得不考慮跟對手妥協,即在大選勝出之後,任命一名中華復興黨的黨員擔任國防部長。

當然,席存瑞還有另外一個考慮。

這就是,如果他僥倖贏得了大選,也未必能在國民議會獲得多數支持,勢必會出現一九六五年的那種情況。爲了成功組閣,他必須向敵對黨派妥協,也就必須在內閣中爲中華復興黨留下幾個關鍵位置。

顯然,把國防部長的位置讓出去,能夠達到一箭雙鵰的目的。

只是,顧祝同的復出,讓席存瑞沒能走到這一步。

毫無疑問,顧祝同是國防部長的理想人選。要知道,在他擔任參謀長會議〖主〗席期間,實際上行使的是國防部長的權力。也就是說,顧祝同非常熟悉國防部的情況,也能夠如臂使指般的管理國防部,只不過由參謀長會議〖主〗席轉變爲了國防部長。身份的變化,對他管理國防部有很大的幫助。

問題是,顧祝同願意擔任國防部長嗎?

對此,席存瑞很是懷疑。

別忘了,顧祝同在離開海軍的時候還不到六十歲。只要他願意,完全可以在海軍參謀長的位置上再幹十年,甚至是二十年,而只要輪到他擔任參謀長會議〖主〗席,那他就是沒有名分的國防部長。

說白了,只要顧祝同想當國防部長,完全沒有必要隱退。

顯然,國防部長這個位置對顧祝同沒有太大的吸引力。這就好比當一個重慶遊客到上海旅遊的時候,接待他的朋友帶他去吃火鍋一樣。

爲此,席存瑞也做了準備。

這就是,如果顧祝同不打算出任國防部長,那就讓他擔任國務院〖總〗理,而丁明聰則留任國防部長。

當時,席存瑞已經暗示了丁明聰,也得到了丁明聰的認同。

只是,席存瑞沒有直接向顧祝同提出出任國務院〖總〗理這件事。

原因很簡單,席存瑞有一個擔憂。

顧祝同復出,而且高調支持席存瑞,使其鋒芒蓋過了席存瑞。如果考慮到顧祝同在軍隊中的影響力,那麼他的實際地位已經超過了席存瑞。顯然,如果給予他高位,那麼下一屆政府就不是席存瑞的政府,而是顧祝同的政府。到時候,國務院〖總〗理的權力將超過總統,而總統就將成爲擺設。

顯然,席存瑞不希望出現這樣的局面。

不管顧祝同在政治上表現得多麼開明,他都是軍人,有着軍人的特點,誰也不能保證他在掌握大權之後不會變味。

要知道,當年馮承乾爲了讓吳鐵生與劉伯恩引退,差點親手發動軍事政變。

爲了防止軍人專權,馮承乾在隱退之前,推動國民議會通過了很多在十年前看上去毫無意義,而現在卻至關重要的法案,其中就包括了對總統身份做出了明確限制、以及對軍人政治立場做出規定的選舉法。

連馮承乾都在處處防範軍人,席存瑞自然不敢掉以輕心。

不管怎麼說,顧祝同都不是馮承乾那樣的領袖,至少他的表現,還遠遠無法跟馮承乾相提並論。

可以說,在大選結果出來之前,最讓席存瑞費心的就是顧祝同在內閣中的位置。

只是,讓席存瑞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顧祝同盯住的不是國防部長的位置,也沒有想過要成爲國務院〖總〗理。

十一月二十二日,顧祝同親自找到席存瑞,提出組建航空航天部。

更重要的是,顧祝同明確提到,他希望成爲第一任航空航天部部長。

當時,席存瑞還以爲自己聽錯了。

他沒有聽錯,顧祝同也沒有說錯。

這下,席存瑞不再擔心什麼了。

雖然組建一個新的部級單位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這顯然是最好的結果,也同時消除了席存瑞的所有煩惱。

