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戰後

『PS:今天睡醒後,要帶着家人跟別人燒烤活動,怕回來後太疲倦耽誤碼字,所以熬夜肝兩章先發上來,另外求推薦~』

————以下正文————

次日上午,軍司馬景敾派來了一隊士卒,帶走了滕虎的屍體。

蒙仲遠遠地看着。

不知過了多久,他身邊響起一個熟悉的聲音:“昨晚,動手了麼?”

這聲音蒙仲太熟悉了,但熟悉中又隱隱有些陌生——曾經的蒙虎,向來嬉皮笑臉,很少會使用這種凝重的語氣。

顯然,是因爲父親的死亡,讓蒙虎這個少不更事的孩子亦一下子成熟了許多。

“沒有。”蒙仲如實說道:“他是因爲傷勢過重而死的。”

“爲什麼?”蒙虎皺眉看了一眼蒙仲,帶着幾分不悅說道:“爲什麼不下手?”

轉頭看了一眼蒙虎,蒙仲目視着遠去的車隊,輕聲說道:“是啊,蒙擎叔好不容易擒住了殺害我兄長的仇人,我卻眼睜睜看着他因爲傷勢過重而死……阿虎,你會生氣麼?”

“看你有什麼樣的理由。”蒙虎皺着眉頭說道:“如果是因爲軟弱,因爲不忍心下手,阿仲,我會揍你的,會狠狠地揍你。”

蒙仲聞言看了一眼蒙虎,從蒙虎嚴肅而認真的眼眸中,他意識到蒙虎並不是在說笑。

長長吐了口氣,他感慨道:“軟弱嗎?你可是親眼看着我初陣就殺死了至少四名滕國的士卒……”

蒙虎愣了愣,歪着腦袋想了想,旋即語氣稍稍緩了下來:“那是因爲什麼?”

“是我覺得沒有資格吧。”蒙仲搖着頭感慨道。

“沒有資格?”蒙虎不能理解。

見此,蒙仲便解釋道:“昨晚,我與滕虎有一小段的對話,通過對話我能感覺出,那是一位值得被尊敬的敵國君主。……他是爲了保護其國人,而我們則是爲了宋國,爲了完成王命,無論是他在戰場上殺死我們,還是我們在戰場上殺死他,都不是一件單純用善惡對錯可以定義的事。……只是因爲義兄惠盎的關係,蒙擎叔將手刃此人的機會交給了我,而軍司馬亦默許我殺死滕虎,這算什麼呢?我根本沒有對滕虎造成一絲一毫的創造,並且,那種人物,也不應該死在我這種無名小輩手裡,那是蒙擎叔用命換來的。”

蒙虎聞言死死地看着蒙仲的眼睛,見後者的眼睛真誠而堅定,毫無閃躲心虛之意,他臉上終於露出了幾許笑容,寬慰道:“不要那麼說,如果不是你那井闌車的建議,滕虎也不會被逼到冒着危險出城的地步。……只是這樣你不會感到遺憾麼?錯失了報仇的機會?”

蒙仲聞言長長吐了口氣,搖搖頭說道:“看到滕虎落到那樣下場,我心中就已沒有遺憾了。兄長的仇恨,蒙擎叔也已經幫我報了。……應該說,蒙擎叔是幫我兄長,還有幫那些被滕虎所殺的人報了,至於我,本來就是局外人,夫子曾言……”

“停停停。”

蒙虎趕忙阻止了蒙仲:“你那些道家的話我可不想聽,聽得人頭昏腦漲。”

說罷,他深深看了一眼蒙仲,笑着說道:“我很高興你不是因爲臨時的軟弱而放過了滕虎,任其因爲傷勢而死。不用在意我父親,我父親那樣頂天立地的男兒,是不屑於對一個即將死亡的人下手的。”

說罷,他亦長長吐了口氣,問道:“也就是說,我們與滕虎的恩怨了結了?”

