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方城初戰

“放箭!”

隨着蒙仲一聲令下,在方城的南城牆上,無數魏卒高舉弓弩,朝着向城池衝來的秦軍展開了一波齊射。

面對這陣箭雨,持有盾牌的秦卒紛紛用盾牌保護自己,而不曾手持盾牌的秦卒,則乾脆用手臂擋在面前,以保護防禦能力最薄弱的面門。

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即這些秦卒幾乎沒有驚慌,就彷彿早已適應了戰場上的箭襲,以至於來自方城城牆的箭矢,並未能對這些秦卒造成太有效的傷亡。

這不,方城的魏軍僅僅只來得及展開兩撥齊射,秦軍的前隊便已扛着長梯衝到了城下,啪啪啪地將一架架長梯架在城牆上,開始攀爬。

看到這一幕,蒙仲不禁皺起了眉頭。

『太快了……秦軍的行動力……』

掃視着整個戰場,蒙仲心下暗暗說道。

他必須得承認,雖說世人都覺得魏武卒是當世第一強兵,但就蒙仲此刻看到的這些秦卒,他們的行動力以及臨戰的狀態,着實是不亞於魏武卒,彷彿全軍每一名秦卒的心中都只有“勝利”二字。

他知道,這就是「軍功爵制」的可怕,衛鞅提出的這套將戰功與名爵掛鉤的制度,彷彿將秦國上下每一名男兒都變成了渴望勝利、不畏死亡的戰爭兵器。

平心而論,這並非是蒙仲第一次接觸秦軍,早在去年伊闕之戰時,他就已率領魏軍與秦軍較量過,只不過那時他還沒有似今日這般深刻的體會。

想想也是,當日蒙仲面對的秦軍,只是一支在經過與二十餘萬魏韓聯軍鏖戰後的疲倦之師,軍中秦卒的精神面貌與作戰能力大打折扣,而今日他遭遇的這支秦軍,卻是在漢水北岸歇養充足,精力非常充沛的秦卒,這使得蒙仲難免有種錯覺:這支秦軍,比當日伊闕之戰時的秦軍更爲強悍,更爲悍勇!

“攻城!”

隨着一名秦軍將官的厲喝,不計其數的秦卒登上長梯,朝着城牆上方攀爬。

見此,在城牆上督戰的魏續拔出利劍,沉着臉鼓舞着魏卒:“不要驚慌,用長戈將秦卒推下去即可,他們攻不上來的。”

在魏續的指揮下,只見衆魏卒們微微探身在城牆外,用手中的長戈不停地朝着底下連續戳刺,使一名又一名的秦卒慘叫着從長梯上摔下。

但旋即,便有其後續的秦卒立刻頂替了袍澤的位置,繼續借長梯朝城牆攀爬,整個軍隊的氣勢分毫不泄。

當真是秦國的士卒不懼死亡麼?

當然不是,只是秦國的軍法森嚴,在主將下令撤退前絕不容許任何人後退一步而已。

“再攻!”

城牆底下,再次傳來了一名秦軍將官的命令,在他的催促下,秦卒們再次加快了攀爬長梯速度,而這,也使得秦卒戰死的人數直線上升。

可即便如此,秦軍的氣勢非但不見削弱,反而越來越強。

“梆!梆!梆!”

“梆!梆!梆!”

不知從何時起,城外傳來了類似金木敲擊的聲音,聲色渾厚,極爲整齊。

蒙仲轉頭一看,便發現在秦軍的本陣,那些尚未參與攻城的秦卒們,此刻正整齊地用手中的長戈敲擊着盾牌,發出陣陣整齊的梆梆聲。

皺了皺眉,蒙仲感覺情況有點不太妙。

在秦軍那整齊的盾牌敲擊聲下,方城的城牆上逐漸出現了一些不好的變化。

不知是什麼原因,魏軍士卒的動作逐漸變得不如先前靈敏,彼此的協作亦開始出現失誤。

更有甚者,明明兩軍才接戰不久,但城上的魏卒們卻已開始大量流汗,甚至氣喘吁吁。

彷彿有一個無形的枷鎖套在這些魏卒的脖頸,勒地他們喘不過起來。

『……我軍的氣勢被壓制了。』

看到城牆上己方士卒的細微變化,蒙仲深深皺起了眉頭,轉頭衝着旁邊喊道:“叫擂鼓的士卒加重鼓聲,務必要蓋過對面!”

