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辯論

「道家將亡」,顧名思義。

而「莊周不樹」,則是蒙仲指稱莊周沒有樹立至德。

樹,即樹立,在當代指豎立至德。

就比如說莊子,他亦曾在自己的著作中,感慨過宋榮子「猶有未樹」,就跟他評價惠子一樣,縱使是宋子、惠子這等被世人所崇敬的聖賢,但莊子仍然覺得他們還有不夠出色的地方,認爲他二人其實能夠做的更好。

然而,恐怕莊子萬萬也沒有想到,有朝一日竟然會有人指責他「不樹」,更要緊的是,這個狂妄的小子還拋出了「道家將亡」這另外一個炸彈,並且有意將‘道家將亡’的罪過,強行歸罪於他‘莊周不樹’。

「道家將亡」、「莊周不樹」,蒙仲在一句話中拋出兩個炸彈,縱使是莊子,此事亦無法做到淡然處之,畢竟往嚴重了說,蒙仲已經是在中傷莊子,敗壞他名譽了。

倘若換做旁人,恐怕這會兒多半已暴跳如雷,大罵「豎子狂妄」、「小子放肆」之類的話,但莊子終歸是道家講究「道法自然」、「清靜無爲」的聖賢,總算是還能控制自己的情緒。

當然了,更主要的原因在於莊子不能開口,或者不想開口。

在莊子所著《徐無鬼》中,可作爲解釋。

據《徐無鬼》內所寫,當年莊子的知己惠子(惠施)過世之後,莊子前往送葬,在經過惠子的墓地後,他回過頭來對跟隨的人說:“昔日楚國郢地有一名匠人,他與同伴「石」一同給人造房子時,鼻尖上濺到一滴如蠅翼般大的污泥,便請同伴「石」替他削掉,於是匠人石便揮動斧頭,隨手劈下去,把那小滴的泥點完全削除,且鼻子沒有受到絲毫損傷。從始至終那名郢人站着面不改色。

後來宋國君主(宋元君)聽說這件事,把將那名叫做「石」叫來,要求表演一番。然而石卻說,「我以前能削,只因爲的同伴,但是我的同伴早已經死了!」”

莊子借這則寓言,表達了「自從惠子離開了人世,我便沒有可以匹敵的對手!也沒有可以與之論辯的人了!」的感慨,並且在惠子過世至今的二十年內,閉門謝客,從此再不開口說話。

長達近二十年的閉口不語,今日會因爲蒙仲的一句話而破戒麼?

想到這裡,在院內角落偷偷旁觀的衆人,一時竟也忘了蒙仲方纔的驚世之言,皆目不轉睛地盯着莊子,想看看莊子是否會因爲蒙仲一句話而‘破功’——倘若莊子當真被蒙仲激得開了口,那蒙仲說不定會立刻名揚天下。

但遺憾的是,莊子似乎並沒有開口的意思,他只是拄着柺杖直視着蒙仲,帶着幾分審視的味道。

而蒙仲,則毫不畏懼地回視莊子,絲毫沒有退縮。

“眼下……該怎麼辦?”

在一旁的角落,向繚擡手用袖子擦了擦腦門的冷汗,語氣哆嗦地詢問在旁的同伴。

不得不說,他亦對自己的‘膽怯’而感到羞恥——明明是那個蒙仲膽大包天羞辱了莊子,何以對方面不改色,反而他這個在旁圍觀的不相干者,卻是嚇得汗如漿涌呢?

直到他瞧見華虎、穆武、樂進、樂續幾人盡皆面色發白後,他這才稍稍放寬心:被嚇到的,遠不止他一個。

“我……不知。”

樂進嚥了嚥唾沫,搖搖頭小聲回答了向繚,旋即下意識地將目光轉向了蒙遂。

此時尚能做到冷靜的,除了在屋內睡大覺的武嬰外,就只有蒙遂了——雖然蒙遂臉上亦有諸般擔憂,但比起向繚等人來,他的面色顯然要好看許多。

因此向繚與樂進懷疑,今日之事,可能是那蒙仲‘蓄謀已久’的。

在旁圍觀的主人猶如此緊張,更何況是作爲當事人的蒙仲呢?