“唔,但我們與滕國的恩怨,卻並未了結。”蒙仲頗有些沉重地說道。

聽聞此言,蒙虎輕哼道:“也快了吧?滕虎死了,滕人再無任何仰仗,相信只需再一波攻勢,就能攻陷滕城。”

“未見得。”蒙仲搖了搖頭說道:“昨晚滕虎曾言,他還有兩個弟弟,若他戰死,則他那兩個弟弟將會繼承國君之位,繼續領導滕人對抗我軍……”

蒙虎聽得很是不可思議。

就在這時,遠處傳來一聲呼喚:“阿仲,阿虎。”

蒙仲、蒙虎二人轉頭看去,便瞧見蒙珉拉着蒙橫的手臂朝着這邊走來——後者似乎有點不情願的樣子。

“族兄。”蒙仲與蒙虎抱拳行了一禮。

蒙珉笑着點點頭,隨即對有些不情願的蒙橫說道:“喂,阿橫。”

只見蒙橫沒好氣地看了一眼蒙珉,旋即看着蒙仲、蒙虎二人,在欲言又止了一番後,稱讚道:“我看到你們在戰場上的表現了,阿仲,你做得很好,阿虎,你也不差……”

“還有呢?”蒙珉在旁催促道。

聽聞此言,蒙橫眼中閃過幾絲懊惱,但最終還是向蒙仲、蒙虎二人道了歉:“阿仲、阿虎,很抱歉,我那日將你們丟下……我當時以爲你們只是軟弱,但……總之,是我小看你們了,你們有能力自己邁過那一道門檻,抱歉。”

蒙仲與蒙虎當然不會在意,因爲他們也明白,族兄蒙橫當時的憤怒,只是因爲“怒其不爭”,從本質來說,他也希望蒙仲、蒙虎能借殺死那四名滕人而邁過“殺人”的心靈上的那一關。

而如今誤會解除,彼此之間自然沒有什麼芥蒂。

四人邊走邊聊,聊了許多,他們開始聊到了蒙仲,畢竟曾在昨日的戰場上殺死了至少四名滕國的兵卒,因此蒙橫與蒙珉也很擔心蒙仲此刻的心情。

說實話,由於有蒙擎、滕虎相繼死亡的這件事,蒙仲還真沒去細想當時被他殺死的那幾名滕國兵卒——除了第一個被他殺死的滕兵,後續的他甚至都不記得,因爲當時他的腦袋空白一片,只是機械般地遵照蒙鶩給予的指示,哪裡還記得那麼許多。

聽蒙仲這麼一說,蒙珉與蒙橫紛紛說道:“忘了好,忘了好,根本不用去記,記住了那些人的面貌,反而是給自己找罪受。……喝點酒,睡一覺,過幾日將它徹底淡忘。”

這是蒙橫、蒙珉作爲“前輩”的建議,蒙仲虛心接受。

聊着聊着,四人又聊到了“前家司馬蒙擎”,也就是蒙虎的父親,他二人盡力地寬慰蒙虎,但蒙虎卻笑着說道:“兩位族兄無需安慰我,我爹是頂天立地的男兒,縱使死了,他也是轟轟烈烈的死去,昨日戰場上所有的宋兵與滕兵,都會牢記我爹的名字……那是單獨討殺了滕虎的男人!”

看着蒙虎爲此自豪的模樣,蒙橫、蒙珉二人面面相覷。

九月十一日,軍司馬景敾再次攻打滕城。

此時,滕虎的弟弟滕耆已被滕人從齊國境內召回——滕耆原本欲前往齊國求援,沒想到剛剛過了齊國的邊界,便收到了兄長滕虎戰死的噩耗,忍着心中的悲痛,急忙返回滕城。

“爲何不派兵救援?!”

在滕耆返回滕城,瞭解了他兄長滕虎的死因後,素來溫文爾雅的他,憤怒地揪住了大司馬畢戰的衣襟,惡狠狠地質問他。

畢戰羞愧地擡不起頭來,但此時,滕耆的弟弟滕昊卻解釋道:“亞兄,這是兄長的命令。……兄長在離城前叮囑過,命我等死守城池,若他不幸被宋軍圍困,他會自己想辦法脫身,讓我們切忌派兵救援,以免被宋軍有機可趁,導致滕城失守……”

“即便如此、即便如此……”

滕耆緩緩鬆開手,悲傷的說不出話來。

在旁,墨家鉅子丘量亦嘆着氣,代畢戰解釋道:“當時局勢艱難,畢司馬在城郭內阻擋宋軍,城內……並無多餘的兵力救援滕侯。”

滕耆這纔不做聲了。

片刻後,滕昊小聲說道:“亞兄,兄長生前有命,若他不幸戰死,你即是我滕國的君主。”

