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糧草先行

轟炸行動持續了一個多月,空軍的重型轟炸機出動了數萬架次,向標定的軍事目標投下了近二十萬噸炸彈。

在此期間,後勤保障工作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着。

事實上,最大的問題就是後勤保障。

要知道,顧祝同的加勒比海與拉丁美洲戰區是離中國本土最遠的一個戰區,不管走哪條航線,船隊的往返週期都在四個月以上,如果把裝卸貨物的時間算上,着一個運輸週期差不多有五個月。

這就意味着,在發起攻擊之前,動用的運輸船隻只能運行一趟。

所幸的是,馮承乾把能夠調集到的船隻都交給了顧祝同,讓顧祝同決定這些船隻運送什麼貨物、走哪條航線、前往哪座港口。

當然,這也把顧祝同給累壞了。

雖然絕大部分工作都由參謀負責,但是做爲戰區司令官,顧祝同必須瞭解各種貨物的調配情況與儲備情況,然後才能決定運送的優先順序。當然,具體的陪送工作,則由司令部的參謀負責。

問題是,在加勒比海與拉丁美洲戰區,幾乎每種物資都缺。

最缺的是彈藥。

這也可以理解,戰略轟炸消耗了太多的彈藥。即便是“空中霸王”,每架次也要消耗掉六噸彈藥,最少都要用掉四噸,而這相當於戰鬥轟炸機出動十次的消耗量,而戰略航空兵的轟炸機都是羣體出動,平均每天的出動規模在一千架次以上,即每天都要消耗掉五千噸左右的彈藥,而一艘萬噸級彈藥運輸船一次運送的彈藥僅夠維持兩天的作戰消耗。按照運輸週期爲五個月爲準,總共需要一百五十艘這種萬噸輪,才能保證戰略航空兵正常出動。當時,爲該戰區運送彈藥的萬噸級彈藥運輸船總共還不到兩百艘。平均下來,每天的彈藥餘量還不到兩千噸。也就是說。一個月只能囤積五萬噸彈藥,而當時囤積下來的彈藥總量還不到四十萬噸。

更要命的是,這四十萬噸彈藥,並非全部可以通用。

原因很簡單,之前的彈藥運輸以滿足戰略航空兵爲主,而沒有優先照顧戰術航空兵,因此囤積的大多是用於戰略轟炸的高爆彈與燃燒彈。而主要用於攻擊加固軍事目標的半穿甲彈並不是很多。

根據戰區司令部的參謀估計,如果在四月底發起進攻。彈藥缺口在一百萬噸以上。

事實上,這還是非常保守的估計結果。

這就是,作戰行動以登陸彭薩科拉爲準,而且戰鬥進行得很順利,美軍沒有進行頑強抵抗,也沒有考慮隨後登陸邁阿密。如果實際情況並非如此,那麼彈藥的消耗速度肯定要比預期的快得多。

顯然。顧祝同不會指望美軍會在中國海軍陸戰隊登陸之後就繳械投降。

爲此,顧祝同訂下了一個目標,即在發起進攻之前,彈藥儲備要達到二百二十萬噸,最好能達到二百五十萬噸。

這就意味着,有大約兩百萬噸的缺口,需要兩百艘彈藥運輸船。

如果戰略轟炸同時進行,即空軍的戰略航空兵正常出動,那麼在二月底到四月底的兩個月裡面,需要三百二十艘萬噸級彈藥運輸船。即便按照顧祝同提出的最低標準,也需要三百艘。

事實上,這個數字,正是中國海軍彈藥運輸船的總量。

與彈藥一樣,燃油也極爲短缺。

原因一樣,戰略轟炸消耗了太多的燃油。事實上,在戰略轟炸中消耗的燃油比彈藥多得多。

一架“空中霸王”在滿油起飛的情況下,需要將近八噸航空汽油。而此時只能攜帶四噸炸彈。即便是滿載起飛,即在攜帶六噸炸彈的情況下,也能裝上六噸燃油。因此其消耗的燃油比彈藥還要多。

更重要的是,需要燃油的不僅僅是轟炸機。還有護航戰鬥機。

在作戰中,護航戰鬥機的彈藥消耗可以忽略不計,用掉的主要是小口徑炮彈與大口徑槍彈,而這些彈藥與海軍可以通用,而且一架戰鬥機一次最多也就用掉幾百公斤炮彈,如果沒有遇到美軍的防空戰鬥機,還能帶着彈藥返航。問題是,護航戰鬥機在執行任務的時候會燒掉很多燃油。

一架“海雕”執行一次護航任務就需要用掉差不多一點五噸航空汽油。

如果按照三比一的比例安排護航戰鬥機,而且半數護航任務由加勒比海與拉丁美洲戰區的航空兵承擔,那麼護航戰鬥機消耗的燃油相當於轟炸機羣的二十四分之一,平均每天要用掉大約三百噸燃油,一個月就是差不多一萬噸。

