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2章 國庫收支

聖京。皇城。

內閣副總理曾觀瀾、總參謀部總參謀左宗棠、新任財稅部副部長閻敬銘,警務部副部長何見機、農業部副部長吳棠等人,拜見中華帝國皇帝馮雲山。

原本的財稅部部長周勝坤調任直隸巡撫後,馮雲山任命滿清降臣閻敬銘爲財稅部副部長;原本的農業部部長劉長佑調任湖北巡撫,馮雲山任命滿清降臣吳棠爲農業部副部長。

閻敬銘,此人是道光年間的進士,曾任戶部主事和郎中,對戶部極爲熟悉,爲官清廉耿介,官聲不錯,加上馮雲山對其有些印象,好像記得他在歷史上算是滿清末年爲數不多的理財專家,又清正廉明,便破格提拔其爲財稅部副部長。

而吳棠也是馮雲山在查看滿清降臣後,記起這名晚清時非常有名的清正廉吏的,雖然其在家鄉興辦團練圍剿捻軍很是兇狠,但滿清滅亡後,還是投降了帝國。馮雲山命其爲農業部副部長,可謂大爲擢升他了,因此,他也是下定決心要報答聖恩。

馮雲山先是問了下曾觀瀾的一些政務。曾觀瀾說起鐵路和電報正如火如荼地大規模興建之中,然後,他重點對錢糧方面進行了稟報:“陛下,如今大規模興建鐵路和電報,還有地方官道的水泥路面興建,耗資巨大,具體數字還沒統計出來,但估計去年耗費不下三千萬聖元,今年恐怕更多,要達四千萬元。幸好,如今東京和南京兩地,還有寧波、福州、廈門、欽州等港口大規模發展貿易,加上聖京、東京、南京、蘇州、福州、臺灣等各地的工廠開始大規模投產,尤其是織布廠出產的新式布匹大量出產,除開出售給國內的百姓外,還遠銷日本,獲利頗豐,去歲單單出售的新式布匹就獲利超過三千萬元。還有各式南雜百貨,特別是五金類,還有火柴、燈油、毛巾、肥皂、蠟燭、紙張、玻璃等日用品,也超過三千萬元的盈利。至於其他的茶葉生絲和瓷器等出產,除去成本,更是獲利二千七百萬聖元,其中,單單出口部分便獲利一千六百萬聖元。最大的一項還是田土賦稅和關稅、鹽茶稅和車馬船運費,共得八千萬聖元。再加上對滿清和朝鮮、安南、孟加拉等地的繳獲,折算成聖元估計在二億三千萬元,去歲,我中華帝國的財稅收入一共三億九千七百萬聖元。

去歲的開銷方面,鐵路、電報、農田水利特別是黃河堤壩加固、官道和路橋、官倉等建設共花費七千八百萬聖元;給各地賑災購糧、購買機器、投資興辦工廠和廠礦、興辦學堂以及修建駐外領事館等一共耗資三千二百萬聖元;帝國官員俸祿、討虜軍軍餉以及武器採購、修建軍事設施以及其他雜項等,一共耗資二千五百萬元。去年帝國方面的總支出一共是一億三千五百萬聖元。

兩項一抵消,去年帝國國庫結餘2億6千2百萬聖元,加上前年一共結餘的3億4千萬聖元,如今帝國國庫一共有現錢6.02億聖元。陛下,這還不算前年攻佔北京城繳獲的滿清奇珍異寶的價值。那些奇珍古玩,根本就沒辦法估算價格,財稅部統計的,全是金銀銅錢等實實在在的錢財。”

曾觀瀾作爲內閣副總理,統管民政,相當於前朝的大學士,加上財稅部主官新近更換,國庫的收支便由他來稟報。

一旁的財稅部副部長閻敬銘點點頭,顯然,雖然他纔剛到任,也已經掌握了這些情況。

而一旁的警務部副部長何見機和農業部副部長吳棠,目瞪口呆起來,他們從沒想到帝國國庫竟然有如此多的錢財。六億聖元,就算按照如今每年帝國的花費一億三千萬聖元,每年一分收入都沒有,也可以花上四年多,更何況,每年還有大量的收入進賬。

吳棠還好點,進入內閣還沒多長時間,何見機可是老臣了,他可是知道,帝國去年的大肆興建工廠礦山,修築鐵路和官道,興辦電報,這些都是投資巨大,等日後投資出去的緩下來,或是有了回報,那便是更有不同了。

馮雲山對於自己的家底還是有些清楚,只是,他也沒想到會有這麼多!6億聖元!這,沒想到帝國的家底是如此厚實啊!