聽聞此言,滕耆深吸一口氣,環視周遭的所有人。

他知道,兄長滕虎的戰死,讓所有人都六神無主,他必須振作起來,代替兄長繼續守護滕國。

不過在此之前,他必須先向宋軍索要回他兄長滕虎的遺體,免得兄長的遺體被宋人侮辱。

於是他深吸一口氣說道:“派人去宋軍營寨,索要兄長的遺體……”

聞言,墨家鉅子丘量主動說道:“請讓我前去索回滕侯的遺體。……我墨家終歸有幾分薄面。”

“那就拜託鉅子了。”滕耆感激地說道。

當日,滕國舉行了簡易的儀式,由滕耆繼任滕國君主的位置。

而墨家鉅子丘量,則帶着幾名弟子來到了宋軍,見到了軍司馬景敾。

不得不說,對於這些墨家弟子,景敾其實相當痛恨,因爲就是因爲這些墨家弟子在幫助滕國,才導致他花了整整兩年餘都沒能攻下滕國。

但他又不敢扣下丘量,更別說將其殺害,畢竟人家是爲了索要滕虎的屍體而來,倘若他將其殺害,非但天下墨家都將視他爲仇寇,甚至於儒家也會指責他,攻殲他。

期間,景敾問丘量道:“滕城可願投降?”

丘量搖搖頭,如實說道:“滕耆亦繼任滕侯之位,將繼續抗拒宋軍不義的戰爭。”

這話氣地景敾恨不得拿劍殺了丘量,但考慮到對方乃是墨家的鉅子,景敾沒有這個膽量,於是他對丘量說道:“請容我請示大王。”

見此,丘量便說道:“請允許用我爲質,交換滕侯的屍體,若宋王日後因此責怪司馬你,丘量可以一死,平息宋王的怒火。”

