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9章 煤鐵小能手譚廷襄(謝書友無敵大燈泡的打賞!)

相對於歐洲的戰火風雲四起,東方的中華帝國此刻卻是另一番景象,那便是一片和平,繁榮,飛速發展的模樣。

直隸省永平府灤州州府衙門內,直隸巡撫譚廷襄和永平府知府洪觀、灤州州長裴應庚三級地方主官都小心地陪同着一名身着便服的中年人,正是前幾天從聖京城趕到灤州的工務部部長曾玉珩。

按級別,譚廷襄雖然與曾玉珩一樣,年紀也比曾玉珩要大上許多,但他絲毫沒有地方大員的架子,猶如對待長官一般,在得知工務部部長曾玉珩要到灤州公幹,將直隸一省的公務都甩給直隸布政使,便急匆匆地從保定趕到天津迎接住曾玉珩,而這兩天,也始終鞍前馬後地陪同着曾玉珩,簡直將其當成頂頭上司一般,讓曾玉珩都有些吃不消了。

“譚大人,勞煩您陪同本官這麼些天!曾某此次來灤州,是專程來查看灤州的唐家莊煤礦和司家營鐵礦的,順便看看你們直隸鐵廠建設開工情況,進度怎麼樣了?聽說司家營鐵礦可是整個聖國發現的單礦區儲量最高的鐵礦了,還是最淺層的可以露天開採的鐵礦,品味雖然不高,但也不是太低,這十分難得,因此,就連陛下都十分重視,曾某這才特意來灤州一趟。”曾玉珩開門見山地提出自己的目的,他從天津下了火車,轉乘坐馬車從官道公路抵達灤州,中間途徑寧河時被直隸巡撫譚廷襄安排歇息了一天,抵達灤州州城之後天色已晚,又歇息了一天,他想起自己這次來的主要目的,再也忍不住了,便直接開口詢問起來。

“曾大人夙夜在公,不愧是陛下的肱骨之臣,譚某佩服!”譚廷襄一副見欽差大人的模樣,小心翼翼地回稟道:“不滿曾大人,譚某都佈置好了,唐家莊煤礦早就已經大量開採,而司家營鐵礦,也在兩個月前便已經開採。而在鐵礦旁邊的灤河河灣處,譚某按照陛下的旨意和內閣工務部的要求,也在鐵礦開採的同時便籌建直隸鐵廠,正好是這兩天便即將投產,下官斗膽拖延了兩天,正好,萬事俱備,準備明天便正常投產!聽聞曾大人乃是廠礦方面的大行家,還請曾大人賞幾分薄面,前往直隸鐵廠指點一下,譚某代表直隸千萬百姓感謝大人!”

永平府知府洪觀也陪在後首,連忙說道:“是啊,曾大人,譚大人最近三個月時間,便在我們永平府呆了將近二個月,悉心指導我們永平府和灤州將這直隸鐵廠開辦起來,截止今天傍晚爲止,一切都已經就緒,今晚邊點火開爐,就等明日正式開工出鐵水了!正好,我們還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曾大人已經指點帝國多處大型鐵廠的興辦,是此種行家裡手,正好幫助我們直隸鐵廠把把脈,多多指教一番。”

曾玉珩這才明白,這個譚廷襄爲何領着自己歇息兩天,卻原來是拖延時間,等待那個新建的直隸鐵廠正好可以開爐出鐵水,就是想通過這個成績來討好自己,進而通過自己來討好陛下和朝廷。

這個譚廷襄啊!

對於譚廷襄,曾玉珩還是很清楚其底細的。此人曾經做過多年的滿清地方官員,從這個永平府知府,到天津知府和順天知府等,單是這直隸的三大重要知府都做過,不過這順天知府可直接是一方大員了,也就是說,當初這個譚廷襄還在滿清爲官的時候,就已經是地方大員了,在滿清被中華帝國滅亡之後,他跟隨其他衆多的官員一道歸順了中華帝國,因爲求官心切,他還自願參加中華帝國的新開科舉試,成爲前幾名,並被陛下親自任命重任,成爲直隸布政使兼北京知府。

不過此人雖然熱衷仕途,功利性較強,卻頗爲勤政,而且一切都按照朝廷的政策辦事,不打一絲折扣,就任地方官之後,不但將北京府治理得井井有條,還協助原來的直隸巡撫周勝坤將直隸一帶發展得不錯。

這不,前陣子工務部按照陛下要求,代表內閣朝廷發佈了大力發展鋼鐵產業的通知,各省雖然紛紛響應,但有些省這個時候才臨了去勘探鐵礦,做些籌備工作,而直隸省卻不一樣,在此之前便已經着手開採了數十個鐵礦和上百個煤礦,特別是前陣子報到工務部的這個位於永平府灤州境內的唐家莊煤礦和司家營鐵礦,都是儲量巨大、產量也巨大,而且又是兩礦相距不是太遙遠的煤鐵雙礦,對於冶煉鋼鐵十分有利。因此,當即曾玉珩讓工務部上報內閣委員會,指示直隸省重視灤州境內的煤炭鐵礦開採,籌建冶煉鐵礦的鋼鐵廠,不想,這新任的直隸巡撫譚廷襄辦事效率如此之高,竟然直接就已經將鐵廠籌辦成了,只等自己到來便開工投產。

