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信號

帝國風雲sodu

在明白是怎麼回事之後,美軍開始調整作戰部署。

八月二十六日,美軍航空兵首先發力,當天就向萊克城派遣了近三千架次作戰飛機,只是收效甚微。

原因很簡單,中國空軍與海軍航空兵也在當天發力。

當天,僅飛往萊克城執行制空任務的戰鬥機就多達一千二百架次,而這僅僅是戰術航空兵在白天出動總量的四分之一。入夜之後,空軍的戰略航空兵還在陸戰隊的引導下,對萊克城進行了一次地毯式大規模轟炸,分成四個批次到達的一千多架轟炸機在萊克城上空投下了五千多噸炸彈。

顯然,中國軍隊投入的作戰飛機更多。

在當天的空戰中,雙方都有很大的損失,只是美軍的損失更大。

當時,中國海軍陸戰隊使用了一種非常先進的武器,即部署在裝甲車底盤上的機動式防空雷達。

早在大戰爆發前,中國陸軍就提出,希望研製一種機動式防空雷達。

可惜的是,這個提議很快就被丟進了垃圾筒裡,而主要原因就是,防空部隊被劃分給了空軍,陸軍僅保留了以裝備小口徑高射炮爲主的野戰防空部隊,而當時沒有人認爲應該爲小口徑高射炮配備昂貴的防空雷達。

顯然,在空軍中,防空部隊並不吃香。

到了大戰期間,研製機動式防空雷達才正式開始。有趣的是,主要投資者不是陸軍,而是海軍陸戰隊。原因很簡單,在戰鬥中,海軍陸戰隊對防空的要求更高,而且很多時候都不能指望得到戰鬥機的掩護,因此防空部隊具有很高的價值,而提高防空部隊的作戰能力就需要防空雷達。

問題是。機動式防空雷達的研製工作進行得並不順利。

除了陸戰隊沒有投入足夠多的資金之外,還與戰場局勢有關,即空軍與海軍一直掌握着戰場制空權,地面部隊的防空壓力並不大。特別是在一九四三年之後,中國軍隊完全掌握了戰場主動權,空中優勢極爲明顯,地面部隊受到的空中威脅非常小。也就沒有動力去提高防空部隊的作戰能力。

所幸的是,機動式防空雷達的研製工作並沒停止。

到一九四六年。研製工作加速。

有趣的是,動力來自戰敗後的英國。這就是,中國空軍的遠征軍在奪取了英國本土的機場之後,繳獲了幾部以卡車爲平臺的機動式防空雷達。雖然這只是幾部原形機,但是依然有着非常重大的意義。

事實上,英國是最早開發機動式防空雷達的國家。

這也沒什麼奇怪的,在日本戰敗之後。英國的防空壓力超過了其他國家,而且英國皇家空軍一直沒有掌握戰場主動權,也就不可能用戰鬥機來擔負所有防空任務,防空部隊有很大的作戰壓力。更要命的是,德軍在轟炸英國本土的時候,會重點打擊那些固定部署的防空雷達。結果就是,英國皇家空軍不得不花大力氣來研製機動式防空雷達,以增強防空部隊的生存能力與作戰能力。

當時,英國甚至在研製機動式的火控雷達。

只是,到戰敗的時候。這種能夠大幅度提高高射炮作戰效率的雷達並沒研製成功。

從英國獲得了幾部英國的機動式防空雷達之後,中國海軍陸戰隊加大了投資,在一九四七年底就獲得了第一部樣機。經過數個月的全面測試,這種具有重大意義的裝備在一九四八年第二季度開始量產。

因爲陸戰隊是主要投資者,所以陸戰隊獲得了優先採購權。

有趣的是,在雷達研製成功之後,空軍與陸軍都表現出了足夠的興趣,甚至希望能夠優先採購一批。後來。空軍與陸軍聯合研製了機動式火控雷達,只是在研製工作完成之前,受戰術目的不同。空軍與海軍分道揚鑣。後來,空軍把重點放在了大型雷達上。而陸軍則更加重視雷達的小型化工作,並且由此各自發展出了具有重大價值的雷達體系,成爲了中國軍隊在戰後研製防空雷達的兩大流派。

當然,在大戰期間,機動式防空雷達還非常原始。

在戰鬥中,機動式防空雷達的最大價值不是爲防空部隊服務,而是爲戰場上空的防空戰鬥機服務。說得簡單一些,就是用來探測附近的美軍戰機,以便讓執行防空任務的戰鬥機即使到達。

