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最佳選擇

直接攻打古巴顯然不大現實,因此就只能選擇一座離古巴較近的島嶼。

理想的選擇有兩個,一是古巴東面的伊斯帕尼奧拉島,二是古巴南面的牙買加,只是這兩地都不易攻佔。

伊斯帕尼奧拉島太大了,面積相當於古巴的四分之三,而且有一千多萬人口。

顯然,攻打這座島嶼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也就會使接下來攻打古巴變得困難,甚至會使攻打古巴失去意義。原因很簡單,對於那些作戰半徑在四千公里以上的轟炸機來說,從古巴出發與從伊斯帕尼奧拉島出發基本上沒有區別,因此在佔領了這座島嶼之後,就沒有必要攻佔古巴了。

問題是,這只是對戰略航空兵而言。

如果轟炸能夠迫使美國投降,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事情,可是轟炸不奏效的話,就得直接攻打美國本土。

這樣一來,伊斯帕尼奧拉島就無法取代古巴了。

從伊斯帕尼奧拉島北上,需要經過巴哈馬羣島才能到達美國本土,而從古巴出發,則可以直接攻打美國本土。

顯然,如果以伊斯帕尼奧拉島爲基地,在登上美國本土之前還需要奪取一座前進基地。

當然,主要原因還是攻打伊斯帕尼奧拉島的代價太大了,僅準備工作就需要花上大半年的時間。

對中國軍隊來說,時間比什麼都寶貴。

排除了伊斯帕尼奧拉島,剩下的就是牙買加了。

問題是,牙買加在加勒比海里面,北面是古巴、東面是海地,往南則隔着加勒比海遙望南美大陸。

也就說,如果攻打牙買加,中國艦隊就必須進入加勒比海。

顯然,這是一件不大可能的事情。

原因很簡單。美軍已經在小安的列斯羣島設防,特別是在鄰近牙買加的幾座大型島嶼上部署了大量航空兵,中國艦隊不但沒有可能安全進入加勒比海,而且就算進去了,也不見得能夠打勝仗。

要知道,顧祝同手裡只有三艘艦隊航母。

跟強大的岸基航空兵相比,三艘艦隊航母搭載的艦載航空兵顯得極爲渺小。別說去奪取制空權,能不能頂住美軍的空中打擊都是個問題。至於用這三艘艦隊航母去支援攻打牙買加的作戰行動。更是很不現實。

這下,問題變得嚴重了。

兩個最優選擇都被排除在外,那就只能選擇不是那麼理想的目標,而剩下的,也只有波多黎各了。

如果把政治考慮進去,波多黎各纔是最佳選擇。

當然,在軍事上。波多黎各絕對不是最佳選擇。

最初,波多黎各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在美西戰爭結束之後,波多黎各連同菲律賓、古巴一同割讓給了美國。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波多黎各正式成爲美國的託管地,獲得了與夏威夷羣島、關島、菲律賓、阿拉斯加同等的地位,即都是僅次於州的行政區,因此這些海外領地的居民也沒有選舉權。

顯然,波多黎各不是美國的領土,卻等同於美國的領土。

這樣一來。在政治上,攻打波多黎各就不存在任何問題了。

不管怎麼說,拉美國家肯定不會對中國出兵攻打一塊屬於美國的領地產生反感,如果中國能夠在戰後賦予波多黎各獨立自主權,讓波多黎各成爲一個獨立的拉美國家,還能贏得很多拉美國家的好感。

當然,顧祝同也明白這個道理。

在馮承乾發來電報,提到讓他爲進軍古巴而努力的時候。顧祝同就知道,馮承乾是在暗示他去攻打波多黎各。

只是,在軍事上。攻打波多黎各並不容易。

雖然波多黎各不是美國的國土,但是在這座面積不算小的島嶼上。居住着差不多一千萬說拉丁語的居民。當然,這些居民不是美國人,卻享有一些特權,比如去美國本土旅行不需要辦理護照與簽證,只需要提交一份申請,在得到美國當局的准許之後,就可以前往美國的任何地方。美國參戰之後,甚至允許波多黎各人在美國本土定居,並且只要工作八年以上就能獲得美國公民身份。從一九四三年開始,美國當局開始允許波多黎各人蔘軍服役,而且只要服役滿三年就能獲得美國國籍。只是,美軍內部的種族歧視非常嚴重,所以美軍不得不專門組建波多黎各兵團。當然,波多黎各軍團與其他軍團,比如非裔軍團、亞裔軍團、拉美軍團一樣,存在嚴重的素質問題,甚至大部分士兵都是文盲,所以美軍從來沒有把這些少數族羣軍團派上正規戰場。