雖然曾玉珩知道此人有些賣弄顯擺政績的嫌疑,但對於曾玉珩來說,這都不是什麼壞事情,他自然會如實上報。而且,目前對於正在強勢發展的帝國工業來說,怕的思想守舊不願意發展,而不是怕像譚廷襄這種顯擺,有時候,顯擺反而能促進其他各省的工業加速發展。何況,灤州境內的這兩個礦場,實在是儲量和產量都十分驚人,若不是地方上報的有虛假,這已經是帝國境內最大的鐵礦了。而且地理位置和條件好得出奇,可以想象,在建的這個直隸鐵廠必定成爲帝國的鋼鐵廠的旗幟和先鋒。而正是因爲這個考慮,曾玉珩親自趕來,在此之前,工務部便從原本的帝國第一大鋼鐵廠馬鞍山鋼鐵廠調派了十餘名工程師和技師前來灤州指導建立鐵廠,如今正是要看看效果如何。

次日一早,一行人便乘坐馬車沿官道馬路來到灤河下游的河灣處,直隸鐵廠位置。

曾玉珩看見,河灣的一片山谷之中,方圓數裡的地方,沿着河岸邊已經豎立了數個大煙囪,還有衆多的平房和高爐已經建了起來,河岸邊,長達兩裡的貨運簡易碼頭也已經建好。而在一處高爐面前,圍着數百人在那裡,敲鑼打鼓,旌旗招展,顯然,這是上頭提前安排的,準備趁自己在,搞什麼開工出鐵水的儀式了。

“曾大人,直隸鐵廠已經建好了。前些天便已經點爐開工,只等大人今日到來,親自開爐出鐵水!”譚廷襄一臉激動,朝曾玉珩表功道。

曾玉珩雖然對這種形式主義有些反感,但畢竟譚廷襄地位不比他低,也做了大量的事情,單單對煤礦和鐵礦的開採、鐵廠的發展就高度重視,可謂煤鐵小能手了,不能損傷其積極性,因此也不多說什麼,點點頭表示答應。

從遠處,他已經看到,似乎這個新建的直隸鐵廠有3個高爐的樣子,其中數百人圍着的那臺高爐,正是其中最大的一處,看外表形狀,似乎容量不小,加上譚廷襄說的前段時間便開始籌備點火開爐,加上此人喜歡政績,似乎此爐出鐵水的產量不會低。

因此,曾玉珩滿懷興趣,他倒要看看,一臉激動籌劃許久的譚廷襄到底能搞出多大的名堂。

PS:感謝無敵大燈泡大大打賞!