只是,在這場戰鬥中,機動式防空雷達的表現並不怎麼樣。

主要就是,地面部隊與空軍、或者是海軍航空兵的戰鬥機無法直接聯繫,而且雷達不具備敵我識別能力。

美軍沒能奪走制空權,主要是雙方飛行員的素質差距太大了。

在雙方戰鬥機的性能相差不大的時候,飛行員的素質將決定空戰的結局,而美軍飛行員的素質明顯差了許多。

只是,美軍不可能停下來。

二十七日上午,美軍的地面增援部隊到達。

可惜的是,最先到達的是一個步兵師,而且隸屬於佐治亞州國民警衛隊,美國陸軍的正規部隊還遠在一百多公里之外。

迎接美軍的不是中國海軍陸戰隊,而是成羣接隊的轟炸機與戰鬥機。

顯然,這也正是中國軍隊的慣用打法。

這就是,用轟炸來阻攔敵人的增援部隊,在地面戰鬥打響之前,儘可能的削弱敵人的戰鬥力。

當然,美軍也知道這一點。

問題是,美軍根本沒有別的選擇。

中國海軍陸戰隊正在強攻萊克城,守衛萊克城的美軍正在苦苦支撐,如果增援不能及時到達,那麼美軍的鬥志將在防線之前崩潰。

也許,美軍並不指望能夠守住萊克城。

可是,美軍必須在萊克城堅守。

原因很簡單,只有守住萊克城,才能夠讓部署在佛羅里達半島上的部隊撤出來,不然將有數十萬美軍被圍困在這座沒有出路的半島上。

事實上,這也是美軍瘋狂向萊克城增兵的主要原因。

在美軍增援萊克城的時候,部署在佛羅里達半島上的美軍增在向北撤退。

也就是說,美軍已經決定放棄佛羅里達半島了。

顯然,這些情況,讓中國海軍陸戰隊更加不敢鬆懈,也就成爲海軍陸戰隊不顧代價的強攻萊克城的主要原因。

消滅萊克城的十萬守軍只是次要目的,真正目的是圍殲南面的數十萬美軍。

二十八日,戰鬥達到白熱化狀態。

當天,三個陸戰師同時發起進攻,美軍則在每一塊陣地上堅持到了最後一刻,很多美軍營連級部隊都戰鬥到了最後一個人。

空中戰鬥也在這一天達到巔峰。

根據中國軍隊的作戰記錄,中國空軍與中國海軍總共出動了近七千架次作戰飛機,其中四分之三是戰術飛機。美軍的出動量也非常巨大,僅戰鬥機就出動了近三千架次,而且還在當天第一次出動了重型轟炸機。

只是,美軍的努力並沒收到效果。

在這天的戰鬥中,美軍損失了近五百架作戰飛機,其中有一百多架重型轟炸機,而中國海軍陸戰隊並沒有因此停止進攻。

二十九日清晨,三個陸戰師同時攻入了市區。

誰都知道,萊克城的戰鬥即將結束。

只是,美軍沒有放棄,反而在當天做了最後的努力。

在萊克城北面,四個美軍師一同向南推進,衝擊又第五十一陸戰師構築的防線,而美國陸軍航空兵動用了上千架戰鬥機爲進攻部隊提供掩護與支援。萊克城內,美軍也開始主動反擊,試圖吸引中國軍隊的注意力。

可惜的是,美軍的這些努力都等於白費。

天色暗下來的時候,中國海軍陸戰隊已經控制了萊克城三分之二的城區,第五陸戰師的一支突擊部隊還攻佔了美軍城防司令部。雖然突擊隊到達的時間稍微晚了一點,司令部的美軍官兵提前撤走,但是在匆忙撤退的時候,美軍沒能帶走通信設備,也就無法在其他地方建立司令部。

夜間,戰鬥的激烈程度絲毫沒有減弱。

似乎厭倦了跟美軍捉迷藏,也厭倦了這種無至盡的戰鬥,中國海軍陸戰隊在當天晚上投入了更多兵力。

當然,在夜間,雙方航空兵的出動效率都大幅度降低。

也就是說,在夜間決定勝敗的是炮兵。

爲此,中國海軍陸戰隊集中了三個陸戰師的炮兵部隊,以連爲單位,專門爲攻打城區的陸戰隊提供炮火支援。

戰鬥持續到天亮,萊克城易主了。

雖然最後一批美軍在三十日傍晚才投降,但是在三十日清晨,所有規模在營級以上的美軍部隊都被殲滅。

萊克城北面,美軍的增援部隊在三十日下午才停止進攻。

顯然,在萊克城守軍幾乎被全殲的情況下,前往萊克城不但沒有意義,還會平白無故的增加傷亡。

到這個時候,守衛佛羅里達半島的近三十萬美軍還沒有開始北上呢。

當時,離得最近的一支美軍在萊克城南面大約一百二十公里處,而且是一個步兵師,美軍的裝甲部隊原本部署在邁阿密附近,根本就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到達萊克城,更別說從萊克城突圍了。