除此之外,偵察機、巡邏機、運輸機都需要航空汽油。

還有,陸戰隊的坦克戰車、海軍的艦艇與水上飛機,來自駐軍所使用的發電機都在無時不刻的消耗燃油。

根據戰區司令部做的統計,平均每個月的燃油消耗量在六十萬噸以上。

也就是說,需要動用三百艘萬噸級油輪,才能夠保證基本的燃油供應。即便部分燃油可以就近獲取,比如提供給戰艦的重油就可以在英國的港口獲取,用在坦克戰車上的柴油則可以從德意志第二帝國採購一部分,也需要差不多二百五十艘油輪晝夜不停的向加勒比海與拉丁美洲戰區運送燃油。

在二月底,戰區儲備的燃油總共還不到一百萬噸。

顯然,這遠遠不夠發動一次大規模登陸作戰行動。

按照戰區司令部參謀做的估計,燃油的缺口在兩百萬噸以上,如果戰況激烈,也許會達到三百萬噸。

當然,顧祝同沒有這麼樂觀,在他看來,即便儲備五百萬噸燃油也不過分。

只是,運輸與儲備燃油有一些很難解決的問題。

比如,把運到的燃油存放在什麼地方?

要知道,古巴與波多黎各都沒有大型油庫,美軍在港口修建的油庫,最多隻能儲備幾十萬噸燃油,而且這些油庫都遭到了破壞,需要花很多時間才能修復,而新建油庫需要花更多的時間。

顯然,顧祝同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可用。

爲此,顧祝同只能讓油輪來儲備燃油,即油輪在到達目的地後並不卸貨,而是留在港口裡面,在需要的時候才卸貨。

所幸的是,在攻佔了古巴全境之後,有足夠多的港灣來停放數百艘油輪。

豬灣、西恩富戈斯灣、聖地亞哥港、關塔那摩灣都有遼闊的水域,此外波多黎各的兩座港口也各能容納幾十艘油輪。如果有必要,還可以用上古巴北部海岸線上的港口,以容納更多的油輪。如果以安全爲目的,則可以讓大多數油輪留在巴拿馬的科隆港,或者是運河南面的巴拿馬灣,在有需要的時候再前往古巴。

當時,最嚴重的問題不是燃油儲備不足,而是儲備很不均勻。

爲了滿足戰略轟炸,儲備在古巴的大多是航空汽油,而用於海軍戰艦的重油與用於坦克戰車的柴油都非常有限。

顯然,這與接下來的作戰需求完全相反。

在登陸作戰中,艦隊承擔着重要的作戰任務,此外還需要爲各種各樣的運輸船隻提供重油,因此重油的消耗量是最大的。要知道,一艘快速戰列艦一次就能裝上幾千噸重油,而且最多隻夠全速航行幾天。登陸成功之後,進入地面作戰階段,而此事坦克戰車的燃油消耗量將急劇增加。一輛中型坦克,一次能用掉差不多一噸柴油,而且只能跑三百多公里,平均每兩天就要補充一次,而一個陸戰師有數百輛坦克戰車,還有更多的吉普車與卡車,在戰況激烈的時候,平均每天的柴油消耗量在兩千噸左右。如果投入十個陸戰師,每天將用掉上萬噸柴油。

當時,戰區儲備的重油不到十萬噸,柴油更是不到五萬噸。

顯然,顧祝同需要更多的重油與柴油。

相對而言,重油容易補充。主要就是,重油是石油粗加工的產物,而一些質量較好的原油甚至可以直接當成重油使用。比如產自北海的輕質原油就能直接用在戰艦的鍋爐上,而產自海灣地區的優質原油只需要進行脫硫處理就能用在戰艦上。也就是說,重油比其他成品油更易生產,產量也更大。

真正麻煩的是柴油。

柴油的生產工藝比重油複雜得多,而且產量也少得多。美軍一直堅持在坦克戰車上使用汽油發動機,就是因爲柴油的產量太少。德軍直到一九四五年,才陸續用柴油發動機取代了坦克戰車上的汽油發動機,也與柴油的產量有很大的關係。雖然中國軍隊一直堅持使用柴油發動機,但是並不表示中國有足夠的柴油產能。主要就是,柴油發動機比汽油發動機的性能好得多,且更加安全。

當時,戰區的柴油缺口差不多有一百萬噸。

可以說,這是一個幾乎無法解決的問題。中國本土的柴油庫存只有五十萬噸,即便中國煉油廠的月產量高達一百多萬噸,可是並非只供應一個戰區,因此能夠提供給加勒比海與拉丁美洲戰區的並不多。