不過,他也看到,按照他的規劃,帝國的基礎設施仍舊是一片空白,鐵路、官道、電報、水利設施等還需要繼續加大投資興建才行,而修建學堂、興辦工廠、開採礦產等,更是不能停止和減弱,特別是兵餉和軍費開支,隨着帝國的軍隊數量增多和地盤的擴大,更是肯定會大幅增加,這樣一來,每年的開支更加會超過去年的1.35億元,達到1.7億甚至2億元。

而且,去年的結餘之所以那麼多,主要還是因爲戰爭的繳獲。一是攻佔了盛京和吉林等地,繳獲了大批滿清和蒙古的財富,二是討虜軍將士攻佔越南、加爾各答和達卡等地的繳獲,三是對帝國內部貪官以及遺留的滿清惡霸劣紳的追繳、房產店鋪變賣等收入。最多的還是對於東北一帶和蒙古等地的戰爭繳獲。而帝國原本留存的家底,多數也是從滿清身上,各州府官衙銀庫,特別是北京城的繳獲得來。

因此,馮雲山知道,這些錢財,以後不會再有了。除非像今年初這樣,攻佔朝鮮,但聽說朝鮮比較窮困,雖然從李氏和金氏那邊繳獲一些財物,但與滿清比起來,相距太遠,比較是偏遠的蠻邦,與滿清王朝的富饒,是沒辦法比的。

不過,發戰爭財的確是一個一本萬利的好辦法。但對於像朝鮮這樣,帝國直接佔領下來,兵將之設爲兩個直轄行省,戰爭的繳獲,還不如以後的開支來的多,若單純從眼前利益來說,不是個划算的買賣啊。不過,從政治和後世的利益出發,馮雲山還是選擇直接佔領,哪怕是花費巨大,這點帝國還是負擔得起。

對日本,還有緬甸、暹羅、馬來半島等這些國家地區,馮雲山還沒拿好主意到底如何處置爲好。若是單純按照後世的他來說,直接佔領,都象朝鮮和越南這樣,直接變爲帝國的直轄省份,這樣最好,也算爲中華民族開疆闢土,留下千古威名。但真的這樣做,還真不一定就是最好的選擇。越南和朝鮮的情況不一樣,它們自古以來就是華夏的屬國,而且整個社會的文化都深受華族和儒家的影響,又與中華帝國完全接壤,馮雲山這才採取直接吞併的做法,但像緬甸和馬來半島這樣的,又不一樣,文化不同,就算一時間佔領了,若是沒有儘快將其同化,很難真正地佔領下來,萬一等哪天帝國內亂,很容易變分崩離析,不但他們脫離出去,甚至還將原本帝國的領土也解析出去了。而且,強行佔領的代價非常巨大。因此,派兵攻佔後將其財富洗劫一空,再開展文化殖民和經濟殖民,這樣最爲划算,既不用花費巨大,甚至,還能大大地賺上幾筆。

當初,大不列顛帝國便是如此做派。不過,中華帝國與之相比,有巨大的優勢,便是人口衆多。想到這裡,馮雲山對於一直摸索的國事處理,又有了新的明悟。

ps:感謝一葉知秋的打賞!