陸戰隊攻佔萊克城,成爲一個重要的信號。

第567章 默默無聞第590章 爾虞我詐第147章 積極主動第317章 大膽行動第469章 勉力爲之第507章 空中突擊第218章 劍拔弩張第452章 直取要害第478章 接二連三第59章 深謀遠慮第177章 新局面第203章 勢在必行第140章 失控第247章 操之過急第300章 艦隊出發第5章 明爭暗鬥第336章 勝利在望第75章 出發第513章 鋼鐵與烈火第119章 賭注第313章 用行動證明第163章 外交努力第141章 斷裂第577章 信號第158章 野心家第384章 最後的機會第201章 禮貌的外衣第123章 主動出擊第327章 死戰到底第64章 關鍵情報第478章 接二連三第425章 明確目的第33章 一意孤行第235章 棋逢對手第450章 兵臨城下第494章 出其不意第209章 排兵佈陣第189章 撤退與追擊第147章 最後的機會第55章 風雲再起第627章 應急手段第29章 一八九二第361章 強行出征第231章 悲劇命運第37章 後遺症第565章 遭遇戰第420章 新挑戰第3章 鐵打的軍營第73章 別無選擇第257章 關鍵島嶼第313章 用行動證明第154章 致命缺陷第381章 震驚之餘第25章 能打就打第119章 躲藏第368章 以退爲進第48章 獵人與獵物第15章 開拓者第90章 力挽狂瀾第33章 一意孤行第147章 積極主動第80章 全速北上第489章 截擊機第410章 引狼入室第6章 整裝待發第71章 替死鬼第103章 餘波第602章 首腦會晤第213章 難以揣摩第612章 決裂第534章 功敗垂成第307章 一決雌雄第332章 進軍悉尼第499章 一鼓作氣第43章 大型化第612章 決裂第120章 困獸猶鬥第177章 新局面第347章 刻不容緩第21章 特工的本色第305章 戰鬥隊列第241章 將錯就錯第112章 找事做第589章 人才第一第62章 搭檔第361章 強行出征第567章 默默無聞第319章 別無選擇第176章 重頭戲第15章 開拓者第137章 受夠了第50章 誰去誰留第241章 將錯就錯第406章 戰鬥到最後第11章 主動出擊第575章 向東推進第121章 拷問第291章 將錯就錯第187章 馬拉松第495章 穿梭轟炸
第567章 默默無聞第590章 爾虞我詐第147章 積極主動第317章 大膽行動第469章 勉力爲之第507章 空中突擊第218章 劍拔弩張第452章 直取要害第478章 接二連三第59章 深謀遠慮第177章 新局面第203章 勢在必行第140章 失控第247章 操之過急第300章 艦隊出發第5章 明爭暗鬥第336章 勝利在望第75章 出發第513章 鋼鐵與烈火第119章 賭注第313章 用行動證明第163章 外交努力第141章 斷裂第577章 信號第158章 野心家第384章 最後的機會第201章 禮貌的外衣第123章 主動出擊第327章 死戰到底第64章 關鍵情報第478章 接二連三第425章 明確目的第33章 一意孤行第235章 棋逢對手第450章 兵臨城下第494章 出其不意第209章 排兵佈陣第189章 撤退與追擊第147章 最後的機會第55章 風雲再起第627章 應急手段第29章 一八九二第361章 強行出征第231章 悲劇命運第37章 後遺症第565章 遭遇戰第420章 新挑戰第3章 鐵打的軍營第73章 別無選擇第257章 關鍵島嶼第313章 用行動證明第154章 致命缺陷第381章 震驚之餘第25章 能打就打第119章 躲藏第368章 以退爲進第48章 獵人與獵物第15章 開拓者第90章 力挽狂瀾第33章 一意孤行第147章 積極主動第80章 全速北上第489章 截擊機第410章 引狼入室第6章 整裝待發第71章 替死鬼第103章 餘波第602章 首腦會晤第213章 難以揣摩第612章 決裂第534章 功敗垂成第307章 一決雌雄第332章 進軍悉尼第499章 一鼓作氣第43章 大型化第612章 決裂第120章 困獸猶鬥第177章 新局面第347章 刻不容緩第21章 特工的本色第305章 戰鬥隊列第241章 將錯就錯第112章 找事做第589章 人才第一第62章 搭檔第361章 強行出征第567章 默默無聞第319章 別無選擇第176章 重頭戲第15章 開拓者第137章 受夠了第50章 誰去誰留第241章 將錯就錯第406章 戰鬥到最後第11章 主動出擊第575章 向東推進第121章 拷問第291章 將錯就錯第187章 馬拉松第495章 穿梭轟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