對與機械化部隊來說,沒有燃油就等於什麼都不是。

第146章 主動權易手第462章 換位進攻第223章 集中攻擊第545章 陸海之爭第220章 軍火貿易第171章 殊途同歸第72章 相識恨晚第319章 別無選擇第167章 前奏第435章 亂中出錯第74章 機不可失第73章 東線開打第181章 總體戰局第27章 冷眼旁觀第22章 赴死之地第476章 致命錯誤第227章 遠程打擊第610章 你爭我奪第412章 勞師遠征第230章 進軍印度洋第107章 妥協第391章 些微遺憾第16章 以退爲進第220章 軍火貿易第57章 皇朝末日第564章 夢想與現實第96章 關鍵一戰第406章 戰鬥到最後第4章 風起雲涌第431章 冒險第58章 時機第369章 禍起蕭牆第405章 犧牲第540章 兵敗如山倒第263章 參謀長第58章 面對偉人第165章 落幕之戰第8章 人間地獄第375章 不是秘密第166章 做賊心虛第170章 軍備談判第463章 轉戰大西洋第196章 轉移重點第205章 戰爭需求第468章 風暴海洋第139章 轉折點第231章 悲劇命運第174章 射殺失手第8章 帝國時代第61章 戰爭危機第22章 只缺艦隊第131章 美國參戰第117章 僞裝第212章 出動第365章 急功近利第293章 準備開打第151章 醒悟太遲第225章 恰到好處第124章 各有打算第15章 生命的價值第83章 受捉弄第566章 報廢的港口第154章 致命缺陷第116章 目的地第402章 外強中乾第38章 大東溝第245章 錯誤連連第446章 兵貴神速第144章 大老闆第173章 極限攻擊第369章 禍起蕭牆第591章 化敵爲友第555章 從艦到岸第162章 巔峰對決第23章 士氣歸零第148章 劇變第66章 走向戰爭第439章 木已成舟第151章 醒悟太遲第540章 兵敗如山倒第97章 將錯就錯第77章 胸有成竹第193章 時代奇蹟第355章 左擋右支第27章 底牌第443章 大裁軍第455章 死戰難免第128章 走向戰爭第73章 戰機第609章 國防部第161章 勝利第378章 覺悟第73章 戰機第50章 誰去誰留第442章 證明第40章 列強幹涉第86章 相互妥協第32章 總統特權第166章 所羅門海第514章 後繼乏力
第146章 主動權易手第462章 換位進攻第223章 集中攻擊第545章 陸海之爭第220章 軍火貿易第171章 殊途同歸第72章 相識恨晚第319章 別無選擇第167章 前奏第435章 亂中出錯第74章 機不可失第73章 東線開打第181章 總體戰局第27章 冷眼旁觀第22章 赴死之地第476章 致命錯誤第227章 遠程打擊第610章 你爭我奪第412章 勞師遠征第230章 進軍印度洋第107章 妥協第391章 些微遺憾第16章 以退爲進第220章 軍火貿易第57章 皇朝末日第564章 夢想與現實第96章 關鍵一戰第406章 戰鬥到最後第4章 風起雲涌第431章 冒險第58章 時機第369章 禍起蕭牆第405章 犧牲第540章 兵敗如山倒第263章 參謀長第58章 面對偉人第165章 落幕之戰第8章 人間地獄第375章 不是秘密第166章 做賊心虛第170章 軍備談判第463章 轉戰大西洋第196章 轉移重點第205章 戰爭需求第468章 風暴海洋第139章 轉折點第231章 悲劇命運第174章 射殺失手第8章 帝國時代第61章 戰爭危機第22章 只缺艦隊第131章 美國參戰第117章 僞裝第212章 出動第365章 急功近利第293章 準備開打第151章 醒悟太遲第225章 恰到好處第124章 各有打算第15章 生命的價值第83章 受捉弄第566章 報廢的港口第154章 致命缺陷第116章 目的地第402章 外強中乾第38章 大東溝第245章 錯誤連連第446章 兵貴神速第144章 大老闆第173章 極限攻擊第369章 禍起蕭牆第591章 化敵爲友第555章 從艦到岸第162章 巔峰對決第23章 士氣歸零第148章 劇變第66章 走向戰爭第439章 木已成舟第151章 醒悟太遲第540章 兵敗如山倒第97章 將錯就錯第77章 胸有成竹第193章 時代奇蹟第355章 左擋右支第27章 底牌第443章 大裁軍第455章 死戰難免第128章 走向戰爭第73章 戰機第609章 國防部第161章 勝利第378章 覺悟第73章 戰機第50章 誰去誰留第442章 證明第40章 列強幹涉第86章 相互妥協第32章 總統特權第166章 所羅門海第514章 後繼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