第1029章 愛爾蘭自治(感謝鬼狐毒士大大打賞!)第九十二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一)第五十六章 兩廣方略(求收藏!推薦!)919章 大勝的何伯艦隊1019章 陷入愛爾蘭危機的英國第1350章 金融戰(上)733 章 四面出擊第316章 沈冬蓮的天王府見聞(上)第1049章 亂戰935章 烈火照亮了夜空736 章 購買諾福克海軍造船廠第381章 堅守武昌的曾國藩第1075章 選擇拼了第213章 開科取士(下)第608章 滿清認罪詔書的十宗罪第1126章 幕後真兇第1106章 首個目標——仰光港第541章 醫護兵第650章 陳桂堂被俘第1288章 便宜兒子回來了第294章 太平天國來人第164章 刺殺第238章 天地會義軍的安置第1295章 火藥托拉斯第845章 禁菸和興煙不矛盾第1120章 哥薩克騎兵的衝鋒第171章 虎門炮臺激戰(一)768章征討朝鮮(三)第386章 樂極生悲第1201章 西征軍大捷的震撼消息1018章 不能讓美利堅成長爲第二個中華帝國第228章 吳如孝歸來第437章 俘獲“密西西比”號巡洋艦906章 倫敦站站長曾紀澤1016章 特務司的算盤第292章 兵工廠第1130章 帝國交通的大發展第721 章 世上再無越南,唯有交趾和日南兩省第八十八章 永州土改試點(一)第202章 公審柏貴第677章 開挖河道第700 章 繅絲廠開工(上)第1144章 如何咽得下這口氣第1210章 新的內閣總理人選769章征討朝鮮(四)第685 章 貴州和衆人的歸附791章 法國要找事839章 歐洲局勢第二十六章 連克兩縣(下)第1223章 朝官變動第115章 廠東天地會起義(三)第343章 大沽口炮臺的陷落904章 英國的菜市場內閣798章 暹羅王艱難的抉擇第495章 洪秀全的招攬(求全訂支持)第206章 應對煙土貿易之策(上)第1326章 歐洲北面戰事(感謝燈泡和寶慶兩位老大打賞!)第207章 應對煙土貿易之策(下)第363章 討虜軍的攻勢第421章 吉爾杭阿最後的悲壯第299章 江忠源的毒煙緣分第1332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感謝書友無敵大燈泡的打賞!)933章 敵人是逃走還是陰謀827章 南洋新城——雞籠坡(下)779章 尊王攘夷第529章 聖國的軍艦也不少了第174章 虎門炮臺激戰(四)第559章 秦日綱搶走努爾哈赤的屍骸第686 章 天下名臣盡歸朕矣(大章)第619 章 飢也得擇食第437章 俘獲“密西西比”號巡洋艦第501章 翼王整軍攻佔金壇第564章 大沽口炮臺(雙倍最後一天求月票)876章 國力的發展764章 南洋戰略941章? 印度轟動第468章 謀劃緬甸戰略802章 佔領古晉899章 馮雲山的奸笑第1122章 陛下被行刺第620 章 對待恭親王和衍聖公的方法第1124章 這是皇帝自己放的煙霧?第684章 佔領巴蜀第606章 答應稱帝1011章 炮兵師和諾貝爾第六十二章 人財兩得(求推票!)754章 絕緣電纜和古塔樹948章 俄軍大敗第551章 重回前世之地第133章 突然有了個兒子(求收藏支持)781章 挖煤工伊藤博文937章?大獲全勝第268章 悲催的天京百姓第207章 應對煙土貿易之策(下)952章 給沙俄上眼藥737章 克里米亞戰爭結束第七十三章 被說服的尹頭領(求推薦)第1135章 陛下,法蘭西也無法戰勝中華帝國第1099章 英俄公使的失意第290章 建立標準度量衡
第1029章 愛爾蘭自治(感謝鬼狐毒士大大打賞!)第九十二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一)第五十六章 兩廣方略(求收藏!推薦!)919章 大勝的何伯艦隊1019章 陷入愛爾蘭危機的英國第1350章 金融戰(上)733 章 四面出擊第316章 沈冬蓮的天王府見聞(上)第1049章 亂戰935章 烈火照亮了夜空736 章 購買諾福克海軍造船廠第381章 堅守武昌的曾國藩第1075章 選擇拼了第213章 開科取士(下)第608章 滿清認罪詔書的十宗罪第1126章 幕後真兇第1106章 首個目標——仰光港第541章 醫護兵第650章 陳桂堂被俘第1288章 便宜兒子回來了第294章 太平天國來人第164章 刺殺第238章 天地會義軍的安置第1295章 火藥托拉斯第845章 禁菸和興煙不矛盾第1120章 哥薩克騎兵的衝鋒第171章 虎門炮臺激戰(一)768章征討朝鮮(三)第386章 樂極生悲第1201章 西征軍大捷的震撼消息1018章 不能讓美利堅成長爲第二個中華帝國第228章 吳如孝歸來第437章 俘獲“密西西比”號巡洋艦906章 倫敦站站長曾紀澤1016章 特務司的算盤第292章 兵工廠第1130章 帝國交通的大發展第721 章 世上再無越南,唯有交趾和日南兩省第八十八章 永州土改試點(一)第202章 公審柏貴第677章 開挖河道第700 章 繅絲廠開工(上)第1144章 如何咽得下這口氣第1210章 新的內閣總理人選769章征討朝鮮(四)第685 章 貴州和衆人的歸附791章 法國要找事839章 歐洲局勢第二十六章 連克兩縣(下)第1223章 朝官變動第115章 廠東天地會起義(三)第343章 大沽口炮臺的陷落904章 英國的菜市場內閣798章 暹羅王艱難的抉擇第495章 洪秀全的招攬(求全訂支持)第206章 應對煙土貿易之策(上)第1326章 歐洲北面戰事(感謝燈泡和寶慶兩位老大打賞!)第207章 應對煙土貿易之策(下)第363章 討虜軍的攻勢第421章 吉爾杭阿最後的悲壯第299章 江忠源的毒煙緣分第1332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感謝書友無敵大燈泡的打賞!)933章 敵人是逃走還是陰謀827章 南洋新城——雞籠坡(下)779章 尊王攘夷第529章 聖國的軍艦也不少了第174章 虎門炮臺激戰(四)第559章 秦日綱搶走努爾哈赤的屍骸第686 章 天下名臣盡歸朕矣(大章)第619 章 飢也得擇食第437章 俘獲“密西西比”號巡洋艦第501章 翼王整軍攻佔金壇第564章 大沽口炮臺(雙倍最後一天求月票)876章 國力的發展764章 南洋戰略941章? 印度轟動第468章 謀劃緬甸戰略802章 佔領古晉899章 馮雲山的奸笑第1122章 陛下被行刺第620 章 對待恭親王和衍聖公的方法第1124章 這是皇帝自己放的煙霧?第684章 佔領巴蜀第606章 答應稱帝1011章 炮兵師和諾貝爾第六十二章 人財兩得(求推票!)754章 絕緣電纜和古塔樹948章 俄軍大敗第551章 重回前世之地第133章 突然有了個兒子(求收藏支持)781章 挖煤工伊藤博文937章?大獲全勝第268章 悲催的天京百姓第207章 應對煙土貿易之策(下)952章 給沙俄上眼藥737章 克里米亞戰爭結束第七十三章 被說服的尹頭領(求推薦)第1135章 陛下,法蘭西也無法戰勝中華帝國第1099章 英俄公使的失意第290章 建立標準度量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