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援軍紛至

不但是黃得功率部殺奔過來,與此同時,還有數支人數大致在五六萬人左右的義軍,也在從江北一帶朝着河南腹地急行,已經進入到了舞陽一帶,爲首的應該就是老回回馬守應、革裡眼賀一龍、左金王賀錦、改世王劉希堯、亂世王藺養成五人。

肖天健聞訊之後,有點驚奇,這五營人馬這會兒怎麼也朝着豫西奔了過來呢?說起來老回回他們這五人,倒是在大明也相當有名,崇禎九年末的時候,張獻忠、劉國能、拓養坤等路義軍跳出陝西進入湖廣、河南之後不久,十年初老回回他們也隨即跳出了陝西,一路沿着拓養坤曾經走的路,先是分兵進入到了河南中東部一帶,馬守應更是率部兵抵開封城下,後來又在陳永福等官軍的反擊下,退往了皖西一帶,就此和其餘的革裡眼、左金王等四營開始在皖西一帶活動。

熊文燦上任之後,先敗於刑天軍之手,轉而開始將主要目標集中在了張獻忠他們這些義軍身上,調集了江北、南京、湖廣、山東、河南、江西等處的官軍,分頭對這些各路義軍進行進剿。

馬守應他們五個營便開始在皖西一帶和官軍交手,倒是打的有聲有色,起碼比起張獻忠、劉國能等人,要好過一些,並且逐步的形成了革左五營的集團。

可是沒成想近兩個月,熊文燦在連敗了張獻忠等部之後,開始將注意力轉向了江北的革左五營,連續派大批官軍對他們進行圍剿,使得革左五營日子也開始過的艱難了起來,這一個多月一來,連續跟官軍交手,革左五營敗多勝少,逐漸的在江北站不住腳了,於是爲了生存,老回回、革裡眼、左金王、改世王、亂世王五個人一商量,得知豫西現在刑天軍控制了相當大一塊地盤,日子過的比較清淨,於是便決定放棄江北,暫時入豫靠近刑天軍,和刑天軍相互呼應,爭取在河南腹地站住腳跟。

本來他們撤出江北之後,一路上且戰且走,沿途又拉起了不少的流民入夥,又形成了一個近十萬人左右的大規模的集團,可是沒成想卻在新蔡一帶碰上了正在接了熊文燦的命令,馳援汝州的黃得功一部。

黃得功可是和革左五營這一年來在江北打老鼻子仗了,兩方可以說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革左五營沒人沒有吃過黃得功的虧的,所以聽聞黃得功率部到了新蔡,革左五營還以爲黃得功是專程來追擊他們的,於是便在新蔡拉開架勢和黃得功打了一仗。

結果是因爲革左五營相互之間配合不當,被黃得功抽了空子,先是將賀一龍一營擊破,接着驅趕着賀人龍所部衝擊其它幾營,愣是以少數兵力,打了革左五營一個大敗虧輸,於是革左五營鬨堂大散,分頭朝着豫西狂奔而來。

而黃得功也正是途中遇上了革左五營,打了這一仗,結果才拖延了不少時日,以至於原來熊文燦要求他十天趕到汝州,結果他愣是走了二十天時間,才趕到汝寧府,耽擱了不少的時日。

不過即便是耽擱了時日,熊文燦也沒話可說,畢竟黃得功這一次又立了一個大功,一下擊潰了革左五營近十萬人馬,斬首過千,逐散了依附於賊軍的數萬流民,讓革左五營吃了一個大虧,所以不但無過相反還有大功,當即熊文燦向朝中報功,黃得功也由副將被拔擢成了總兵官。

這一下中原的局勢算是徹底熱鬧了起來,革左五營入豫,更是攪得中原各地都是一片大亂,革左五營沒刑天軍那種軍紀,雖說比起官軍要好一些,但是所過之處的州縣,還是一片哀鴻遍野的景象,大批普通百姓本來日子就過的艱難,義軍一到,不見得搶他們,但是日子起碼也更不好過一些,於是乾脆要麼棄家而逃,要麼乾脆就跟着義軍被裹挾着走,有錢人的莊子更是被血洗一空,搞得是中原亂做一團。

得到了這個消息之後,肖天健總算是明白爲何熊文燦會反應這麼慢了,原來不是他沒有派大批官軍來馳援汝州,而是路上被革左五營給拖住了腿以至於到現在還沒有到,卻讓他平白又奪了寶丰和魯山兩縣。

而另一方也傳來消息,陳永福受命之後,從開封起兵,沿黃河一路急行,於十月十五左右抵達了洛陽,而吃過刑天軍虧的陳永福雖說並至洛陽,但是卻在洛陽城外就地紮營,裹足不前,根本沒打算向南抑或是向西,對刑天軍展開反擊。

倒是陝州那邊的曹文耀得知澠池被刑天軍攻佔之後,開始緊着忙活準備着發兵克復澠池縣,一時間不斷有兵馬和物資來往於潼關和函谷關之間,忙的是不亦樂呼,與之爲對應,駐守澠池的劉寶也同樣忙活了起來。

從永寧和盧氏還有剛剛佔領的宜陽,各種物資以及預備營的兵員也源源不斷的開始涌向了澠池縣,增強了劉寶麾下的軍力。

與此同時,爲了防備官軍再一次從盧氏下手,駐守盧氏縣的守將高樹先,也加強了官道口兵堡的力量,繼續徵發盧氏民壯修築官道口兵堡。

更遠處的山東方面,顏繼祖受命之後,調山東副將劉澤清率領一萬山東軍也從曲阜一帶開始朝着河南開進,進而準備進入開封,接替陳永福暫時維護開封的安全。

就連山西方面,盧象升也收到了朝廷的旨意,開始大幅度的在山西調集兵力,開始作出了對晉南刑天軍控制區威脅的勢態,大批山西官軍開始進駐到了潞安府、平陽府以及解州一帶集結,按照範耀山蒐集到的消息,說盧象升受命,要親自率軍克復晉南,將刑天軍從晉南抹去,收回丟失兩年多之久的澤州等州縣。