顯然,波多黎各人在感情上是傾向於美國的。

只是,平民還不是最大的問題。

不管怎麼說,平民就是平民,此外波多黎各的平民還不是美國的平民。

出於便於統治、維護社會治安等原因,美國在波多黎各事實了嚴格的禁槍令,只有獲得特別許可證的平民才能擁有槍支,而且這種由美國政府頒發的證件每年都要審查,持槍者只要違反了當地的法律,就會被立即剝奪持槍資格。也就是說,波多黎各人並不像美國人,每人都擁有持槍的權利。

要知道,美國是世界上最要強國中,唯一允許居民合法持有槍支的國家。

大戰爆發前,美國保有的槍支佔到了全球總量的一半以上,而且大部分都在民間,美軍佔有的比例非常低。

雖然沒有確切的統計數據,但是美國民間保有的槍支,肯定能做到人手一支。

在顧祝同看來,登陸波多黎各之後,只要能夠給佔領區的平民提供生活保障,社會治安就不會是太大的問題。

真正的問題,在駐守波多黎各的美軍身上,還有由美軍武裝起來的波多黎各軍團。

當時,顧祝同掌握的情報是,駐守波多黎各的正規軍在十萬左右,主力是美國陸軍的六個師,而波多黎各軍團的兵力在三十萬左右。只是,這支主要由當地人組成的部隊的兵力每天都在發生變化。

顯然,美軍肯定會死守波多黎各。

從地理位置上看,波多黎各是美軍守衛加勒比海的前沿陣地,丟掉了波多黎各,就很有可能丟掉整個加勒比海地區。

更重要的是,在這個戰場上,美軍已經沒有退路了。

別忘了,在攻打美國西海岸地區之前,中國軍隊就攻佔了巴拿馬,而且從美軍手裡奪得了基本完好的運河。

也就是說,只要有需要,中國海軍隨時可以從巴拿馬運河進入加勒比海。

這樣一來,美軍除了死守小安的列斯羣島之外,就沒有別的選擇了。

原因很簡單,通往南美洲的陸上交通已經被中國軍隊切斷,而小安的列斯羣島成爲了連接北美與南美的橋樑。

問題是,這是一條極爲漫長的“橋樑”。

在這座“橋樑”上,任何一個橋墩垮掉,都會導致整座橋樑癱瘓,而波多黎各就是其中的橋墩之一,還是最重要的一個。

顯然,如果丟掉了波多黎各,丟掉的就不僅僅是加勒比海地區,而是整個拉丁美洲。

這樣一來,攻打波多黎各肯定是一場苦戰。

所幸的是,島上總共只有十萬美軍,以及三十萬算不上是正規軍的波多黎各軍人。

按照顧祝同的估計,只要支援力量充足,四個陸戰師就足夠了。即便節外生枝,也只需要再投入兩個陸戰師。

顯然,從太平洋戰場上抽調六個陸戰師並不是什麼難題。

別忘了,美國西海岸地區的戰鬥,已經由陸軍擔當,大部分陸戰師已經撤走,留下的也主要負責守衛後方的港口。

更重要的是,登陸艦隊也可以抽調出來。

雖然接替顧祝同指揮作戰的魯志剛認爲,很有必要再發起一次登陸作戰,直接攻打美國東北部地區,但是魯志剛的提議還沒有得到批准,馮承乾也沒有想好要不要繼續在美國西海岸地區投入兵力。

也就是說,只要顧祝同絕得有必要,馮承乾肯定會把登陸艦隊派過來。

真正的問題,還是在戰鬥艦隊上。

當時,顧祝同手裡只有一支戰鬥艦隊,即整編之後的第43艦隊,第41艦隊與第42艦隊都在百慕大羣島。

當然,要不了多久,第43艦隊就將改名爲第61艦隊了。

問題是,僅僅只有一支戰鬥艦隊,顯然不足以攻打波多黎各,甚至連完成登陸前的火力準備都不夠。

奪取制海權沒有問題,而奪取制空權就是大問題了。

要知道,美軍在波多黎各修建了十多座機場,其中五座是大型正規機場,最多能夠部署近兩千架作戰飛機。更重要的是,波多黎各離美國本土不算遠,即便是戰術飛機,也能直接飛過來。也就是說,只要有需要,美軍隨時能夠向波多黎各增派航空兵,讓波多黎各變成一座堅固的堡壘。

當然,美軍不可能隨時都在波多黎各部署兩千架作戰飛機。

要知道,在德意聯軍準備攻打百慕大羣島的時候,美軍肯定得盯住那座羣島,也就會把航空兵放在東海岸地區。

即便如此,按照顧祝同的估計,沒有三支戰鬥艦隊,根本打不下波多黎各。

這樣一來,他就需要讓馮承乾再提供兩支戰鬥艦隊。(未完待續……)