790章 四大船政總局和機器製造總局第1277章 《邊疆大開發法案》第1028章 都柏林市政廣場對女王惡毒的羞辱第703 章 陝西形勢第1149章 先取回一些補償才行第669章 歐洲列強的反應(感謝諸神打賞)第238章 天地會義軍的安置第607章 登基第177章 聖王會照顧你家老小(中)第1058章 大不列顛王國在印度的統治宣告終結第242章 親自練兵 (中)第453章 煽動內應(再謝諸神一早驚喜)第250章 佔領廈門第675章 大禹託夢說黃河要決口第626 章 袁甲三和李鴻章750章 繳獲第582章 八里橋血戰(下)第317章 沈冬蓮的天王府見聞(下)第294章 太平天國來人第1197章 你們還不知道現在有兩個沙皇嗎第1049章 亂戰第715章 割據安南第159章 主教的“不請之情”第1064章 倫敦震動第678章 洪災來臨第486章 翼王趕回天京868章 墨西哥遠征軍第266章 天國會見洋人第二十一章 修改軍紀教條第242章 親自練兵 (中)第1294章 東方小子盛宣懷987章 羅伯特*李上校第1089章 可怕的華人特種軍隊第607章 登基第178章 聖王會照顧你家老小(下)第162章 有好多洋槍了第157章 買武器圖紙和機器(求支持)第1335章 鮑狄埃和嗯格斯第1111章 孟加拉海戰(下)第394 章 李鴻章上位之路(上)第444章 幕後真兇第258章 暫時不要攻打長沙第135章 大買辦伍崇曜(求支持!)895章 這就是個笑話第125章 攻奪廣州城(八)963章 說服麥喀士第181章 差點酒後亂性(求支持,求訂閱打賞)760章 教育制度改革第712章 毛奇和瓦德西第八十三章 正和鋼鐵廠(上)第1261章 不能太激進第1119章 西北發生的戰事第1265章 未雨綢繆第184章 和英國公使的協議(第五更)第189章 忽悠賴二國舅1014章 馮雲山的河西計劃第303章 廣西蝗災(求高V給列個書單推薦)第135章 大買辦伍崇曜(求支持!)825章 新建華人城市的構想第1058章 大不列顛王國在印度的統治宣告終結979章 東方人也想來分杯羹第十八章 佔領道州(下)第1174章 奧斯曼土耳其第414章 上嗨城陷入絕境第三十三章 貴縣黃三第九十一章 永州土改試點(四)第1345章 美洲的開發第591章 北京城人心惶惶第331章 陷入絕境的北伐軍第655章 聖京和五京766章 征討朝鮮(一)第1231章 司家營鐵礦第647章 天王歸天第246章 洋人來求見808章 劉阿生之死第683章 盛京形勢1015章 哪怕變成一撮黃土也只能呆在釣魚島上982章 就職典禮第368章 滿清買軍艦第1112章 世界上最大戰艦勇士號的悲劇872章 墨西哥城四國條約第489章 東殿部屬的選擇(上)第六十六章 新擴三軍第399 章 下次凡不容易,撈回本才行第659章 魏源第1247章 兩個沙俄政府爭相談判第477章 幼主找到了(感謝諸神打賞)第203章 “曾剃頭”的來由第385章 武昌大捷讓咸豐欣喜若狂第十七章 佔領道州(上)第1114章 勝利初顯754章 絕緣電纜和古塔樹第451章 楊秀清遇刺(謝諸神打賞)第1251章 出鐵水第626 章 袁甲三和李鴻章第349章 清廷財政危機的應對第1023章 英首相對華宣戰第310章 報紙曝光李氏奇案(無理由加更一章)968章 移民情況第1135章 陛下,法蘭西也無法戰勝中華帝國
790章 四大船政總局和機器製造總局第1277章 《邊疆大開發法案》第1028章 都柏林市政廣場對女王惡毒的羞辱第703 章 陝西形勢第1149章 先取回一些補償才行第669章 歐洲列強的反應(感謝諸神打賞)第238章 天地會義軍的安置第607章 登基第177章 聖王會照顧你家老小(中)第1058章 大不列顛王國在印度的統治宣告終結第242章 親自練兵 (中)第453章 煽動內應(再謝諸神一早驚喜)第250章 佔領廈門第675章 大禹託夢說黃河要決口第626 章 袁甲三和李鴻章750章 繳獲第582章 八里橋血戰(下)第317章 沈冬蓮的天王府見聞(下)第294章 太平天國來人第1197章 你們還不知道現在有兩個沙皇嗎第1049章 亂戰第715章 割據安南第159章 主教的“不請之情”第1064章 倫敦震動第678章 洪災來臨第486章 翼王趕回天京868章 墨西哥遠征軍第266章 天國會見洋人第二十一章 修改軍紀教條第242章 親自練兵 (中)第1294章 東方小子盛宣懷987章 羅伯特*李上校第1089章 可怕的華人特種軍隊第607章 登基第178章 聖王會照顧你家老小(下)第162章 有好多洋槍了第157章 買武器圖紙和機器(求支持)第1335章 鮑狄埃和嗯格斯第1111章 孟加拉海戰(下)第394 章 李鴻章上位之路(上)第444章 幕後真兇第258章 暫時不要攻打長沙第135章 大買辦伍崇曜(求支持!)895章 這就是個笑話第125章 攻奪廣州城(八)963章 說服麥喀士第181章 差點酒後亂性(求支持,求訂閱打賞)760章 教育制度改革第712章 毛奇和瓦德西第八十三章 正和鋼鐵廠(上)第1261章 不能太激進第1119章 西北發生的戰事第1265章 未雨綢繆第184章 和英國公使的協議(第五更)第189章 忽悠賴二國舅1014章 馮雲山的河西計劃第303章 廣西蝗災(求高V給列個書單推薦)第135章 大買辦伍崇曜(求支持!)825章 新建華人城市的構想第1058章 大不列顛王國在印度的統治宣告終結979章 東方人也想來分杯羹第十八章 佔領道州(下)第1174章 奧斯曼土耳其第414章 上嗨城陷入絕境第三十三章 貴縣黃三第九十一章 永州土改試點(四)第1345章 美洲的開發第591章 北京城人心惶惶第331章 陷入絕境的北伐軍第655章 聖京和五京766章 征討朝鮮(一)第1231章 司家營鐵礦第647章 天王歸天第246章 洋人來求見808章 劉阿生之死第683章 盛京形勢1015章 哪怕變成一撮黃土也只能呆在釣魚島上982章 就職典禮第368章 滿清買軍艦第1112章 世界上最大戰艦勇士號的悲劇872章 墨西哥城四國條約第489章 東殿部屬的選擇(上)第六十六章 新擴三軍第399 章 下次凡不容易,撈回本才行第659章 魏源第1247章 兩個沙俄政府爭相談判第477章 幼主找到了(感謝諸神打賞)第203章 “曾剃頭”的來由第385章 武昌大捷讓咸豐欣喜若狂第十七章 佔領道州(上)第1114章 勝利初顯754章 絕緣電纜和古塔樹第451章 楊秀清遇刺(謝諸神打賞)第1251章 出鐵水第626 章 袁甲三和李鴻章第349章 清廷財政危機的應對第1023章 英首相對華宣戰第310章 報紙曝光李氏奇案(無理由加更一章)968章 移民情況第1135章 陛下,法蘭西也無法戰勝中華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