“喏!”

命令傳達之後,城牆上的戰鼓聲立刻就加大了聲量,但遺憾的是,這區區幾面戰鼓,如何抵得上城外數千名秦卒同時擊打盾牌的聲音?

見此,蒙仲立刻下令道:“傳令蒙遂、武嬰,想辦法讓士卒們穩住……”

話音未落,忽然南城牆的西側爆發了一股人聲,蒙仲轉頭一瞧,駭然在城牆上看到了幾名秦卒的身影。

雖然僅僅就只有幾名秦卒,但仍將蒙仲唬地不輕。

這就被秦軍攻上城牆了?

他簡直難以置信。

“死!”

遠處,傳來了魏續的吼聲。

魏續不愧魏武卒旅帥出身的猛將,發現自己負責的防守區域竟被秦卒殺上城牆,當即直衝過去將那幾名秦卒砍翻在地,繼而夥同附近的魏卒,堪堪將秦軍的攻勢又擋了回去。

“呼……”

蒙仲微不可查地鬆了口氣。

但即便如此,蒙仲的這個小動作還是被時刻關注着他的軍司馬鄭奭發現了,後者見四下無人注意,上前對蒙仲低聲說道:“方城令,不如讓在下麾下的士卒協助守城?”

蒙仲愣了愣,旋即便明白鄭奭這麼說的原因,搖搖頭說道:“鄭司馬的好意在下明白,但城上的士卒還堅持地住……”

『還堅持地住?這才接戰多久就已經被秦卒攻上城牆了……』

鄭奭的表情難免有些古怪。

彷彿是猜到了鄭奭的想法,蒙仲低聲說道:“方纔的變故,只是因爲城上的士卒被秦軍的氣勢壓制了……這些士卒,是前方城令魏遲麾下的軍卒,以往駐守在此雖也經受操練,但終歸併沒有多少實戰的經驗,更何況一上來就讓他們面對秦軍,一時氣勢被震懾,無法發揮出原有的水準,故而才被秦卒攻上城牆……這個時候,一味地增兵並沒有太大用,關鍵在於,要想辦法使這些士卒擺脫秦軍之勢的影響,重振士氣……”

鄭奭聞言恍然大悟,旋即又問道:“那,方城令打算如何重振士氣?”

蒙仲微笑說道:“派精銳!”

話音剛落,西側城牆那邊再次傳來一陣嘈雜的巨聲,但與之前不同的是,這次的巨聲中,大多是方城魏卒的歡呼。

鄭奭定睛一瞧,旋即便看到蒙虎手握一柄利劍,死死堵住一個魏軍防守上的缺口,似砍瓜切菜般殺死一名名試圖從這個缺口衝上來的秦卒。

只見這莽夫一邊殺敵,一邊毫不臉紅地自吹自擂:“方城第一猛士蒙虎在此,小小秦人還不速速避退?非要咱砍下你等的首級?”

再仔細一瞧,似華虎、曹淳、蔡成等方城的將領們,亦不知何時紛紛上了城牆,帶領着人數並不多的一支精銳小隊,協助城牆上的魏卒堵住了一個個防守上的缺口。

那些蒙虎、華虎、曹淳、蔡成等人的精銳小隊,其中有些鄭奭並不陌生,儼然是曾經在伊闕之戰時見過的魏卒。

值得一提的是,可能是見蒙虎自我吹噓是方城第一猛士,華虎亦不遑多讓,一邊殺敵一邊學着蒙虎大肆吹噓自己是方城第一猛士,這讓城牆上的不少魏卒都有些迷糊:咱方城到底有幾個第一猛士?