第602章 首腦會晤第96章 突來的戰鬥第73章 東線開打第160章 餘熱第355章 左擋右支第599章 談判第141章 秘密行動第438章 聲東擊西第316章 放慢步伐第70章 目標出現第98章 伏擊圈第241章 奮起直追第236章 扛鼎之作第148章 警報第334章 進軍東南第63章 體能極限第258章 尼米茲猜想第139章 轉折點第二百一十二二章 遭遇第561章 更多選擇第249章 接踵而至第593章 寄生經濟第602章 首腦會晤第62章 勝負未定第449章 最後衝刺第209章 排兵佈陣第549章 糧草先行第60章 精氣神第490章 飛蛾撲火第613章 反差第431章 冒險第216章 爭分奪秒第536章 齊頭並進第560章 準備不足第220章 致命缺陷第418章 進佔英國第615章 簡單粗暴第22章 赴死之地第196章 新式武器第394章 拉鋸戰第327章 死戰到底第277章 迫不得已第36章 狼子野心第192章 工程師第412章 勞師遠征第197章 利器第87章 不戰而勝第431章 冒險第114章 波濤再起第59章 永遠銘記第521章 難題第357章 過分要求第126章 夾擊第472章 海上鷹眼第30章 偷襲第324章 尖端技術第393章 避實就虛第135章 爭分奪秒第197章 利器第11章 最高效益第595章 洗心革面第24章 航母熱潮第399章 欲蓋彌彰第45章 厚積薄發第220章 軍火貿易第12章 危機浮現第573章 出其不意第66章 主考官第376章 有備而來第61章 戰爭危機第343章 惡仗第203章 開闢新戰場第21章 特工的本色第603章 先入爲主第193章 偷襲計劃第240章 關鍵情報第218章 劍拔弩張第217章 全力以赴第340章 偵察干將第508章 錯誤的進軍第243章 消耗品第125章 特殊任務第118章 急流勇退第458章 激戰第68章 不放棄第100章 拖家帶口第496章 準備就緒第329章 乘勝進軍第30章 以質爲本第155章 走投無路第97章 血戰蔚山第140章 失控第10章 利益同盟第341章 進攻開始第591章 化敵爲友第46章 聯軍第86章 相互妥協第210章 此消彼漲第116章 主動出擊第125章 特殊任務
第602章 首腦會晤第96章 突來的戰鬥第73章 東線開打第160章 餘熱第355章 左擋右支第599章 談判第141章 秘密行動第438章 聲東擊西第316章 放慢步伐第70章 目標出現第98章 伏擊圈第241章 奮起直追第236章 扛鼎之作第148章 警報第334章 進軍東南第63章 體能極限第258章 尼米茲猜想第139章 轉折點第二百一十二二章 遭遇第561章 更多選擇第249章 接踵而至第593章 寄生經濟第602章 首腦會晤第62章 勝負未定第449章 最後衝刺第209章 排兵佈陣第549章 糧草先行第60章 精氣神第490章 飛蛾撲火第613章 反差第431章 冒險第216章 爭分奪秒第536章 齊頭並進第560章 準備不足第220章 致命缺陷第418章 進佔英國第615章 簡單粗暴第22章 赴死之地第196章 新式武器第394章 拉鋸戰第327章 死戰到底第277章 迫不得已第36章 狼子野心第192章 工程師第412章 勞師遠征第197章 利器第87章 不戰而勝第431章 冒險第114章 波濤再起第59章 永遠銘記第521章 難題第357章 過分要求第126章 夾擊第472章 海上鷹眼第30章 偷襲第324章 尖端技術第393章 避實就虛第135章 爭分奪秒第197章 利器第11章 最高效益第595章 洗心革面第24章 航母熱潮第399章 欲蓋彌彰第45章 厚積薄發第220章 軍火貿易第12章 危機浮現第573章 出其不意第66章 主考官第376章 有備而來第61章 戰爭危機第343章 惡仗第203章 開闢新戰場第21章 特工的本色第603章 先入爲主第193章 偷襲計劃第240章 關鍵情報第218章 劍拔弩張第217章 全力以赴第340章 偵察干將第508章 錯誤的進軍第243章 消耗品第125章 特殊任務第118章 急流勇退第458章 激戰第68章 不放棄第100章 拖家帶口第496章 準備就緒第329章 乘勝進軍第30章 以質爲本第155章 走投無路第97章 血戰蔚山第140章 失控第10章 利益同盟第341章 進攻開始第591章 化敵爲友第46章 聯軍第86章 相互妥協第210章 此消彼漲第116章 主動出擊第125章 特殊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