十二月一日,國民議會復會的第一天,席存瑞就提交了組建航空航天部的議案。

爲了推動國民議會通過這項議案,顧祝同以政府顧問的身份親自前往國民議會,分三次做了陳述,並且參與了兩次辯論。

當然,這只是走過場。

在十二月十二日的表決中,該議案以絕對多數獲得通過。

按照國民議會通過的決議,總統在組建新的內閣政府時,將增加一個部長席位,並且正式組建航空航天部。

當然,在席存瑞提交的內閣成員名單中,航空航天部部長人選就是顧祝同。

顯然,這在外界的預料之外。

在顧祝同去國民議會做陳述的時候,很多人都認爲他將出任國務院〖總〗理,即他以下任〖總〗理的身份推動組建新的部門。

消息傳出去之後,甚至導致席存瑞政府的支持率在十二月底降低了十個百分點。

顯然,民衆更希望顧祝同擔任國防部長、或者是國務院〖總〗理,希望顧祝同結束〖中〗國軍隊在危地馬拉遭受的磨難。

果真如此的話,那絕對是大材小用。

當時,沒有多少人明白顧祝同爲計麼要屈駕擔任一個新部門的部長,連席存瑞都有點想不明白。

只是,三十多年後,所有人都知道顧祝同爲什麼要做出這樣的選擇。

第102章 搶先一步第529章 東進通道第89章 聯合進攻第139章 轉折點第181章 總體戰局第482章 前進基地第98章 軍人的眼光第165章 落幕之戰第98章 游擊隊員第41章 開天闢地第119章 躲藏第174章 欲擒故縱第558章 由攻轉守第84章 見好就收第480章 鉤心鬥角第353章 兵貴神速第250章 後繼乏力第353章 兵貴神速第527章 繼續前進第301章 優劣有別第160章 餘熱第114章 波濤再起第506章 進軍古巴第357章 過分要求第161章 勝利第418章 進佔英國第326章 炮擊戰術第178章 參謀的戰爭第93章 特殊任務第95章 偶然遭遇第161章 勝利第292章 高下立見第47章 風波不歇第485章 加勒比海第476章 致命錯誤第213章 難以揣摩第二百一十二二章 遭遇第151章 箭已離弦第124章 轟炸機的剋星第102章 反客爲主第128章 臨時政府第51章 攻守同盟第37章 出發第404章 毀滅之路第353章 兵貴神速第29章 驟起波瀾第576章 聲東擊西第396章 一再推遲第143章 趕赴戰場第168章 創造機會第302章 衝動與理智第414章 走投無路第6章 長遠之計第156章 歐戰烽煙第81章 遭遇戰第226章 越俎代庖第513章 鋼鐵與烈火第254章 下一步第8章 三權第97章 將錯就錯第200章 以小搏大第88章 同胞兄弟第65章 攻擊開始第29章 一八九二第104章 戰略失誤第162章 巔峰對決第371章 等待時機第483章 最佳選擇第549章 糧草先行第30章 始作俑者第479章 絕地反擊第327章 死戰到底第207章 冒險第72章 生死抉擇第464章 老友相見第352章 快馬加鞭第105章 不抱希望第72章 生死抉擇第163章 聲東擊西第145章 傾斜的天平第82章 預料之外第138章 讓步第523章 轟炸與封鎖第53章 倒計時第570章 大舉進攻第267章 孤軍深入第234章 強大的外表第22章 只缺艦隊第210章 章 撲朔迷離第2章 笑談天下第251章 偃旗息鼓第385章 掉隊第68章 不放棄第489章 截擊機第235章 棋逢對手第400章 兩害相權第159章 主動權第577章 信號第238章 功虧一簣第85章 嘎然而止
第102章 搶先一步第529章 東進通道第89章 聯合進攻第139章 轉折點第181章 總體戰局第482章 前進基地第98章 軍人的眼光第165章 落幕之戰第98章 游擊隊員第41章 開天闢地第119章 躲藏第174章 欲擒故縱第558章 由攻轉守第84章 見好就收第480章 鉤心鬥角第353章 兵貴神速第250章 後繼乏力第353章 兵貴神速第527章 繼續前進第301章 優劣有別第160章 餘熱第114章 波濤再起第506章 進軍古巴第357章 過分要求第161章 勝利第418章 進佔英國第326章 炮擊戰術第178章 參謀的戰爭第93章 特殊任務第95章 偶然遭遇第161章 勝利第292章 高下立見第47章 風波不歇第485章 加勒比海第476章 致命錯誤第213章 難以揣摩第二百一十二二章 遭遇第151章 箭已離弦第124章 轟炸機的剋星第102章 反客爲主第128章 臨時政府第51章 攻守同盟第37章 出發第404章 毀滅之路第353章 兵貴神速第29章 驟起波瀾第576章 聲東擊西第396章 一再推遲第143章 趕赴戰場第168章 創造機會第302章 衝動與理智第414章 走投無路第6章 長遠之計第156章 歐戰烽煙第81章 遭遇戰第226章 越俎代庖第513章 鋼鐵與烈火第254章 下一步第8章 三權第97章 將錯就錯第200章 以小搏大第88章 同胞兄弟第65章 攻擊開始第29章 一八九二第104章 戰略失誤第162章 巔峰對決第371章 等待時機第483章 最佳選擇第549章 糧草先行第30章 始作俑者第479章 絕地反擊第327章 死戰到底第207章 冒險第72章 生死抉擇第464章 老友相見第352章 快馬加鞭第105章 不抱希望第72章 生死抉擇第163章 聲東擊西第145章 傾斜的天平第82章 預料之外第138章 讓步第523章 轟炸與封鎖第53章 倒計時第570章 大舉進攻第267章 孤軍深入第234章 強大的外表第22章 只缺艦隊第210章 章 撲朔迷離第2章 笑談天下第251章 偃旗息鼓第385章 掉隊第68章 不放棄第489章 截擊機第235章 棋逢對手第400章 兩害相權第159章 主動權第577章 信號第238章 功虧一簣第85章 嘎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