但刨除這個小小的疑點外,蒙虎、華虎等人的出現,着實讓城牆上的魏卒們士氣大振。

就像蒙仲對鄭奭解釋的,關鍵不在於蒙虎、華虎等人殺死了多少秦卒,關鍵在於他們擊殺秦卒時的輕鬆與從容鎮定,讓城牆上的魏卒們感到了心安。

“有些時候,匹夫之勇比計策更能鼓舞士氣……”

蒙仲輕笑着對鄭奭說道。

見危機已經解除,且城上的魏卒在蒙虎、華虎、曹淳、魏續、蔡成等猛將的帶領下,逐漸恢復了先前那種順暢的作戰氛圍,鄭奭笑着說道:“這麼說就太過分了,蒙虎與華虎,着實是方城令帳下的兩員虎將,我雖比二人空活幾年,但自忖並非這兩位的對手。”

聽鄭奭毫不保留地稱讚蒙虎與華虎,蒙仲心中也是高興,不過他也知道,其實最應該值得稱讚的,應該是城牆上的實際指揮者,武嬰。

正因爲有武嬰替蒙仲指揮城牆上的魏卒,蒙仲纔有空閒總攬全局,或者與鄭奭聊上兩句。

可惜這位年長蒙仲幾歲的大哥是個悶葫蘆,雖然蒙仲一直都覺得武嬰穩重可靠,可以託付重任,但說實話,二人實在聊不起來。

確切地說,武嬰跟誰都聊不起來。

一時的驚變,最終化爲有驚無險,看着城牆上的魏卒逐漸適應了與秦軍的作戰方式,蒙仲暗自鬆了口氣。

就像他之前所說的,前方城令魏遲麾下的這些魏卒,其實還是操練地比較紮實的,應該掌握的技巧基本上都已掌握,也不心怵殺人什麼的,可見他們曾經駐紮在方城時,也曾開過葷。

這些人唯一欠缺的,就是與秦軍作戰的經驗。

只要能邁過這道坎,蒙仲還是很好看這些士卒的。

相比之下,他有些擔心城外的白起那邊。

縱使是他也吃不準,方纔城上的變故,是否讓那白起看出了什麼端倪。

正如蒙仲所猜測的,此時此刻,白起就站在本陣位置的戰車上,左手託着右手肘,右手摸着下頜,饒有興致地盯着城牆。

“有意思了……”