шωш тт kán C〇

景敾被丘量糾纏的沒有辦法,最終同意了此事。

大概三四日後,身在彭城的宋王偃收到了景敾的戰報,這才得知滕虎已死。

對此欣喜若狂的宋王偃,當即帶着惠盎,親率一支王師前來滕城。

在宋王偃看來,滕虎一死,滕國便再也無法抵擋他宋國的軍隊。

第265章:言和停戰【二合一】第410章:突圍與阻截(二)第307章:追擊【二合一】第127章:風起邯鄲第37章:再次徵兵第54章:墨者與井闌(三)第403章:義渠第104章:攻高唐第17章:返回第449章:兩極第177章:因地制宜【二合一】第439章:五國伐齊(二)第196章:蒙仲與田章(二)【二合一】第327章:白起的“止損”【二合一】第266章:食邑之酬【二合一】第113章:趙軍迫退【上架第三更求首訂】第235章:故佈疑陣【二合一】第409章:突圍與阻截第378章:白起的考量【二合一】第154章:沙丘事變(二)【二合一】第3章:蒙仲(二)第193章:抵達逼陽【二合一】第291章:方城初戰第147章:事與願違【二合一】第61章:戰後(二)第161章:蒙仲與廉頗【二合一】第197章:蒙仲與田章(三)【二合一】第197章:蒙仲與田章(三)【二合一】第253章:應勢而生,魏國騎兵(二)【二合一】第139章:薛公田文第163章:虛虛實實第83章:決定第108章:薛公客卿第60章:戰後第390章:相互算計(四)【二合一】第438章:五國伐齊第112章:渡河之戰【上架第二更求首訂】第270章:暫別奔赴【二合一】第75章:前往沙丘第308章:攻勢暫止【二合一】第207章:泄露【二合一】第158章:各方事態(二)【二合一】第372章:出兵函谷【二合一】第59章:猛士(二)第425章:二人的交涉第106章:燕王職第40章:惠盎第65章:孟子(二)第358章:出使趙國【二合一】第11章:辯論(二)第26章:族兵啓程第445章:百年同盟、三國共帥第172章:九月【二合一】第260章:暴鳶來援!【二合一】第85章:再往邯鄲第235章:故佈疑陣【二合一】第144章:賭鬥(二)【二合一】第129章:趙王何第37章:再次徵兵第421章:序幕第138章:六月中旬第45章:宮筵(二)第246章:戰場立信【二合一】第386章:約見【二合一】第388章:相互算計(二)【二合一】第270章:暫別奔赴【二合一】第430章:奔赴宋國第434章:分析局勢第305章:違和【二合一】第95章:點兵(三)第28章:六個月第170章:前狼後虎【補更3/4】第215章:廣邀賓朋【二合一】第206章:孤注一擲(二)【二合一】第358章:出使趙國【二合一】第41章:惠盎(二)第303章:第二次方城之戰【二合一】第177章:因地制宜【二合一】第116章:夜襲(二)第102章:年末第302章:各自籌劃【二合一】第6章:莊子居第442章:魏王九年第341章:突圍【二合一】第10章:辯論第314章:十二月(二)【二合一】第289章:出人意料的白起【二合一】第303章:第二次方城之戰【二合一】第15章:出遊第20章:“僞”之辯(二)第277章:巧說屈原【二合一】第28章:六個月第58章:猛士第85章:再往邯鄲第92章:陽文君趙豹(二)第122章:匡章第331章:深夜追擊(二)【二合一】第14章:授業第274章:誘拐楚民【二合一】第220章:奔赴魏國【二合一】
第265章:言和停戰【二合一】第410章:突圍與阻截(二)第307章:追擊【二合一】第127章:風起邯鄲第37章:再次徵兵第54章:墨者與井闌(三)第403章:義渠第104章:攻高唐第17章:返回第449章:兩極第177章:因地制宜【二合一】第439章:五國伐齊(二)第196章:蒙仲與田章(二)【二合一】第327章:白起的“止損”【二合一】第266章:食邑之酬【二合一】第113章:趙軍迫退【上架第三更求首訂】第235章:故佈疑陣【二合一】第409章:突圍與阻截第378章:白起的考量【二合一】第154章:沙丘事變(二)【二合一】第3章:蒙仲(二)第193章:抵達逼陽【二合一】第291章:方城初戰第147章:事與願違【二合一】第61章:戰後(二)第161章:蒙仲與廉頗【二合一】第197章:蒙仲與田章(三)【二合一】第197章:蒙仲與田章(三)【二合一】第253章:應勢而生,魏國騎兵(二)【二合一】第139章:薛公田文第163章:虛虛實實第83章:決定第108章:薛公客卿第60章:戰後第390章:相互算計(四)【二合一】第438章:五國伐齊第112章:渡河之戰【上架第二更求首訂】第270章:暫別奔赴【二合一】第75章:前往沙丘第308章:攻勢暫止【二合一】第207章:泄露【二合一】第158章:各方事態(二)【二合一】第372章:出兵函谷【二合一】第59章:猛士(二)第425章:二人的交涉第106章:燕王職第40章:惠盎第65章:孟子(二)第358章:出使趙國【二合一】第11章:辯論(二)第26章:族兵啓程第445章:百年同盟、三國共帥第172章:九月【二合一】第260章:暴鳶來援!【二合一】第85章:再往邯鄲第235章:故佈疑陣【二合一】第144章:賭鬥(二)【二合一】第129章:趙王何第37章:再次徵兵第421章:序幕第138章:六月中旬第45章:宮筵(二)第246章:戰場立信【二合一】第386章:約見【二合一】第388章:相互算計(二)【二合一】第270章:暫別奔赴【二合一】第430章:奔赴宋國第434章:分析局勢第305章:違和【二合一】第95章:點兵(三)第28章:六個月第170章:前狼後虎【補更3/4】第215章:廣邀賓朋【二合一】第206章:孤注一擲(二)【二合一】第358章:出使趙國【二合一】第41章:惠盎(二)第303章:第二次方城之戰【二合一】第177章:因地制宜【二合一】第116章:夜襲(二)第102章:年末第302章:各自籌劃【二合一】第6章:莊子居第442章:魏王九年第341章:突圍【二合一】第10章:辯論第314章:十二月(二)【二合一】第289章:出人意料的白起【二合一】第303章:第二次方城之戰【二合一】第15章:出遊第20章:“僞”之辯(二)第277章:巧說屈原【二合一】第28章:六個月第58章:猛士第85章:再往邯鄲第92章:陽文君趙豹(二)第122章:匡章第331章:深夜追擊(二)【二合一】第14章:授業第274章:誘拐楚民【二合一】第220章:奔赴魏國【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