別看蒙仲此刻竭盡全力試圖擺出風輕雲淡的表情,甚至還竭力想要那一絲淡淡笑容中加上幾絲譏諷的意味在繼續撩撥莊子的怒意,但始終被莊子閉口不言的審視着,這亦讓他承受了莫大的心理壓力。

『他會怎麼做?是一臉憤怒拂袖而去,亦或是用那根柺杖來敲我的腦袋?』

看似冷靜的蒙仲,心中忍不住胡思亂想,猜測着莊子有可能出現的反應。

至於用柺杖來敲他的腦袋,這可不是他亂想,畢竟在當代,長者有資格教訓不尊敬自己的小輩——蒙虎就經常被他的祖父蒙羑用柺杖敲打腦門。

但有些出乎蒙仲意料的是,此後近十幾息,莊子毫無異動,只是單純審視着蒙仲。

『啊……莊子不愧是道家的聖賢啊,聽到那句話竟然還仍忍住,閉口不言,這下該怎麼辦呢?』

蒙仲暗暗感覺有點頭疼。

畢竟莊子不開口,他後續的話就不好接下去了——難不成他自言自語向莊子解釋說出那句話的原因?這也太丟臉了。

然而蒙仲不知情的是,此刻莊子亦感到有些棘手。

正如蒙仲所判斷的那樣,鑑於他鍥而不捨,一次又一次地向莊子請教,雖然莊子每回都無視了他,但次數一多,莊子心中自然也‘記住’了這個煩人的小子。

而今日,這個煩人的小子變本加厲,居然敢對他說「道家將亡、皆因莊周不樹」這樣的狂言——這小子咒道家亡有沒有?直呼他名諱有沒有?指責他‘不樹’有沒有?

實在可惡!

按照往常的路數,莊周得先問問那蒙仲爲何得出那樣的‘判斷’,如果蒙仲毫無根據,只是信口開河,那麼,他再教訓此子——這纔是合乎道理的,叫人心悅誠服。

但問題就在於,他無法開口。

難道真要爲這小子破了自己持續近二十年的閉口戒?

仔細想想,莊周又覺得這事不太值得——他不覺得眼前那個叫做蒙仲的小子,值得他那樣做。

更要緊的是,他不希望成爲這個可惡小子成名的‘踏腳石’——一旦他此時開口,此子必定立刻名聲大漲,日後世人提到小子就會聯想到:這是一個讓莊子都忍不住開口的人物!

是的,他莊周沒有理由那樣做。

可是,接下來該怎麼辦呢?難道他堂堂莊周,就這麼跟一個半大小子站在這裡大眼瞪小眼?

而就在這時,院內忽然響起了莊伯的呵斥:“蒙仲!”

聽到莊伯的聲音,莊子與蒙仲不約而同地暗自鬆了口氣:總算是能繼續下去了。

在二人暗自鬆氣之後,就瞧見莊伯從遠處疾步走到莊子身邊,目視着蒙仲氣憤地說道:“蒙仲,你太無禮了!你豈敢對夫子這般無禮?”

雖然被莊伯厲聲指責,但在心底,蒙仲卻暗暗感激莊伯的及時出現,因爲他發現,自己的那句‘驚世之言’不足以逼莊子開口與他理論,倘若莊伯不出現,那麼此番中途就只能僵持下來,朝着莊子與他二人彼此大眼瞪小眼的詭異景象演變。

至於莊伯對他的指責,他倒不是很在意,畢竟他早已想好了措辭。

只見他朝着莊伯拱了拱手,正色說道:“莊伯此言差矣。仁義禮德,乃是儒家的思想,此地乃莊夫子之居,而夫子乃道家聖賢,是故小子以爲,這裡應當講先「道理」,再論禮數。……夫子以爲呢?”他反問莊周。

聽聞此言,莊伯無法反駁,於是便轉過頭詢問莊子的意思。

同樣,莊周亦聽到了蒙仲這句話,眼眸中閃過一絲驚訝。

因爲蒙仲說得沒錯,道家推崇「道德」、「道理」,而儒家纔講究仁義禮數,在這座莊院內,蒙仲先論道理、再論禮數,這話沒錯。

於是他微微閉目,點了點頭。

得到莊子的首肯,莊伯亦點了點頭,轉回頭仍帶着強烈的不滿對蒙仲說道:“好,那就先說說你的道理,你何以敢說,道家將亡、皆因莊……莊子不樹?”