坐鎮晉南根據地的閻重喜爲此也開始在晉南開始集結兵馬,並且開始朝高平、沁水、垣曲三個方向屯兵,做好了應對的準備。

整個中原乃至是山西都呈現出了一片大戰前的緊張氣氛,不管是敵我雙方,都摩拳擦掌的要在這一次大戰之中見一個高低。(今天這章鐵定是兩K黨了,大家包涵一點,昨天下午背疼的厲害,鍼灸理療去了!抱歉抱歉!)

第172章 破局第61章 君子一言第105章 美女秘書團第20章 禽獸不如第37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223章 又一個督師第169章 惱羞成怒第163章 強攻敵營1第73章 生擒第135章 平西之戰第116章 襲擊者第45章 偷雞不成第213章 降下帷幕第126章 老友來朝第132章 時不我待冒雨強攻第128章 楚王新軍第222章 忠臣勇將第81章 綁腿第55章 定心丸第101章 山海關之役8第199章 誤打誤撞第164章 強攻敵營2第95章 寨門之戰第70章 大舉報復第81章 進來容易出去難第235章 大閱兵2第201章 虎大威之敗第1章 民政之議第58章 石橋攻防戰8第233 登基.雙喜臨門第52章 石橋攻防戰2第193章 四面開花第79章 奴酋授首第124章 李自成的老底第208章 酣戰第4章 分兵而動第234章 大閱兵第171章 以走代戰第173章 困獸之地第169章 且戰且退第44章 標槍第141章 刺第99章 借題發揮第169章 攻營第158章 撞破情愫2第59章 決勝4第68章 不得消停第106章 春耕第126章 激將第237章 大閱兵5第174章 大炮上刺刀第190章 追責第148章 分而化之第26章 好言相勸第60章 鍊鐵爐頭第176章 援軍無望唯有突圍第119章 世事難料第107章 臥式鑽牀第74章 通州會戰1第55章 改進意見第144章 大考第118章 出發第169章 攻營第116章 血色江水第129章 妖言惑衆第41章 重編第118章 遺詔第11章 忠臣赴死第146章 真有不信邪的第49章 滿門盡屠第48章 前途未卜第92章 不宣而走第121章 崇禎遺孤第89章 揮師南下第228章 恐怖軍力第75章 直逼襄陽第93章 偵查第60章 鍊鐵爐頭第90章 大敵當前第18章 行賞第24章 油盡燈枯第11章 託大第7章 反中其計第178章 內閣第81章 綁腿第88章 再下一城第129章 填壕第194章 雙風貫耳第79章 賀人龍的反擊第169章 攻營第65章 任重道遠第123章 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第58章 衝突第27章 兜頭涼水第173章 國子監太學院第94章 以漢制漢第59章 石橋攻防戰、死神之鐮第75章 直逼襄陽第85章 善後第103章 無奈的放棄1
第172章 破局第61章 君子一言第105章 美女秘書團第20章 禽獸不如第37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223章 又一個督師第169章 惱羞成怒第163章 強攻敵營1第73章 生擒第135章 平西之戰第116章 襲擊者第45章 偷雞不成第213章 降下帷幕第126章 老友來朝第132章 時不我待冒雨強攻第128章 楚王新軍第222章 忠臣勇將第81章 綁腿第55章 定心丸第101章 山海關之役8第199章 誤打誤撞第164章 強攻敵營2第95章 寨門之戰第70章 大舉報復第81章 進來容易出去難第235章 大閱兵2第201章 虎大威之敗第1章 民政之議第58章 石橋攻防戰8第233 登基.雙喜臨門第52章 石橋攻防戰2第193章 四面開花第79章 奴酋授首第124章 李自成的老底第208章 酣戰第4章 分兵而動第234章 大閱兵第171章 以走代戰第173章 困獸之地第169章 且戰且退第44章 標槍第141章 刺第99章 借題發揮第169章 攻營第158章 撞破情愫2第59章 決勝4第68章 不得消停第106章 春耕第126章 激將第237章 大閱兵5第174章 大炮上刺刀第190章 追責第148章 分而化之第26章 好言相勸第60章 鍊鐵爐頭第176章 援軍無望唯有突圍第119章 世事難料第107章 臥式鑽牀第74章 通州會戰1第55章 改進意見第144章 大考第118章 出發第169章 攻營第116章 血色江水第129章 妖言惑衆第41章 重編第118章 遺詔第11章 忠臣赴死第146章 真有不信邪的第49章 滿門盡屠第48章 前途未卜第92章 不宣而走第121章 崇禎遺孤第89章 揮師南下第228章 恐怖軍力第75章 直逼襄陽第93章 偵查第60章 鍊鐵爐頭第90章 大敵當前第18章 行賞第24章 油盡燈枯第11章 託大第7章 反中其計第178章 內閣第81章 綁腿第88章 再下一城第129章 填壕第194章 雙風貫耳第79章 賀人龍的反擊第169章 攻營第65章 任重道遠第123章 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第58章 衝突第27章 兜頭涼水第173章 國子監太學院第94章 以漢制漢第59章 石橋攻防戰、死神之鐮第75章 直逼襄陽第85章 善後第103章 無奈的放棄1