他喃喃說道。

第426章:停戰言和第15章:出遊第51章:人心(二)第219章:轉機【二合一】第124章:匡章(三)第335章:奔赴宋國【二合一】第89章:宮筵(三)第151章:驚變之始【二合一】第4章:家境第5章:商談第380章:夜襲(二)【二合一】第266章:食邑之酬【二合一】第190章:返回宋國【二合一】第195章:蒙仲與田章【二合一】第355章:返回魏國【二合一】第357章:聯趙之策【二合一】第37章:再次徵兵第14章:授業第273章:短暫的空閒【二合一】第37章:再次徵兵第233章:追殺【二合一】第262章:交鋒!(二)【二合一】第105章:蘇代第371章:晉鄙【二合一】第399章:秦軍後撤第327章:白起的“止損”【二合一】第43章:宋王偃(二)第141章:筵席間的爭執【二合一】第397章:明修暗度第264章:六月末【二合一】第231章:初會【二合一】第358章:出使趙國【二合一】第272章:初抵方城【二合一】第39章:啓程第49章:抵達滕國(三)第9章:籌謀第225章:摩擦【二合一】第415章:各有謀劃第359章:出使趙國(二)【二合一】第100章:一個月第72章:前往趙國第166章:再思對策【補更1/4】第383章:糾結【二合一】第395章:不利第26章:族兵啓程第237章:伊闕山北夜襲之役【二合一】第185章:最後的突圍!(二)【二合一】第199章:蒙仲與田章(五)【二合一】第436章:叔侄第279章:諸事俱備【二合一】第288章:莊辛力諫楚王【二合一】第358章:出使趙國【二合一】第286章:屈原的改變【二合一】第394章:門水之戰【二合一】第410章:突圍與阻截(二)第170章:前狼後虎【補更3/4】第287章:方城大概【二合一】第411章:形勢大變第299章:調虎離山【二合一】第150章:七月下旬【二合一】第433章:王權讓渡第240章:反擊的開端【二合一】第210章:第一次齊宋之戰結束【二合一】第81章:中山樂氏第251章:新鄭的反應【二合一】第254章:應勢而生,魏國騎兵(三)【二合一】第1章:宋國蒙氏第449章:兩極第139章:薛公田文第430章:奔赴宋國第276章:屈原(二)【二合一】第287章:方城大概【二合一】第94章:點兵(二)第65章:孟子(二)第276章:屈原(二)【二合一】第376章:王齕與廉頗【二合一】第59章:猛士(二)第230章:伊闕之戰前夕【二合一】第116章:夜襲(二)第299章:調虎離山【二合一】第400章:咸陽反應第303章:第二次方城之戰【二合一】第446章:趙國之行第239章:轉折點(二)【二合一】第260章:暴鳶來援!【二合一】說兩句第316章:赴約(二)【二合一】第168章:蒙仲與廉頗(六)【補更2/4】第447章:故人第194章:沙場相見【二合一】第47章:抵達滕國第289章:出人意料的白起【二合一】第377章:暫退【二合一】第235章:故佈疑陣【二合一】第79章:公子趙章第261章:交鋒!【二合一】第382章:商議【二合一】第318章:騎兵與騎兵的捉殺(二)【二合一】第192章:太子戴武【二合一】第143章:賭鬥【二合一】
第426章:停戰言和第15章:出遊第51章:人心(二)第219章:轉機【二合一】第124章:匡章(三)第335章:奔赴宋國【二合一】第89章:宮筵(三)第151章:驚變之始【二合一】第4章:家境第5章:商談第380章:夜襲(二)【二合一】第266章:食邑之酬【二合一】第190章:返回宋國【二合一】第195章:蒙仲與田章【二合一】第355章:返回魏國【二合一】第357章:聯趙之策【二合一】第37章:再次徵兵第14章:授業第273章:短暫的空閒【二合一】第37章:再次徵兵第233章:追殺【二合一】第262章:交鋒!(二)【二合一】第105章:蘇代第371章:晉鄙【二合一】第399章:秦軍後撤第327章:白起的“止損”【二合一】第43章:宋王偃(二)第141章:筵席間的爭執【二合一】第397章:明修暗度第264章:六月末【二合一】第231章:初會【二合一】第358章:出使趙國【二合一】第272章:初抵方城【二合一】第39章:啓程第49章:抵達滕國(三)第9章:籌謀第225章:摩擦【二合一】第415章:各有謀劃第359章:出使趙國(二)【二合一】第100章:一個月第72章:前往趙國第166章:再思對策【補更1/4】第383章:糾結【二合一】第395章:不利第26章:族兵啓程第237章:伊闕山北夜襲之役【二合一】第185章:最後的突圍!(二)【二合一】第199章:蒙仲與田章(五)【二合一】第436章:叔侄第279章:諸事俱備【二合一】第288章:莊辛力諫楚王【二合一】第358章:出使趙國【二合一】第286章:屈原的改變【二合一】第394章:門水之戰【二合一】第410章:突圍與阻截(二)第170章:前狼後虎【補更3/4】第287章:方城大概【二合一】第411章:形勢大變第299章:調虎離山【二合一】第150章:七月下旬【二合一】第433章:王權讓渡第240章:反擊的開端【二合一】第210章:第一次齊宋之戰結束【二合一】第81章:中山樂氏第251章:新鄭的反應【二合一】第254章:應勢而生,魏國騎兵(三)【二合一】第1章:宋國蒙氏第449章:兩極第139章:薛公田文第430章:奔赴宋國第276章:屈原(二)【二合一】第287章:方城大概【二合一】第94章:點兵(二)第65章:孟子(二)第276章:屈原(二)【二合一】第376章:王齕與廉頗【二合一】第59章:猛士(二)第230章:伊闕之戰前夕【二合一】第116章:夜襲(二)第299章:調虎離山【二合一】第400章:咸陽反應第303章:第二次方城之戰【二合一】第446章:趙國之行第239章:轉折點(二)【二合一】第260章:暴鳶來援!【二合一】說兩句第316章:赴約(二)【二合一】第168章:蒙仲與廉頗(六)【補更2/4】第447章:故人第194章:沙場相見【二合一】第47章:抵達滕國第289章:出人意料的白起【二合一】第377章:暫退【二合一】第235章:故佈疑陣【二合一】第79章:公子趙章第261章:交鋒!【二合一】第382章:商議【二合一】第318章:騎兵與騎兵的捉殺(二)【二合一】第192章:太子戴武【二合一】第143章:賭鬥【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