只見蒙仲拱拱手,正色說道:“道家思想,源於泰古而大成於老子,老子集古先賢之大智慧,總結了道家精化,遂形成無爲而無不爲的道家理論,相信定能成爲日後至尊寶術,傳承後人、澤被後世,然而,莊夫子雖被譽爲老子之後道家第一人,卻只顧自身遁世脫俗,不肯傳授解惑道家思想,長此以往,道家失了傳承,又豈會不亡?……如道家因此而亡,其罪過是不是「皆在莊周」?既然罪過皆在莊周,小子直言「莊周不樹」,又何來過錯呢?”

“這……”

莊伯被說得啞口無言,遂下意識看向莊周,向後者請示。

只見莊周在深深看了一眼蒙仲後,面朝莊伯舉起右手指了指自己的嘴,又指指天空,旋即搖了搖頭。緊接着,他再次指了指天空,又指指自己的耳朵,然後第二次搖頭。

這一番動作,無論是蒙仲還是在旁圍觀的諸人都感到很迷惑,然而,莊伯不愧是在莊子跟前侍奉了幾十年的老人,唯有他看懂了莊子的意思,對蒙仲說道:“由老朽來轉達夫子之意,夫子言,「道無問、問無應」。”

『道無問、問無應?』

蒙仲皺着細細琢磨這幾個字,越想越感覺深奧。

但不管怎樣,此時他無論如何都不能退縮,今日若不能說得莊子、莊伯二人啞口無言,他或許會被驅逐回家族也說不定。

而他的優勢就在於,莊子自顧身份,仍不想開口與他辯論,只用動作來指點莊伯代爲與他辯論。

在這種情況下,蒙仲認爲自己能贏!

第177章:因地制宜【二合一】第19章:“僞”之辯第230章:伊闕之戰前夕【二合一】第423章:抉擇第62章:拜訪孟子第19章:“僞”之辯第393章:移軍門水上游第195章:蒙仲與田章【二合一】第340章:反擊(二)【二合一】第149章:七月上旬【二合一】第186章:追擊!【二合一】第33章:喪禮(二)第129章:趙王何第286章:屈原的改變【二合一】第379章:夜襲【二合一】第322章:翟章【二合一】第250章:不退反進的秦軍【二合一】第74章:肥義第404章:誘說李兌第78章:七月第151章:驚變之始【二合一】第356章:討封!郾城君!【二合一】第401章:跡象第259章:追至!【二合一】第228章:興師問罪【二合一】第34章:兩年後第193章:抵達逼陽【二合一】第62章:拜訪孟子第443章:魏宋大司馬第277章:巧說屈原【二合一】第70章:迴歸(二)第184章:最後的突圍!【二合一】第338章:初陣【二合一】第87章:宮筵第405章:有心與無心第238章:轉折點【二合一】第33章:喪禮(二)第229章:興師問罪(二)【二合一】第186章:追擊!【二合一】第175章:攻城!【二合一】說兩句第73章:初至趙國第192章:太子戴武【二合一】第93章:點兵第134章:蒙仲與趙王何(二)第367章:懷疑【二合一】第144章:賭鬥(二)【二合一】第118章:夜襲(四)第398章:秦軍勢危第213章:樂邑一行【二合一】第190章:返回宋國【二合一】第188章:同室操戈【二合一】第87章:宮筵第271章:安排諸事【二合一】第41章:惠盎(二)第431章:宋國現狀第224章:年末【二合一】第71章:三月第52章:墨者與井闌第298章:初戰【二合一】第140章:薛公田文(二)第159章:來臨的決戰【二合一】第232章:初會(二)【二合一】第239章:轉折點(二)【二合一】第195章:蒙仲與田章【二合一】第130章:聊談第159章:來臨的決戰【二合一】第223章:段幹氏【二合一】第156章:潛在的威脅【二合一】第109章:薛公客卿(二)【上架倒計時兩日】第394章:門水之戰【二合一】第389章:相互算計(三)【二合一】第77章:六月第42章:宋王偃第43章:宋王偃(二)第97章:鶡冠子第104章:攻高唐第59章:猛士(二)第231章:妥協【二合一】第220章:奔赴魏國【二合一】第70章:迴歸(二)第26章:族兵啓程第126章:返回邯鄲第43章:宋王偃(二)第447章:故人第405章:有心與無心第111章:緩兵之計【上架求訂閱】第74章:肥義第153章:沙丘事變【二合一】第351章:齊軍思撤【二合一】第293章:間隙第302章:各自籌劃【二合一】第197章:蒙仲與田章(三)【二合一】第56章:攻城戰第22章:名家第44章:宮筵第435章:兄弟相談第195章:蒙仲與田章【二合一】第330章:深夜追擊【二合一】第61章:戰後(二)
第177章:因地制宜【二合一】第19章:“僞”之辯第230章:伊闕之戰前夕【二合一】第423章:抉擇第62章:拜訪孟子第19章:“僞”之辯第393章:移軍門水上游第195章:蒙仲與田章【二合一】第340章:反擊(二)【二合一】第149章:七月上旬【二合一】第186章:追擊!【二合一】第33章:喪禮(二)第129章:趙王何第286章:屈原的改變【二合一】第379章:夜襲【二合一】第322章:翟章【二合一】第250章:不退反進的秦軍【二合一】第74章:肥義第404章:誘說李兌第78章:七月第151章:驚變之始【二合一】第356章:討封!郾城君!【二合一】第401章:跡象第259章:追至!【二合一】第228章:興師問罪【二合一】第34章:兩年後第193章:抵達逼陽【二合一】第62章:拜訪孟子第443章:魏宋大司馬第277章:巧說屈原【二合一】第70章:迴歸(二)第184章:最後的突圍!【二合一】第338章:初陣【二合一】第87章:宮筵第405章:有心與無心第238章:轉折點【二合一】第33章:喪禮(二)第229章:興師問罪(二)【二合一】第186章:追擊!【二合一】第175章:攻城!【二合一】說兩句第73章:初至趙國第192章:太子戴武【二合一】第93章:點兵第134章:蒙仲與趙王何(二)第367章:懷疑【二合一】第144章:賭鬥(二)【二合一】第118章:夜襲(四)第398章:秦軍勢危第213章:樂邑一行【二合一】第190章:返回宋國【二合一】第188章:同室操戈【二合一】第87章:宮筵第271章:安排諸事【二合一】第41章:惠盎(二)第431章:宋國現狀第224章:年末【二合一】第71章:三月第52章:墨者與井闌第298章:初戰【二合一】第140章:薛公田文(二)第159章:來臨的決戰【二合一】第232章:初會(二)【二合一】第239章:轉折點(二)【二合一】第195章:蒙仲與田章【二合一】第130章:聊談第159章:來臨的決戰【二合一】第223章:段幹氏【二合一】第156章:潛在的威脅【二合一】第109章:薛公客卿(二)【上架倒計時兩日】第394章:門水之戰【二合一】第389章:相互算計(三)【二合一】第77章:六月第42章:宋王偃第43章:宋王偃(二)第97章:鶡冠子第104章:攻高唐第59章:猛士(二)第231章:妥協【二合一】第220章:奔赴魏國【二合一】第70章:迴歸(二)第26章:族兵啓程第126章:返回邯鄲第43章:宋王偃(二)第447章:故人第405章:有心與無心第111章:緩兵之計【上架求訂閱】第74章:肥義第153章:沙丘事變【二合一】第351章:齊軍思撤【二合一】第293章:間隙第302章:各自籌劃【二合一】第197章:蒙仲與田章(三)【二合一】第56章:攻城戰第22章:名家第44章:宮筵第435章:兄弟相談第195章:蒙仲與田章【二合一】第330章:深夜追擊【二合一】第61章:戰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